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家樂福,法國華人首富“陳氏兄弟”陳克威,陳克光

法國 老撾 家樂福 中南半島 大學 潮汕拾貝 2018-11-29

導語:從潮汕出去,異國成了逃避戰亂的難民,再到法國華人首富,西歐最大的華商家族企業——“陳氏兄弟有限公司”, 41年風雨滄桑,可以視為華人創業史的一個縮影。他們為什麼成功?陳克威·陳克光兄弟的名言:“敢拼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可以改變歷史。


對抗家樂福,法國華人首富“陳氏兄弟”陳克威,陳克光


(左2.左3為陳氏兄弟公司陳克光和陳克威)

俗話說的好:創業難,守業更難。創業之初,哪個企業裡沒有自己的一兩個親戚、三親六故,大家“義”字當頭,攜手向前;可分手之際,哪個不是“利”字為先?

患難與共不易,有福同享更難,如何平衡“義”與“利”,或許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不過,西歐最大華商企業、法國華人首富——陳氏兄弟艱苦創業、相互協作的故事,可給我們很多的啟示。


風雲突變

一個富足家族逃出老撾的苦難史

2017年,是法國陳氏兄弟有限公司成立41週年。41年,彈指一揮間,如今,陳氏兄弟集團不僅是西歐最大華商企業之一,在法國500強企業中,排名也比較靠前,在法國零售業界赫赫有名。

另外,他們還涉足傳媒界,促成了央視4套在法國落地,旗下的陳氏傳媒,成了中法電視節目雙向交流的重要媒介。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陳克威回憶起當初兄弟倆兩手空空來到法國,感慨頗多。

陳克威,今年83歲,1934年出生在老撾的一個華人家庭。其父陳仲卿,14歲從潮汕老家普寧大長隴村離家漂洋過海,先在泰國打工謀生,後往老撾南方重鎮百細市,靠著與兄弟陳昆卿合做小生意度日。他的母親,也是一個來自中國的農村婦女,生有十一個孩子。

1952年,正是四弟陳克光出生那年,17歲的陳克威看到父親剛過40歲,就因操勞過度累彎了腰,很不忍心。作為家中的長子,陳克威毅然放棄高中學業,開了一家雜貨鋪,與父親共同負擔起家庭的重擔。


對抗家樂福,法國華人首富“陳氏兄弟”陳克威,陳克光


(陳克威拍攝的老撾木材廠舊照 來源:歐洲時報)

老撾中部森林茂密,木材資源豐富,陳克威2年後轉營實業,開辦木材廠,當時工廠有350名工人,頗具規模。靠著木材生意的積累,他又辦起了輾米廠、味精廠、拖鞋廠等。

此間,家中兄弟的老二陳克齊也輟學,跟隨父兄奔波在印支三邦(老撾、柬埔寨、越南)之間跑生意。老四陳克光後來說,當年若不是二位哥哥的無私奉獻,他和三哥是無法完成大學學業的。

1975年,正當陳克威的事業如旭日東昇之際,風雲突變,老撾革命改換政權,華人命運開始曲折艱辛的歷史,湄公河河水挾帶著多少難民的血與淚!

在此之前,華人在寮國(老撾)的經濟中舉足輕重,萬象的商店,約90%是華商開設的。

可“變天”之後,華人被促棄商從農,兩次貨幣改革,嚴重打擊華人,變相沒收華人資產。許多驚慌失措、千方百計設法外逃的華人淪為難民,當時,只要能換到一張出國的機票,很多人不惜放棄辛辛苦苦累積下來的資產。

印度支那烽火四起,打亂了陳克威家族安寧而富足的生活,在老撾所有的事業,一夜之間陷入化為烏有的危機。“樹挪死,人挪活”, 固守已不可能,等待更是遙遙無期,面臨的艱難抉擇,就是拋棄老撾第二熱土,遷徙他鄉,另闖新天地。


對抗家樂福,法國華人首富“陳氏兄弟”陳克威,陳克光


(左為泰世界集團董事長陳克齊)

說是遷徙,其實就是一次艱苦的自我“流放”。 次子陳克齊,早年在泰國出生,他去了泰國,現任泰世界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涉足加工、國際貿易、種植園、發電、物流等產業,成了泰國的商業鉅子,尤其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影響更大。由於經營有方,曾榮獲泰國“模範企業家”稱號,拿到企業界最高獎“金帆船獎”。

近十多年,事業成功的陳克齊迴歸老撾,致力於老撾的城市與基礎設施建設,成了老撾最熱的“紅頂商人”。老撾第一條鐵路、第一座立交橋、第一個水上樂園等,還有為舉辦2014年東盟峰會的兩個重點項目——老撾國際貿易會展中心及元首下榻別墅區,都是由他集團旗下企業興建的。

老三陳克群,1968年畢業於澳大利亞悉尼新南威爾斯大學商科。1975年,印支三邦政權大變動後,他帶著父母、妻女、兩個妹妹及侄子去澳洲開始新的生活。他先後在法國、泰國、美國、澳洲等地開創食品生產與貿易的公司,並於1981年創辦香港昆仲和貿易有限公司(注:“昆仲和”名稱,出自其父陳仲卿和其伯陳昆卿兩人早年合開的商號,用這一字號,既是一種家族傳承,也是遵循“兄弟和、家道昌”的中華傳統古訓)。

如今,昆仲和公司,已是香港食品出口著名的商號之一。


對抗家樂福,法國華人首富“陳氏兄弟”陳克威,陳克光


(陳克威向歐洲時報展示他當年來法所帶的皮箱)

1971年,四弟陳克光被送往法國留學,在里昂國立高等理工學院攻讀電機工程專業。1975年,由於老撾政局不穩,戰禍連連,剛過不惑之年的大哥陳克威告別老撾,帶著一姐一妹,“兩手空空”來到法國與正在上大學的弟弟會合。自此,陳氏四兄弟逃離老撾後,完成了一次家族跨國遷徙的戰略大轉移,各自從難民史轉入家族二代創業時代。

初至法國,陳克威、陳克光兄弟原本想在巴黎第13區開一家餐館,因經驗不足,租下店鋪沒有煤氣,也就開不成。

1976年,兩人巴黎第12區一條一條不起眼的街上,租賃了一間30平方米的小商鋪做批發業務,創辦了“法國陳氏兄弟公司”, 開始了由小至大,由弱至強的創業歷程。

如今,這家企業成了法國最大的進口兼批發零售華商、西歐最大的華商企業,陳克威、陳克光兩兄弟也成了法國華人首富。

陳克威兄弟公司新開張之時,沒有喜慶的鞭炮,也沒有祝賀的人群,當年在老撾的辛苦打拼事業,已付諸東流,故而也沒有可支持長期運營的流動資金。要想在陌生和艱苦的異國環境中求得生存,憑的一股自強不息的拼勁,還有華僑、華人具有的那種勤奮精神和經營才能。創業之初的陳克光,既當公司總經理,又兼車伕,還是搬運工。

上世紀70年代後半葉,隨著東南亞難民陸續湧入法國,越來越多的亞洲人聚集到巴黎13區,專營亞洲食品進口和批發生意陳氏兄弟,已將公司從第12區遷到了塞納河對岸的第13區(中間曾遷到第11區),公司營業面積也隨之不斷擴大。


對抗家樂福,法國華人首富“陳氏兄弟”陳克威,陳克光


(廣東華僑博物館留存的陳氏百貨商場開業時的照片)

此時,陳氏兄弟敏銳地感覺到,僅靠進口和批發食品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和變化,要設立連鎖超市直接賣貨,才能走上永續經營之路。於是,他們做出一個大膽而又實際的決策:建一座現代化的超級市場。

1981年8月15日,在巴黎第13區IVRY街區,由3000平方米廢棄火車貨運站改造而成的亞洲食品連鎖超市——“陳氏百貨商場”開張了,這是巴黎有史以來第一家華人經營的亞洲食品連鎖超市,專門銷售來自泰國、中國、韓國、日本、新加坡等亞洲各地的特色食品。

陳氏百貨商場的揭幕,是陳氏兄弟家族事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自此,業務迅速拓展,營業額蒸蒸日上。1987年,陳氏兄弟公司營業額突破二億七千萬法郎,榮登法國著名企業“龍虎榜”。 2002年,公司在大巴黎地區投資數億法郎興建的公司總部新大廈落成後,成了歐洲最大的中國及東南亞食品零售和批發中心之一,儼然一座巴黎“中國城”。



陳氏四兄弟的成功,

源於傳統文化的自珍與深耕

老撾華僑陳氏四兄弟的移民創業史,是海外華人家族企業成長的一個縮影。這個華僑大家庭跨越半個多世紀三代人的奮鬥歷程,中間穿插了印度支那數十年來的歷史變動,也有歐美、東南亞及中國歷史變遷的印記。

儘管世事風雲變幻,受到社會、歷史、文化、以及地理環境等多重因素的牽引和左右,陳氏兄弟家族的成功,有一點因素始終不變,那就是源於傳統文化的自珍與深耕。

日本家族企業的傳承發展,如同竹子般一節一節縱向成長,與“竹型”的日本家族企業模式相比,中國的家族企業更像“榕樹型”。像陳氏家族,兄弟姐妹十多位,多子多孫,就像榕樹大小樹枝上的氣根,只要能接觸地面,就能“另起爐灶”,長成樹幹、枝繁葉茂,無論是主幹還是支幹,都可相互支持,一根樹可發展成一片森林。


對抗家樂福,法國華人首富“陳氏兄弟”陳克威,陳克光


(巴黎的陳氏連鎖超市)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素有“家和萬事興”古訓,“和”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也是陳氏企業成功的精髓,手足之情,凝聚了就是一種偉大神奇的力量!

逃離老撾重新創業的過程中,即使分佈各地,四兄弟仿效古代合縱連橫之術,將香港、泰國和法國的陳氏企業聯合起來,他們團結互助的精神,造就了陳氏家族輝煌的事業。

在四兄弟的商業王國裡,來自亞洲尤其是中國、泰國等地的食品,佔有重要的事業版圖。食品這東西,看似簡單,實則維繫著祖籍國與移居國的感情,有深厚的文化元素。當不少法國朋友把“老乾媽”、“王致和”等放進購物車時,他們感受到中國文化,而對在法的華僑華人來說,只要中國味道能留住他們的胃,就能留住中華文化在他們心中的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