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藝節|驚豔春晚的“敦煌飛天”,昨晚讓上海觀眾如痴如醉

今年春晚最驚豔一幕,莫過於宛若讓壁畫“活”起來的《敦煌飛天》,而這舞段正是源自中央芭蕾舞團編創的芭蕾舞劇《敦煌》。昨晚,作為“十二藝節”首部亮相劇目,《敦煌》再度造訪申城,資深舞迷及許多熱愛舞蹈的市民觀眾跨越大半個上海聚集在保利大劇院,嘖嘖讚歎著“敦煌”之美,也為舞劇中展現的“敦煌人”的堅守而感動。

十二藝節|驚豔春晚的“敦煌飛天”,昨晚讓上海觀眾如痴如醉

圖說:舞劇《敦煌》昨晚上演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敦煌飛天》的美不勝收給人留下太深印象,以至於自春晚豔驚四座後,舞劇《敦煌》的編導費波被無數次問及:“真好奇,你們的‘飛天’是怎麼飛起來的?是不是做了什麼技術處理,擦去了吊威亞的痕跡?”每每此時,費波唯有耐心解釋:“沒有吊威亞,我們是跳舞,不是拍電影。至於你們感覺他們飛起來了,那是芭蕾舞美妙的舞姿帶來的視覺衝擊和藝術想象,還有就是女演員長長的拖尾遮住了下面託舉的人。”

可事實上,如果看完了整部舞劇《敦煌》,就會發現,劇中讓人折服的不只是那婀娜身姿舞出的“流動”壁畫,更是那群為著保護和傳承這份最美遺產而日夜堅守在荒涼大漠,為其付出了青春和歲月的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演出前,費波接受採訪時就直言:“起初為著採風,後來是不能自已,前前後後去了敦煌有10次。從2012年初見敦煌被洞窟中氣勢如虹、美不勝收的壁畫所震撼,到後來因著這份震撼而愈加為那些默默無聞堅守在大漠的‘敦煌人’生出的無限敬意。我們認識敦煌都有這樣一個過程,而點滴心得都被融入到劇中。”

十二藝節|驚豔春晚的“敦煌飛天”,昨晚讓上海觀眾如痴如醉

圖說:《敦煌》致敬“敦煌人”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舞劇《敦煌》中很多讓人幾要驚呼的片段都源自真人真事。那個終年站在高高的梯子上,“仰躺”著修復壁畫的畫家,就在仰望壁畫如痴如醉的某一瞬,如落葉般飄了下來,生命戛然而止。然而,第二天又會有更年輕的“敦煌人”接過那支畫筆,攀上高高的梯子,繼續這未盡的事業。讓人最感動的是,“敦煌人”的堅守並不基於“相信終有一日會得成功”,而是明明知道“隨著歲月的流失,壁畫藝術終將消散在這沙漠戈壁中”,但他們還是無悔付出青春,奉獻一生,“留得一時是一時,留得一世是一世”。

不同於西方傳統古典芭蕾舞劇多以程式化技巧表達,舞劇《敦煌》更注重依託人物情感的變化來呈現舞蹈。胡旋舞,供養人,美音鳥……那些原本只存在於壁畫中的形象,被芭蕾的肢體以靈動與充滿生機的線條刻畫出來,東方婉約的身韻與西方極致的芭蕾,彷彿舞醒了沉睡千年的時光,一切充滿生機又飽含莊嚴。中芭團長、藝術總監馮英直言,創排芭蕾舞劇《敦煌》也是圓一個夢:“我們希望能用芭蕾這一足尖藝術,讓世界讀懂中國璀璨浩瀚的敦煌文化,也讓敦煌之美被更多人所看見。”(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十二藝節|驚豔春晚的“敦煌飛天”,昨晚讓上海觀眾如痴如醉

圖說:舞劇《敦煌》劇照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十二藝節|驚豔春晚的“敦煌飛天”,昨晚讓上海觀眾如痴如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