費高雲、丁純率領我市黨政代表團赴南京考察學習

費高雲 經濟 繆瑞林 蘇寧電器 中國江蘇網 2017-04-13
費高雲、丁純率領我市黨政代表團赴南京考察學習

費高雲、丁純率領我市黨政代表團在南京國家領軍人才創業園考察學習。南京市市長繆瑞林(前排左二)陪同考察。魏作洪 攝

如何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把全市上下的注意力進一步集中到抓發展上來,努力走出彰顯自身優勢和特色的發展路子,創造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發展成果?繼赴深圳、杭州考察學習後,昨天起,市委書記費高雲、市長丁純率常州市黨政代表團赴南京、蘇州、無錫等城市考察學習,切身感受各地的創新實幹之風,取他人之長,創常州之新。

昨天,常州市黨政代表團馬不停蹄進展館、跑企業、看項目,學習借鑑南京新一輪發展中的理念和做法。

省委副書記、南京市委書記吳政隆歡迎常州代表團的到來。他在會見時說,常州是人傑地靈的江南名城,也是改革開放的先發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質量很好,與南京各方面的溝通聯繫也十分緊密。當前,南京正圍繞“兩聚一高”新要求,努力抓好產業升級、群眾富裕、城鄉建設、生態環境等工作。同時,依託科教優勢和產業基礎,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希望兩市在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城市管理等方面加強合作,攜手並進,在揚子江城市群建設和寧杭生態經濟帶發展上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費高雲感謝南京市委、市政府的熱情接待和周到安排。他表示,常州正處於發展關鍵時期,目前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紮實開展“三大一實幹”活動,努力增創新優勢、種好幸福樹。南京是江蘇的“老大哥”,在創新發展、轉型升級、項目推進、城市建設等方面有很多好經驗好做法,對常州有著很好的啟發作用。此次到省內先進城市考察學習,就是要開闊全市上下的思路,在揚子江城市群建設、蘇南城市群試點示範建設、寧杭生態經濟帶等戰略規劃中,找準定位和工作切入點,立足自身實際打造核心競爭力,推進常州各方面工作邁上新臺階,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作出更大貢獻。

石化、鋼鐵和建材三大傳統產業,曾佔南京工業經濟半壁江山。但是,經過這幾年持續抓創新調結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已超過40%,年均增幅在20%左右。常州代表團一行在南京市市長繆瑞林的陪同下,

來到中國(南京)軟件谷、南京大數據產業基地等地考察。中國(南京)軟件谷集聚各類軟件企業1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強及世界軟件百強企業9家,形成了龍頭企業帶動,骨幹企業、中小企業優勢互補的完整產業鏈,去年實現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1650億元。大數據產業基地2014年正式成立,目前,引進瑞中數據、亞信科技等龍頭企業,可吸納5000名專項技術人才進駐辦公,產業鏈規模化發展態勢初現。費高雲表示,南京通過發展軟件及大數據產業來搶佔前沿技術制高點、加快轉型升級的做法很值得學習,特別是企業聯合投資建設園區,共享共用、招引人才的辦法,對破解城區發展空間難題,發展城市經濟很有啟發。

在南京科遠自動化集團、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常州代表團一行詳細瞭解企業搶抓“中國製造2025”和“工業4.0”機遇,堅持自主創新、實施技術突破的情況。費高雲指出,智能製造產業已站在世界經濟發展的風口,也是裝備製造產業升級的方向。常州產業的最大特色和優勢就是裝備製造,要很好地借鑑南京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做法,發揮好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加快實施“智能+”行動計劃,引領常州製造向中高端邁進。在蘇寧集團總部,董事長張近東介紹了蘇寧雲商、蘇寧置業、蘇寧文創等發展情況,代表團一行詳細瞭解“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的雲商模式,雙方就常州相關項目進行交流洽談。

近幾年,南京大力推進工業佈局調整,工業企業“退城入園”,主城老廠區、老廠房、老設施加快業態提升。在枕明城牆、倚秦淮河的南京國家領軍人才創業園,常州代表團瞭解到,這裡曾是南京第二機床廠的老廠房。目前老廠搬遷到開發園區,原址則改造成文化產業園區,部分職工轉變為園區內服務業從業人員,存續業態也由過去的製造業升級為文化創意產業。現有106家工業設計、雲計算等企業在這裡創業發展,實現2000名各類人員就業。費高雲對此充分肯定,希望我市相關板塊和部門深入研究,立足自身,善學善用。

在南京期間,代表團一行還來到黃龍峴茶文化旅遊村考察。該村通過整合資源、精心規劃,把生態優勢和農業資源變為產業優勢,構建起以品茶購茶、觀光旅遊、休閒娛樂、生態科普為主要功能的開放型綠色生態走廊。代表團成員認為,常州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也要在“熱度”和“深度”上做文章,引導廣大幹部群眾把發展信心樹立起來,把注意力集中起來,以特色經濟充實群眾的錢袋子。

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紹澤、市政協主席沈健等四套班子領導參加會見或陪同考察。我市領導俞志平、徐光輝、蔡駿、曹佳中、周斌、白雲萍、史志軍、胡偉參加考察學習。

(馬浩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