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

董其昌嘗評自家書作:以“生”得秀氣。

何為“生”?

此處意為“手生”。

然“手生”又怎解?

老子曰“長短相形”“前後相隨”“斯不善而知善”,故此“手生”,應與“手熟”相對才成立。此處“手熟”,正如賣油翁典故中所言“無它,唯手熟爾”所昭一般。

熟悉董其昌的人都知道,董其昌在書途上,早早就給自己立了一個標杆——趙孟頫。

董其昌對書法的追求與趙孟頫大相徑庭,他曾一度認為趙孟頫為泥古俗字,狂加批點,直到晚年,才恍然知曉趙孟頫字如山高,難以逾越,故而才有“手熟”和“手生”的論段。

“餘書與趙文敏較,各有長短,行間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趙,若臨仿歷代,趙得十一,吾得十七.又趙書因熟得俗態,吾書因生得秀色.”

所以,要像瞭解董其昌“手生”之法,必須先懂“手熟”之理,因此當先說趙孟頫。

以前曾說過,趙孟頫字並非每個人都喜歡,對他字的態度大概可謂冰火兩重天,愛,愛之極,惡,惡之深。這其中的差異,全在對二王筆法中“遒媚”理解深淺所導致。

因趙孟頫得王《快雪時晴》之遒媚,故在形體上顯肥厚,此書風與時風大概如唐仕女與宋仕女之別,唐主肥,宋元偏瘦。審美觀不同,所表之“美”亦有不同。

"

董其昌嘗評自家書作:以“生”得秀氣。

何為“生”?

此處意為“手生”。

然“手生”又怎解?

老子曰“長短相形”“前後相隨”“斯不善而知善”,故此“手生”,應與“手熟”相對才成立。此處“手熟”,正如賣油翁典故中所言“無它,唯手熟爾”所昭一般。

熟悉董其昌的人都知道,董其昌在書途上,早早就給自己立了一個標杆——趙孟頫。

董其昌對書法的追求與趙孟頫大相徑庭,他曾一度認為趙孟頫為泥古俗字,狂加批點,直到晚年,才恍然知曉趙孟頫字如山高,難以逾越,故而才有“手熟”和“手生”的論段。

“餘書與趙文敏較,各有長短,行間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趙,若臨仿歷代,趙得十一,吾得十七.又趙書因熟得俗態,吾書因生得秀色.”

所以,要像瞭解董其昌“手生”之法,必須先懂“手熟”之理,因此當先說趙孟頫。

以前曾說過,趙孟頫字並非每個人都喜歡,對他字的態度大概可謂冰火兩重天,愛,愛之極,惡,惡之深。這其中的差異,全在對二王筆法中“遒媚”理解深淺所導致。

因趙孟頫得王《快雪時晴》之遒媚,故在形體上顯肥厚,此書風與時風大概如唐仕女與宋仕女之別,唐主肥,宋元偏瘦。審美觀不同,所表之“美”亦有不同。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唐侍女

"

董其昌嘗評自家書作:以“生”得秀氣。

何為“生”?

此處意為“手生”。

然“手生”又怎解?

老子曰“長短相形”“前後相隨”“斯不善而知善”,故此“手生”,應與“手熟”相對才成立。此處“手熟”,正如賣油翁典故中所言“無它,唯手熟爾”所昭一般。

熟悉董其昌的人都知道,董其昌在書途上,早早就給自己立了一個標杆——趙孟頫。

董其昌對書法的追求與趙孟頫大相徑庭,他曾一度認為趙孟頫為泥古俗字,狂加批點,直到晚年,才恍然知曉趙孟頫字如山高,難以逾越,故而才有“手熟”和“手生”的論段。

“餘書與趙文敏較,各有長短,行間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趙,若臨仿歷代,趙得十一,吾得十七.又趙書因熟得俗態,吾書因生得秀色.”

所以,要像瞭解董其昌“手生”之法,必須先懂“手熟”之理,因此當先說趙孟頫。

以前曾說過,趙孟頫字並非每個人都喜歡,對他字的態度大概可謂冰火兩重天,愛,愛之極,惡,惡之深。這其中的差異,全在對二王筆法中“遒媚”理解深淺所導致。

因趙孟頫得王《快雪時晴》之遒媚,故在形體上顯肥厚,此書風與時風大概如唐仕女與宋仕女之別,唐主肥,宋元偏瘦。審美觀不同,所表之“美”亦有不同。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唐侍女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宋仕女

從繪畫風格的轉變來看,趙孟頫的書風更偏唐人審美,所以董其昌早年對其評價並不高,因為時風趨新,而趙守舊,故有俗氣。

趙孟頫書風偏唐人,自然不是從畫中得出的結論,這只是一個佐證觀點。事實上趙孟頫雖以二王為宗,但他對唐人書法的涉獵更為廣泛。

如陸柬之楷書,李北海行楷,還有唐人書魏碑體。這三家大概是趙孟頫行楷筆法結字的主要來源。總之為一,然後出於二王。

用五張圖來總結一下趙孟頫“手熟”一路筆法的主要取法路徑。

"

董其昌嘗評自家書作:以“生”得秀氣。

何為“生”?

此處意為“手生”。

然“手生”又怎解?

老子曰“長短相形”“前後相隨”“斯不善而知善”,故此“手生”,應與“手熟”相對才成立。此處“手熟”,正如賣油翁典故中所言“無它,唯手熟爾”所昭一般。

熟悉董其昌的人都知道,董其昌在書途上,早早就給自己立了一個標杆——趙孟頫。

董其昌對書法的追求與趙孟頫大相徑庭,他曾一度認為趙孟頫為泥古俗字,狂加批點,直到晚年,才恍然知曉趙孟頫字如山高,難以逾越,故而才有“手熟”和“手生”的論段。

“餘書與趙文敏較,各有長短,行間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趙,若臨仿歷代,趙得十一,吾得十七.又趙書因熟得俗態,吾書因生得秀色.”

所以,要像瞭解董其昌“手生”之法,必須先懂“手熟”之理,因此當先說趙孟頫。

以前曾說過,趙孟頫字並非每個人都喜歡,對他字的態度大概可謂冰火兩重天,愛,愛之極,惡,惡之深。這其中的差異,全在對二王筆法中“遒媚”理解深淺所導致。

因趙孟頫得王《快雪時晴》之遒媚,故在形體上顯肥厚,此書風與時風大概如唐仕女與宋仕女之別,唐主肥,宋元偏瘦。審美觀不同,所表之“美”亦有不同。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唐侍女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宋仕女

從繪畫風格的轉變來看,趙孟頫的書風更偏唐人審美,所以董其昌早年對其評價並不高,因為時風趨新,而趙守舊,故有俗氣。

趙孟頫書風偏唐人,自然不是從畫中得出的結論,這只是一個佐證觀點。事實上趙孟頫雖以二王為宗,但他對唐人書法的涉獵更為廣泛。

如陸柬之楷書,李北海行楷,還有唐人書魏碑體。這三家大概是趙孟頫行楷筆法結字的主要來源。總之為一,然後出於二王。

用五張圖來總結一下趙孟頫“手熟”一路筆法的主要取法路徑。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李北海行楷

"

董其昌嘗評自家書作:以“生”得秀氣。

何為“生”?

此處意為“手生”。

然“手生”又怎解?

老子曰“長短相形”“前後相隨”“斯不善而知善”,故此“手生”,應與“手熟”相對才成立。此處“手熟”,正如賣油翁典故中所言“無它,唯手熟爾”所昭一般。

熟悉董其昌的人都知道,董其昌在書途上,早早就給自己立了一個標杆——趙孟頫。

董其昌對書法的追求與趙孟頫大相徑庭,他曾一度認為趙孟頫為泥古俗字,狂加批點,直到晚年,才恍然知曉趙孟頫字如山高,難以逾越,故而才有“手熟”和“手生”的論段。

“餘書與趙文敏較,各有長短,行間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趙,若臨仿歷代,趙得十一,吾得十七.又趙書因熟得俗態,吾書因生得秀色.”

所以,要像瞭解董其昌“手生”之法,必須先懂“手熟”之理,因此當先說趙孟頫。

以前曾說過,趙孟頫字並非每個人都喜歡,對他字的態度大概可謂冰火兩重天,愛,愛之極,惡,惡之深。這其中的差異,全在對二王筆法中“遒媚”理解深淺所導致。

因趙孟頫得王《快雪時晴》之遒媚,故在形體上顯肥厚,此書風與時風大概如唐仕女與宋仕女之別,唐主肥,宋元偏瘦。審美觀不同,所表之“美”亦有不同。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唐侍女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宋仕女

從繪畫風格的轉變來看,趙孟頫的書風更偏唐人審美,所以董其昌早年對其評價並不高,因為時風趨新,而趙守舊,故有俗氣。

趙孟頫書風偏唐人,自然不是從畫中得出的結論,這只是一個佐證觀點。事實上趙孟頫雖以二王為宗,但他對唐人書法的涉獵更為廣泛。

如陸柬之楷書,李北海行楷,還有唐人書魏碑體。這三家大概是趙孟頫行楷筆法結字的主要來源。總之為一,然後出於二王。

用五張圖來總結一下趙孟頫“手熟”一路筆法的主要取法路徑。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李北海行楷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唐人寫《等慈寺碑》

"

董其昌嘗評自家書作:以“生”得秀氣。

何為“生”?

此處意為“手生”。

然“手生”又怎解?

老子曰“長短相形”“前後相隨”“斯不善而知善”,故此“手生”,應與“手熟”相對才成立。此處“手熟”,正如賣油翁典故中所言“無它,唯手熟爾”所昭一般。

熟悉董其昌的人都知道,董其昌在書途上,早早就給自己立了一個標杆——趙孟頫。

董其昌對書法的追求與趙孟頫大相徑庭,他曾一度認為趙孟頫為泥古俗字,狂加批點,直到晚年,才恍然知曉趙孟頫字如山高,難以逾越,故而才有“手熟”和“手生”的論段。

“餘書與趙文敏較,各有長短,行間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趙,若臨仿歷代,趙得十一,吾得十七.又趙書因熟得俗態,吾書因生得秀色.”

所以,要像瞭解董其昌“手生”之法,必須先懂“手熟”之理,因此當先說趙孟頫。

以前曾說過,趙孟頫字並非每個人都喜歡,對他字的態度大概可謂冰火兩重天,愛,愛之極,惡,惡之深。這其中的差異,全在對二王筆法中“遒媚”理解深淺所導致。

因趙孟頫得王《快雪時晴》之遒媚,故在形體上顯肥厚,此書風與時風大概如唐仕女與宋仕女之別,唐主肥,宋元偏瘦。審美觀不同,所表之“美”亦有不同。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唐侍女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宋仕女

從繪畫風格的轉變來看,趙孟頫的書風更偏唐人審美,所以董其昌早年對其評價並不高,因為時風趨新,而趙守舊,故有俗氣。

趙孟頫書風偏唐人,自然不是從畫中得出的結論,這只是一個佐證觀點。事實上趙孟頫雖以二王為宗,但他對唐人書法的涉獵更為廣泛。

如陸柬之楷書,李北海行楷,還有唐人書魏碑體。這三家大概是趙孟頫行楷筆法結字的主要來源。總之為一,然後出於二王。

用五張圖來總結一下趙孟頫“手熟”一路筆法的主要取法路徑。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李北海行楷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唐人寫《等慈寺碑》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陸柬之文賦

"

董其昌嘗評自家書作:以“生”得秀氣。

何為“生”?

此處意為“手生”。

然“手生”又怎解?

老子曰“長短相形”“前後相隨”“斯不善而知善”,故此“手生”,應與“手熟”相對才成立。此處“手熟”,正如賣油翁典故中所言“無它,唯手熟爾”所昭一般。

熟悉董其昌的人都知道,董其昌在書途上,早早就給自己立了一個標杆——趙孟頫。

董其昌對書法的追求與趙孟頫大相徑庭,他曾一度認為趙孟頫為泥古俗字,狂加批點,直到晚年,才恍然知曉趙孟頫字如山高,難以逾越,故而才有“手熟”和“手生”的論段。

“餘書與趙文敏較,各有長短,行間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趙,若臨仿歷代,趙得十一,吾得十七.又趙書因熟得俗態,吾書因生得秀色.”

所以,要像瞭解董其昌“手生”之法,必須先懂“手熟”之理,因此當先說趙孟頫。

以前曾說過,趙孟頫字並非每個人都喜歡,對他字的態度大概可謂冰火兩重天,愛,愛之極,惡,惡之深。這其中的差異,全在對二王筆法中“遒媚”理解深淺所導致。

因趙孟頫得王《快雪時晴》之遒媚,故在形體上顯肥厚,此書風與時風大概如唐仕女與宋仕女之別,唐主肥,宋元偏瘦。審美觀不同,所表之“美”亦有不同。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唐侍女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宋仕女

從繪畫風格的轉變來看,趙孟頫的書風更偏唐人審美,所以董其昌早年對其評價並不高,因為時風趨新,而趙守舊,故有俗氣。

趙孟頫書風偏唐人,自然不是從畫中得出的結論,這只是一個佐證觀點。事實上趙孟頫雖以二王為宗,但他對唐人書法的涉獵更為廣泛。

如陸柬之楷書,李北海行楷,還有唐人書魏碑體。這三家大概是趙孟頫行楷筆法結字的主要來源。總之為一,然後出於二王。

用五張圖來總結一下趙孟頫“手熟”一路筆法的主要取法路徑。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李北海行楷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唐人寫《等慈寺碑》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陸柬之文賦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快雪時晴局部

"

董其昌嘗評自家書作:以“生”得秀氣。

何為“生”?

此處意為“手生”。

然“手生”又怎解?

老子曰“長短相形”“前後相隨”“斯不善而知善”,故此“手生”,應與“手熟”相對才成立。此處“手熟”,正如賣油翁典故中所言“無它,唯手熟爾”所昭一般。

熟悉董其昌的人都知道,董其昌在書途上,早早就給自己立了一個標杆——趙孟頫。

董其昌對書法的追求與趙孟頫大相徑庭,他曾一度認為趙孟頫為泥古俗字,狂加批點,直到晚年,才恍然知曉趙孟頫字如山高,難以逾越,故而才有“手熟”和“手生”的論段。

“餘書與趙文敏較,各有長短,行間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趙,若臨仿歷代,趙得十一,吾得十七.又趙書因熟得俗態,吾書因生得秀色.”

所以,要像瞭解董其昌“手生”之法,必須先懂“手熟”之理,因此當先說趙孟頫。

以前曾說過,趙孟頫字並非每個人都喜歡,對他字的態度大概可謂冰火兩重天,愛,愛之極,惡,惡之深。這其中的差異,全在對二王筆法中“遒媚”理解深淺所導致。

因趙孟頫得王《快雪時晴》之遒媚,故在形體上顯肥厚,此書風與時風大概如唐仕女與宋仕女之別,唐主肥,宋元偏瘦。審美觀不同,所表之“美”亦有不同。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唐侍女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宋仕女

從繪畫風格的轉變來看,趙孟頫的書風更偏唐人審美,所以董其昌早年對其評價並不高,因為時風趨新,而趙守舊,故有俗氣。

趙孟頫書風偏唐人,自然不是從畫中得出的結論,這只是一個佐證觀點。事實上趙孟頫雖以二王為宗,但他對唐人書法的涉獵更為廣泛。

如陸柬之楷書,李北海行楷,還有唐人書魏碑體。這三家大概是趙孟頫行楷筆法結字的主要來源。總之為一,然後出於二王。

用五張圖來總結一下趙孟頫“手熟”一路筆法的主要取法路徑。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李北海行楷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唐人寫《等慈寺碑》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陸柬之文賦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快雪時晴局部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趙孟頫吳興賦。

眼力固然有高低之分,不過在“手熟”一路,大概是不需要眼力,只需要眼睛就夠看的。趙孟頫的綜合唐代數家的結字,取勢,最後得王之豐腴肥媚,總成一派。

所以此處手熟,應該比較容易理解,是指臨古像。如從生理上講,“手熟”則指技巧精熟,手穩肘穩,肌肉記憶深刻,“手生”則反之。

當然,這樣解釋未免淺薄了些,不足全面解釋一個人的筆法結字習慣,但無妨,以此為門徑,去意會“熟”字,應該是夠用的。

其實古人字,並不能全然解釋的開,也很難解釋的開,在很大程度上,自己“開眼”“開悟”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不是我說了什麼,而是順著我的思路走,思考到了什麼。

董其昌在中年以前,從不曾對趙孟頫的字有過好的評價,因為這種“泥古”是他所不屑的,這種“熟透”的功夫,未免如“字匠”一般讓人心生煩感。

俗,不是因為寫的差,不是因為功夫差,而是因為太過規矩,追求不新。

能看懂這個,大概就可以去管窺一下董其昌的“手生”,為何他的字充滿秀氣,靈氣,仙氣。因為他追求的東西,根本不泥於規矩,歷史上是從沒過先例的。

故而董其昌對文徵明,歐、虞、褚、薛等人的字也看不上眼。

理由很簡單,跟趙孟頫一樣,字太拘於法度。

在這樣中反叛的思想中,必然會萌發一系列反叛的追求。

董其昌所謂“手熟”,應指拘法,泥古一類。

而所謂“手生”,應指承古出新一類。

所以,現在實在有必要看一看董其昌是如何“出新”的。

董其昌十七歲學書,初學多寶塔,後學虞世南。二十出頭後,認為“唐書不如晉書”,遂學鍾,王。

後邊的學書經歷且先不論,但說二十歲左右的這幾年。

我認為這幾年才是董其昌書風真正的奠基期,因為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唐書不如晉書”

讀過我專欄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句話的價值,它在認識上根本不是一個層面的。

“唐書”在法,在形;而“晉書”在神,在韻。

能看到唐書不如晉書,說明他的眼力以及對書法的認知,上了一個新的層面。

當然,這不是說僅僅是說一句“唐書不如晉書”就能提升的,而是從形到神,認知的轉變。這個轉變在當代學書者身上很難看出來,因為大多數人還在學歐顏柳趙等等,理解不到魏晉的高度。即便學了魏晉,也只是徒摹其形,而難觀其神韻。

有人說,書法本是簡單,為何解釋的如此玄乎?

其實,書法本就不簡單,它的境界不是由書法本身決定,而是由學書法的人的認知層次決定。

就像那一句“天下武術本沒有高低之分,只有習武之人才有強弱之別”,結論看似簡單,但能說出這話的,從其內心境界來看,必然是頓悟了武道。這種差別可能產生於悟性,可能產生於努力,就像普通人抓破頭腦也想不通“少年班”孩子的學習方法。

董其昌在二十歲時悟到“唐書不如晉書”,這是他從心底看不起趙孟頫書法的根因,因為趙孟頫主要承了唐朝書法一脈,而非魏晉。

如嚴格從筆法理論上來講,“手生”也始於魏晉,不過這都是後話了,有機會再說。

二十出頭,董其昌在這期間學唐人,曾以為自己的書法可逼古人,但學魏晉三年後,從“自謂逼古”,又悟得“實未有入處,徒守格轍耳”。

這又是一個新的境界,以前以為學透了古人,卻猛然發現自己還沒入門,只是描摹古人形狀而已。

《書法心法》專欄中還是對此有過解釋,“懂”是一層境界,“用”是另一層境界。

能知魏晉高遠,這是眼高。此時認知雖高,但依舊認為自己用筆功夫逼近古人,說明眼高也僅僅是入了門,而非真高,其對書法認知還是受手上功夫牽制,此“眼高手低”不假。

眼高之後的唯一好處,就是隻剩手上功夫的努力。

故而三年的沉澱,讓他自己對“手”“眼”有了新的認識,此時認為自己“一處未入,只是恪守格轍”,這才是真正的眼高,而非虛高。

至於手低與否,無法說,因為能悟到這個層面,手上功夫必然是到一定高度的,起碼要寫到能理解魏晉高遠之處,才能看到離魏晉高遠之處。

故而此時的“手低”,也低,也不低。低於一流名家,但基礎不弱,常人不能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最可怕的不是窮途末路,而是太自滿。能知不足,才是大智,畢竟彌補不足,就是前行的方向。董其昌顯然是一個對自我衡量非常準確的人,他能看到自己寫字只是“徒守格轍”,而非真入。這種眼力與手上功夫的落差,會促使一個人以近乎“瘋魔”的狀態進取。

董其昌在往後數年間,往返於大收藏家項子京府邸,閱盡家藏,出入蘇米,晚返平原。

這個時期,就是他背離“手熟”追求“手生”的重要階段。

趙孟頫手熟,因其形質未脫唐人。

故而董其昌對臨帖,有了新的標準,並不是亦步亦趨,而是“師意不師跡”。

用最通俗的解釋,說白了!

趙孟頫一生求像,而董其昌一生求不像。

董其昌臨帖,不臨外形,只臨其意!

"

董其昌嘗評自家書作:以“生”得秀氣。

何為“生”?

此處意為“手生”。

然“手生”又怎解?

老子曰“長短相形”“前後相隨”“斯不善而知善”,故此“手生”,應與“手熟”相對才成立。此處“手熟”,正如賣油翁典故中所言“無它,唯手熟爾”所昭一般。

熟悉董其昌的人都知道,董其昌在書途上,早早就給自己立了一個標杆——趙孟頫。

董其昌對書法的追求與趙孟頫大相徑庭,他曾一度認為趙孟頫為泥古俗字,狂加批點,直到晚年,才恍然知曉趙孟頫字如山高,難以逾越,故而才有“手熟”和“手生”的論段。

“餘書與趙文敏較,各有長短,行間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趙,若臨仿歷代,趙得十一,吾得十七.又趙書因熟得俗態,吾書因生得秀色.”

所以,要像瞭解董其昌“手生”之法,必須先懂“手熟”之理,因此當先說趙孟頫。

以前曾說過,趙孟頫字並非每個人都喜歡,對他字的態度大概可謂冰火兩重天,愛,愛之極,惡,惡之深。這其中的差異,全在對二王筆法中“遒媚”理解深淺所導致。

因趙孟頫得王《快雪時晴》之遒媚,故在形體上顯肥厚,此書風與時風大概如唐仕女與宋仕女之別,唐主肥,宋元偏瘦。審美觀不同,所表之“美”亦有不同。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唐侍女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宋仕女

從繪畫風格的轉變來看,趙孟頫的書風更偏唐人審美,所以董其昌早年對其評價並不高,因為時風趨新,而趙守舊,故有俗氣。

趙孟頫書風偏唐人,自然不是從畫中得出的結論,這只是一個佐證觀點。事實上趙孟頫雖以二王為宗,但他對唐人書法的涉獵更為廣泛。

如陸柬之楷書,李北海行楷,還有唐人書魏碑體。這三家大概是趙孟頫行楷筆法結字的主要來源。總之為一,然後出於二王。

用五張圖來總結一下趙孟頫“手熟”一路筆法的主要取法路徑。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李北海行楷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唐人寫《等慈寺碑》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陸柬之文賦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快雪時晴局部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趙孟頫吳興賦。

眼力固然有高低之分,不過在“手熟”一路,大概是不需要眼力,只需要眼睛就夠看的。趙孟頫的綜合唐代數家的結字,取勢,最後得王之豐腴肥媚,總成一派。

所以此處手熟,應該比較容易理解,是指臨古像。如從生理上講,“手熟”則指技巧精熟,手穩肘穩,肌肉記憶深刻,“手生”則反之。

當然,這樣解釋未免淺薄了些,不足全面解釋一個人的筆法結字習慣,但無妨,以此為門徑,去意會“熟”字,應該是夠用的。

其實古人字,並不能全然解釋的開,也很難解釋的開,在很大程度上,自己“開眼”“開悟”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不是我說了什麼,而是順著我的思路走,思考到了什麼。

董其昌在中年以前,從不曾對趙孟頫的字有過好的評價,因為這種“泥古”是他所不屑的,這種“熟透”的功夫,未免如“字匠”一般讓人心生煩感。

俗,不是因為寫的差,不是因為功夫差,而是因為太過規矩,追求不新。

能看懂這個,大概就可以去管窺一下董其昌的“手生”,為何他的字充滿秀氣,靈氣,仙氣。因為他追求的東西,根本不泥於規矩,歷史上是從沒過先例的。

故而董其昌對文徵明,歐、虞、褚、薛等人的字也看不上眼。

理由很簡單,跟趙孟頫一樣,字太拘於法度。

在這樣中反叛的思想中,必然會萌發一系列反叛的追求。

董其昌所謂“手熟”,應指拘法,泥古一類。

而所謂“手生”,應指承古出新一類。

所以,現在實在有必要看一看董其昌是如何“出新”的。

董其昌十七歲學書,初學多寶塔,後學虞世南。二十出頭後,認為“唐書不如晉書”,遂學鍾,王。

後邊的學書經歷且先不論,但說二十歲左右的這幾年。

我認為這幾年才是董其昌書風真正的奠基期,因為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唐書不如晉書”

讀過我專欄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句話的價值,它在認識上根本不是一個層面的。

“唐書”在法,在形;而“晉書”在神,在韻。

能看到唐書不如晉書,說明他的眼力以及對書法的認知,上了一個新的層面。

當然,這不是說僅僅是說一句“唐書不如晉書”就能提升的,而是從形到神,認知的轉變。這個轉變在當代學書者身上很難看出來,因為大多數人還在學歐顏柳趙等等,理解不到魏晉的高度。即便學了魏晉,也只是徒摹其形,而難觀其神韻。

有人說,書法本是簡單,為何解釋的如此玄乎?

其實,書法本就不簡單,它的境界不是由書法本身決定,而是由學書法的人的認知層次決定。

就像那一句“天下武術本沒有高低之分,只有習武之人才有強弱之別”,結論看似簡單,但能說出這話的,從其內心境界來看,必然是頓悟了武道。這種差別可能產生於悟性,可能產生於努力,就像普通人抓破頭腦也想不通“少年班”孩子的學習方法。

董其昌在二十歲時悟到“唐書不如晉書”,這是他從心底看不起趙孟頫書法的根因,因為趙孟頫主要承了唐朝書法一脈,而非魏晉。

如嚴格從筆法理論上來講,“手生”也始於魏晉,不過這都是後話了,有機會再說。

二十出頭,董其昌在這期間學唐人,曾以為自己的書法可逼古人,但學魏晉三年後,從“自謂逼古”,又悟得“實未有入處,徒守格轍耳”。

這又是一個新的境界,以前以為學透了古人,卻猛然發現自己還沒入門,只是描摹古人形狀而已。

《書法心法》專欄中還是對此有過解釋,“懂”是一層境界,“用”是另一層境界。

能知魏晉高遠,這是眼高。此時認知雖高,但依舊認為自己用筆功夫逼近古人,說明眼高也僅僅是入了門,而非真高,其對書法認知還是受手上功夫牽制,此“眼高手低”不假。

眼高之後的唯一好處,就是隻剩手上功夫的努力。

故而三年的沉澱,讓他自己對“手”“眼”有了新的認識,此時認為自己“一處未入,只是恪守格轍”,這才是真正的眼高,而非虛高。

至於手低與否,無法說,因為能悟到這個層面,手上功夫必然是到一定高度的,起碼要寫到能理解魏晉高遠之處,才能看到離魏晉高遠之處。

故而此時的“手低”,也低,也不低。低於一流名家,但基礎不弱,常人不能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最可怕的不是窮途末路,而是太自滿。能知不足,才是大智,畢竟彌補不足,就是前行的方向。董其昌顯然是一個對自我衡量非常準確的人,他能看到自己寫字只是“徒守格轍”,而非真入。這種眼力與手上功夫的落差,會促使一個人以近乎“瘋魔”的狀態進取。

董其昌在往後數年間,往返於大收藏家項子京府邸,閱盡家藏,出入蘇米,晚返平原。

這個時期,就是他背離“手熟”追求“手生”的重要階段。

趙孟頫手熟,因其形質未脫唐人。

故而董其昌對臨帖,有了新的標準,並不是亦步亦趨,而是“師意不師跡”。

用最通俗的解釋,說白了!

趙孟頫一生求像,而董其昌一生求不像。

董其昌臨帖,不臨外形,只臨其意!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董其昌於臨禊帖跋中自述:餘書蘭亭,皆以意背臨,未嘗對古刻。

又說“不必相其耳目、手足、頭面,當觀其舉止、笑語、精神流露處”

這種對古臨習,是他走向“手生”的第一步。

因未嘗從形質入古,自然不必從形質泥古,則無論如何,不會因“熟”落俗。

脫古人窠臼,只仿意態,而運筆結字全憑己意,這是董其昌對學古的認知和領悟。

"

董其昌嘗評自家書作:以“生”得秀氣。

何為“生”?

此處意為“手生”。

然“手生”又怎解?

老子曰“長短相形”“前後相隨”“斯不善而知善”,故此“手生”,應與“手熟”相對才成立。此處“手熟”,正如賣油翁典故中所言“無它,唯手熟爾”所昭一般。

熟悉董其昌的人都知道,董其昌在書途上,早早就給自己立了一個標杆——趙孟頫。

董其昌對書法的追求與趙孟頫大相徑庭,他曾一度認為趙孟頫為泥古俗字,狂加批點,直到晚年,才恍然知曉趙孟頫字如山高,難以逾越,故而才有“手熟”和“手生”的論段。

“餘書與趙文敏較,各有長短,行間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趙,若臨仿歷代,趙得十一,吾得十七.又趙書因熟得俗態,吾書因生得秀色.”

所以,要像瞭解董其昌“手生”之法,必須先懂“手熟”之理,因此當先說趙孟頫。

以前曾說過,趙孟頫字並非每個人都喜歡,對他字的態度大概可謂冰火兩重天,愛,愛之極,惡,惡之深。這其中的差異,全在對二王筆法中“遒媚”理解深淺所導致。

因趙孟頫得王《快雪時晴》之遒媚,故在形體上顯肥厚,此書風與時風大概如唐仕女與宋仕女之別,唐主肥,宋元偏瘦。審美觀不同,所表之“美”亦有不同。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唐侍女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宋仕女

從繪畫風格的轉變來看,趙孟頫的書風更偏唐人審美,所以董其昌早年對其評價並不高,因為時風趨新,而趙守舊,故有俗氣。

趙孟頫書風偏唐人,自然不是從畫中得出的結論,這只是一個佐證觀點。事實上趙孟頫雖以二王為宗,但他對唐人書法的涉獵更為廣泛。

如陸柬之楷書,李北海行楷,還有唐人書魏碑體。這三家大概是趙孟頫行楷筆法結字的主要來源。總之為一,然後出於二王。

用五張圖來總結一下趙孟頫“手熟”一路筆法的主要取法路徑。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李北海行楷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唐人寫《等慈寺碑》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陸柬之文賦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快雪時晴局部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趙孟頫吳興賦。

眼力固然有高低之分,不過在“手熟”一路,大概是不需要眼力,只需要眼睛就夠看的。趙孟頫的綜合唐代數家的結字,取勢,最後得王之豐腴肥媚,總成一派。

所以此處手熟,應該比較容易理解,是指臨古像。如從生理上講,“手熟”則指技巧精熟,手穩肘穩,肌肉記憶深刻,“手生”則反之。

當然,這樣解釋未免淺薄了些,不足全面解釋一個人的筆法結字習慣,但無妨,以此為門徑,去意會“熟”字,應該是夠用的。

其實古人字,並不能全然解釋的開,也很難解釋的開,在很大程度上,自己“開眼”“開悟”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不是我說了什麼,而是順著我的思路走,思考到了什麼。

董其昌在中年以前,從不曾對趙孟頫的字有過好的評價,因為這種“泥古”是他所不屑的,這種“熟透”的功夫,未免如“字匠”一般讓人心生煩感。

俗,不是因為寫的差,不是因為功夫差,而是因為太過規矩,追求不新。

能看懂這個,大概就可以去管窺一下董其昌的“手生”,為何他的字充滿秀氣,靈氣,仙氣。因為他追求的東西,根本不泥於規矩,歷史上是從沒過先例的。

故而董其昌對文徵明,歐、虞、褚、薛等人的字也看不上眼。

理由很簡單,跟趙孟頫一樣,字太拘於法度。

在這樣中反叛的思想中,必然會萌發一系列反叛的追求。

董其昌所謂“手熟”,應指拘法,泥古一類。

而所謂“手生”,應指承古出新一類。

所以,現在實在有必要看一看董其昌是如何“出新”的。

董其昌十七歲學書,初學多寶塔,後學虞世南。二十出頭後,認為“唐書不如晉書”,遂學鍾,王。

後邊的學書經歷且先不論,但說二十歲左右的這幾年。

我認為這幾年才是董其昌書風真正的奠基期,因為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唐書不如晉書”

讀過我專欄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句話的價值,它在認識上根本不是一個層面的。

“唐書”在法,在形;而“晉書”在神,在韻。

能看到唐書不如晉書,說明他的眼力以及對書法的認知,上了一個新的層面。

當然,這不是說僅僅是說一句“唐書不如晉書”就能提升的,而是從形到神,認知的轉變。這個轉變在當代學書者身上很難看出來,因為大多數人還在學歐顏柳趙等等,理解不到魏晉的高度。即便學了魏晉,也只是徒摹其形,而難觀其神韻。

有人說,書法本是簡單,為何解釋的如此玄乎?

其實,書法本就不簡單,它的境界不是由書法本身決定,而是由學書法的人的認知層次決定。

就像那一句“天下武術本沒有高低之分,只有習武之人才有強弱之別”,結論看似簡單,但能說出這話的,從其內心境界來看,必然是頓悟了武道。這種差別可能產生於悟性,可能產生於努力,就像普通人抓破頭腦也想不通“少年班”孩子的學習方法。

董其昌在二十歲時悟到“唐書不如晉書”,這是他從心底看不起趙孟頫書法的根因,因為趙孟頫主要承了唐朝書法一脈,而非魏晉。

如嚴格從筆法理論上來講,“手生”也始於魏晉,不過這都是後話了,有機會再說。

二十出頭,董其昌在這期間學唐人,曾以為自己的書法可逼古人,但學魏晉三年後,從“自謂逼古”,又悟得“實未有入處,徒守格轍耳”。

這又是一個新的境界,以前以為學透了古人,卻猛然發現自己還沒入門,只是描摹古人形狀而已。

《書法心法》專欄中還是對此有過解釋,“懂”是一層境界,“用”是另一層境界。

能知魏晉高遠,這是眼高。此時認知雖高,但依舊認為自己用筆功夫逼近古人,說明眼高也僅僅是入了門,而非真高,其對書法認知還是受手上功夫牽制,此“眼高手低”不假。

眼高之後的唯一好處,就是隻剩手上功夫的努力。

故而三年的沉澱,讓他自己對“手”“眼”有了新的認識,此時認為自己“一處未入,只是恪守格轍”,這才是真正的眼高,而非虛高。

至於手低與否,無法說,因為能悟到這個層面,手上功夫必然是到一定高度的,起碼要寫到能理解魏晉高遠之處,才能看到離魏晉高遠之處。

故而此時的“手低”,也低,也不低。低於一流名家,但基礎不弱,常人不能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最可怕的不是窮途末路,而是太自滿。能知不足,才是大智,畢竟彌補不足,就是前行的方向。董其昌顯然是一個對自我衡量非常準確的人,他能看到自己寫字只是“徒守格轍”,而非真入。這種眼力與手上功夫的落差,會促使一個人以近乎“瘋魔”的狀態進取。

董其昌在往後數年間,往返於大收藏家項子京府邸,閱盡家藏,出入蘇米,晚返平原。

這個時期,就是他背離“手熟”追求“手生”的重要階段。

趙孟頫手熟,因其形質未脫唐人。

故而董其昌對臨帖,有了新的標準,並不是亦步亦趨,而是“師意不師跡”。

用最通俗的解釋,說白了!

趙孟頫一生求像,而董其昌一生求不像。

董其昌臨帖,不臨外形,只臨其意!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董其昌於臨禊帖跋中自述:餘書蘭亭,皆以意背臨,未嘗對古刻。

又說“不必相其耳目、手足、頭面,當觀其舉止、笑語、精神流露處”

這種對古臨習,是他走向“手生”的第一步。

因未嘗從形質入古,自然不必從形質泥古,則無論如何,不會因“熟”落俗。

脫古人窠臼,只仿意態,而運筆結字全憑己意,這是董其昌對學古的認知和領悟。

管窺董其昌學書妙悟:以“手生”得秀氣!一位偏執的天才書者

如臨《閣帖》,雖寫王獻之,但其運筆結字皆董其昌晚年風貌,與原貼差距很大。

但神態之間,彷彿有合處。

這種與古相背又相似的“朦朧感”,乃至董其昌的“妙悟”。

也是其“手生”得秀氣的根本。

這裡所謂的“秀”,應該紙的是新,巧。

而“俗”也非今日之“俗”,乃是舊,板。

從董其昌趙孟頫的“生熟”來看,也大概能折射處歷代習書者的二種方法。確實無可談方法的高低貴賤,只是二人的追求不同,一人以守古而成,一人以乖合而成,也就自然無法從形態審美中去分辨二人高低。

就像晚年董其昌的恍然醒悟,知曉趙孟頫確為高不可攀的一座山峰,行筆結字穩如泰山,與其相比,只能算各有優劣,不可枉談超邁。

今日談董其昌“手生”之法,大概就是想說一說學書的過程。餘以為應該著重去理解董其昌二十歲左右所思所想,才能跨越書法的形質之限,邁入神采,這個過程我本不知,卻也是看了董其昌畫禪室隨筆才有了思考。

書論永遠是先看,而後能悟,就像期初也不懂為何唐書不如晉書,為何三年苦練後只算能合轍,也曾以為筆法玄乎。

但多想想總是好的,因為想得多了,練的時候才會有一閃而過的感悟。

不練不看不思考,即便有些什麼,也把握不住。

相對正經的文章,專欄中寫了是浪費時間的,只能當普通文章發,所以,如覺得晦澀,有興趣可以看下專欄,比較通俗。

最後,希望點個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