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網絡婚戀平臺結識新男友 女子被騙近80萬'

信用卡 廣州 法律 婚姻 信息時報 2019-08-16
"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子垤)近年來,網絡婚戀平臺成為了很多單身男女擇偶的途徑之一,有的人得以喜結良緣,但也有的人因此遭遇不良分子的欺騙。來自廣州白雲的小劉(化名)就是其中之一。近日小劉報料,稱其在今年3月通過網絡婚戀平臺結識了一名男子,最後小劉被騙刷信用卡和小額貸,小劉還找親友借錢給他,“前後騙了我近80萬元”。目前,小劉已報警處理。

婚戀平臺認識新男友 約會帶司機保鏢

小劉原本是白雲區嘉禾一幼兒園教師,因為沒對象,一直被家人催。 今年3月初,小劉在網絡婚戀平臺上註冊付費會員,交了近400元,並做了人臉認證和實名認證。之後結識了平臺上一名也通過實名認證的男子李某。

經一段時間的聊天后,兩人在三月底見了面並確定了戀愛關係。“他說他是湛江人,爸爸是當地法院院長,因此平時要低調一點,”小劉說,李某稱自己和朋友在廣州開公司做鋼鐵生意的。兩人每次約會時,李某總會帶幾個人一起,“都不是單獨來,他跟我說是司機、朋友、侄子、保鏢。”

交往不久後,李某稱他的公司可以報賬,要小劉把自己的信用卡給他,他打出流水後拿到公司報賬,之後再把錢給小劉。信以為真的小劉將自己的兩張信用卡都給了李某,之後李某刷了小劉的信用卡也沒有還過錢。

察覺不對勁 一統計被騙去近80萬

此外,李某經常喜歡用小劉的手機玩遊戲。5月份,當銀行和多家貸款公司發來催款信息,小劉才發現李某原來除了刷她的信用卡,還偷偷用她的手機下了很多小額貸APP進行貸款。

因為金錢糾紛,兩人開始頻繁吵架,“每次吵架,他就說不是不還,不信任就分手,” 小劉說,李某還給她看過兩套寫有他名字的房產證,稱賣掉房子就能還錢。小劉一方面擔心真的和李某分手後,錢更要不回來,另一方面也還是對李某抱有感情希望。

7月,小劉逐漸發現手機聯繫不上李某,微信也不太回,“我跟姐姐根據他說的住址找過去,發現那根本不是他的家,房東也不認識他。”醒悟過來的小劉仔細清點後發現,李某以她名義貸款了約55萬元,又讓她找姐妹借了20多萬元,她總共被騙近80萬元。

記者從小劉提供的由嘉禾派出所開的報警回執單看到,小劉於7月22日向嘉禾派出所報警,派出所也已如實登記受理。小劉報警後將此事投訴到婚戀平臺客服,對方第一時間將李某在網站的個人資料撤銷了。

小劉希望用自己的被騙經歷警醒通過婚戀網交友的會員,一定要多留個心眼,不要輕信對方,哪怕對方在婚戀網上實名認證或是人臉認證,在網上的資料都有可能造假,更不要隨意地將身份證、信用卡、手機等提供給對方,避免人財兩空。

律師:如平臺沒履行相關義務 會員可起訴平臺

涉事網絡婚戀平臺相關負責人迴應媒體時表示,目前網站註冊會員1.7億,對會員的身份認證和人臉認證只能做到,“由本人操作,和本人對得上”,但要對會員的個人信息,比如婚姻狀況、有無犯罪前科等無法做到一一審核,因為平臺沒有和民政局、公安局合作,在技術操作上有難度,“我們一直呼籲政府給予平臺支持”。

該負責人稱,網絡平臺也在醒目位置提醒會員理性交友,不要脫離平臺監管,儘量在平臺上聯繫,“聊天時涉及到一些敏感字眼,我們會提醒,注意人身安全,不要有金錢往來”。會員如交友過程發生損失,一定要及時報警,平臺會積極配合警方的調查。

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鄧剛律師表示,如果對方的主觀上以非法佔有錢財為目的,並涉及提供虛假身份信息、虛構索要錢財的事由、收到款項後無法聯繫等情形,就可能涉嫌詐騙。“會員受到詐騙產生財產損失,可以報警並要求詐騙方承擔賠償責任。”鄧剛說,如果網絡平臺方沒有履行審查會員信息的真實性等義務,給其他會員造成損失,理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會員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起訴網絡平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