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心堅如磐石!十九大釋放八大重磅反腐信號

十八大以來的這五年,我們黨正風肅紀、反腐懲惡,如今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十九大之後,反腐敗將如何推進,反腐工作重點在哪裡?從十九大報告到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行的首場記者招待會,八大重磅反腐信號已經明確。

決心堅如磐石!十九大釋放八大重磅反腐信號

1、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成為明確目標

“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十九大報告闡述了對反腐問題的清醒認識,指出只有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深化標本兼治,保證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歷史週期率,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下一步反腐如何推進?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當前,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

2、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整治力度將加大

“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的這個論述讓許多人振奮不已。

中紀委副書記楊曉渡在十九大期間的首場記者招待會上透露,“我們在巡視過程中,要大量接觸群眾,聽群眾對幹部的反映。我們的派駐監督是不走的巡視組,天天都在接觸群眾,聽群眾對監督對象的反映。”

十九大後,基層腐敗將得到進一步打擊。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在市縣黨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力度。

3、三種情況同時具備的腐敗高官將重點嚴查

從嚴治黨,關鍵是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十九大後,打擊腐敗高官的重點將是什麼?

  楊曉渡表示,十九大以後,中央紀委打擊腐敗高官的重點仍然是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而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幹部,三種情況同時具備並且政治腐敗和經濟腐敗相交織的,是重中之重。

4、“四風”問題、特權思想將繼續整治

十九大後如何反“四風”?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持以上率下,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繼續整治“四風”問題,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

整治“四風”問題的重點,楊曉渡在記者招待會上也有所透露。他指出,我們要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成果。我們在整治奢靡浪費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效,要進一步下工夫糾正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

決心堅如磐石!十九大釋放八大重磅反腐信號

圖片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5、監督執紀問責將進一步強化

過去五年,紀律成了帶電的高壓線。十九大後,如何抓紀律、守底線?十九大報告提出四點:

第一,要重點強化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帶動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嚴起來。

第二,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

第三,賦予有幹部管理權限的黨組相應紀律處分權限,強化監督執紀問責。

第四,加強紀律教育,強化紀律執行,讓黨員、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6、為官不為要麼改造要麼攆走

“為官不為”是一種消極腐敗。十九大後對這類幹部怎麼辦?楊曉渡表示,如果是既想要身居高位又不想為人民服務的,我們就要把他“請”下來,把他從幹部隊伍中攆走,或者把他改造過來,讓他重新好好地為人民服務。

具體如何做?中組部副部長齊玉介紹了幾點:

一是對思想觀念不適應的,加強教育引導。

二是對於能力不適應的,強化學習培訓和實踐鍛鍊。

三是對於作風不適應的,加大治庸治懶力度,加大監督檢查和考核問責的力度,及時調整不勝任、不稱職幹部。

最重要的是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大力提拔重用那些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讓那些不想幹事、不幹實事的幹部沒有市場,同時還要受到懲戒。

7、依法反腐將進一步推進

反腐敗國家立法要來了!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建設覆蓋紀檢監察系統的檢舉舉報平臺。這是在法治軌道上深化反腐敗鬥爭的一大重要舉措。

報告還提出,要制定國家監察法,依法賦予監察委員會職責權限和調查手段,用留置取代“兩規”措施。專家指出,制定國家監察法用留置代替“兩規”,是依法反腐的重要手段。這意味著依法反腐站上了新臺階。

8、監督體系將進一步健全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把黨內監督同國家機關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貫通起來,增強監督合力。

具體怎麼做?報告進行了詳細闡述,其中有兩點值得關注:

第一,深化政治巡視,堅持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不動搖,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監督網;

第二,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同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合署辦公,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楊曉渡表示,在黨委領導下,紀委和監察委合署辦公,反腐敗的力量會更集中,反腐敗覆蓋面會更廣,紀委和監察委的責任更重了,紀委的工作也會更加有效。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