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這支累死在自行車上的日軍把丘吉爾打疼了

二戰中這支累死在自行車上的日軍把丘吉爾打疼了

文 | 1步單車

在《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電視劇中,有一段發人深省的對白:“我們常說自己是吃苦耐勞的民族,吃苦耐勞不光是忍飢挨餓吧,我見過累死在腳踏車上的日軍,見過把自己綁在樹上吃喝拉撒睡的日軍,自封的優點會害死我們的。”

劇中提及的日軍正是二戰中橫掃東南亞數萬英軍,最後把英國首相丘吉爾打哭的「銀輪部隊」。

二戰中這支累死在自行車上的日軍把丘吉爾打疼了

01 銀輪部隊の前世篇

自侵華戰爭以來,日軍高層一直處於分裂狀態——以陸軍為代表的北進派,力挺進攻蘇聯;以海軍為代表的南進派,則主張進攻南洋群島。

北進派堅持以中國為根據地,向北進攻西伯利亞,對蘇聯開戰,然後與德軍會師莫斯科,以緩解美國對日本石油禁運的威脅。

南進派則主張向東南亞擴張,進攻英屬與荷屬殖民地,從而獲得石油、橡膠等重要的戰略資源。

二戰中這支累死在自行車上的日軍把丘吉爾打疼了

只不過,硬碰硬式的南進派戰術不如北進派穩妥般的戰略那樣受到重視,因此日軍高層的戰略部署仍傾斜在北進派這一方。

直到1939年日軍在諾門坎戰役中慘敗給朱可夫率領的蘇聯軍隊,事情才出現轉機,北進計劃的夭折便意味著南進計劃的重啟。

02 銀輪部隊の發展篇

1941年1月,日本陸軍在臺北成立英屬馬來亞作戰研究軍事組。只是,熟悉了亞寒帶及溫帶地區作戰方式的日軍顯然在南洋的土地上“水土不服”。

東南亞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道路多泥濘,導致坦克、車輛不易行進,再加上馬來半島地勢狹長,這對愛搞突擊、講究作戰速度疾如風的軍隊來講,簡直是噩耗。

於是,日軍不得不成立自行車派遣分隊,儘管彼時軍用自行車的主要用途還在於傳令或偵察,不是隊伍的一把“尖刀”。

直到1941年底,為了能夠快速穿插英軍陣地而心急如焚、絞盡腦汁的日軍統帥山下奉文不得不把原先用於運送物資的自行車劃到作戰隊伍裡。

於是,5萬餘人的進攻部隊配備了超過12000輛的軍用自行車。

03 銀輪部隊の終結篇

1941年底,山下奉文集中了200輛坦克,率領日軍對馬來半島發動了一場猛烈的裝甲攻勢。

一月不到,日軍橫掃突擊便取得了初步成效。無奈,速度是把雙刃劍,帶來勝利的同時也導致油料短缺、受損的坦克得不到及時維修、天氣炎熱導致自行車胎爆胎。

日軍的裝甲攻勢被迫停頓。山下奉文雖苦無良策,卻也不得不下令軍隊繼續前行。

二戰中這支累死在自行車上的日軍把丘吉爾打疼了

後來,爆胎的自行車越來越多,促使騎著只剩鋼圈的日軍人數也越來越多。金屬輪碾在地上“咯啦”作響,金鼓齊鳴,聲勢越造越大,竟然像極了坦克開動的聲音。

入夜,在炮火轟鳴中,日軍一招「瞞天過海」就讓英兵誤以為日軍的坦克大軍破勢而來,令這些被追擊中的英兵張皇潰逃,最終死傷9千多人,被俘13多萬人。

這場戰役,讓這支騎著鍍了銀色塗層輪子打了勝仗的自行車隊伍威名遠揚,它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銀輪部隊」。

————

好了,下週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