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身穿的,可能是整個中國動畫產業的“萬麟甲”'

"

《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的票房還在攀升,暑期檔因為這部電影而火熱。

在接連刷新《大聖歸來》創下的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紀錄和《瘋狂動物城》創下的全球動畫電影在中國市場的票房紀錄後,這顆“小魔球”依然衝勁十足,上映的第二個週末,每天單日票房產出都超過3億,截至記者發稿,該片票房已經超過25億元,躋身中國影史票房前十。

在這個“魔童降世”前,對國產動畫的質疑、對動畫這一類型電影在市場中始終存在天花板的論調,如今看來都隨著影片的主題“打破偏見”那樣被一一打破。這些天裡不斷為影片“打call”叫好的,除了影片的出品方和被它征服的“自來水們”,還有幕後參與了這部動畫的製作人員。

“這部電影裡確實有很多值得驕傲的地方,但最讓我們驕傲的可能不是技術有多牛,而是它受到認可這件事本身。”和澎湃新聞記者聊起這些天的感受,身為影片製作方之一的紅鯉動畫CEO戈弋感慨良多。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中國動畫的歷史上會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不僅是在於它的票房創下歷史新高,它的製作模式在國內來說也是頗有啟發性的意義。相比製作週期,導演餃子花了更多的時間在打磨劇本,而實際大規模投入製作的時間已經是2018年。動畫片的製作週期長是業界共識,《哪吒》為了保證製作進度採取了主要的五家制作公司牽頭,再層層分包的製作模式以保證影片高效製作進度。最終全國有60多家公司超過1600人蔘與了這部影片的製作,餃子曾介紹,“可以說全中國大部分的動畫公司我們都找過了。”

而如今,《哪吒》的成功更是令人振奮。從2015年《大聖歸來》成為爆款,帶來資本進入動畫產業的熱潮,到近年來不少口碑良心但票房終究難以突破天花板的動畫作品讓市場對這一類型又逐漸喪失信心,這次《哪吒》可以說是被整個行業寄予了厚望,參與制作的公司,就像電影裡的龍族,都把自己身上最堅硬的東西給予了這部作品,最終“哪吒”是穿上了一身“萬麟甲”,去求證一次中國動畫的“崛起”。

“哪吒製造”的上海力量

上海的紅鯉動畫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要製作公司之一,公司成立於2017年,是光線彩條屋旗下的子公司。此次,紅鯉全程參與制作,包括特效、動畫模型、燈光合成、前期美術設計等各方面的工作,承擔了包括海邊沙灘、龍宮的全部場景,以及在陳塘關和火焰蓮花等重要場景的製作。最終在成片中體現的內容不過二十多分鐘,但紅鯉的團隊為這二十分鐘付出了近兩年的努力。

回想製作《哪吒》的過程,戈弋說,“當時996工作制引發爭議的時候,大家都很羨慕。畢竟我們在最高峰的三個月裡,恨不得‘007’。說‘007’有些誇張,但公司120人的團隊,在連續三個月的時間裡每天都工作十五個小時以上幾乎是常態。”

紅鯉的主力成員此前參與過《龍之谷》《精靈王座》《風語咒》等動畫影片的製作。戈弋自己曾是《精靈王座》的聯合導演之一。《精靈王座》兩年前上映時也被不少大V讚譽製作精良。而身為導演的戈弋坦言和《哪吒》相比,複雜程度還是差了一大截。《精靈王座》全片的特效鏡頭是700個,只有《哪吒》的一半。更不用說其中一些特效鏡頭的複雜程度。

光是一個陳塘關大戰後哪吒、敖丙共赴天劫開出“火焰蓮花”的特效鏡頭,團隊就死磕了整整六個月。“它的體量太龐大了。你可以想象這是在一個城鎮級別的天空,天上有一團巨大的冰牆,然後要再用一朵蓮花把這片牆包裹住,火焰燃燒融化掉它。電影鏡頭短短六秒鐘,但因為我們CG特效其實也是依照物理特性來的,這裡面發生的粒子和粒子碰撞的速度是超過音速的,在現實當中不可能有一個火苗是超過音速的那種存在。所以當時在物理計算量方面,會經常出現電腦理解不了而崩解的情況,我們要反覆測試。”因為計算量過於龐大,當設置好一幀畫面所有的參數以後,可能甚至要等一天,製作團隊才能看到這個畫面生成。“而這還只是一幀的效果。”

除了將天馬行空的恢弘想象落到實處算崩無數次電腦外,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細節也佔用了反覆打磨的時間。比如龍宮裡龍族為敖丙送上自己身上最硬的鱗片組成萬麟甲的一場戲,從沒有人見過的龍鱗應該是什麼樣的質感?穿上後的效果也讓團隊糾結打磨了三個月時間。而在電影最終的體現上,這身萬麟甲並沒有具體的形態,敖丙穿上後衣著也和此前幾乎沒有兩樣,只是如果仔細分別,會發現衣服上多了一層細膩的底紋,這是導演所想要的若隱若現的“無形的神裝”的質感。

為影片做全片3D立體轉制的萬麟文化同樣是一家上海公司。這家公司這些年做了《精靈王座》《風語咒》等多部口碑動畫的3D轉制。公司的負責人韓曉菲在談起和餃子的合作時,同樣感慨這部動畫的製作精良與用心。

作為一部專門提供動畫3D轉制服務的公司,萬麟從2012年起經手過動畫大大小小,“我見過不少甲方只是拿立體作為增加票房的一個籌碼,或者作為獲取當地政府補貼的一個噱頭,真正拿立體作為實體內容價值的一個技術手段的團隊,是很難得的。”萬麟文化的負責人韓曉菲介紹,這次與《哪吒》的合作,從2015年劇本討論的階段他就已經有所介入,雖然大部分時候3D轉制被視為影片製作的後端環節,但萬麟在鏡頭測試的環節已經加入參與建議。韓曉菲透露,他做轉制的片子能夠在早期就介入的比例可能也就20%。

而為《哪吒》賦予更生動的立體感,在表現絢麗多變的空間和激烈變換的動作的同時又避免讓人產生暈眩感,其實也是不小的挑戰。以一場太乙真人帶哪吒遨遊“江山社稷圖”為例,導演選擇以長鏡頭的方式展現法術的神奇境界,對於3D製作來說則增加了不少麻煩,“通常單個鏡頭在做的時候,我們只考慮到一個鏡頭的深與淺,但是你要在一個長鏡頭裡去表現,景深不斷切換就會增加難度。太乙真人帶哪吒玩的時候設計了像過山車一樣的路線,我們就要做到真的是跟過山車一樣的那種俯衝感,需要把景深感拉大,但是鏡頭一轉又到了兩個人對話,這就要我們去做平衡,否則深淺變化太大人的眼睛會受不了這麼強烈的刺激。”

除了紅鯉和萬麟,還有作為聯合制作公司的上海鏡天動漫、負責後期合成的朱庇特、負責燈光合層的海岸線、CFX特效的卜動文化也都是來自上海的動畫力量。

“國漫崛起”是一群人的堅持

從一個更長遠的時間線和更寬廣的圖譜來看,《哪吒》的成功決不是偶然。餃子從醫學生轉型成動畫導演,《打,打個大西瓜》早已證明其才華,但一部如此大體量的動畫製作背後的力量更是令人振奮。

《哪吒》主要出品方彩條屋這些年幾乎在每年夏天都承包了當年國產動漫的口碑之作,從《大聖歸來》到《大魚海棠》《大護法》,兼顧作者性和商業性,同時不斷拓寬國產院線動畫作品的類型和邊界。可可豆文化是導演餃子自己的公司,此次他帶領自己的團隊,死磕的幾乎是片中在他看來“最難的部分”。十月文化是《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的公司,製作方之一的大千陽光也曾參與《大聖歸來》的製作。作為主要製作公司之一的上海紅鯉和江蘇紅鯨其實是註冊在不同地方擁有不同分工的同一團隊,其主力是曾參與《精靈王座》《龍之谷:破曉奇兵》《風語咒》等作品的動畫人。此外,包括製作《尋龍訣》《西遊》系列、《魔獸》《陰陽師》等諸多電影和遊戲特效的製作公司和團隊成員都出現在《哪吒》的製作人員名單中。

《哪吒之魔童降世》全片最初有5000多個鏡頭,大概是普通動畫的3倍,最後經過導演挑選留下了不到2000個分鏡頭,其中特效鏡頭達1318個,這個數字堪稱國內歷史上的動畫片之最。

儘管也遇到了溝通成本高、格式難統一等各種問題,這樣的分線製作模式在參與者看來仍有重要的意義。“動畫的製作週期其實是很長的,《哪吒》集中製作的時間其實就一年多,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在一年的時間裡做到這樣,我們通過五家主要製作公司統領,再以層層分包的方式,將任務分出去,最後再歸到我們這裡統一,既保證效率,其實也是幫助整個動畫產業成長。其實好萊塢的很多動畫也是這樣去做的。”戈弋介紹。

而這些團隊,有的曾經做出紅極一時的爆款,有些也曾奮力拼命作出揹負“吐槽”甚至“罵名”的爛片,即便一些只參與了一兩個鏡頭被業界認為只是“三流”的小公司,在戈弋看來,也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和足以獨當一面的厲害人才。“什麼算一流?什麼算三流?重要的是最後他做出來了一流的作品,他就是一流!”

而恰是過往這些作品、經驗、人才甚至設備的積累,才成就了今天的“國漫之光”。拿3D轉制的環節來說,韓曉菲透露,萬麟一開始也只是簡單地讓畫面顯得立體,之後因為每一次承接到需要細心打磨的作品,和導演探討鏡頭空間的表現要求,不斷從項目中提升、進步,從購買國外軟件,到自行研發3D立體合成、3D立體轉制、3D立體剪輯、3D立體渲染等技術,“可說是這些要求越來越高的作品倒逼我們也不斷鑽研、升級我們的技藝。”

和當下國內眾多動畫製作團隊打過交道後,韓曉菲總結,這些年能夠出來的團隊,雖然個性各異,但幾乎都有同一個共性,“他們都是很堅持和執著的,但凡能夠成功的,雖然也有運氣的因素,但主要還是歸功於堅持。這個行業需要的時間長,市場時好時壞,今天有人給你錢,明天可能就要餓肚子。沒有堅持的人做不出好作品。”

這是一次中國動畫等待已久的成功

上週網上流傳著一個關於哪吒幕後製作的小花絮,一位負責片中申公豹頭部動畫的製作人員因為受不了高強度的工作離職,跳槽到了新公司,沒想到依然要繼續做申公豹頭部的工作。導演餃子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也透露,無論自己公司還是承接了製作的團隊,離職率都大幅提升。參與制作的人員也坦言,製作這部動畫的過程的確辛苦。而這種辛苦一直以來也是動畫行業的常態。

“我們這個行業很多人,有時候開玩笑說‘拋妻棄子’,其實也不誇張。”戈弋從1997年從事動畫行業至今,對這行的不易深有體會。“我們除了要在生產過程中接受這樣的工作強度,心理上也承受著身邊人的不理解和對他們的愧疚。甚至觀眾對這個行業也失去信心,對國產動畫抱有偏見,都是讓很多人選擇退出這個行業的原因。”《哪吒》的出圈,令這些參與制作的人都收穫到身邊人的加油和肯定,“每一次聽到身邊有人說他們看了《哪吒》,很喜歡,跟我們說加油——這一刻是最驕傲的。”戈弋說,“所以在大家為《哪吒》的故事鼓掌之前,我覺得首先要為幕後的這1600個製作人員鼓掌。”

2015年《大聖歸來》為國產動畫人注入一劑強心針,但之後幾年裡再沒有動畫能夠打破甚至接近大聖的票房紀錄。“之前一直有這種論調,說動畫片天然是存在‘天花板’的,甚至於說《大聖歸來》已經觸及到了這層天花板,但現在看來,這也是一種‘偏見’。動畫從來不是沒有觀眾,這些年一系列的優秀作品也培養了觀眾的信心。包括動畫片,也就是電影的一種,和任何電影一樣,只要是優秀的,觀眾就願意為你喝彩,為你買單。”戈弋十分肯定此次《哪吒》成功的意義,影片“打破偏見”的主題在敘事內外一以貫之地一次次切中命題,而這正是當下中國動畫人所亟需的。戈弋打趣說,這陣子有人開玩笑說《哪吒》就是那種“全村的希望”,其實是這個行業的那麼多公司,每家都把自己身上最硬的鱗片給了他,讓他穿上了“萬麟甲”。

《哪吒》的成功也引發了對動畫製作產業和人才的思考,戈弋透露,電影上映後公司也得到了包括政府相關部門、同行、媒體和高校的關注。澎湃新聞記者採訪當天,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的執行院長也來到紅鯉就未來合作共同培養專業動畫人才的問題進行了洽談。

“上海的動畫人才從來不算充裕”,這是戈弋和韓曉菲在上海從業多年來共同的感受,本土高校在這個專業上的輸入力並不強,加上學校教育和產業實際需求脫節嚴重,普遍很難直接從學校畢業生中獲得可用的人才。而即便招了新人由公司培訓到能夠實際“投產”的水準,艱苦的付出和並不豐厚的回報也很難讓這個行業留住人才。“動畫永遠有兩個接近的毗鄰產業,一個是廣告,一個是遊戲,它們都比動畫有錢。”戈弋說,“能留下來的這些人,真的都是理想主義者,但畢竟不能一直靠理想。”

紅鯉動畫近年來獲得了上海市文化發展基金會的資金扶持,落戶嘉定後也獲得了嘉定區政府相應的辦公場所和人才落戶的幫助。“每一次得到政府的更多的支持,更多的補助,我們都會把它化成實際的生產力,再反哺到這個行業。”

值得一提的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結尾彩蛋提及的另一部“封神宇宙”鉅製《姜子牙》,也由紅鯉動畫擔任核心技術和視覺等製作工作。同期,戈弋的團隊也在參與《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新作《深海》的各種研發階段的打磨工作,可以說,這些年國產動畫的“夢之隊”選手和團隊正在越來越深度地集結會師。“未來紅鯉作為上海的本土動畫公司,將全方位發力打造更多高端動畫電影,也期望全國各路動畫英傑加入,壯大動畫隊伍。”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