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號中一等獎 女子被騙40餘萬元

法律 法制 社會 陽光網咸陽頻道 2017-05-25

手機號中一等獎 女子被騙40餘萬元

手機號碼中一等獎 女子被騙40餘萬元

4月29日11時許,伴隨著警笛的呼嘯聲,幾輛警車緩緩駛入寶雞市公安局陳倉分局大院,停在了刑偵網監技術綜合大樓前,從車上下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車門打開,“2017.03.03”專案組民警押著4名犯罪嫌疑人依次走了出來,受到了在場領導和民警的熱烈歡迎。

2016年12月的一天,家住陝機社區的居民焦某(女、61歲、退休職工)手機收到一條短信,稱其獲得了手機號碼隨機抽大獎的信息,獎項是“中國夢之聲”欄目組的一等獎,獎金是138000元現金和一臺價值不菲的筆記本電腦,並附著一條網頁鏈接。竊喜之餘,焦某未加思索便打開網頁,並按照要求用自己的真實身份信息進行了註冊。隨後,焦某便接到了騙子從北京打來的電話,稱其是該獎項的管理人員,負責為其兌獎,並要求焦某要絕對保密。從2017年1月8日開始,在騙子的電話遙控下,焦某先後40餘次以繳納保證金、個人所得稅等由頭向騙子提供的7個不同銀行的賬戶中總計匯款現金高達40餘萬元。直到2017年2月25日焦某最後一次轉賬完成後,騙子謊稱公司同意焦某去上海領獎。焦某信以為真,買了飛機票立即前往上海,等待了一天一夜,騙子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如夢初醒,孤獨無助的焦某乘火車返回寶雞,隨即向分局西虢派出所報警稱,自己上當受騙了,要求公安機關查處。

分局接到報案後高度重視,立即抽調刑偵大隊、西虢派出所精幹警力,聯合市局相關部門人員成立專案組,全力偵破案件。楊會軍局長,主管刑偵的張曉震副局長先後多次主持召開案情分析研判會,抽絲剝繭,收集證據,尋找線索,確定偵查方案。經過縝密偵查,在大量的事實和證據的有力支撐下,專案組民警初步確定該案犯罪嫌疑人系海南儋州籍人,為團伙作案。隨後,專案組民警譚鑫、趙明輝、王海軍及市局相關人員在副局長、專案組組長張曉震,刑偵大隊教導員田勇帶領下,直奔海南省儋州市展開偵查抓捕工作。期間,楊會軍局長和苗寶平政委多次以打電話的形式詢問了解案件進展和民警的飲食起居等情況,指導案件偵破工作。專案組民警備受鼓舞,頂著高達40餘度的高溫天氣,認真細緻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偵查工作,並確定了“外圍封控、由市到鎮、先遠後近、逐個抓捕”的工作方案。

經過長達46天的摸排走訪和艱辛偵查,在當地公安機關的大力配合下,於2017年4月21晚日至23日下午,在犯罪嫌疑人租住的儋州市區及該市哪大鎮一舉將四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抓獲,案件取得突破性進展。經四名犯罪嫌疑人供述,他們是按照一名叫譚小某的男子安排和分工的,是負責取錢的,譚小某雖然年齡小,但非常警覺,他們只知道譚小某租住在鎮上,不知道具體地方。專案組民警立即開會研究了工作分工,一組民警押解四名犯罪嫌疑人先期回寶雞。另一組民警留在當地,繼續開展偵查抓捕工作。在強大法律威懾下,犯罪嫌疑人譚小某於5月16日到當地派出所投案自首。

經訊問,犯罪嫌疑人譚小某(男,23歲)、卓某某(男,25歲)、符某龍(男,33歲)、符某京(男,26歲)、譚某某(女,25歲)五人均系儋州市哪大鎮鄰村的居民,對其合夥實施詐騙犯罪的基本事實供認不諱。五名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時有明確分工,譚小某冒充獎項管理公司工作人員給受害人打電話實施詐騙,成功後,分別指使其餘四名犯罪嫌疑人利用假的身份信息在不同銀行開設賬戶,然後按照譚小某的指使取款,每取一筆款項從中扣取10%的回扣,其餘贓款交給譚小某支配。目前,分局專案組還在進一步深入偵查,力爭深挖該團伙犯罪事實,擴大戰果,最大限度為受害人民群眾挽回經濟損失。

閆義鵬 記者 張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