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門罕戰役日軍戰敗,放棄“北進”侵蘇政策,轉而“南下”襲美
諾門罕戰役日軍戰敗,放棄“北進”侵蘇政策,轉而“南下”襲美
諾門罕戰役日軍戰敗,放棄“北進”侵蘇政策,轉而“南下”襲美
諾門罕戰役日軍戰敗,放棄“北進”侵蘇政策,轉而“南下”襲美
諾門罕戰役日軍戰敗,放棄“北進”侵蘇政策,轉而“南下”襲美
諾門罕戰役日軍戰敗,放棄“北進”侵蘇政策,轉而“南下”襲美
諾門罕戰役日軍戰敗,放棄“北進”侵蘇政策,轉而“南下”襲美
諾門罕戰役日軍戰敗,放棄“北進”侵蘇政策,轉而“南下”襲美
諾門罕戰役日軍戰敗,放棄“北進”侵蘇政策,轉而“南下”襲美
諾門罕戰役日軍戰敗,放棄“北進”侵蘇政策,轉而“南下”襲美
諾門罕戰役日軍戰敗,放棄“北進”侵蘇政策,轉而“南下”襲美
諾門罕戰役日軍戰敗,放棄“北進”侵蘇政策,轉而“南下”襲美
諾門罕戰役日軍戰敗,放棄“北進”侵蘇政策,轉而“南下”襲美
諾門罕戰役日軍戰敗,放棄“北進”侵蘇政策,轉而“南下”襲美
諾門罕戰役日軍戰敗,放棄“北進”侵蘇政策,轉而“南下”襲美
萬清軒居士
1/14 諾門罕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及蘇聯在遠東地區發生的一場戰役。5月11日至6月上旬是第一次諾門罕事件;此後至9月16日停火為止是第二次諾門罕事件。本組圖主要介紹諾門罕戰役,日軍的作戰影像。相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它戰役,諾門罕是一場不為經傳的戰事。但是它對二次大戰的局勢發展卻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2/14 1939年5月,日本關東軍決定首先在諾門罕一帶進攻蒙古人民共和國,佔領其東部的領土哈拉哈地區,作為下步侵入蘇聯遠東地區的跳板,進而實現蓄謀已久的“北進計劃”。5月13日晚21時,日本關東軍第23師團搜索隊隊長東八百藏中佐奉命率104名騎兵、90名裝甲兵到達距諾門罕尚有80多公里的甘珠爾廟,派出偵查兵進行作戰準備。
3/14 1939年5月28日拂曉,由山縣武光大佐負責指揮的第64聯隊一部約1058人、東八百藏中佐搜索隊約200人及偽滿興安騎兵第1、2、8團各一部,分三個方向圍攻蒙軍,結果被蘇蒙軍擊敗,日軍搜索隊戰死115人、失蹤81人,幾乎全軍覆沒,東八百藏本人也被擊斃;而日軍山縣部隊戰死151人、生死不明92人,傷亡率為20%。
4/14 1939年6月18日,朱可夫被蘇軍統帥部任命為第57特別軍軍長。朱可夫到達塔木察格布拉格後,開始集結兵力,儲運軍需,在塔木察格布拉格、桑貝斯等地開闢野戰軍用機場,蘇戰鬥機開始在空中與日機周旋。
5/14 1939年8月中,歐洲形勢急劇變化。蘇、日兩方亦在八月底後加緊外交談判。蘇軍雖然在遠東取得戰役的勝利,但無意擴大戰果。雙方於9月16日停火,事件最後以日本退讓,承認現存邊界結束衝突。諾門罕之戰,歷時135天。雙方投入戰場兵員20餘萬人,大炮500餘門,飛機900架,坦克、裝甲車上千輛,死亡6萬餘人。
6/14 諾門罕戰役的失敗,說明蘇聯紅軍的實力對日本陸軍來說仍然是相當強大。在一定程度上,諾門罕戰役導致日本改為傾向採用南進的戰略目標,最終引致兩年後日本偷襲珍珠港、向美國宣戰和最後的戰敗。
7/14 圖為諾門罕戰役期間日軍的作戰情形。
8/14 圖為諾門罕戰役期間,日軍在戰場合影。
9/14 圖為參與諾門罕戰役的日軍合影。
10/14 圖為諾門罕戰役中日軍在偽裝。
11/14 圖為諾門罕戰役中的日軍作戰影像。
12/14 圖為諾門罕戰役期間,日軍在研究作戰部署。
13/14 圖為諾門罕戰役期間日軍合影。
14/14 圖為諾門罕戰役期間,日軍合影留念。
2017-04-03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