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讀一些書,就不會圍著一個流浪漢叫大師了!

這兩天有個”勁爆新聞“刷爆:一幅《蘭亭序》被一群專家用量子科技鑑定的方法鑑定為“真跡”,估價5億!實則是一件地道的大路貨!稍懂點書法的人都能一眼看出這是套用科技詞彙而設計的低劣的騙局,無非是想要釣那些不懂書法的收藏愛好者。(在此不發圖片和鏈接了,不值得一看)

多讀一些書,就不會圍著一個流浪漢叫大師了!

無獨有偶,有個被貼上“國學大師”標籤的流浪漢前一陣在抖音上走紅,當然這裡絕不是說這個沈先生是騙子,而是覺得圍在他身邊捧紅他的人極有問題,這些人要麼是別有用心的騙子,要麼是鑽營圖利的商家,要麼是讀書不多空虛無聊的所謂文青,無疑後兩者居多。沈先生讀過書是肯定的,因為讀書他知道謙恭,也很有自知之明,這點就極難能可貴了,更可貴的是,面對一些社會現象他有過思考,比如關於與民爭利的觀點,這些於某丹,陳某果等有毒雞湯大師絕對不敢表態的。

多讀一些書,就不會圍著一個流浪漢叫大師了!

通過發酵我們知道沈先生只是普通的讀書人(他自己也承認),但隨著事態的發展,沈先生恐怕無處歸隱,遲早要被“招安”。惟願“招安”後的他能像洪七公門下淨衣派一樣只是換了一身行頭,骨子裡仍還保有流浪者獨立自由的本真,繼續踐行自己的理念,用自己的身體作為食材來熬製真正有營養的“雞湯“,修行學養也能更上層樓。

如果沈巍先生是汙衣派“國學大師”,顯然於某丹,陳某果等光鮮的大師是西毒歐陽鋒門下的。(其侄歐陽克率領的一幫女弟子都超級愛乾淨)

....

這幾天,上海街頭一個衣衫襤褸,目光澄澈,鬚髮板結的流浪漢,因為博覽群書,出口成章,思想潮流成為了網紅。他叫沈巍,大家都稱他沈先生。

這個流浪漢是什麼人?有人說他是復旦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曾經在上海某區的審計局工作,後來因為生活變故,成了一名流浪漢。沈巍說,那是胡說八道,他只是上海一所普通大學畢業,的確進過體制,但沒有所謂的生活變故,他提出過垃圾分類,(功在千秋的事啊)喜歡流浪,喜歡讀書。

01.讀書能贏得社會的尊重

沈先生破衣爛衫、灰白鬍須、瘦削麵龐,頭髮因沾滿汙垢而一簇簇地打綹,說起話來雙目微閉、引經據典,一副看破世事而出離的邋遢智者形象。

他看《戰國策》、《尚書》、《左傳》等國學經典,一邊看書還一邊做筆記。有人與他攀談,他不卑不亢、娓娓道來:

關於人才——“四種人,德才兼備最好,你最好用的是德才兼備的。但是呢,第二種用誰呢?用有德無才的人。第三種呢?就是最後用的應該是有才無德。也就是說,有才無德,德是放在才前還要重要的位置。”

孔子為什麼不讓自己的妻子編草鞋去賣,就是為了“不與民爭利”。現在不允許當官的孩子做生意,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與民爭利”。

關於交友——“善始者眾,善終者寡。你說這為什麼交朋友也是這樣,我發覺。你覺得呢?開頭交朋友很熱情,哎呀,好的要死。哎,怪了,時間一長,真正能走到最後的沒幾個。所以古人就是沒多囉嗦,八個大字,善始者眾,善終者寡。所以流下來一句,善始善終。

關於一夜成名——“不虞之譽了,孟子說過的……不虞之譽,我認為真叫不虞之譽。我想都沒想過。我說個玩笑,我說我要是想到有這個榮譽,那我看,我早年應該還多讀幾本書才對……”

多讀一些書,就不會圍著一個流浪漢叫大師了!

大家側目,稱他為“先生”,甚至還有人說,“大師在流浪,小人在殿堂”。

網絡絕大部分人對沈先生的善待,讓我感覺正能量滿滿。特別大家看到的是一個生活落魄的流浪漢還不忘讀書的勵志故事,而不是飽讀國學經典生活落魄的讀書無用論。

說到底,這是一種對讀書的正向激勵:即便你生無所依,讀書也會讓你獲得社會的尊重。

02.讀書能擁有更多的寬容

賈平凹說:“能好讀書必有讀書的好,譬如能識天地之大,能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有預料之先,不為苦而悲,不受寵而歡,寂寞時不寂寞,孤單時不孤單。”

曾接觸過一位身世經歷傳奇的農民工,三十幾歲的時候還蝸居在鋼筋水泥的某一處,白天賺錢,晚上讀書,直到寒冬臘月還堅持啃辣椒取暖提神,終於如願考取了博士學位,通過讀書改變了命運。

多讀一些書,就不會圍著一個流浪漢叫大師了!

所謂起跑線,不是從出生那一刻開始的,有的人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有的人一出生就要打工賺錢養家餬口。與其忙著抱怨命運的不公,不如正視自己,努力改變現狀。

他說,如果不是讀書,他也許還在某個角落抱怨這個世界,為前路悽迷叫苦不迭,而如今,他總算與自己和解。這份寬容,是對自己命運的正視。

03.讀書能擁有更深厚的涵養

作家曹文軒曾說過:“人是追求精神享受並獲得人生愉悅的動物,而這種動物需要修煉,修煉的方式便是閱讀。讀書是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人最美的姿態。”

還記得董卿在採訪著名翻譯家許淵衝老先生時,那謙卑的一跪。自然而然,毫無矯飾,那是長年暢遊書海沉澱出的知性與涵養,讓人瞬間顯得無比高貴、美好。

(矯情就是矯情,董美人前世可能生活在清朝,民國早就不興跪拜了,咋過了一百年還對這種禮儀如此讚賞?!)

有人說,一本好書能夠帶給人涵養,什麼樣的涵養?

使人嚴肅而不孤僻,使人活潑而不放浪,使人穩重而不呆板,使人熱情而不輕狂,使人沉著而不寡言,使人和氣而不盲從。故而產生的智慧會讓你由心到身散發著不一樣的氣質。

愛讀書有涵養的人,往往也是有魅力的人。所以,與其糾結於如何通過打扮提升顏值,不如安下心好好讀一本書,因為赫爾曼·黑塞說,“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最好的自己。”

多讀一些書,就不會圍著一個流浪漢叫大師了!

正如三毛所說:“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

請一定要記得:讀書,是最低門檻的高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