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朐這名72歲的退伍老兵,30餘年義務為鄉村百姓提供法律服務

在臨朐縣南部山區九山、沂山一帶,一位年已72歲的老人馮蘭中的名字家喻戶曉,當地老百姓都親切的稱呼他為“老馮”。他不圖回報,不計得失,30多年義務為當地百姓提供法律服務的事蹟被傳為美談,當地村民親切的稱呼他為百姓的法律代言人;他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是一名共產黨員,他不為名利左右,始終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30多年來默默為當地村民提供了近千期法律服務,被當地百姓親切地譽為“沂山好人”。


臨朐這名72歲的退伍老兵,30餘年義務為鄉村百姓提供法律服務


馮蘭中21歲入伍,曾在赫赫有名的鋼鐵部隊38軍部隊的團、師、軍部政治機關學習過新聞攝影,幫助整理過該部隊朝鮮戰役中的戰例選編工作,參加過坦克乘員集訓隊,在該部隊組織的坦克炮長行進間移動靶射擊比賽中榮獲第一名的成績。他22歲加入黨至今已有50年的黨齡,對黨忠誠,工作中任勞任怨、埋頭苦幹,始終默默無聞的為社會奉獻著自己餘熱。

他1973年3月退伍,先後在縣、社、鄉做過新聞報道。1988年5月,沂山鄉設置鄉法律服務站,時任鄉通訊員的他成為法律服務站的法律工作者。為了讓普法工作在全鄉展開,讓全鄉百姓學法、懂法、守法,他自費參加了全國律師協會函授中心舉辦的法律專業三年制大專班學習,邊學習,邊工作。在沂山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為當時全鄉16個行政村每村製作了普法宣傳板,還刷寫了永久性的普法標語,為各村民兵連長、團支部書記,婦女主任舉辦了學法培訓班,通過這一系列的普法宣傳活動,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法律意識。一個安定團結的局面出現全鄉全村,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發展。


臨朐這名72歲的退伍老兵,30餘年義務為鄉村百姓提供法律服務


進入九十年代,子女在外打工,老人贍養社會矛盾不斷突出,兄弟攀比收入差異,給老人帶來說不出的苦惱。該鄉山溝裡的某村年近八旬的趙老漢有一天到服務站反映,其四個兒子不按時湊糧湊錢,老兩口揭不開鍋的情況,他和鄉法律服務站的同事小趙四登其門,耐心做四個兒子的工作,四個兒子聽了深受感動和啟發,終於回心轉意,將該承擔的糧和錢送到父母面前。趙老漢逢人便說多虧老馮教育了自己的兒子。

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的鄉辦企業領導人誠懇聘請法律服務站人員作為該廠的法律顧問。有一年,沂山鄉繅絲廠與沂源縣的魯村鎮煤礦簽訂合同供應的近百噸煤不到位,廠長陳某找到服務站請求協助解決,他二話沒說,立即和同事趕赴魯村煤礦,經過與對方反覆協商,魯村鎮煤礦為該廠補上了煤塊50餘噸,當晚便將50餘噸煤押運回沂山鄉繅絲廠,為該企業挽回了大量經濟損失。


臨朐這名72歲的退伍老兵,30餘年義務為鄉村百姓提供法律服務


馮蘭忠在鄉法律服務站工作的10年間,先後為鄉辦企業挽回經濟損失200多萬元,處結婚姻糾紛、經濟合同糾紛、土地承包合同糾紛、勞務工傷賠償、鄰里糾紛、交通事故等案件300多起。沂山鄉法律服務站多次被授予先進單位,他本人多次被上級機關部門評為先進個人和優秀黨員。

三十多年來,他參與處理的各類訴訟近千起,從未向村民收過一分錢,在方圓幾十公里傳為美談。2000年由於鄉鎮合併,沂山鄉撤銷,他退職回到了村裡,繼續利用掌握的法律知識為群眾義務開展多種多樣的法律服務工作,受到了方圓幾十公里群眾的好評。


臨朐這名72歲的退伍老兵,30餘年義務為鄉村百姓提供法律服務


2010年11月,大蠶場村村民劉德美的丈夫在韓國務工,出海捕勞作業時突遇颱風漁船被擊翻,造成重傷,成為植物人。其妻三次去韓國討要賠償金均無結果,而家中公婆都已年逾古稀,兒子才七歲,家中困難,無錢請律師。劉德美找到他尋求幫助。他二話沒說,第二天和劉的公公一起到縣勞務輸出服務公司與經理們商談怎樣向當事國有關部門進行索賠的程序和事項,並耐心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積極配合有關單位開展工作。在協助索賠的一年零九個月的時間裡,無論是嚴寒的冰天雪地還是暴雨閃電的夏天,他頂風冒雪或踏著泥濘的山路,隨叫隨到,從政策上爭取,從人情上感化,從合同中定位,得到韓方的高度認同,賠償數額比原先預計的高出近一倍,受到受害人全家和附近群眾的高度讚揚。


臨朐這名72歲的退伍老兵,30餘年義務為鄉村百姓提供法律服務


在從政府大院走出後的近20年裡,他幫助群眾在婚姻糾紛、工傷賠償糾紛、贍養糾紛、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交通事故等代理起草書寫法律文書近800餘件,從未向當事人索要一分錢,對那些特別困難的事件當事人,他都先墊付交通費生活費,直到案件處結完畢。30多年來,他參與處結的案件達千件,為群眾節省資金近百萬元,為勞務糾紛給受害人爭取資金達百萬元。

如今他已到古稀之年,一旦有人請求協助,他仍一如既往地走在為群眾排憂解難,義務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的廣闊大道上,默默無聞地奉獻著。

來源:臨朐新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