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末群雄系列之陶謙(中)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陶謙重大事件之四——入主徐州,平亂安民

中平五年(188)十月,青州、徐州黃巾軍再次爆發,跨州連郡、聲勢浩大。在前文筆者講過,陶謙是有名的硬骨頭,是名士中少有的性格剛強又具備作戰經驗的人,所以朝廷任命陶謙為徐州刺史,負責平定黃巾軍叛亂。

陶謙從老家丹陽招募了一批精兵,以這支丹陽兵為基礎,到徐州征討黃巾軍。

面對人多勢眾的黃巾軍,陶謙採取了非常務實的手段。對內陶謙極力拉攏地方大族,憑藉自己名士身份成功取得徐州本地勢力支持,對外更是成功招攬以臧霸、孫觀等為首的泰山軍,南北協同作戰,將黃巾軍趕出了徐州。一年多以後,正是這次青徐黃巾叛亂的殘餘投降曹操,被曹操收編為著名的青州兵。

"

漢末群雄系列之陶謙(中)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陶謙重大事件之四——入主徐州,平亂安民

中平五年(188)十月,青州、徐州黃巾軍再次爆發,跨州連郡、聲勢浩大。在前文筆者講過,陶謙是有名的硬骨頭,是名士中少有的性格剛強又具備作戰經驗的人,所以朝廷任命陶謙為徐州刺史,負責平定黃巾軍叛亂。

陶謙從老家丹陽招募了一批精兵,以這支丹陽兵為基礎,到徐州征討黃巾軍。

面對人多勢眾的黃巾軍,陶謙採取了非常務實的手段。對內陶謙極力拉攏地方大族,憑藉自己名士身份成功取得徐州本地勢力支持,對外更是成功招攬以臧霸、孫觀等為首的泰山軍,南北協同作戰,將黃巾軍趕出了徐州。一年多以後,正是這次青徐黃巾叛亂的殘餘投降曹操,被曹操收編為著名的青州兵。

董卓死後陶謙也組織過關東聯軍,因盟主朱儁一念之差未能成功

《三國志·臧霸傳》載:黃巾起,霸從陶謙擊破之,拜騎都尉。遂收兵于徐州,與孫觀、吳敦、尹禮等並聚眾,霸為帥,屯於開陽。

《後漢書·陶謙傳》載:會徐州黃巾起,以謙為徐州刺史,擊黃巾,大破走之,境內晏然。

這兩段史料講了陶謙擊敗黃巾軍,使徐州恢復安定的事情。其中談到臧霸為首的泰山軍,戰後屯兵於開陽。開陽縣是當世徐州最北部琅琊國治所,熟悉三國曆史的朋友都知道,臧霸、孫觀等人屬於青、徐、兗三州交界處的半割據勢力,屯兵於開陽,也就是陶謙將琅琊國的實際控制權讓給臧霸,換得其支持的意思。

考慮到徐州面積較小,且只有五個郡國,陶謙從一開始就沒有實際控制過徐州全境。不過在當時大敵當前的情況下,適當地妥協有其必要性。

陶謙將黃巾叛軍趕出徐州後,立即開展經濟恢復工作,任用當地大族陳登為典農校尉,負責巡查田地耕種情況以及水利工程的建設。在陶謙的努力下,徐州當年獲得大豐收,不僅當地百姓安居樂業,其他飽受戰亂摧殘的各州百姓也紛紛來到徐州安家,其中不乏鄭玄、許邵等大名士。

裴松之注引《先賢行狀》載:是時,世荒民飢,州牧陶謙表登為典農校尉,乃巡土田之宜,盡鑿溉之利,粳稻豐積。

《資治通鑑》載:是時,徐方百姓殷盛,谷實差豐,流民多歸之。

在陶謙的經營下,徐州當時成為北方各州百姓的避難所,在漢末亂世初期竟出現短暫的繁榮景象。好景不長,隨著官軍征討黃巾軍的平叛戰爭演變為各路諸侯的混戰,徐州的繁榮假象轉瞬即逝,即將成為最激烈的戰爭前線。

"

漢末群雄系列之陶謙(中)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陶謙重大事件之四——入主徐州,平亂安民

中平五年(188)十月,青州、徐州黃巾軍再次爆發,跨州連郡、聲勢浩大。在前文筆者講過,陶謙是有名的硬骨頭,是名士中少有的性格剛強又具備作戰經驗的人,所以朝廷任命陶謙為徐州刺史,負責平定黃巾軍叛亂。

陶謙從老家丹陽招募了一批精兵,以這支丹陽兵為基礎,到徐州征討黃巾軍。

面對人多勢眾的黃巾軍,陶謙採取了非常務實的手段。對內陶謙極力拉攏地方大族,憑藉自己名士身份成功取得徐州本地勢力支持,對外更是成功招攬以臧霸、孫觀等為首的泰山軍,南北協同作戰,將黃巾軍趕出了徐州。一年多以後,正是這次青徐黃巾叛亂的殘餘投降曹操,被曹操收編為著名的青州兵。

董卓死後陶謙也組織過關東聯軍,因盟主朱儁一念之差未能成功

《三國志·臧霸傳》載:黃巾起,霸從陶謙擊破之,拜騎都尉。遂收兵于徐州,與孫觀、吳敦、尹禮等並聚眾,霸為帥,屯於開陽。

《後漢書·陶謙傳》載:會徐州黃巾起,以謙為徐州刺史,擊黃巾,大破走之,境內晏然。

這兩段史料講了陶謙擊敗黃巾軍,使徐州恢復安定的事情。其中談到臧霸為首的泰山軍,戰後屯兵於開陽。開陽縣是當世徐州最北部琅琊國治所,熟悉三國曆史的朋友都知道,臧霸、孫觀等人屬於青、徐、兗三州交界處的半割據勢力,屯兵於開陽,也就是陶謙將琅琊國的實際控制權讓給臧霸,換得其支持的意思。

考慮到徐州面積較小,且只有五個郡國,陶謙從一開始就沒有實際控制過徐州全境。不過在當時大敵當前的情況下,適當地妥協有其必要性。

陶謙將黃巾叛軍趕出徐州後,立即開展經濟恢復工作,任用當地大族陳登為典農校尉,負責巡查田地耕種情況以及水利工程的建設。在陶謙的努力下,徐州當年獲得大豐收,不僅當地百姓安居樂業,其他飽受戰亂摧殘的各州百姓也紛紛來到徐州安家,其中不乏鄭玄、許邵等大名士。

裴松之注引《先賢行狀》載:是時,世荒民飢,州牧陶謙表登為典農校尉,乃巡土田之宜,盡鑿溉之利,粳稻豐積。

《資治通鑑》載:是時,徐方百姓殷盛,谷實差豐,流民多歸之。

在陶謙的經營下,徐州當時成為北方各州百姓的避難所,在漢末亂世初期竟出現短暫的繁榮景象。好景不長,隨著官軍征討黃巾軍的平叛戰爭演變為各路諸侯的混戰,徐州的繁榮假象轉瞬即逝,即將成為最激烈的戰爭前線。

董卓死後陶謙也組織過關東聯軍,因盟主朱儁一念之差未能成功

陶謙重大事件之五——討董聯軍,置身事外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關東諸侯組成聯軍,討伐董卓。在《三國演義》中陶謙作為十八路諸侯之一參與聯軍,但歷史上的陶謙並未加入。

不僅沒有陶謙,還有很多更有實力的諸侯也沒有加入,例如馬騰、韓遂、公孫瓚、劉焉、劉表、劉虞,都沒有參與。上述名單的實力派大佬們沒有參與的原因各有不同,但都有相同的一點,就是與董卓距離比較遙遠。

唯獨陶謙,與其他諸侯同處中原,卻並未加入聯軍。值得注意的是,據《後漢書·袁紹傳》載,廣陵太守張超也是一路諸侯,廣陵郡乃徐州所轄,可見當時陶謙不僅對北部的琅琊無法控制,對南部的廣陵也不能號令。

畢竟刺史只有監察權,沒有行政命令權。想要有利掌控徐州局勢,名正言順地指揮徐州地方郡縣,只有升為州牧。

當時雖然董卓與關東聯軍水火不容,但都尊奉獻帝。由於獻帝被董卓遷往長安,被董卓把控,關東聯軍只能由盟主袁紹任命一些代理官職,從法統上還是比朝廷任命矮上一截。

董卓死後,李傕、郭汜把控朝廷。陶謙派出使者暗中去長安,獻上貢品,以示對皇帝忠誠。正因為陶謙沒有加入反董聯盟,又千里迢迢派使者覲見皇帝,所以成功得到安東將軍、徐州牧的職位,並被封為溧陽侯。

這件事可以有兩種理解。

第一種,如前文筆者所講,認為陶謙是個投機鑽營者。在董卓與聯軍交戰時,陶謙沒有幫助聯軍,反而後來向涼州軍閥把控的朝廷派使者求得州牧之位,完全是自私自利的政客表現。

第二種,認為陶謙確實心繫漢室。事實上,未加入討董聯軍的諸侯中,還有一人也向朝廷派出使者表達忠誠,便是遠在幽州的劉虞。同為老派名士出身,劉虞拒絕加入袁紹是因為看出關東聯軍的虛偽性質,派使者到長安是因為真正效忠皇帝,為何陶謙做同樣的事就不能出於同樣的考慮?

以性格倔強,敢於頂撞上級聞名的陶謙,當然也很有可能因為看不慣袁紹難看的吃相而拒絕同流合汙,不論在做縣令還是做張溫參軍時,陶謙都敢作敢當,不是虛與委蛇的性格。何況此時的陶謙已經快六十歲,身上傳統名士理想化的處事風格不太可能輕易改變。

筆者認為,陶謙與劉虞一樣,對大漢是忠誠的,對袁紹是鄙視的,在他眼中袁紹與董卓沒什麼差別,都是禍亂天下之人。

既然說陶謙對大漢忠誠,可有證據?

有,接下來就將講到。

"

漢末群雄系列之陶謙(中)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陶謙重大事件之四——入主徐州,平亂安民

中平五年(188)十月,青州、徐州黃巾軍再次爆發,跨州連郡、聲勢浩大。在前文筆者講過,陶謙是有名的硬骨頭,是名士中少有的性格剛強又具備作戰經驗的人,所以朝廷任命陶謙為徐州刺史,負責平定黃巾軍叛亂。

陶謙從老家丹陽招募了一批精兵,以這支丹陽兵為基礎,到徐州征討黃巾軍。

面對人多勢眾的黃巾軍,陶謙採取了非常務實的手段。對內陶謙極力拉攏地方大族,憑藉自己名士身份成功取得徐州本地勢力支持,對外更是成功招攬以臧霸、孫觀等為首的泰山軍,南北協同作戰,將黃巾軍趕出了徐州。一年多以後,正是這次青徐黃巾叛亂的殘餘投降曹操,被曹操收編為著名的青州兵。

董卓死後陶謙也組織過關東聯軍,因盟主朱儁一念之差未能成功

《三國志·臧霸傳》載:黃巾起,霸從陶謙擊破之,拜騎都尉。遂收兵于徐州,與孫觀、吳敦、尹禮等並聚眾,霸為帥,屯於開陽。

《後漢書·陶謙傳》載:會徐州黃巾起,以謙為徐州刺史,擊黃巾,大破走之,境內晏然。

這兩段史料講了陶謙擊敗黃巾軍,使徐州恢復安定的事情。其中談到臧霸為首的泰山軍,戰後屯兵於開陽。開陽縣是當世徐州最北部琅琊國治所,熟悉三國曆史的朋友都知道,臧霸、孫觀等人屬於青、徐、兗三州交界處的半割據勢力,屯兵於開陽,也就是陶謙將琅琊國的實際控制權讓給臧霸,換得其支持的意思。

考慮到徐州面積較小,且只有五個郡國,陶謙從一開始就沒有實際控制過徐州全境。不過在當時大敵當前的情況下,適當地妥協有其必要性。

陶謙將黃巾叛軍趕出徐州後,立即開展經濟恢復工作,任用當地大族陳登為典農校尉,負責巡查田地耕種情況以及水利工程的建設。在陶謙的努力下,徐州當年獲得大豐收,不僅當地百姓安居樂業,其他飽受戰亂摧殘的各州百姓也紛紛來到徐州安家,其中不乏鄭玄、許邵等大名士。

裴松之注引《先賢行狀》載:是時,世荒民飢,州牧陶謙表登為典農校尉,乃巡土田之宜,盡鑿溉之利,粳稻豐積。

《資治通鑑》載:是時,徐方百姓殷盛,谷實差豐,流民多歸之。

在陶謙的經營下,徐州當時成為北方各州百姓的避難所,在漢末亂世初期竟出現短暫的繁榮景象。好景不長,隨著官軍征討黃巾軍的平叛戰爭演變為各路諸侯的混戰,徐州的繁榮假象轉瞬即逝,即將成為最激烈的戰爭前線。

董卓死後陶謙也組織過關東聯軍,因盟主朱儁一念之差未能成功

陶謙重大事件之五——討董聯軍,置身事外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關東諸侯組成聯軍,討伐董卓。在《三國演義》中陶謙作為十八路諸侯之一參與聯軍,但歷史上的陶謙並未加入。

不僅沒有陶謙,還有很多更有實力的諸侯也沒有加入,例如馬騰、韓遂、公孫瓚、劉焉、劉表、劉虞,都沒有參與。上述名單的實力派大佬們沒有參與的原因各有不同,但都有相同的一點,就是與董卓距離比較遙遠。

唯獨陶謙,與其他諸侯同處中原,卻並未加入聯軍。值得注意的是,據《後漢書·袁紹傳》載,廣陵太守張超也是一路諸侯,廣陵郡乃徐州所轄,可見當時陶謙不僅對北部的琅琊無法控制,對南部的廣陵也不能號令。

畢竟刺史只有監察權,沒有行政命令權。想要有利掌控徐州局勢,名正言順地指揮徐州地方郡縣,只有升為州牧。

當時雖然董卓與關東聯軍水火不容,但都尊奉獻帝。由於獻帝被董卓遷往長安,被董卓把控,關東聯軍只能由盟主袁紹任命一些代理官職,從法統上還是比朝廷任命矮上一截。

董卓死後,李傕、郭汜把控朝廷。陶謙派出使者暗中去長安,獻上貢品,以示對皇帝忠誠。正因為陶謙沒有加入反董聯盟,又千里迢迢派使者覲見皇帝,所以成功得到安東將軍、徐州牧的職位,並被封為溧陽侯。

這件事可以有兩種理解。

第一種,如前文筆者所講,認為陶謙是個投機鑽營者。在董卓與聯軍交戰時,陶謙沒有幫助聯軍,反而後來向涼州軍閥把控的朝廷派使者求得州牧之位,完全是自私自利的政客表現。

第二種,認為陶謙確實心繫漢室。事實上,未加入討董聯軍的諸侯中,還有一人也向朝廷派出使者表達忠誠,便是遠在幽州的劉虞。同為老派名士出身,劉虞拒絕加入袁紹是因為看出關東聯軍的虛偽性質,派使者到長安是因為真正效忠皇帝,為何陶謙做同樣的事就不能出於同樣的考慮?

以性格倔強,敢於頂撞上級聞名的陶謙,當然也很有可能因為看不慣袁紹難看的吃相而拒絕同流合汙,不論在做縣令還是做張溫參軍時,陶謙都敢作敢當,不是虛與委蛇的性格。何況此時的陶謙已經快六十歲,身上傳統名士理想化的處事風格不太可能輕易改變。

筆者認為,陶謙與劉虞一樣,對大漢是忠誠的,對袁紹是鄙視的,在他眼中袁紹與董卓沒什麼差別,都是禍亂天下之人。

既然說陶謙對大漢忠誠,可有證據?

有,接下來就將講到。

董卓死後陶謙也組織過關東聯軍,因盟主朱儁一念之差未能成功

陶謙重大事件之六——自組聯軍,擁戴朱儁

初平二年(191),董卓遷都關中後,洛陽被孫堅攻佔。但由於關東諸侯內訌不斷,孫堅只得撤軍,洛陽被董卓部將李傕佔據。

朱儁也被董卓派到洛陽駐防,作為平定黃巾之亂的漢末三大名將之一,朱儁仍然心繫大漢,於是暗中派人聯絡關東諸侯,伺機再次舉兵討董。可這朱儁跟諸侯們聯絡得越多,心就越慌起來,越想越怕,最後竟然棄官逃到荊州,董卓交託的官職、諸侯寄予的希望全都撒手不管了。

董卓也無法號令荊州,拿朱儁沒有辦法,於是任命楊懿為河南尹,接替朱儁守洛陽。也許朱儁對楊懿非常瞭解,知道對方水平如何,聽到這個任命後朱儁不再逃跑,竟然帶著手下不多的兵返身攻打洛陽,還真的把楊懿打跑了。

朱儁兵力不多,洛陽周邊又沒有任何補給物資,只得退到東邊的中牟縣駐紮。朱儁反覆無常的行為讓人大跌眼鏡,完全不符合印象中與席捲中原凶猛的黃巾軍作戰的大將風範,不知是因為功成名就後愛惜羽毛,還是純粹年紀大而變得老糊塗。

不過,朱儁表現再不佳,他的名字仍然非常有號召力。當朱儁派出聯絡東部各地的使者後,許多州郡還是進行了響應。其中,陶謙派出精兵三千供朱儁調遣,不僅如此,陶謙還上表朝廷表朱儁為車騎將軍。

這裡出現非常有趣的現象,袁紹為首的關東聯軍當時尚未完全解散,陶謙始終沒有加入;而接到漢朝老臣朱儁的書信後,在自己尚未完全掌控徐州全境的情況下能派出精兵三千馳援,這種事完全撈不到便宜。

《後漢書·朱儁傳》載:俊以河南殘破無所資,乃東屯中牟,移書州郡,請師討卓。徐州刺史陶謙遣精兵三千,餘州郡稍有所給,謙乃上儁行車騎將軍。

很明顯,個性十足的陶謙清楚地表明瞭自己的立場,那就是忠於大漢,而疏遠包藏異心的袁紹。這是屬於老派名士們才有的時代烙印,以陶謙、劉虞一類人為首,他們的作為與時代格格不入,顯得古板、僵硬,但這種氣節遠比皇室宗親劉焉、劉表之流難能可貴,儘管註定失敗,卻也值得尊敬。

"

漢末群雄系列之陶謙(中)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陶謙重大事件之四——入主徐州,平亂安民

中平五年(188)十月,青州、徐州黃巾軍再次爆發,跨州連郡、聲勢浩大。在前文筆者講過,陶謙是有名的硬骨頭,是名士中少有的性格剛強又具備作戰經驗的人,所以朝廷任命陶謙為徐州刺史,負責平定黃巾軍叛亂。

陶謙從老家丹陽招募了一批精兵,以這支丹陽兵為基礎,到徐州征討黃巾軍。

面對人多勢眾的黃巾軍,陶謙採取了非常務實的手段。對內陶謙極力拉攏地方大族,憑藉自己名士身份成功取得徐州本地勢力支持,對外更是成功招攬以臧霸、孫觀等為首的泰山軍,南北協同作戰,將黃巾軍趕出了徐州。一年多以後,正是這次青徐黃巾叛亂的殘餘投降曹操,被曹操收編為著名的青州兵。

董卓死後陶謙也組織過關東聯軍,因盟主朱儁一念之差未能成功

《三國志·臧霸傳》載:黃巾起,霸從陶謙擊破之,拜騎都尉。遂收兵于徐州,與孫觀、吳敦、尹禮等並聚眾,霸為帥,屯於開陽。

《後漢書·陶謙傳》載:會徐州黃巾起,以謙為徐州刺史,擊黃巾,大破走之,境內晏然。

這兩段史料講了陶謙擊敗黃巾軍,使徐州恢復安定的事情。其中談到臧霸為首的泰山軍,戰後屯兵於開陽。開陽縣是當世徐州最北部琅琊國治所,熟悉三國曆史的朋友都知道,臧霸、孫觀等人屬於青、徐、兗三州交界處的半割據勢力,屯兵於開陽,也就是陶謙將琅琊國的實際控制權讓給臧霸,換得其支持的意思。

考慮到徐州面積較小,且只有五個郡國,陶謙從一開始就沒有實際控制過徐州全境。不過在當時大敵當前的情況下,適當地妥協有其必要性。

陶謙將黃巾叛軍趕出徐州後,立即開展經濟恢復工作,任用當地大族陳登為典農校尉,負責巡查田地耕種情況以及水利工程的建設。在陶謙的努力下,徐州當年獲得大豐收,不僅當地百姓安居樂業,其他飽受戰亂摧殘的各州百姓也紛紛來到徐州安家,其中不乏鄭玄、許邵等大名士。

裴松之注引《先賢行狀》載:是時,世荒民飢,州牧陶謙表登為典農校尉,乃巡土田之宜,盡鑿溉之利,粳稻豐積。

《資治通鑑》載:是時,徐方百姓殷盛,谷實差豐,流民多歸之。

在陶謙的經營下,徐州當時成為北方各州百姓的避難所,在漢末亂世初期竟出現短暫的繁榮景象。好景不長,隨著官軍征討黃巾軍的平叛戰爭演變為各路諸侯的混戰,徐州的繁榮假象轉瞬即逝,即將成為最激烈的戰爭前線。

董卓死後陶謙也組織過關東聯軍,因盟主朱儁一念之差未能成功

陶謙重大事件之五——討董聯軍,置身事外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關東諸侯組成聯軍,討伐董卓。在《三國演義》中陶謙作為十八路諸侯之一參與聯軍,但歷史上的陶謙並未加入。

不僅沒有陶謙,還有很多更有實力的諸侯也沒有加入,例如馬騰、韓遂、公孫瓚、劉焉、劉表、劉虞,都沒有參與。上述名單的實力派大佬們沒有參與的原因各有不同,但都有相同的一點,就是與董卓距離比較遙遠。

唯獨陶謙,與其他諸侯同處中原,卻並未加入聯軍。值得注意的是,據《後漢書·袁紹傳》載,廣陵太守張超也是一路諸侯,廣陵郡乃徐州所轄,可見當時陶謙不僅對北部的琅琊無法控制,對南部的廣陵也不能號令。

畢竟刺史只有監察權,沒有行政命令權。想要有利掌控徐州局勢,名正言順地指揮徐州地方郡縣,只有升為州牧。

當時雖然董卓與關東聯軍水火不容,但都尊奉獻帝。由於獻帝被董卓遷往長安,被董卓把控,關東聯軍只能由盟主袁紹任命一些代理官職,從法統上還是比朝廷任命矮上一截。

董卓死後,李傕、郭汜把控朝廷。陶謙派出使者暗中去長安,獻上貢品,以示對皇帝忠誠。正因為陶謙沒有加入反董聯盟,又千里迢迢派使者覲見皇帝,所以成功得到安東將軍、徐州牧的職位,並被封為溧陽侯。

這件事可以有兩種理解。

第一種,如前文筆者所講,認為陶謙是個投機鑽營者。在董卓與聯軍交戰時,陶謙沒有幫助聯軍,反而後來向涼州軍閥把控的朝廷派使者求得州牧之位,完全是自私自利的政客表現。

第二種,認為陶謙確實心繫漢室。事實上,未加入討董聯軍的諸侯中,還有一人也向朝廷派出使者表達忠誠,便是遠在幽州的劉虞。同為老派名士出身,劉虞拒絕加入袁紹是因為看出關東聯軍的虛偽性質,派使者到長安是因為真正效忠皇帝,為何陶謙做同樣的事就不能出於同樣的考慮?

以性格倔強,敢於頂撞上級聞名的陶謙,當然也很有可能因為看不慣袁紹難看的吃相而拒絕同流合汙,不論在做縣令還是做張溫參軍時,陶謙都敢作敢當,不是虛與委蛇的性格。何況此時的陶謙已經快六十歲,身上傳統名士理想化的處事風格不太可能輕易改變。

筆者認為,陶謙與劉虞一樣,對大漢是忠誠的,對袁紹是鄙視的,在他眼中袁紹與董卓沒什麼差別,都是禍亂天下之人。

既然說陶謙對大漢忠誠,可有證據?

有,接下來就將講到。

董卓死後陶謙也組織過關東聯軍,因盟主朱儁一念之差未能成功

陶謙重大事件之六——自組聯軍,擁戴朱儁

初平二年(191),董卓遷都關中後,洛陽被孫堅攻佔。但由於關東諸侯內訌不斷,孫堅只得撤軍,洛陽被董卓部將李傕佔據。

朱儁也被董卓派到洛陽駐防,作為平定黃巾之亂的漢末三大名將之一,朱儁仍然心繫大漢,於是暗中派人聯絡關東諸侯,伺機再次舉兵討董。可這朱儁跟諸侯們聯絡得越多,心就越慌起來,越想越怕,最後竟然棄官逃到荊州,董卓交託的官職、諸侯寄予的希望全都撒手不管了。

董卓也無法號令荊州,拿朱儁沒有辦法,於是任命楊懿為河南尹,接替朱儁守洛陽。也許朱儁對楊懿非常瞭解,知道對方水平如何,聽到這個任命後朱儁不再逃跑,竟然帶著手下不多的兵返身攻打洛陽,還真的把楊懿打跑了。

朱儁兵力不多,洛陽周邊又沒有任何補給物資,只得退到東邊的中牟縣駐紮。朱儁反覆無常的行為讓人大跌眼鏡,完全不符合印象中與席捲中原凶猛的黃巾軍作戰的大將風範,不知是因為功成名就後愛惜羽毛,還是純粹年紀大而變得老糊塗。

不過,朱儁表現再不佳,他的名字仍然非常有號召力。當朱儁派出聯絡東部各地的使者後,許多州郡還是進行了響應。其中,陶謙派出精兵三千供朱儁調遣,不僅如此,陶謙還上表朝廷表朱儁為車騎將軍。

這裡出現非常有趣的現象,袁紹為首的關東聯軍當時尚未完全解散,陶謙始終沒有加入;而接到漢朝老臣朱儁的書信後,在自己尚未完全掌控徐州全境的情況下能派出精兵三千馳援,這種事完全撈不到便宜。

《後漢書·朱儁傳》載:俊以河南殘破無所資,乃東屯中牟,移書州郡,請師討卓。徐州刺史陶謙遣精兵三千,餘州郡稍有所給,謙乃上儁行車騎將軍。

很明顯,個性十足的陶謙清楚地表明瞭自己的立場,那就是忠於大漢,而疏遠包藏異心的袁紹。這是屬於老派名士們才有的時代烙印,以陶謙、劉虞一類人為首,他們的作為與時代格格不入,顯得古板、僵硬,但這種氣節遠比皇室宗親劉焉、劉表之流難能可貴,儘管註定失敗,卻也值得尊敬。

董卓死後陶謙也組織過關東聯軍,因盟主朱儁一念之差未能成功

朱儁

董卓聽聞朱儁反水,命李傕、郭汜率領數萬人開進洛陽。朱儁率軍進攻,但被李傕、郭汜打敗。意識到勢力差距的朱儁開始閉關自守,不敢再戰。

初平三年(192)四月,董卓被殺,不久李傕、郭汜擊敗王允、呂布而把持朝政。此時朱儁仍然屯兵在中牟。作為朱儁的鐵桿粉絲,陶謙再次站出來,聯絡地方力量,打算推舉朱儁為太師,組建另一個版本的關東聯軍。

《後漢書·朱儁傳》載:陶謙以俊名臣,數有戰功,可委以大事,乃與諸豪傑共推俊為太師,因移檄牧伯,同討李傕等,奉迎天子。

這裡的“諸豪傑”都有哪些呢?

史料記載,有徐州刺史陶謙、前楊州刺史周乾、琅邪相陰德、東海相劉馗、彭城相汲廉、北海相孔融、沛相袁忠、泰山太守應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鄭玄等。

這份名單可以看出幾個問題。

首先,陶謙排名第一。這清楚地證明此次聯軍的確由陶謙發起,並起著最為重要的作用。

其次,這份名單上的人官職基本都是太守、國相,單論級別並不比袁紹版本的聯軍成員弱多少,甚至人數上與《三國志·袁紹傳》中的記載人數相當,都是十一個,可見陶謙在當時也有很強的號召力。

再次,兩份名單的成員完全不同。以今人眼光來看,這份名單基本都是路人甲角色,最為人熟知的也不過陶謙、孔融兩人而已。您也許注意到了,這份與袁紹版完全不同的名單,成員都是名士出身的刺史、太守,與袁紹版聯軍成員眾多在險惡政治環境中摸爬滾打、親身在戰場上經歷戰陣的經歷大相徑庭。

最後,兩個聯盟的盟主完全是兩類人。朱儁生活與成名要比袁紹要早一個時代,精神面貌與價值觀完全不同。現在我們談論三國,通常默認將袁紹歸為三國人物,而朱儁則不是,這便是一個絕佳示例。

"

漢末群雄系列之陶謙(中)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陶謙重大事件之四——入主徐州,平亂安民

中平五年(188)十月,青州、徐州黃巾軍再次爆發,跨州連郡、聲勢浩大。在前文筆者講過,陶謙是有名的硬骨頭,是名士中少有的性格剛強又具備作戰經驗的人,所以朝廷任命陶謙為徐州刺史,負責平定黃巾軍叛亂。

陶謙從老家丹陽招募了一批精兵,以這支丹陽兵為基礎,到徐州征討黃巾軍。

面對人多勢眾的黃巾軍,陶謙採取了非常務實的手段。對內陶謙極力拉攏地方大族,憑藉自己名士身份成功取得徐州本地勢力支持,對外更是成功招攬以臧霸、孫觀等為首的泰山軍,南北協同作戰,將黃巾軍趕出了徐州。一年多以後,正是這次青徐黃巾叛亂的殘餘投降曹操,被曹操收編為著名的青州兵。

董卓死後陶謙也組織過關東聯軍,因盟主朱儁一念之差未能成功

《三國志·臧霸傳》載:黃巾起,霸從陶謙擊破之,拜騎都尉。遂收兵于徐州,與孫觀、吳敦、尹禮等並聚眾,霸為帥,屯於開陽。

《後漢書·陶謙傳》載:會徐州黃巾起,以謙為徐州刺史,擊黃巾,大破走之,境內晏然。

這兩段史料講了陶謙擊敗黃巾軍,使徐州恢復安定的事情。其中談到臧霸為首的泰山軍,戰後屯兵於開陽。開陽縣是當世徐州最北部琅琊國治所,熟悉三國曆史的朋友都知道,臧霸、孫觀等人屬於青、徐、兗三州交界處的半割據勢力,屯兵於開陽,也就是陶謙將琅琊國的實際控制權讓給臧霸,換得其支持的意思。

考慮到徐州面積較小,且只有五個郡國,陶謙從一開始就沒有實際控制過徐州全境。不過在當時大敵當前的情況下,適當地妥協有其必要性。

陶謙將黃巾叛軍趕出徐州後,立即開展經濟恢復工作,任用當地大族陳登為典農校尉,負責巡查田地耕種情況以及水利工程的建設。在陶謙的努力下,徐州當年獲得大豐收,不僅當地百姓安居樂業,其他飽受戰亂摧殘的各州百姓也紛紛來到徐州安家,其中不乏鄭玄、許邵等大名士。

裴松之注引《先賢行狀》載:是時,世荒民飢,州牧陶謙表登為典農校尉,乃巡土田之宜,盡鑿溉之利,粳稻豐積。

《資治通鑑》載:是時,徐方百姓殷盛,谷實差豐,流民多歸之。

在陶謙的經營下,徐州當時成為北方各州百姓的避難所,在漢末亂世初期竟出現短暫的繁榮景象。好景不長,隨著官軍征討黃巾軍的平叛戰爭演變為各路諸侯的混戰,徐州的繁榮假象轉瞬即逝,即將成為最激烈的戰爭前線。

董卓死後陶謙也組織過關東聯軍,因盟主朱儁一念之差未能成功

陶謙重大事件之五——討董聯軍,置身事外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關東諸侯組成聯軍,討伐董卓。在《三國演義》中陶謙作為十八路諸侯之一參與聯軍,但歷史上的陶謙並未加入。

不僅沒有陶謙,還有很多更有實力的諸侯也沒有加入,例如馬騰、韓遂、公孫瓚、劉焉、劉表、劉虞,都沒有參與。上述名單的實力派大佬們沒有參與的原因各有不同,但都有相同的一點,就是與董卓距離比較遙遠。

唯獨陶謙,與其他諸侯同處中原,卻並未加入聯軍。值得注意的是,據《後漢書·袁紹傳》載,廣陵太守張超也是一路諸侯,廣陵郡乃徐州所轄,可見當時陶謙不僅對北部的琅琊無法控制,對南部的廣陵也不能號令。

畢竟刺史只有監察權,沒有行政命令權。想要有利掌控徐州局勢,名正言順地指揮徐州地方郡縣,只有升為州牧。

當時雖然董卓與關東聯軍水火不容,但都尊奉獻帝。由於獻帝被董卓遷往長安,被董卓把控,關東聯軍只能由盟主袁紹任命一些代理官職,從法統上還是比朝廷任命矮上一截。

董卓死後,李傕、郭汜把控朝廷。陶謙派出使者暗中去長安,獻上貢品,以示對皇帝忠誠。正因為陶謙沒有加入反董聯盟,又千里迢迢派使者覲見皇帝,所以成功得到安東將軍、徐州牧的職位,並被封為溧陽侯。

這件事可以有兩種理解。

第一種,如前文筆者所講,認為陶謙是個投機鑽營者。在董卓與聯軍交戰時,陶謙沒有幫助聯軍,反而後來向涼州軍閥把控的朝廷派使者求得州牧之位,完全是自私自利的政客表現。

第二種,認為陶謙確實心繫漢室。事實上,未加入討董聯軍的諸侯中,還有一人也向朝廷派出使者表達忠誠,便是遠在幽州的劉虞。同為老派名士出身,劉虞拒絕加入袁紹是因為看出關東聯軍的虛偽性質,派使者到長安是因為真正效忠皇帝,為何陶謙做同樣的事就不能出於同樣的考慮?

以性格倔強,敢於頂撞上級聞名的陶謙,當然也很有可能因為看不慣袁紹難看的吃相而拒絕同流合汙,不論在做縣令還是做張溫參軍時,陶謙都敢作敢當,不是虛與委蛇的性格。何況此時的陶謙已經快六十歲,身上傳統名士理想化的處事風格不太可能輕易改變。

筆者認為,陶謙與劉虞一樣,對大漢是忠誠的,對袁紹是鄙視的,在他眼中袁紹與董卓沒什麼差別,都是禍亂天下之人。

既然說陶謙對大漢忠誠,可有證據?

有,接下來就將講到。

董卓死後陶謙也組織過關東聯軍,因盟主朱儁一念之差未能成功

陶謙重大事件之六——自組聯軍,擁戴朱儁

初平二年(191),董卓遷都關中後,洛陽被孫堅攻佔。但由於關東諸侯內訌不斷,孫堅只得撤軍,洛陽被董卓部將李傕佔據。

朱儁也被董卓派到洛陽駐防,作為平定黃巾之亂的漢末三大名將之一,朱儁仍然心繫大漢,於是暗中派人聯絡關東諸侯,伺機再次舉兵討董。可這朱儁跟諸侯們聯絡得越多,心就越慌起來,越想越怕,最後竟然棄官逃到荊州,董卓交託的官職、諸侯寄予的希望全都撒手不管了。

董卓也無法號令荊州,拿朱儁沒有辦法,於是任命楊懿為河南尹,接替朱儁守洛陽。也許朱儁對楊懿非常瞭解,知道對方水平如何,聽到這個任命後朱儁不再逃跑,竟然帶著手下不多的兵返身攻打洛陽,還真的把楊懿打跑了。

朱儁兵力不多,洛陽周邊又沒有任何補給物資,只得退到東邊的中牟縣駐紮。朱儁反覆無常的行為讓人大跌眼鏡,完全不符合印象中與席捲中原凶猛的黃巾軍作戰的大將風範,不知是因為功成名就後愛惜羽毛,還是純粹年紀大而變得老糊塗。

不過,朱儁表現再不佳,他的名字仍然非常有號召力。當朱儁派出聯絡東部各地的使者後,許多州郡還是進行了響應。其中,陶謙派出精兵三千供朱儁調遣,不僅如此,陶謙還上表朝廷表朱儁為車騎將軍。

這裡出現非常有趣的現象,袁紹為首的關東聯軍當時尚未完全解散,陶謙始終沒有加入;而接到漢朝老臣朱儁的書信後,在自己尚未完全掌控徐州全境的情況下能派出精兵三千馳援,這種事完全撈不到便宜。

《後漢書·朱儁傳》載:俊以河南殘破無所資,乃東屯中牟,移書州郡,請師討卓。徐州刺史陶謙遣精兵三千,餘州郡稍有所給,謙乃上儁行車騎將軍。

很明顯,個性十足的陶謙清楚地表明瞭自己的立場,那就是忠於大漢,而疏遠包藏異心的袁紹。這是屬於老派名士們才有的時代烙印,以陶謙、劉虞一類人為首,他們的作為與時代格格不入,顯得古板、僵硬,但這種氣節遠比皇室宗親劉焉、劉表之流難能可貴,儘管註定失敗,卻也值得尊敬。

董卓死後陶謙也組織過關東聯軍,因盟主朱儁一念之差未能成功

朱儁

董卓聽聞朱儁反水,命李傕、郭汜率領數萬人開進洛陽。朱儁率軍進攻,但被李傕、郭汜打敗。意識到勢力差距的朱儁開始閉關自守,不敢再戰。

初平三年(192)四月,董卓被殺,不久李傕、郭汜擊敗王允、呂布而把持朝政。此時朱儁仍然屯兵在中牟。作為朱儁的鐵桿粉絲,陶謙再次站出來,聯絡地方力量,打算推舉朱儁為太師,組建另一個版本的關東聯軍。

《後漢書·朱儁傳》載:陶謙以俊名臣,數有戰功,可委以大事,乃與諸豪傑共推俊為太師,因移檄牧伯,同討李傕等,奉迎天子。

這裡的“諸豪傑”都有哪些呢?

史料記載,有徐州刺史陶謙、前楊州刺史周乾、琅邪相陰德、東海相劉馗、彭城相汲廉、北海相孔融、沛相袁忠、泰山太守應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鄭玄等。

這份名單可以看出幾個問題。

首先,陶謙排名第一。這清楚地證明此次聯軍的確由陶謙發起,並起著最為重要的作用。

其次,這份名單上的人官職基本都是太守、國相,單論級別並不比袁紹版本的聯軍成員弱多少,甚至人數上與《三國志·袁紹傳》中的記載人數相當,都是十一個,可見陶謙在當時也有很強的號召力。

再次,兩份名單的成員完全不同。以今人眼光來看,這份名單基本都是路人甲角色,最為人熟知的也不過陶謙、孔融兩人而已。您也許注意到了,這份與袁紹版完全不同的名單,成員都是名士出身的刺史、太守,與袁紹版聯軍成員眾多在險惡政治環境中摸爬滾打、親身在戰場上經歷戰陣的經歷大相徑庭。

最後,兩個聯盟的盟主完全是兩類人。朱儁生活與成名要比袁紹要早一個時代,精神面貌與價值觀完全不同。現在我們談論三國,通常默認將袁紹歸為三國人物,而朱儁則不是,這便是一個絕佳示例。

董卓死後陶謙也組織過關東聯軍,因盟主朱儁一念之差未能成功

朱儁與袁紹的為人好壞、做事成敗在此均不做展開,簡單來說,一個是行將就木的漢帝國的衛道士,一個則是在“匡扶漢室”大旗下實踐個人野心(或理想)的軍閥。

如果這次聯軍能夠成行,儘管漢室仍然復興無望,但朱儁、陶謙的歷史形象必然將高大得多。

面對關東聯軍再次西進的可能,李傕自然非常緊張,但別忘記三國最聰明謀士之一的賈詡還在。賈詡獻計,建議李傕以皇帝名義直接徵召朱儁到朝廷做官,以朱儁對皇帝、朝廷的忠誠,必然不敢拒絕。

朱儁部下當然都不願意入關,紛紛表示應當與陶謙聯合,一同擊敗李傕。但朱儁卻天真地說:“天子下詔,做臣子的哪有不去之理?何況朝廷今非昔比,董卓已死,李傕、郭汜、樊稠都是些有勇無謀之人,他們三個力量相當,時間長了必然內鬥,到時候我在內部就可以找機會把他們一網打盡,大事不就成了?”

可悲,因為朱儁一念之差拒絕了陶謙,聯軍失去旗幟,未能組織起來,陶謙孤掌難鳴只得作罷。朱儁最終為自己的天真、愚忠付出代價:李傕郭汜內鬥時,朱儁不僅沒能起作用,反倒成了被扣作人質的百官之一,憤懣而死。

隨著李郭二人爭鬥不休,皇帝流離失所,局勢動盪進入到新的階段,真正有能力的諸侯不斷髮展壯大,陶謙聯軍名單上的名士太守們紛紛被擊敗、兼併。

作為老派名士中最倔強、最異類的陶謙,也即將迎來退場。下一期,將為您講述陶謙與其苦主曹操之間的交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