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出行“淮安規矩”逐漸形成

法律 社會 中國江蘇網 2017-07-23

今年以來,全市公安交警部門重拳整治交通亂象,改善道路通行環境,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主城區交通秩序明顯改善,文明出行、有序出行的“淮安規矩”逐漸形成。

堅持嚴管開路,掀起交通秩序整治高潮。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千警出擊、百日攻堅,廣泛宣傳、強勁造勢,嚴管重罰、強行入軌,持續開展行人非機動車整治、機動車違停整治,掀起多輪交通秩序整治高潮。截至6月底,查處行人交通違法4.5萬餘起、非機動車交通違法14.5萬餘起,拘留拒絕、阻礙、暴力抗法49人,其中刑事拘留4人、治安拘留45人。經持續嚴管,主城區主要路口遵章率普遍提升。

堅持長效治理,道路通行環境顯著改善。今年以來,公安交警部門堅持建管結合、疏堵結合的原則,增設標誌標線9萬平方米、路內停車位3000餘個、標誌標牌2000餘塊、監控設備49套、隔離護欄58452米,不斷改善道路通行環境;緊盯飽受市民詬病的渣土車、三輪車等城市管理痼疾頑症。1至6月份,共處罰載客三輪車交通違法7492起,查扣3815輛;查處渣土車交通違法6000餘起,查扣200餘輛;目前,正常態化聯合城管、住建,嚴查工程渣土車交通違法,形成長效常態的聯動管理機制。

堅持保障發展,防事故保安全保暢通。今年,淮安高鐵、快速路建設全線施工,5條主幹道、10個重點橋樑、節點相繼改造,市區疏堵保暢和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壓力巨大。市交警支隊在市公安局的統一指揮部署下,以“防事故、保安全、保暢通”為目標,提前介入、全程跟蹤、立足本職、全力服務,先後28次現場會辦重點工程建設中遇到的交通難題,督促指導重點工程施工單位做好交通安全防護,聘請150餘名警務輔助人員,按照定人、定崗、定職的“三定”原則,在快速路沿線重要交通節點執勤,維護交通秩序。今年以來,我市未發生涉及重點工程的嚴重交通堵塞和重特大交通事故。(記者 張小燕 通訊員 熊盛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