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60萬日軍被蘇軍俘虜到西伯利亞後的生活,辛苦勞作依然吃不飽

1945年8月,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蘇聯對日宣戰。150萬紅軍越過中蘇邊境,對長期盤踞在我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發起總攻,日軍幾乎沒做什麼抵抗就投降了,當時被擊斃10萬人,剩餘60萬日軍被俘。

二戰60萬日軍被蘇軍俘虜到西伯利亞後的生活,辛苦勞作依然吃不飽

這些日軍自知日本已敗,他們也想過向中國投降,但他們也知道自己在中國的所作所為,擔心被中國虐待。而蘇聯不一樣,他們從諾門坎戰役後沒有過交集,所以這些戰俘還以為蘇聯並不會為難他們,說不定去蘇聯勞役個幾年就會被派遣回國了。

二戰60萬日軍被蘇軍俘虜到西伯利亞後的生活,辛苦勞作依然吃不飽

關東軍的如意算盤打得這麼響,蘇軍怎麼能不讓他們如願呢,畢竟那時候蘇聯國內的勞動力也非常緊缺,這60萬的免費勞動力就被蘇聯全部押送到了西伯利亞以及遠東地區服苦役。蘇聯方面在戰前沒料到日軍會幾乎放棄抵抗,一下子收了這麼多戰俘也沒準備足夠的住處,所以這些服苦役的日軍只能睡在簡易的帳篷或窩棚裡。

二戰60萬日軍被蘇軍俘虜到西伯利亞後的生活,辛苦勞作依然吃不飽

而西伯利亞的嚴寒是舉世聞名的,冬季往往都是零下幾十度,戰俘營不可能有什麼取暖設施,寒風直接灌進營地之中。就這樣的居住條件,第一個冬天就凍死了5萬多日軍俘虜。

二戰60萬日軍被蘇軍俘虜到西伯利亞後的生活,辛苦勞作依然吃不飽

雖然環境氣候都是非常惡劣,但這些日本人居然十分聽話,每天都自覺早起幹活到天黑。即便如此,他們也經常遭受扣減食物,毒打等懲罰。本來當時蘇聯國內的糧食就緊缺,平民都不夠吃的,哪輪得到戰俘,所以他們即使拼命幹活也吃不到一頓飽飯。

二戰60萬日軍被蘇軍俘虜到西伯利亞後的生活,辛苦勞作依然吃不飽

一旦戰俘營的食物緊張了,蘇軍就會就地槍殺俘虜,為了省口食物就是隨意槍殺的理由,殺完還得日軍俘虜自己去挖坑埋屍。據後來一位從西伯利亞存活下來的日本兵回憶:“300人要吃飯,只准備200人的飯該怎麼辦?是再做100人的飯還是讓俘虜直接從300變成200。很顯然後一種辦法更為省事。我去過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這就是因果。”

二戰60萬日軍被蘇軍俘虜到西伯利亞後的生活,辛苦勞作依然吃不飽

這60萬日軍戰俘在西伯利亞被凍死、餓死、槍殺了一批又一批。到了1956年,蘇、日簽訂《日蘇聯合宣言》恢復外交關係,剩下的戰俘才被遣送回了日本。在這11年間,60萬的大軍最後活下的不超過40萬人,另外20萬人被永遠地葬在了西伯利亞的土地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