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名校學霸:跟你說讀書無用的人非蠢即壞

985名校學霸:跟你說讀書無用的人非蠢即壞

小孩的一年會直接改變他們的人生

讀書無用?

現在教育的改革,都說是在減負,但你會發現孩子花在學習的時間上卻越來越多。說是素質教育,但素質教育的培養直接跟家庭實力掛鉤。過分強調素質,無異於鞏固各階層的位置。

之前爆出來的陝西首富趙濤花650萬美元送女兒上斯坦福的事件,可以看到這樣的常青藤學校,不是隻有高分數就可以進入的,除此之外還要有各種校外活動,研究課題,專業特長支撐。趙雨思就是被包裝成帆船運動員才得以進入。但是換到普通家庭,孩子可以日以繼夜的學習得到高分,但除了成績之外的東西,都是超出他們自身能力和他們家庭能力之外的。

985名校學霸:跟你說讀書無用的人非蠢即壞

趙雨思介紹

補課的費用,一般家庭勉強能拿的出來。但一些能左右高考成績的"軟指標"卻要昂貴得多。

就像韓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高中綜合生活記錄本",裡面會從課程分數、出勤狀況、課外閱讀、獲獎經歷、社會實踐等內容,分九個等級來標出成績。這個記錄本將成為大學面試的重要參考。

985名校學霸:跟你說讀書無用的人非蠢即壞

韓國“高中綜合生活記錄本”

政府實施這一制度的初衷,是減輕應試教育的負擔,推行素質教育。然而一切不以試卷分數為標準的考核,都能被金錢左右。

家長丁某決定為參加校內競賽的女兒聘請家庭教師,"孩子一個人是不可能得獎的,必須找個老師一起比賽。" 她忍不住感慨,所謂漂亮的生活記錄本,不過是花錢堆出來而已。

家庭的貧富能夠直接決定孩子接觸的是什麼資源。現在英語改革,聽力和口語都要計入英語成績。家庭優渥的孩子自然可以去上昂貴的外教課,從小練習自然拼讀和美式、英式發音,提前學習超出學校教學大綱的內容。家庭貧寒的孩子就算自身異常努力,但他的出身決定了他無法接觸到好的教育資源,他需要憑藉一己之力去對抗巨大的階級鴻溝造成的分數差距。

高考已不是學生之間的競爭,而是家庭、階層之間的競爭。特權階層,正在通過"教育壟斷"的方式,進一步鞏固自己及家庭的利益。

寒門已難出貴子,貴子都出自豪門。

讀書雖苦,卻是最容易那條

那麼是不是讀書沒有什麼用了?

那些認為讀書無用在高考時候交了白卷的人:

07年交白卷的考生陳聖章

高考後,他做過藥品推銷、保險公司業務員、公益活動策劃、夜總會營銷員等工作,每樣工作都做不長久,頻繁的跳槽。

期間也自己做過些小生意,都以折本告終,只好去酒店打工和給人開車來還債。後來成為了開貨車運土方的司機。早上7點開始工作,晚上10點結束,每天都在路上奔波。

08年白卷的吉劍

做過餐館雜工、當過建築小工,貼過考研海報,給文化傳播公司寫過軟文;生活上,他睡過公園邊的長凳,為吃飯撿過垃圾換錢。

回想起最初幾年的打工生活,吉劍泣不成聲,認為自己毫無尊嚴,"像狗一樣活著"。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讀書可能無法改變命運,但不讀書一定無法改變命運。

985名校學霸:跟你說讀書無用的人非蠢即壞

清華學霸馬冬晗的時間表

現行的高考教育制度無法照顧到方方面面,但是卻有著基本的公平。應試教育儘管有不足之處,但因材施教的時代遲早會到來。

985名校學霸:跟你說讀書無用的人非蠢即壞

曾退學的韓寒說“退學不值得學習”

對於中國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根本沒有必要去羨慕英美的教育體系,而應該慶幸在中國。因為相比社會階層已經非常分明的發達國家,跨越階層要困難得多。而在中國,只要夠努力,孩子依然有很大概率去衝破次元壁,去到更高的地方。

985名校學霸:跟你說讀書無用的人非蠢即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