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記憶】開國少將劉毓標的昌化足跡'

"

劉毓標,江西橫峰人,在方誌敏指引下參加革命,曾任皖浙贛省委組織部部長、皖浙贛紅軍獨立團政委。堅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都建立了不朽功勳。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將軍南征北戰、戎馬一生,在臨安昌化也留下了光輝足跡。

"

劉毓標,江西橫峰人,在方誌敏指引下參加革命,曾任皖浙贛省委組織部部長、皖浙贛紅軍獨立團政委。堅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都建立了不朽功勳。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將軍南征北戰、戎馬一生,在臨安昌化也留下了光輝足跡。

【紅色記憶】開國少將劉毓標的昌化足跡

皖浙贛獨立團

這是一支英雄的部隊,主力是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偵察營,都是精兵強將,在方誌敏親自安排下,留在皖南繼續武裝鬥爭;一部分是當地蘇維埃政權組建的地方武裝;還有一部分是閩浙贛省委派來支持柯村暴動的工農紅軍遊擊大隊。獨立團團長熊剛,政委劉毓標,下轄3個營、800餘人,有機槍10餘挺。方誌敏下達給獨立團的任務是:開展游擊戰爭、進行抗日宣傳、大力發展白區祕密工作。他對獨立團的指示是:“緊握鋼槍,任他風暴”。

"

劉毓標,江西橫峰人,在方誌敏指引下參加革命,曾任皖浙贛省委組織部部長、皖浙贛紅軍獨立團政委。堅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都建立了不朽功勳。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將軍南征北戰、戎馬一生,在臨安昌化也留下了光輝足跡。

【紅色記憶】開國少將劉毓標的昌化足跡

皖浙贛獨立團

這是一支英雄的部隊,主力是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偵察營,都是精兵強將,在方誌敏親自安排下,留在皖南繼續武裝鬥爭;一部分是當地蘇維埃政權組建的地方武裝;還有一部分是閩浙贛省委派來支持柯村暴動的工農紅軍遊擊大隊。獨立團團長熊剛,政委劉毓標,下轄3個營、800餘人,有機槍10餘挺。方誌敏下達給獨立團的任務是:開展游擊戰爭、進行抗日宣傳、大力發展白區祕密工作。他對獨立團的指示是:“緊握鋼槍,任他風暴”。

【紅色記憶】開國少將劉毓標的昌化足跡

上浙皖特委

1936年4月,中共閩浙贛省委根據形勢變化,在江西婺源鄣公山召開擴大會議,決定將閩浙贛省委改為皖浙贛省委,以便加強對地方的領導。會議將皖浙贛邊劃分為5個特區,建立5個特委,其中的上浙皖特委範圍包括安徽的涇縣、宣城、寧國、郎溪、廣德和浙江的昌化、於潛、孝豐等地區,特委書記邵長河,兼任皖浙贛獨立團政治處主任。

"

劉毓標,江西橫峰人,在方誌敏指引下參加革命,曾任皖浙贛省委組織部部長、皖浙贛紅軍獨立團政委。堅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都建立了不朽功勳。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將軍南征北戰、戎馬一生,在臨安昌化也留下了光輝足跡。

【紅色記憶】開國少將劉毓標的昌化足跡

皖浙贛獨立團

這是一支英雄的部隊,主力是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偵察營,都是精兵強將,在方誌敏親自安排下,留在皖南繼續武裝鬥爭;一部分是當地蘇維埃政權組建的地方武裝;還有一部分是閩浙贛省委派來支持柯村暴動的工農紅軍遊擊大隊。獨立團團長熊剛,政委劉毓標,下轄3個營、800餘人,有機槍10餘挺。方誌敏下達給獨立團的任務是:開展游擊戰爭、進行抗日宣傳、大力發展白區祕密工作。他對獨立團的指示是:“緊握鋼槍,任他風暴”。

【紅色記憶】開國少將劉毓標的昌化足跡

上浙皖特委

1936年4月,中共閩浙贛省委根據形勢變化,在江西婺源鄣公山召開擴大會議,決定將閩浙贛省委改為皖浙贛省委,以便加強對地方的領導。會議將皖浙贛邊劃分為5個特區,建立5個特委,其中的上浙皖特委範圍包括安徽的涇縣、宣城、寧國、郎溪、廣德和浙江的昌化、於潛、孝豐等地區,特委書記邵長河,兼任皖浙贛獨立團政治處主任。

【紅色記憶】開國少將劉毓標的昌化足跡

奇襲昌化

1936年,根據皖浙贛省委指示,劉毓標和熊剛帶領獨立團第二營,來到寧國一帶開展游擊戰爭。在寧國西南鄉鄉公所,劉毓標從繳獲的國民黨報紙中看到了西安事變消息,於是和熊剛臨時決定打個打仗,進一步提振士氣,擴大紅軍影響。一開始,部隊定的目標是寧國縣城。後來經過偵察,發現寧國縣城有城牆,有國民黨正規軍駐紮,而昌化縣城沒有城牆,只有一個保安中隊駐守,最終將目標定為昌化。

1936年12月20日晚,劉毓標和熊剛帶領第二營270餘人,在寧昌游擊隊和地方工農會30餘人配合下,翻越千頃塘來到桃花溪,然後經蕎麥嶺於次日拂曉抵達昌化後葛村。在趕赴昌化途中,獨立團首先消滅了國民黨安營鄉(1935年,西晚、後營、後葛、萬安鄉合併為安營鄉)自衛隊,隨後還抓到安營鄉鄉長徐永庭,進一步瞭解了昌化情況。獨立團經過偽裝進城、梯次掩護等方式,經過三四個小時戰鬥,一舉攻下昌化縣城,在城中逗留了四五個小時後,主動撤離昌化縣城。

"

劉毓標,江西橫峰人,在方誌敏指引下參加革命,曾任皖浙贛省委組織部部長、皖浙贛紅軍獨立團政委。堅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都建立了不朽功勳。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將軍南征北戰、戎馬一生,在臨安昌化也留下了光輝足跡。

【紅色記憶】開國少將劉毓標的昌化足跡

皖浙贛獨立團

這是一支英雄的部隊,主力是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偵察營,都是精兵強將,在方誌敏親自安排下,留在皖南繼續武裝鬥爭;一部分是當地蘇維埃政權組建的地方武裝;還有一部分是閩浙贛省委派來支持柯村暴動的工農紅軍遊擊大隊。獨立團團長熊剛,政委劉毓標,下轄3個營、800餘人,有機槍10餘挺。方誌敏下達給獨立團的任務是:開展游擊戰爭、進行抗日宣傳、大力發展白區祕密工作。他對獨立團的指示是:“緊握鋼槍,任他風暴”。

【紅色記憶】開國少將劉毓標的昌化足跡

上浙皖特委

1936年4月,中共閩浙贛省委根據形勢變化,在江西婺源鄣公山召開擴大會議,決定將閩浙贛省委改為皖浙贛省委,以便加強對地方的領導。會議將皖浙贛邊劃分為5個特區,建立5個特委,其中的上浙皖特委範圍包括安徽的涇縣、宣城、寧國、郎溪、廣德和浙江的昌化、於潛、孝豐等地區,特委書記邵長河,兼任皖浙贛獨立團政治處主任。

【紅色記憶】開國少將劉毓標的昌化足跡

奇襲昌化

1936年,根據皖浙贛省委指示,劉毓標和熊剛帶領獨立團第二營,來到寧國一帶開展游擊戰爭。在寧國西南鄉鄉公所,劉毓標從繳獲的國民黨報紙中看到了西安事變消息,於是和熊剛臨時決定打個打仗,進一步提振士氣,擴大紅軍影響。一開始,部隊定的目標是寧國縣城。後來經過偵察,發現寧國縣城有城牆,有國民黨正規軍駐紮,而昌化縣城沒有城牆,只有一個保安中隊駐守,最終將目標定為昌化。

1936年12月20日晚,劉毓標和熊剛帶領第二營270餘人,在寧昌游擊隊和地方工農會30餘人配合下,翻越千頃塘來到桃花溪,然後經蕎麥嶺於次日拂曉抵達昌化後葛村。在趕赴昌化途中,獨立團首先消滅了國民黨安營鄉(1935年,西晚、後營、後葛、萬安鄉合併為安營鄉)自衛隊,隨後還抓到安營鄉鄉長徐永庭,進一步瞭解了昌化情況。獨立團經過偽裝進城、梯次掩護等方式,經過三四個小時戰鬥,一舉攻下昌化縣城,在城中逗留了四五個小時後,主動撤離昌化縣城。

【紅色記憶】開國少將劉毓標的昌化足跡

餘話

昌化地處杭州後方。紅軍攻佔昌化,沉重打擊了昌化地區國民黨反動勢力,推動了龍井橋一帶革命力量進一步發展(1993年1月,省民政廳認定龍井橋鄉為革命老區鄉鎮)。同時也使國民黨大為震驚,民國昌化縣縣長餘明長等人均以“瀆職失職”被押送杭州地方法院“檢察詢辦”,民國浙江省政府還派省民政廳毛皋坤和杭縣縣長葉風虎到昌化調查,“計劃裝置城鄉電話網,構築碉堡,購備槍彈,興築土城,以資鞏固……”

參考資料:

劉華蘇:《我的父親劉毓標》,中國書籍出版社2014年版;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南方三年游擊戰爭》,解放軍出版社1994年版;《劉毓標紀念文集》,內部印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