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商補償條件時,拆遷方一直“打太極”,被拆遷人怎麼辦?'

法律 京尚拆遷律師 2019-08-31
"

看法律知識講解時都明白,一到談判桌上就“耳根子軟”,這是很多被拆遷人朋友共同的困惑。被拆遷人蘇先生也是這樣。最初當他發覺談判很可能進行不下去的時候,他馬上從網上查找資料、聯繫律師,開始為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做準備。

但是再一次和拆遷方坐到一起時,蘇先生又動搖了,因為他覺得拆遷方說的一些話好像也“很有道理”。拆遷方都和蘇先生說了什麼,讓他想改變維權的決定了呢?

"

看法律知識講解時都明白,一到談判桌上就“耳根子軟”,這是很多被拆遷人朋友共同的困惑。被拆遷人蘇先生也是這樣。最初當他發覺談判很可能進行不下去的時候,他馬上從網上查找資料、聯繫律師,開始為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做準備。

但是再一次和拆遷方坐到一起時,蘇先生又動搖了,因為他覺得拆遷方說的一些話好像也“很有道理”。拆遷方都和蘇先生說了什麼,讓他想改變維權的決定了呢?

協商補償條件時,拆遷方一直“打太極”,被拆遷人怎麼辦?


“大家都是這樣補償這樣簽字的,不是一戶兩戶,是幾百戶,沒理由坑你一個人”

蘇先生聽了拆遷方的這句話,覺得好像確實是很有道理。既然幾百戶拆遷戶都是這樣補償這樣籤協議的,如果有問題,大家早就“鬧”起來了,還用自己一個人梗著脖子反對嗎?

遇到拆遷這樣重大的事時,即使是為家人做打算慣了的一家之主,也難免會生出想要“隨大溜”看看別人家都是怎麼處理這件事的想法。拆遷方這句“大家都是這樣”,恰好就戳中了咱們被拆遷人的這塊軟肋。

要知道,拆遷時每戶得到的具體補償數額可能都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兩間面積、戶型都相同的房屋,也可能因為房屋狀況、房屋內部裝修等等原因,有不同的評估定價。

"

看法律知識講解時都明白,一到談判桌上就“耳根子軟”,這是很多被拆遷人朋友共同的困惑。被拆遷人蘇先生也是這樣。最初當他發覺談判很可能進行不下去的時候,他馬上從網上查找資料、聯繫律師,開始為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做準備。

但是再一次和拆遷方坐到一起時,蘇先生又動搖了,因為他覺得拆遷方說的一些話好像也“很有道理”。拆遷方都和蘇先生說了什麼,讓他想改變維權的決定了呢?

協商補償條件時,拆遷方一直“打太極”,被拆遷人怎麼辦?


“大家都是這樣補償這樣簽字的,不是一戶兩戶,是幾百戶,沒理由坑你一個人”

蘇先生聽了拆遷方的這句話,覺得好像確實是很有道理。既然幾百戶拆遷戶都是這樣補償這樣籤協議的,如果有問題,大家早就“鬧”起來了,還用自己一個人梗著脖子反對嗎?

遇到拆遷這樣重大的事時,即使是為家人做打算慣了的一家之主,也難免會生出想要“隨大溜”看看別人家都是怎麼處理這件事的想法。拆遷方這句“大家都是這樣”,恰好就戳中了咱們被拆遷人的這塊軟肋。

要知道,拆遷時每戶得到的具體補償數額可能都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兩間面積、戶型都相同的房屋,也可能因為房屋狀況、房屋內部裝修等等原因,有不同的評估定價。

協商補償條件時,拆遷方一直“打太極”,被拆遷人怎麼辦?


所以咱們判斷補償合不合理時,參考其他鄰居的補償價格,只能大致瞭解整個拆遷項目的補償標準是不是有明顯不合理之處,是不是公平。但最終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才能確認拆遷方給咱們的補償條件是不是充分合理。

再者,一方面,權利是咱們自己的,如果大家一起吃虧,難道對咱們一家來說就不算吃虧了嗎?另一方面,拆遷方說其他拆遷戶都是這樣補償、這樣簽字的,不經考證,咱們能準確判斷出這話裡有沒有水分嗎?

所以,聽到拆遷方的這句話時,咱們先別急著投降簽字,可以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弄明白咱們的房子到底值多少錢,應該補償多少才合理;也可以和鄰居們通通氣,商量看看是不是有咱們不瞭解的情況。

"

看法律知識講解時都明白,一到談判桌上就“耳根子軟”,這是很多被拆遷人朋友共同的困惑。被拆遷人蘇先生也是這樣。最初當他發覺談判很可能進行不下去的時候,他馬上從網上查找資料、聯繫律師,開始為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做準備。

但是再一次和拆遷方坐到一起時,蘇先生又動搖了,因為他覺得拆遷方說的一些話好像也“很有道理”。拆遷方都和蘇先生說了什麼,讓他想改變維權的決定了呢?

協商補償條件時,拆遷方一直“打太極”,被拆遷人怎麼辦?


“大家都是這樣補償這樣簽字的,不是一戶兩戶,是幾百戶,沒理由坑你一個人”

蘇先生聽了拆遷方的這句話,覺得好像確實是很有道理。既然幾百戶拆遷戶都是這樣補償這樣籤協議的,如果有問題,大家早就“鬧”起來了,還用自己一個人梗著脖子反對嗎?

遇到拆遷這樣重大的事時,即使是為家人做打算慣了的一家之主,也難免會生出想要“隨大溜”看看別人家都是怎麼處理這件事的想法。拆遷方這句“大家都是這樣”,恰好就戳中了咱們被拆遷人的這塊軟肋。

要知道,拆遷時每戶得到的具體補償數額可能都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兩間面積、戶型都相同的房屋,也可能因為房屋狀況、房屋內部裝修等等原因,有不同的評估定價。

協商補償條件時,拆遷方一直“打太極”,被拆遷人怎麼辦?


所以咱們判斷補償合不合理時,參考其他鄰居的補償價格,只能大致瞭解整個拆遷項目的補償標準是不是有明顯不合理之處,是不是公平。但最終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才能確認拆遷方給咱們的補償條件是不是充分合理。

再者,一方面,權利是咱們自己的,如果大家一起吃虧,難道對咱們一家來說就不算吃虧了嗎?另一方面,拆遷方說其他拆遷戶都是這樣補償、這樣簽字的,不經考證,咱們能準確判斷出這話裡有沒有水分嗎?

所以,聽到拆遷方的這句話時,咱們先別急著投降簽字,可以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弄明白咱們的房子到底值多少錢,應該補償多少才合理;也可以和鄰居們通通氣,商量看看是不是有咱們不瞭解的情況。

協商補償條件時,拆遷方一直“打太極”,被拆遷人怎麼辦?


“說了給你這些補償,就一定會給你,答應了你還能反悔嗎?到時候拿不到這些補償你來找我”

蘇先生原本不想簽約定條件不明確的“空白協議”,想按照拆遷律師講解的那樣,要求對方把補償條件都落實到紙面上。但聽了拆遷方的這句話,蘇先生動搖了。

看了看面前的工作人員,他的名字蘇先生知道,他的長相蘇先生也已經記得很清楚,甚至這位工作人員和蘇先生的某位親戚的朋友還是朋友關係。想到這裡,蘇先生覺得這位工作人員的話很靠譜——自己記得他這個人,補償到時候出了問題,他人還能跑得了嗎?大不了自己通過親戚的朋友找他,到時候他也得管這事。

如果被拆遷人朋友們都像蘇先生這樣想,那可就不妙了。如果到時候拆遷方真的稀裡糊塗按照口頭應承的條件,把補償都給了咱們還好。一旦拆遷方反悔或者不認賬,咱們協議上沒寫清楚,想通過法律途徑主張自己的權利都很困難,很多被拆遷人的泣淚經歷都印證了,拆遷方說出來的話真的有可能反悔,只有咱們有充分證據,才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利。

"

看法律知識講解時都明白,一到談判桌上就“耳根子軟”,這是很多被拆遷人朋友共同的困惑。被拆遷人蘇先生也是這樣。最初當他發覺談判很可能進行不下去的時候,他馬上從網上查找資料、聯繫律師,開始為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做準備。

但是再一次和拆遷方坐到一起時,蘇先生又動搖了,因為他覺得拆遷方說的一些話好像也“很有道理”。拆遷方都和蘇先生說了什麼,讓他想改變維權的決定了呢?

協商補償條件時,拆遷方一直“打太極”,被拆遷人怎麼辦?


“大家都是這樣補償這樣簽字的,不是一戶兩戶,是幾百戶,沒理由坑你一個人”

蘇先生聽了拆遷方的這句話,覺得好像確實是很有道理。既然幾百戶拆遷戶都是這樣補償這樣籤協議的,如果有問題,大家早就“鬧”起來了,還用自己一個人梗著脖子反對嗎?

遇到拆遷這樣重大的事時,即使是為家人做打算慣了的一家之主,也難免會生出想要“隨大溜”看看別人家都是怎麼處理這件事的想法。拆遷方這句“大家都是這樣”,恰好就戳中了咱們被拆遷人的這塊軟肋。

要知道,拆遷時每戶得到的具體補償數額可能都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兩間面積、戶型都相同的房屋,也可能因為房屋狀況、房屋內部裝修等等原因,有不同的評估定價。

協商補償條件時,拆遷方一直“打太極”,被拆遷人怎麼辦?


所以咱們判斷補償合不合理時,參考其他鄰居的補償價格,只能大致瞭解整個拆遷項目的補償標準是不是有明顯不合理之處,是不是公平。但最終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才能確認拆遷方給咱們的補償條件是不是充分合理。

再者,一方面,權利是咱們自己的,如果大家一起吃虧,難道對咱們一家來說就不算吃虧了嗎?另一方面,拆遷方說其他拆遷戶都是這樣補償、這樣簽字的,不經考證,咱們能準確判斷出這話裡有沒有水分嗎?

所以,聽到拆遷方的這句話時,咱們先別急著投降簽字,可以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弄明白咱們的房子到底值多少錢,應該補償多少才合理;也可以和鄰居們通通氣,商量看看是不是有咱們不瞭解的情況。

協商補償條件時,拆遷方一直“打太極”,被拆遷人怎麼辦?


“說了給你這些補償,就一定會給你,答應了你還能反悔嗎?到時候拿不到這些補償你來找我”

蘇先生原本不想簽約定條件不明確的“空白協議”,想按照拆遷律師講解的那樣,要求對方把補償條件都落實到紙面上。但聽了拆遷方的這句話,蘇先生動搖了。

看了看面前的工作人員,他的名字蘇先生知道,他的長相蘇先生也已經記得很清楚,甚至這位工作人員和蘇先生的某位親戚的朋友還是朋友關係。想到這裡,蘇先生覺得這位工作人員的話很靠譜——自己記得他這個人,補償到時候出了問題,他人還能跑得了嗎?大不了自己通過親戚的朋友找他,到時候他也得管這事。

如果被拆遷人朋友們都像蘇先生這樣想,那可就不妙了。如果到時候拆遷方真的稀裡糊塗按照口頭應承的條件,把補償都給了咱們還好。一旦拆遷方反悔或者不認賬,咱們協議上沒寫清楚,想通過法律途徑主張自己的權利都很困難,很多被拆遷人的泣淚經歷都印證了,拆遷方說出來的話真的有可能反悔,只有咱們有充分證據,才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利。

協商補償條件時,拆遷方一直“打太極”,被拆遷人怎麼辦?


“律師說啥你都信,律師說的有用你去找他們要補償啊,最後補償還不是咱們這邊給,他們能比我們更瞭解具體情況嗎?”

話說到這裡,這位“親戚的朋友的朋友”開始表現出不高興的樣子,於是蘇先生開始自己說服自己:律師總是講法律,可是實際生活中更多時候要講“人情”。如果自己真的找律師維權,那不就相當於和拆遷方“撕破臉”了嗎?到時候自己還怎麼從他們手裡拿補償?

在這裡京尚拆遷律師想說的是,在全面瞭解個案案情,並進行具體分析之前,律師或許不如工作人員更瞭解“具體情況”,但是經驗豐富的專業拆遷律師見識過的很多“套路”,是咱們普通被拆遷人想象都想象不到的。

所以說,其實律師也並不是“不通人情”,更不會向著將談判關係弄僵的方向去操作。律師一方面會藉助法律手段,以具有法律強制力的程序向拆遷方施壓,使拆遷方不能再顧左右而言他,忽視被拆遷人的合理訴求;另一方面也會積極建立和拆遷方的友好談判機會,儘快地幫助被拆遷人朋友爭取到滿意的維權結果。

退一步講,有些案件並不一定需要律師直接介入,在一些比較簡單的案件中,被拆遷人朋友們自己學習相關法律知識並付諸實踐,也能取得不錯的維權效果。但律師結合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分享給大家的維權技巧,一定是有益於被拆遷人增長見識的,有百利而無一害。最終是否要委託律師介入,被拆遷人朋友也會有自己的判斷。

反過來,如果被拆遷人朋友遇到拆遷方非常反對咱們學習法律知識的情況,就要留個心眼了。如果說拆遷程序完全沒有違法問題,拆遷補償條件也公平合理,那麼拆遷方又怎麼會擔心被拆遷人學習法律、依法維權呢?畢竟如果他們沒有問題,咱們無論做什麼也影響不到他們。

"

看法律知識講解時都明白,一到談判桌上就“耳根子軟”,這是很多被拆遷人朋友共同的困惑。被拆遷人蘇先生也是這樣。最初當他發覺談判很可能進行不下去的時候,他馬上從網上查找資料、聯繫律師,開始為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做準備。

但是再一次和拆遷方坐到一起時,蘇先生又動搖了,因為他覺得拆遷方說的一些話好像也“很有道理”。拆遷方都和蘇先生說了什麼,讓他想改變維權的決定了呢?

協商補償條件時,拆遷方一直“打太極”,被拆遷人怎麼辦?


“大家都是這樣補償這樣簽字的,不是一戶兩戶,是幾百戶,沒理由坑你一個人”

蘇先生聽了拆遷方的這句話,覺得好像確實是很有道理。既然幾百戶拆遷戶都是這樣補償這樣籤協議的,如果有問題,大家早就“鬧”起來了,還用自己一個人梗著脖子反對嗎?

遇到拆遷這樣重大的事時,即使是為家人做打算慣了的一家之主,也難免會生出想要“隨大溜”看看別人家都是怎麼處理這件事的想法。拆遷方這句“大家都是這樣”,恰好就戳中了咱們被拆遷人的這塊軟肋。

要知道,拆遷時每戶得到的具體補償數額可能都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兩間面積、戶型都相同的房屋,也可能因為房屋狀況、房屋內部裝修等等原因,有不同的評估定價。

協商補償條件時,拆遷方一直“打太極”,被拆遷人怎麼辦?


所以咱們判斷補償合不合理時,參考其他鄰居的補償價格,只能大致瞭解整個拆遷項目的補償標準是不是有明顯不合理之處,是不是公平。但最終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才能確認拆遷方給咱們的補償條件是不是充分合理。

再者,一方面,權利是咱們自己的,如果大家一起吃虧,難道對咱們一家來說就不算吃虧了嗎?另一方面,拆遷方說其他拆遷戶都是這樣補償、這樣簽字的,不經考證,咱們能準確判斷出這話裡有沒有水分嗎?

所以,聽到拆遷方的這句話時,咱們先別急著投降簽字,可以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弄明白咱們的房子到底值多少錢,應該補償多少才合理;也可以和鄰居們通通氣,商量看看是不是有咱們不瞭解的情況。

協商補償條件時,拆遷方一直“打太極”,被拆遷人怎麼辦?


“說了給你這些補償,就一定會給你,答應了你還能反悔嗎?到時候拿不到這些補償你來找我”

蘇先生原本不想簽約定條件不明確的“空白協議”,想按照拆遷律師講解的那樣,要求對方把補償條件都落實到紙面上。但聽了拆遷方的這句話,蘇先生動搖了。

看了看面前的工作人員,他的名字蘇先生知道,他的長相蘇先生也已經記得很清楚,甚至這位工作人員和蘇先生的某位親戚的朋友還是朋友關係。想到這裡,蘇先生覺得這位工作人員的話很靠譜——自己記得他這個人,補償到時候出了問題,他人還能跑得了嗎?大不了自己通過親戚的朋友找他,到時候他也得管這事。

如果被拆遷人朋友們都像蘇先生這樣想,那可就不妙了。如果到時候拆遷方真的稀裡糊塗按照口頭應承的條件,把補償都給了咱們還好。一旦拆遷方反悔或者不認賬,咱們協議上沒寫清楚,想通過法律途徑主張自己的權利都很困難,很多被拆遷人的泣淚經歷都印證了,拆遷方說出來的話真的有可能反悔,只有咱們有充分證據,才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利。

協商補償條件時,拆遷方一直“打太極”,被拆遷人怎麼辦?


“律師說啥你都信,律師說的有用你去找他們要補償啊,最後補償還不是咱們這邊給,他們能比我們更瞭解具體情況嗎?”

話說到這裡,這位“親戚的朋友的朋友”開始表現出不高興的樣子,於是蘇先生開始自己說服自己:律師總是講法律,可是實際生活中更多時候要講“人情”。如果自己真的找律師維權,那不就相當於和拆遷方“撕破臉”了嗎?到時候自己還怎麼從他們手裡拿補償?

在這裡京尚拆遷律師想說的是,在全面瞭解個案案情,並進行具體分析之前,律師或許不如工作人員更瞭解“具體情況”,但是經驗豐富的專業拆遷律師見識過的很多“套路”,是咱們普通被拆遷人想象都想象不到的。

所以說,其實律師也並不是“不通人情”,更不會向著將談判關係弄僵的方向去操作。律師一方面會藉助法律手段,以具有法律強制力的程序向拆遷方施壓,使拆遷方不能再顧左右而言他,忽視被拆遷人的合理訴求;另一方面也會積極建立和拆遷方的友好談判機會,儘快地幫助被拆遷人朋友爭取到滿意的維權結果。

退一步講,有些案件並不一定需要律師直接介入,在一些比較簡單的案件中,被拆遷人朋友們自己學習相關法律知識並付諸實踐,也能取得不錯的維權效果。但律師結合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分享給大家的維權技巧,一定是有益於被拆遷人增長見識的,有百利而無一害。最終是否要委託律師介入,被拆遷人朋友也會有自己的判斷。

反過來,如果被拆遷人朋友遇到拆遷方非常反對咱們學習法律知識的情況,就要留個心眼了。如果說拆遷程序完全沒有違法問題,拆遷補償條件也公平合理,那麼拆遷方又怎麼會擔心被拆遷人學習法律、依法維權呢?畢竟如果他們沒有問題,咱們無論做什麼也影響不到他們。

協商補償條件時,拆遷方一直“打太極”,被拆遷人怎麼辦?

拆遷補償談判過程中,如果拆遷方一直打太極不正視咱們的合理訴求,或者一直想辦法說服咱們無條件信任他們、在空白協議上簽字,那被拆遷人朋友就要提高警惕了。

咱們的權利能否實現,最終影響的主要還是咱們自己,無論別人怎麼說,咱們都要把保護自己的權利放在第一位。多瞭解一些法律知識對咱們來說總歸是沒有壞處的。拆遷談判中一定要處處留個心眼,千萬別被口頭承諾繞昏了頭,把自己的權利置於危險之中。

如果您還有徵地拆遷方面的疑問,可關注我們的頭條號 京尚拆遷律師,發私信諮詢。也可以直接點擊文章末尾下方的藍字 瞭解更多,獲取律師聯繫方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