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舉行地學合作圓桌會議

東盟 地球科學 經濟 老撾 中國國土資源報社 中國國土資源報社 2017-08-29

(記者 黃 強)8月24日,2017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舉行地學合作圓桌會議。國際地科聯、CCOP組織以及中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八國簽署共同倡議書,倡議各方共同促進中國—東盟地學合作,增進中國與東盟各國地質礦產領域對話交流,推動中國與東盟各國地球科學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會議指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以及東盟國家提出的“東盟共同體願景2025”和“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與東盟各國間的互聯互通與相互合作。中國與東盟各國在地理位置上毗鄰,具有相似的地質背景,加強中國—東盟地學合作,有助於解決共同面臨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自然災害防治等方面的問題,有助於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會議提出了合作原則,即“堅持共同興趣、共商、共建、共享、共贏”;提出了合作目標,即“支持中國和東盟國家主要地學機構之間建立更緊密的合作伙伴關係,建立常態化的交流磋商機制,加強地質礦產領域合作,促進地學能力建設、地球科學知識普及,推進地質科技創新,提升區域地學研究水平,促進礦業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以及自然災害防治”。

會議提出七項合作措施:一是定期開展交流和商討,共同制定促進地學發展的有利政策。二是共同研究區域地質科學、地球環境與資源問題,制定中國—東盟地學合作計劃。三是確認有需求的合作領域。包括:政策諮詢和礦業管理優化、地球科學、地質調查與礦業能力建設等17個領域。四是多種方式開展地學合作。合作對象可以是雙邊的、三方的和多邊的。五是共同設立和實施“中國—東盟跨境地質對比研究與編圖”項目,深化對區域地質規律的認識,解決地學問題。六是持續加強地學能力建設。中國將積極組織面向東盟的地學培訓;幫助東盟國家地質礦產人員申請中國政府獎學金,在中國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培養高級地學人才和管理人才。七是共同探索建立地區性地學和礦業合作平臺的可能性和方法,提議建立“中國—東盟地學合作中心”,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和東盟國家地質礦產部門共同組建,使之成為有效的合作磋商與諮詢平臺、地學研究交流平臺、地學能力建設平臺、地質信息交流與共享平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