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和道教祖師張道陵無關?成漢國神祕軍師範長生才是推手

都江堰市青城山,今天是天下聞名的道教勝地,去過的人對這座名山的由來淵源,多半都知道流傳張天師張道陵在青城山修道傳道的種種傳說。事實上,青城山作為道教發展過程重要的一個名勝之地,和通過附會一些神靈故事名揚天下的地方不同,青城山的出名反而有實實在在的歷史依據。並非張道陵創立天師道使這裡出名,而是四川重要天師道領袖範長生在此聚集信徒,最後幫助前來四川的流民領袖李特、李庠、李流、李雄家族建立成漢國,被尊為丞相和師長。天師道在四川的淵源影響,青城山與範長生在道教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這並非是虛構的傳說故事。

青城山和道教祖師張道陵無關?成漢國神祕軍師範長生才是推手

一、氐羌李氏家族和流民入川

古代西羌各部族在東漢中後期與董卓、李傕、郭汜、馬騰、韓遂眾多河西豪強軍閥互相融合,許多西羌遷徙內地,與安置在天水、略陽及關中三輔一帶的氐族、巴族結合,形成兩晉南北朝時代的氐羌,如李雄建立的成漢屬於巴氐,統一北方的前秦苻堅屬於氐族,後秦姚興屬於羌族。因兩漢時期繁榮的文化影響,西羌、氐族、巴族、羌族基本上都接受漢文化,本身的特質並不很突出,且史書上都用漢名記載。但今天四川出土的部分成漢國墓葬文物,被專家認為晉朝時期的氐羌民俗,反而傾向於迴歸古代特徵,人物造像和三星堆的古巴蜀人文化很接近。

建立成漢國的李特、李庠、李流等都是巴氐豪酋,他們祖上本就是巴蜀人,但李氏祖先的來源卻比較複雜。他們是巴族後裔,為巴西宕渠人(今四川南充市營山縣),李氏的祖輩跟隨張魯,因此祖上就信奉天師道,在張魯割據的漢中一帶生活,當地從東漢以來就為氐羌部落聚集地區,所以李氏一脈混合了氐羌血統。曹操平定張魯,李氏祖先率領五百多族人跟張魯投降,被曹操安排為將軍,生活在今陝西略陽縣一帶,成為統領氐羌的首領,稱為巴氐。如李特之父李慕就為東羌獵將,他們保持了少數民族善於奔跑、騎射的特徵(如東漢後期的西涼羌族在騎射方面的特徵非常突出)。

李特年輕時就是豪傑,為人仗義,深得族人擁戴,身邊聚集了許多前來投奔的人。被人稱作“白痴皇帝”的晉惠帝時期,諸王大臣爭權奪利,各地還出現饑荒,關西一帶災情嚴重。元康六年(296),氐人齊萬年率眾舉兵作亂,天水、略陽六郡百姓四散逃亡。李特兄弟也領著一大批躲避災亂的鄉民四處尋找糧食,由於他為人慷慨,組建了收容災民的營寨,號稱“流民大營”,匯聚達十萬之眾,漢中眼看容納不下。李特兄弟商議,一面向朝廷彙報,一面謀劃出路。如果去荊州,道路險阻,且要準備船隻,沿漢水而下才行,流民有十萬人,顯然無法準備那麼多船隻。另外想到巴蜀一向富庶,又是李氏祖籍所在,因此計劃通過劍閣道入川。

青城山和道教祖師張道陵無關?成漢國神祕軍師範長生才是推手

朝廷得知十萬流民準備入川,派出御史李宓持節前往慰勞,同時希望勸說他們不要進入劍閣。哪知李宓到達漢中,見到流民的情況,又受了李特兄弟賄賂,反而上書替流民說情。李特兄弟便領著流民通過樑州(梁州是曹魏滅蜀漢以後從益州北部劃分而來,晉武帝太康年間將梁州治所從沔陽遷移到南鄭,屬於今天的漢中地界),進入益州。

永康元年(300),朝廷下詔徵益州刺史趙廞(讀心)入朝擔任大長秋,讓成都內史耿滕替任益州刺史。大長秋在漢朝是後宮宦官出任的榮譽性職務,趙廞多半被視為排擠出朝政核心之外。當時趙王司馬倫殺了皇后賈南風,掌控大權,而趙廞正與賈南風是姻親關係。他看出朝局混亂,就存了佔據蜀地的野心,拿出倉庫中的糧食,賑濟流民,收買人心。李特兄弟個個勇武,手下人祖上大都是來自巴蜀,趙廞和李氏更同為巴西郡出身,算是老鄉,趙氏家族也一直為巴地豪強,所以趙廞打算藉助李特兄弟作為自己的爪牙。

同三國時代一樣,巴蜀官員歷來派系林立,成都內史耿滕及一些蜀地官員對流民十分排擠。耿滕祕密奏報朝廷說十萬流民會引發大禍,趙廞覺得他有背叛之意,在一次內亂中除掉耿滕,開始自稱大都督、大將軍、益州牧,派人阻斷北面蜀道,並讓李庠掌握兵權,而李庠很得人心,趙廞不久又開始忌恨。

永寧元年(301),長史杜淑、張粲勸說趙廞不該派李庠在外掌兵,但湊巧李庠有意勸說趙廞稱帝。杜淑、張粲說這是大逆不道,便把李庠與他的兒子侄子十餘人殺了。李特聞知,聚集七千多人夜襲成都。趙廞驚慌不已,費遠、李宓、軍祭酒張徵等連夜出逃。趙廞和妻子兒女乘坐小船到廣都(今成都市雙流區。成都、新都與廣都並稱古蜀三都,直到隋朝才避諱隋煬帝楊廣的名字而改名雙流,唐宋元時期一度恢復過廣都之名)被隨從朱竺殺死。李特進入成都,出於對弟弟李庠及子侄遇害而洩恨,放任流民搶掠,殺死西夷護軍姜發、長史袁治和大批官吏,派遣牙門王角、李基前往洛陽陳述趙廞的罪狀。

梁州刺史羅尚聽說趙廞作亂,晉惠帝任命他為平西將軍,兼任護西夷校尉,改任益州刺史,加上督牙門將王敦、上庸都尉義歆、蜀郡太守徐儉、廣漢太守辛冉等率七千多人平亂。李特派弟弟李驤迎接,獻上珍寶古玩。羅尚非常高興,任用李驤為騎督。李特和弟弟李流又在綿竹犒勞羅尚。朝廷接到報告,似乎羅尚已經穩住李特兄弟,就下令秦州、雍州準備召回入蜀的流民,並派御史馮該、張昌監督。

青城山和道教祖師張道陵無關?成漢國神祕軍師範長生才是推手

當時李特的哥哥李輔在家鄉略陽,託辭迎接家人,到成都告訴李特說中原發生變亂,沒有必要再回去。李特也產生佔據巴蜀的想法,便賄賂羅尚和御史馮該,說推辭到秋季再出發。羅尚部下廣漢都尉曾元、牙門張顯、劉並等暗地領三萬步騎襲擊李特營帳。李特早有防備,反而將曾元、張顯殺了,六郡流民一致推李特做首領。李特讓部曲督李含、上邽縣令任臧、始昌縣令閻式、諫議大夫李攀、陳倉縣令李武、陰平縣令李遠、將兵都尉楊褒等一眾聯合向朝廷上書,請求依照東漢開國時樑統奉竇融的舊例,按正式程序拜官受爵,再封任其弟李流為鎮東將軍,號稱東督護,鎮守一方;其兄李輔為驃騎將軍,其弟李驤為驍騎將軍。羅尚知道李特等人有圖謀,只能向朝廷求救。李特自稱持節、大都督、鎮北大將軍,開始圖謀巴蜀割據。

二、李雄請範長生出山穩定巴蜀

太安元年(302),河間王司馬顒派督護衙博、廣漢太守張征討伐李特,進入梓潼駐軍。南夷校尉李毅派兵五千援助羅尚,羅尚派督護張龜駐軍繁城(今成都市所屬彭州市西北,據說今天彭鎮一帶,彭州從魏晉到唐朝的州治一直在繁城),於是三路人馬進攻李持。李特親自領軍打敗張龜,自稱益州牧、都督樑益二州諸軍事、大將軍、大都督,改年號為建初。

太安二年(303)正月,荊州刺史宗岱、建平太守孫阜奉命領三萬水軍援救羅尚,前鋒孫阜迫近德陽,李特派李蕩、李璜、任臧抵禦。宗岱、孫阜兵力眾多,益州兵曹從事、蜀郡人任睿對羅尚建議聯絡附近居民的堡壘營寨,夾攻李特。羅尚讓任睿在夜裡出城到各堡聯絡然後,任睿假裝去投降。李特問城裡的情況,任睿說糧食快完,只剩一些錢和布匹,又請求看望家人,李特允許。於是任睿回城向羅尚報告,到二月裡,羅尚派兵襲擊李特,各堡響應,連續交戰兩天,李特因兵少不敵而敗,退往今成都北面新繁鎮一帶。羅尚大軍追擊,李特慘敗被殺,另外兄長李輔、同族李遠也戰死,屍體被焚燒,首級傳送到洛陽。兒子李蕩、李雄領著殘餘敗退赤祖(今綿竹市羅江縣西北略坪鎮,因西漢隱士赤祖在秀龍山隱居而得名。李特在此建立流民營寨,於秀龍山赤祖嶺設有天台)。

不久,李蕩追擊羅尚到成都中計被殺,流民連遭敗績,士氣低落。有人勸李流投降,但李雄、李驤等反對。李流派其子李世和部曲大將李含之子李胡到孫阜軍中作人質。李胡的哥哥梓潼太守李離想勸阻沒有趕上,與李雄商議乘機襲擊孫阜,和李離一起把孫阜打得慘敗。這時宗岱在墊江死去,荊州水軍退走。李流認為李雄具有非凡才能,便把事務交給李雄處理。

青城山和道教祖師張道陵無關?成漢國神祕軍師範長生才是推手

之後,李流遷到郫城駐紮,蜀地百姓都修築土堡聚集在一起,各地荒蕪。只有涪陵(今重慶市涪陵區)的一千多戶人家依附青城山道士範長生。範氏宗族自古就是巴蜀豪強,不少人很早就接受張道陵傳下的天師道,範長生家族是集地方豪強和天師道仙師為一體的大首領,在巴蜀兩地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都相當大。範氏本居涪陵,蜀漢大將鄧芝平定當地,為防範豪強宗族勢力太大而遷往成都,範氏就很快發展成為成都的豪強大姓,直到範長生一代,他長年在青城山修道,卻同時在山中領導著一支龐大的宗族隊伍和眾多的天師道信徒。

羅尚的參軍、涪陵人徐輿很早就請求讓範長生擔任汶山太守。汶山為古縣,大概位於今汶川縣和理縣兩地間,當地就世代聚集著古代信奉巫術和道術的氐羌部族,正是希望借重範長生的威望壓制他們,但範長生沒有答應做官。之後,再邀請範長生與羅尚連成掎角之勢共同討伐李流,羅尚卻又不同意這一建議,徐輿一氣之下以出使為名投降李流。李流讓徐輿擔任安西將軍,勸說範長生提供資助。範長生看在眾多流民的份上,慷慨資助,李流及流民大軍因此重新振作,並逐漸壯大。

範長生此人頗為傳奇,世代被流傳為“蜀中八仙”之一,本身神話色彩很濃厚。傳言他最早在劉備活著時候已經在成都修道了。或者,後主劉禪時期已經為他蓋了一座長生觀,因此叫他範長生,其實本名據說叫範文或範延久。實際上他生於218年,也就是漢獻帝建安二十三年,而劉備死於223年,當時範長生好歹已經四五歲了。後主時期對待名士比較寬容,如諸葛亮雖然推崇儒家和法家兼顧的策略,但本身也好道,他的故鄉可是山東琅琊,是方士方術十分濃厚的地方,所以小說《三國演義》寫諸葛亮的形象及修養有道家氣質,不完全是虛構,也多少結合範長生這一類蜀中道士和後來高居成漢國丞相的經歷。

範長生厭倦蜀漢和晉朝不斷徵召,躲到青城山安靜修道。青城山的道教興盛實實在在是從範長生開始的,和流傳張道陵天師傳道以及更加誇張的變化“青城在山裡”的傳說沒有任何關係。

從天師道在張道陵祖孫創建以來,張道陵時期信徒不多,距離漢末最近的東晉著名道教宗師葛洪在《神仙傳·張道陵》中只簡單記載:張“陵年五十,方退身修道,聞蜀民樸實可教化,且多名山,乃將弟子入蜀,於鶴鳴山隱居,依法修煉”,同時還說他作道書二十四篇,自稱“太清玄元”,用符水和咒法為人治病,創立“天師道”,鶴鳴山成了中國道教早期聖地。張道陵傳道時期並沒有二十四治之說,即便後來流傳的二十四治之中,也沒有青城山在內,最重要的幾處號稱上品八治有鶴鳴山、鹿堂山、陽平治(今彭州陽平山,張道陵、張衡父子都在此昇天,這才是二十四之首)、漓沅山、葛貴山(都是與鹿堂山毗鄰的地方)、庚除治、秦中治(在廣漢市境內)、真多山(在金堂縣趙鎮)。換句話說,張道陵即使到過青城山傳道,也沒有把那裡作為一個多麼重要的地方,儘管青城山流傳種種關於張天師的傳說,但和真實歷史沒有關係,更和青城山在道教地位的提升沒有多少關係。

青城山和道教祖師張道陵無關?成漢國神祕軍師範長生才是推手

是否是張道陵的時候就有了這二十四個據點也有爭議,不少研究者都認為,張衡和張魯時候信徒增多,才慢慢使天師道逐漸擴大,才具備各地開設傳道據點的可能性。尤其張魯接替首領以後一度掌握權勢,成為漢末三國之際的重要軍閥之一,他建立了一套比較獨特的行政管理制度,對天師道的傳播也採取制度化比較令人可信。所以,張魯時代才有完備的二十四個據點最為可信,但也沒有青城山。因為張魯被劉璋驅趕到了漢中,劉璋和張魯關係已經決裂,青城山位於成都附近,不可能作為張魯傳播天師道的據點,這是毫無疑問的。後期一些據點在漢中一帶,如後城治、公慕治、濜口治都在今天漢中境內,甚至北邙治據說已經在設在了長安附近。所謂二十四個據點雖然以山居多,也不全是風光秀美的名山。

流傳青城山作為道教名山是從南北朝逐漸受到重視,列入比較重要的道教史料是唐代末年杜光庭在《道書福地記》才重點推崇青城山,因為杜光庭作為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學者型道士,他也在青城山修道。他開始精心蒐集整理唐代之前的早期道教資料,如北周以打擊佛教的武帝宇文邕就編著《無上祕要·正一炁治品》和唐代前期道士王懸河《三洞珠囊·二十四治品》是重要的觀點(具體時間不確定,但大致王懸河屬於高宗李治和武則天時期,只不過該書許多內容並不避忌唐朝的忌諱,所以書的內容可能編訂更早,王懸河屬於偽託掛名),形成今天比較認同的說法。另外如南朝《益州記》《玉匱經》等記錄青城山作為傳播道教的作用,統統在範長生聲名大震之後。所以,青城山的出名和在道教歷史上地位,是來自一段真實歷史事件推動形成的,不同於峨眉山早期作為道教勝地是經過漫長積累。青城山的道教地位幾乎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一手奠定的,名聲大噪之後再不斷通過歷史積累,這個著名人物就是範長生這個晉朝時期新的天師道領袖。恰恰因為氐羌部族都尊崇天師道,當李雄繼任為家族首領以後,既看重範長生在巴蜀的威望,也感激他救助流民的恩德,就想迎範長生出山立為君主而自己做臣子。

範長生這時已經七八十歲,雖然多年修習“長生術”,善於保養,身體不像尋常老人那麼衰弱,但畢竟無法統領流民大軍,所以推辭。李雄將事務與李國、李離兄弟決斷。永興元年(304),大家請李雄稱成都王,定年號建興,廢除晉朝法律,約法七章。任命叔父李驤為太傅,兄長李始為太保,折衝將軍李離為太尉,建威將軍李云為司徒,翊軍將軍李璜為司空,材官李國為太宰。這一些寬鬆的政策都出自範長生對李雄的建議,以道家休養生息的方式緩解之前多年的戰事。李雄非常認同,然後恭迎範長生乘坐素車來到成都,李雄在門前迎接,執版讓坐,拜為丞相,加尊號“天地太師”,敬稱為範賢。

青城山和道教祖師張道陵無關?成漢國神祕軍師範長生才是推手

過了兩年,建興三年(306),長期以修道養生,不看重俗世的範長生主動勸李雄稱帝。之所以如此,其實可以看出過去範長生漫長的生涯,完全是出於現實原因推辭避世,在蜀漢或晉朝初立階段,他沒有足夠的實力或沒有適合發揮才能的人物,這一點可能與諸葛亮當年如出一轍,畢竟範長生的經歷和諸葛亮有重疊的部分,諸葛亮的威望和成就,範長生多少是非常清楚的。範長生個人身為豪強首領,生逢亂世並不是完全沒有野心,而是經過多方綜合考慮“退一步海闊天空”,他使李雄家族和流民大軍接受天師道,以崇道傳達上天旨意,成為眾人的“精神首領”,李雄於是即皇帝位,赦免罪犯,改年號為晏平,因佔據成都,國號大成,這便是十六國中第一個地方政權(李雄的兒子李壽繼位後改國號為漢,所以史書往往稱成漢)。在範長生“清心寡慾,敬天愛民”的宗旨影響下,寬和政役,輕徭薄賦,建官學,興文教,端風化,罰不妄舉,刑不濫及,恩威遠播。好比對待老百姓,男丁每年只交三斛穀子,女丁減去一半,生病者亦減半;戶調每年也只有幾丈緞、幾兩綿。《通典·卷四》稱:“事少役稀,百姓富實,門閭不閉,無相侵盜矣。”試想當時中原八王之亂,而在西南的巴蜀境內卻能恢復一片清平安寧的局面,前來依附的人越來越多,大成國一度頗為昌盛。

三、成漢的覆滅

成漢國建立了十二年後,東晉建立的318年,範長生在成都去世,享年達整整百歲,其子範賁接任丞相,仍然是天師道首領。又過了三十年,李氏後人被東晉桓溫所滅,原成漢將領還一度擁戴範賁稱帝,可見範長生家族在巴蜀大地的深厚影響。

成漢的覆滅一方面固然是自己內部的問題,但另一方面來自東晉著名的權臣桓溫勢力崛起。桓溫有豪俠氣概,儀容不凡,晉明帝念其父的功勳,以長子襲爵,並嫁女兒南康公主給他,成為駙馬。庾氏兄弟輔政的康帝建元元年(343),以桓溫為前鋒小督、假節,率部據守臨淮(今江蘇省盱眙),協助荊州刺史庾翼北伐。不久升徐州刺史,都督青徐兗三州軍事。桓溫與庾翼相交甚好,曾相約匡濟天下。很快庾翼病故,本打算讓兒子庾爰之接掌荊州,但輔政的侍中何充卻推薦了桓溫,接管了荊州這一軍事要衝,等到桓溫具備實力以後,成漢自身衰弱不堪,就淪落到覆滅的地步了。

範長生在巴蜀活到百歲,當地百姓對他敬若神明,範賁是他兒子,接替丞相和天師道首領時至少也是中年,之後掌權達三十年。因為,李雄的兒子內部不團結,其他文武也派系林立。範賁對成漢後期施加影響不如範長生,因此,範賁依然退居朝野之外,在百姓當中還是有很大聲望。

青城山和道教祖師張道陵無關?成漢國神祕軍師範長生才是推手

成漢後期對東晉興盛起來的態度也搖擺不定,在李壽死後,這就成了一個定時炸彈。桓溫坐鎮荊州以後野心勃勃,希望討平成漢,解除長江上游的威脅,實踐匡濟天下的諾言。如此也想要獲得對東晉更大的話語權。

穆帝永和二年(346)十一月,桓溫上疏請求伐蜀,未等朝廷回覆,便與徵虜將軍周撫、輔國將軍司馬無忌率軍西進。當時許多人對西征不看好,結果桓溫成功,在當地舉任賢能,成漢舊臣王誓、王瑜、鄧定、常璩等都闢為參軍,成功安撫蜀地。王誓、鄧定不久叛亂,終被討平。桓溫在蜀地留駐一個月,班師返回江陵(荊州的治所)。永和四年(348),朝廷封賞平蜀之功,欲封桓溫為豫章郡公,被尚書左丞荀蕤勸止。最終桓溫被封為徵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臨賀郡公。這時,桓溫的治下有八州之地,通過開府治事,自行招募軍卒、調配資源,已經形成半獨立狀態,他開始成為東晉王朝新的最大威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