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大聖到哪吒:那些被證明的與被改變的

所幸,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我們的大聖披著紅披風再次開天闢地而來。

大聖創造了9.56億的票房,是當年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哆啦A夢:伴我同行》與歐美動畫電影票房第一《超能陸戰隊》的近兩倍。

當年的《大聖歸來》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驚喜,也為後來者在一片荒野之中第一次殺出了一條能看得見商業化彼岸巔峰的路。

而《哪吒》正是踏在了這一條《大聖》開荒之路上,才讓中國動畫擁有了首次徹底的商業化勝利。

這條路上,有著成熟的動畫技術,對中國動畫有了革新性認識的觀眾和剛發現新大陸的資本。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大聖到哪吒:那些被證明的與被改變的

所幸,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我們的大聖披著紅披風再次開天闢地而來。

大聖創造了9.56億的票房,是當年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哆啦A夢:伴我同行》與歐美動畫電影票房第一《超能陸戰隊》的近兩倍。

當年的《大聖歸來》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驚喜,也為後來者在一片荒野之中第一次殺出了一條能看得見商業化彼岸巔峰的路。

而《哪吒》正是踏在了這一條《大聖》開荒之路上,才讓中國動畫擁有了首次徹底的商業化勝利。

這條路上,有著成熟的動畫技術,對中國動畫有了革新性認識的觀眾和剛發現新大陸的資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一,《大聖》用“要殺人的3D”證明了中國的現代動畫製作技術早已與國際接軌,這一點在《哪吒》電影裡繼續發揚光大。

其實,早在《大聖歸來》之前,中國就有不少動畫製作團隊是包括歐美與日本在內的國際一線動畫公司的外包,比如位於南京建鄴區的原力動畫,就是微軟、美國藝電、索尼、夢工廠、迪士尼等國際行業巨頭的長期合作伙伴。

但在《大聖》之前,中國觀眾並不知道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由中國動畫人制作,中國資本更不關心在美國電影中的“外包”動畫技術。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大聖到哪吒:那些被證明的與被改變的

所幸,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我們的大聖披著紅披風再次開天闢地而來。

大聖創造了9.56億的票房,是當年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哆啦A夢:伴我同行》與歐美動畫電影票房第一《超能陸戰隊》的近兩倍。

當年的《大聖歸來》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驚喜,也為後來者在一片荒野之中第一次殺出了一條能看得見商業化彼岸巔峰的路。

而《哪吒》正是踏在了這一條《大聖》開荒之路上,才讓中國動畫擁有了首次徹底的商業化勝利。

這條路上,有著成熟的動畫技術,對中國動畫有了革新性認識的觀眾和剛發現新大陸的資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一,《大聖》用“要殺人的3D”證明了中國的現代動畫製作技術早已與國際接軌,這一點在《哪吒》電影裡繼續發揚光大。

其實,早在《大聖歸來》之前,中國就有不少動畫製作團隊是包括歐美與日本在內的國際一線動畫公司的外包,比如位於南京建鄴區的原力動畫,就是微軟、美國藝電、索尼、夢工廠、迪士尼等國際行業巨頭的長期合作伙伴。

但在《大聖》之前,中國觀眾並不知道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由中國動畫人制作,中國資本更不關心在美國電影中的“外包”動畫技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二,從《大聖》開始,動畫電影的個性化“導演”也開始備受關注,不論是《大聖》的導演田曉鵬,還是《哪吒》的導演餃子。

對於商業化電影來說,“導演”的作用向來相當關鍵,名導本身就是電影賣點,一部電影成功後導演也必然成為焦點之一。

個性化的導演,也會為電影本身創造更具辨識度的人物乃至風格。

但在此前,動畫電影只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並不算做“電影”,所以動畫導演們都像是“隱身”了。

《大聖》導演田曉鵬與《哪吒》導演餃子引發的市場與行業的雙重高關注度,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動畫電影開始像真正的“電影”那樣受到尊重,而非僅屬於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更不是隻能生存在童年緬懷裡的故事。

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革新,為動畫電影迎來了真正的“電影”市場觀眾的關注。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大聖到哪吒:那些被證明的與被改變的

所幸,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我們的大聖披著紅披風再次開天闢地而來。

大聖創造了9.56億的票房,是當年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哆啦A夢:伴我同行》與歐美動畫電影票房第一《超能陸戰隊》的近兩倍。

當年的《大聖歸來》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驚喜,也為後來者在一片荒野之中第一次殺出了一條能看得見商業化彼岸巔峰的路。

而《哪吒》正是踏在了這一條《大聖》開荒之路上,才讓中國動畫擁有了首次徹底的商業化勝利。

這條路上,有著成熟的動畫技術,對中國動畫有了革新性認識的觀眾和剛發現新大陸的資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一,《大聖》用“要殺人的3D”證明了中國的現代動畫製作技術早已與國際接軌,這一點在《哪吒》電影裡繼續發揚光大。

其實,早在《大聖歸來》之前,中國就有不少動畫製作團隊是包括歐美與日本在內的國際一線動畫公司的外包,比如位於南京建鄴區的原力動畫,就是微軟、美國藝電、索尼、夢工廠、迪士尼等國際行業巨頭的長期合作伙伴。

但在《大聖》之前,中國觀眾並不知道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由中國動畫人制作,中國資本更不關心在美國電影中的“外包”動畫技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二,從《大聖》開始,動畫電影的個性化“導演”也開始備受關注,不論是《大聖》的導演田曉鵬,還是《哪吒》的導演餃子。

對於商業化電影來說,“導演”的作用向來相當關鍵,名導本身就是電影賣點,一部電影成功後導演也必然成為焦點之一。

個性化的導演,也會為電影本身創造更具辨識度的人物乃至風格。

但在此前,動畫電影只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並不算做“電影”,所以動畫導演們都像是“隱身”了。

《大聖》導演田曉鵬與《哪吒》導演餃子引發的市場與行業的雙重高關注度,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動畫電影開始像真正的“電影”那樣受到尊重,而非僅屬於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更不是隻能生存在童年緬懷裡的故事。

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革新,為動畫電影迎來了真正的“電影”市場觀眾的關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餃子

第三,《大聖》終於讓資本市場看到了中國動畫的可投資前景,改變了動畫人的生存方式。

在《大聖》之前,資本也誤入歧途地跟隨低齡化動畫與流量明星大IP,看重週期短的快速回報與現有的“流量”與“粉絲”積累。

而真正如《大聖》一般的中國動畫電影,給資本帶來的前期印象則是“投資回報週期過長”、“投資風險高”與“天花板式低迴報”。

導演田曉鵬透露《大聖歸來》耗時8年,期間多次面臨沒有資金的境地,只能靠著接動畫外包與向親戚朋友借錢撐下去,不少鏡頭因為資金跟不上只能“閹割”。

漫長的等待與當時慘淡的動畫電影市場讓資本失去了勇氣,好在動畫人的夢想與堅持,讓大聖贏來了市場與觀眾真金白銀式的肯定,也讓資本發現了新大陸。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大聖到哪吒:那些被證明的與被改變的

所幸,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我們的大聖披著紅披風再次開天闢地而來。

大聖創造了9.56億的票房,是當年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哆啦A夢:伴我同行》與歐美動畫電影票房第一《超能陸戰隊》的近兩倍。

當年的《大聖歸來》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驚喜,也為後來者在一片荒野之中第一次殺出了一條能看得見商業化彼岸巔峰的路。

而《哪吒》正是踏在了這一條《大聖》開荒之路上,才讓中國動畫擁有了首次徹底的商業化勝利。

這條路上,有著成熟的動畫技術,對中國動畫有了革新性認識的觀眾和剛發現新大陸的資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一,《大聖》用“要殺人的3D”證明了中國的現代動畫製作技術早已與國際接軌,這一點在《哪吒》電影裡繼續發揚光大。

其實,早在《大聖歸來》之前,中國就有不少動畫製作團隊是包括歐美與日本在內的國際一線動畫公司的外包,比如位於南京建鄴區的原力動畫,就是微軟、美國藝電、索尼、夢工廠、迪士尼等國際行業巨頭的長期合作伙伴。

但在《大聖》之前,中國觀眾並不知道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由中國動畫人制作,中國資本更不關心在美國電影中的“外包”動畫技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二,從《大聖》開始,動畫電影的個性化“導演”也開始備受關注,不論是《大聖》的導演田曉鵬,還是《哪吒》的導演餃子。

對於商業化電影來說,“導演”的作用向來相當關鍵,名導本身就是電影賣點,一部電影成功後導演也必然成為焦點之一。

個性化的導演,也會為電影本身創造更具辨識度的人物乃至風格。

但在此前,動畫電影只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並不算做“電影”,所以動畫導演們都像是“隱身”了。

《大聖》導演田曉鵬與《哪吒》導演餃子引發的市場與行業的雙重高關注度,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動畫電影開始像真正的“電影”那樣受到尊重,而非僅屬於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更不是隻能生存在童年緬懷裡的故事。

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革新,為動畫電影迎來了真正的“電影”市場觀眾的關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餃子

第三,《大聖》終於讓資本市場看到了中國動畫的可投資前景,改變了動畫人的生存方式。

在《大聖》之前,資本也誤入歧途地跟隨低齡化動畫與流量明星大IP,看重週期短的快速回報與現有的“流量”與“粉絲”積累。

而真正如《大聖》一般的中國動畫電影,給資本帶來的前期印象則是“投資回報週期過長”、“投資風險高”與“天花板式低迴報”。

導演田曉鵬透露《大聖歸來》耗時8年,期間多次面臨沒有資金的境地,只能靠著接動畫外包與向親戚朋友借錢撐下去,不少鏡頭因為資金跟不上只能“閹割”。

漫長的等待與當時慘淡的動畫電影市場讓資本失去了勇氣,好在動畫人的夢想與堅持,讓大聖贏來了市場與觀眾真金白銀式的肯定,也讓資本發現了新大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大聖歸來票房位列2015年中國票房榜top10(cr:豆瓣@鳥甲)

《哪吒》的導演餃子也曾表示,“我要深深感謝田曉鵬導演,如果沒有大聖,就不會有哪吒。以前國產動畫的生存王道是把製作成本壓縮在政府補貼之下,所以創作者會一股腦地挖空心思降低成本。但是《大聖歸來》給我當頭一棒:只要和觀眾以真心換真心,觀眾們是願意看好的作品的,甚至更加會寬容。這也堅定了我的信念。

在《哪吒》登頂中國影視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後,許多國產動畫都給予了《哪吒》真誠的祝賀與共同的態度,“國漫邁出一大步,依舊是起步”

這也或許正是現階段國漫的生存狀態,珍惜每一顆火種來抱團取暖,最終總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大聖到哪吒:那些被證明的與被改變的

所幸,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我們的大聖披著紅披風再次開天闢地而來。

大聖創造了9.56億的票房,是當年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哆啦A夢:伴我同行》與歐美動畫電影票房第一《超能陸戰隊》的近兩倍。

當年的《大聖歸來》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驚喜,也為後來者在一片荒野之中第一次殺出了一條能看得見商業化彼岸巔峰的路。

而《哪吒》正是踏在了這一條《大聖》開荒之路上,才讓中國動畫擁有了首次徹底的商業化勝利。

這條路上,有著成熟的動畫技術,對中國動畫有了革新性認識的觀眾和剛發現新大陸的資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一,《大聖》用“要殺人的3D”證明了中國的現代動畫製作技術早已與國際接軌,這一點在《哪吒》電影裡繼續發揚光大。

其實,早在《大聖歸來》之前,中國就有不少動畫製作團隊是包括歐美與日本在內的國際一線動畫公司的外包,比如位於南京建鄴區的原力動畫,就是微軟、美國藝電、索尼、夢工廠、迪士尼等國際行業巨頭的長期合作伙伴。

但在《大聖》之前,中國觀眾並不知道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由中國動畫人制作,中國資本更不關心在美國電影中的“外包”動畫技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二,從《大聖》開始,動畫電影的個性化“導演”也開始備受關注,不論是《大聖》的導演田曉鵬,還是《哪吒》的導演餃子。

對於商業化電影來說,“導演”的作用向來相當關鍵,名導本身就是電影賣點,一部電影成功後導演也必然成為焦點之一。

個性化的導演,也會為電影本身創造更具辨識度的人物乃至風格。

但在此前,動畫電影只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並不算做“電影”,所以動畫導演們都像是“隱身”了。

《大聖》導演田曉鵬與《哪吒》導演餃子引發的市場與行業的雙重高關注度,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動畫電影開始像真正的“電影”那樣受到尊重,而非僅屬於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更不是隻能生存在童年緬懷裡的故事。

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革新,為動畫電影迎來了真正的“電影”市場觀眾的關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餃子

第三,《大聖》終於讓資本市場看到了中國動畫的可投資前景,改變了動畫人的生存方式。

在《大聖》之前,資本也誤入歧途地跟隨低齡化動畫與流量明星大IP,看重週期短的快速回報與現有的“流量”與“粉絲”積累。

而真正如《大聖》一般的中國動畫電影,給資本帶來的前期印象則是“投資回報週期過長”、“投資風險高”與“天花板式低迴報”。

導演田曉鵬透露《大聖歸來》耗時8年,期間多次面臨沒有資金的境地,只能靠著接動畫外包與向親戚朋友借錢撐下去,不少鏡頭因為資金跟不上只能“閹割”。

漫長的等待與當時慘淡的動畫電影市場讓資本失去了勇氣,好在動畫人的夢想與堅持,讓大聖贏來了市場與觀眾真金白銀式的肯定,也讓資本發現了新大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大聖歸來票房位列2015年中國票房榜top10(cr:豆瓣@鳥甲)

《哪吒》的導演餃子也曾表示,“我要深深感謝田曉鵬導演,如果沒有大聖,就不會有哪吒。以前國產動畫的生存王道是把製作成本壓縮在政府補貼之下,所以創作者會一股腦地挖空心思降低成本。但是《大聖歸來》給我當頭一棒:只要和觀眾以真心換真心,觀眾們是願意看好的作品的,甚至更加會寬容。這也堅定了我的信念。

在《哪吒》登頂中國影視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後,許多國產動畫都給予了《哪吒》真誠的祝賀與共同的態度,“國漫邁出一大步,依舊是起步”

這也或許正是現階段國漫的生存狀態,珍惜每一顆火種來抱團取暖,最終總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國漫齊賀《哪吒》登頂中國影史動畫電影冠軍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大聖到哪吒:那些被證明的與被改變的

所幸,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我們的大聖披著紅披風再次開天闢地而來。

大聖創造了9.56億的票房,是當年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哆啦A夢:伴我同行》與歐美動畫電影票房第一《超能陸戰隊》的近兩倍。

當年的《大聖歸來》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驚喜,也為後來者在一片荒野之中第一次殺出了一條能看得見商業化彼岸巔峰的路。

而《哪吒》正是踏在了這一條《大聖》開荒之路上,才讓中國動畫擁有了首次徹底的商業化勝利。

這條路上,有著成熟的動畫技術,對中國動畫有了革新性認識的觀眾和剛發現新大陸的資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一,《大聖》用“要殺人的3D”證明了中國的現代動畫製作技術早已與國際接軌,這一點在《哪吒》電影裡繼續發揚光大。

其實,早在《大聖歸來》之前,中國就有不少動畫製作團隊是包括歐美與日本在內的國際一線動畫公司的外包,比如位於南京建鄴區的原力動畫,就是微軟、美國藝電、索尼、夢工廠、迪士尼等國際行業巨頭的長期合作伙伴。

但在《大聖》之前,中國觀眾並不知道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由中國動畫人制作,中國資本更不關心在美國電影中的“外包”動畫技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二,從《大聖》開始,動畫電影的個性化“導演”也開始備受關注,不論是《大聖》的導演田曉鵬,還是《哪吒》的導演餃子。

對於商業化電影來說,“導演”的作用向來相當關鍵,名導本身就是電影賣點,一部電影成功後導演也必然成為焦點之一。

個性化的導演,也會為電影本身創造更具辨識度的人物乃至風格。

但在此前,動畫電影只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並不算做“電影”,所以動畫導演們都像是“隱身”了。

《大聖》導演田曉鵬與《哪吒》導演餃子引發的市場與行業的雙重高關注度,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動畫電影開始像真正的“電影”那樣受到尊重,而非僅屬於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更不是隻能生存在童年緬懷裡的故事。

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革新,為動畫電影迎來了真正的“電影”市場觀眾的關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餃子

第三,《大聖》終於讓資本市場看到了中國動畫的可投資前景,改變了動畫人的生存方式。

在《大聖》之前,資本也誤入歧途地跟隨低齡化動畫與流量明星大IP,看重週期短的快速回報與現有的“流量”與“粉絲”積累。

而真正如《大聖》一般的中國動畫電影,給資本帶來的前期印象則是“投資回報週期過長”、“投資風險高”與“天花板式低迴報”。

導演田曉鵬透露《大聖歸來》耗時8年,期間多次面臨沒有資金的境地,只能靠著接動畫外包與向親戚朋友借錢撐下去,不少鏡頭因為資金跟不上只能“閹割”。

漫長的等待與當時慘淡的動畫電影市場讓資本失去了勇氣,好在動畫人的夢想與堅持,讓大聖贏來了市場與觀眾真金白銀式的肯定,也讓資本發現了新大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大聖歸來票房位列2015年中國票房榜top10(cr:豆瓣@鳥甲)

《哪吒》的導演餃子也曾表示,“我要深深感謝田曉鵬導演,如果沒有大聖,就不會有哪吒。以前國產動畫的生存王道是把製作成本壓縮在政府補貼之下,所以創作者會一股腦地挖空心思降低成本。但是《大聖歸來》給我當頭一棒:只要和觀眾以真心換真心,觀眾們是願意看好的作品的,甚至更加會寬容。這也堅定了我的信念。

在《哪吒》登頂中國影視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後,許多國產動畫都給予了《哪吒》真誠的祝賀與共同的態度,“國漫邁出一大步,依舊是起步”

這也或許正是現階段國漫的生存狀態,珍惜每一顆火種來抱團取暖,最終總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國漫齊賀《哪吒》登頂中國影史動畫電影冠軍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在哪吒降世前後:資本在猶豫,產業在萌芽

相對於動畫人的堅定信念而言,資本卻是猶豫的。

光線電影就是個好例子,光線曾投資《大聖歸來》,卻在中途撤資,曾一度被引以笑談。

不過,在當年《大聖》用市場的真金白銀票房開天闢地之後,光線快速組建了彩條屋動畫,投資了包括《大聖歸來》製作方十月文化、《哪吒》電影製作方可可豆工作室在內的十餘個國內動畫工作室,挑選有潛力、有才華的導演與動畫人,想要孵化更多更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

在日益增長的動漫產業產值下,光線並不是唯一一家在《大聖》成功之後在動畫領域佈局的資本,阿里、騰訊等新興資本都紛紛入局。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大聖到哪吒:那些被證明的與被改變的

所幸,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我們的大聖披著紅披風再次開天闢地而來。

大聖創造了9.56億的票房,是當年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哆啦A夢:伴我同行》與歐美動畫電影票房第一《超能陸戰隊》的近兩倍。

當年的《大聖歸來》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驚喜,也為後來者在一片荒野之中第一次殺出了一條能看得見商業化彼岸巔峰的路。

而《哪吒》正是踏在了這一條《大聖》開荒之路上,才讓中國動畫擁有了首次徹底的商業化勝利。

這條路上,有著成熟的動畫技術,對中國動畫有了革新性認識的觀眾和剛發現新大陸的資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一,《大聖》用“要殺人的3D”證明了中國的現代動畫製作技術早已與國際接軌,這一點在《哪吒》電影裡繼續發揚光大。

其實,早在《大聖歸來》之前,中國就有不少動畫製作團隊是包括歐美與日本在內的國際一線動畫公司的外包,比如位於南京建鄴區的原力動畫,就是微軟、美國藝電、索尼、夢工廠、迪士尼等國際行業巨頭的長期合作伙伴。

但在《大聖》之前,中國觀眾並不知道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由中國動畫人制作,中國資本更不關心在美國電影中的“外包”動畫技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二,從《大聖》開始,動畫電影的個性化“導演”也開始備受關注,不論是《大聖》的導演田曉鵬,還是《哪吒》的導演餃子。

對於商業化電影來說,“導演”的作用向來相當關鍵,名導本身就是電影賣點,一部電影成功後導演也必然成為焦點之一。

個性化的導演,也會為電影本身創造更具辨識度的人物乃至風格。

但在此前,動畫電影只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並不算做“電影”,所以動畫導演們都像是“隱身”了。

《大聖》導演田曉鵬與《哪吒》導演餃子引發的市場與行業的雙重高關注度,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動畫電影開始像真正的“電影”那樣受到尊重,而非僅屬於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更不是隻能生存在童年緬懷裡的故事。

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革新,為動畫電影迎來了真正的“電影”市場觀眾的關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餃子

第三,《大聖》終於讓資本市場看到了中國動畫的可投資前景,改變了動畫人的生存方式。

在《大聖》之前,資本也誤入歧途地跟隨低齡化動畫與流量明星大IP,看重週期短的快速回報與現有的“流量”與“粉絲”積累。

而真正如《大聖》一般的中國動畫電影,給資本帶來的前期印象則是“投資回報週期過長”、“投資風險高”與“天花板式低迴報”。

導演田曉鵬透露《大聖歸來》耗時8年,期間多次面臨沒有資金的境地,只能靠著接動畫外包與向親戚朋友借錢撐下去,不少鏡頭因為資金跟不上只能“閹割”。

漫長的等待與當時慘淡的動畫電影市場讓資本失去了勇氣,好在動畫人的夢想與堅持,讓大聖贏來了市場與觀眾真金白銀式的肯定,也讓資本發現了新大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大聖歸來票房位列2015年中國票房榜top10(cr:豆瓣@鳥甲)

《哪吒》的導演餃子也曾表示,“我要深深感謝田曉鵬導演,如果沒有大聖,就不會有哪吒。以前國產動畫的生存王道是把製作成本壓縮在政府補貼之下,所以創作者會一股腦地挖空心思降低成本。但是《大聖歸來》給我當頭一棒:只要和觀眾以真心換真心,觀眾們是願意看好的作品的,甚至更加會寬容。這也堅定了我的信念。

在《哪吒》登頂中國影視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後,許多國產動畫都給予了《哪吒》真誠的祝賀與共同的態度,“國漫邁出一大步,依舊是起步”

這也或許正是現階段國漫的生存狀態,珍惜每一顆火種來抱團取暖,最終總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國漫齊賀《哪吒》登頂中國影史動畫電影冠軍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在哪吒降世前後:資本在猶豫,產業在萌芽

相對於動畫人的堅定信念而言,資本卻是猶豫的。

光線電影就是個好例子,光線曾投資《大聖歸來》,卻在中途撤資,曾一度被引以笑談。

不過,在當年《大聖》用市場的真金白銀票房開天闢地之後,光線快速組建了彩條屋動畫,投資了包括《大聖歸來》製作方十月文化、《哪吒》電影製作方可可豆工作室在內的十餘個國內動畫工作室,挑選有潛力、有才華的導演與動畫人,想要孵化更多更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

在日益增長的動漫產業產值下,光線並不是唯一一家在《大聖》成功之後在動畫領域佈局的資本,阿里、騰訊等新興資本都紛紛入局。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日益增長的中國動漫行業規模(cr:艾瑞數據)

阿里看上了追光動畫,隨後在相當短的時間內連續推出了《小門神》等三部動畫電影,但均慘遭滑鐵盧,總算在2019年初推出了《白蛇·緣起》斬獲4.4億票房實現盈利,儘管這一票房僅為當年《大聖》的一半。

騰訊則把目光轉向資本運轉週期更短的動漫劇集、網絡電影與IP改編,推出了《斗羅大陸》、《狐妖小紅娘》等一批高人氣動漫,卻遲遲不踏入動畫電影圈。

相比較光線,阿里與騰訊這兩家互聯網巨頭在動畫電影領域的投資步伐都顯得侷促了些。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大聖到哪吒:那些被證明的與被改變的

所幸,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我們的大聖披著紅披風再次開天闢地而來。

大聖創造了9.56億的票房,是當年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哆啦A夢:伴我同行》與歐美動畫電影票房第一《超能陸戰隊》的近兩倍。

當年的《大聖歸來》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驚喜,也為後來者在一片荒野之中第一次殺出了一條能看得見商業化彼岸巔峰的路。

而《哪吒》正是踏在了這一條《大聖》開荒之路上,才讓中國動畫擁有了首次徹底的商業化勝利。

這條路上,有著成熟的動畫技術,對中國動畫有了革新性認識的觀眾和剛發現新大陸的資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一,《大聖》用“要殺人的3D”證明了中國的現代動畫製作技術早已與國際接軌,這一點在《哪吒》電影裡繼續發揚光大。

其實,早在《大聖歸來》之前,中國就有不少動畫製作團隊是包括歐美與日本在內的國際一線動畫公司的外包,比如位於南京建鄴區的原力動畫,就是微軟、美國藝電、索尼、夢工廠、迪士尼等國際行業巨頭的長期合作伙伴。

但在《大聖》之前,中國觀眾並不知道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由中國動畫人制作,中國資本更不關心在美國電影中的“外包”動畫技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二,從《大聖》開始,動畫電影的個性化“導演”也開始備受關注,不論是《大聖》的導演田曉鵬,還是《哪吒》的導演餃子。

對於商業化電影來說,“導演”的作用向來相當關鍵,名導本身就是電影賣點,一部電影成功後導演也必然成為焦點之一。

個性化的導演,也會為電影本身創造更具辨識度的人物乃至風格。

但在此前,動畫電影只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並不算做“電影”,所以動畫導演們都像是“隱身”了。

《大聖》導演田曉鵬與《哪吒》導演餃子引發的市場與行業的雙重高關注度,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動畫電影開始像真正的“電影”那樣受到尊重,而非僅屬於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更不是隻能生存在童年緬懷裡的故事。

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革新,為動畫電影迎來了真正的“電影”市場觀眾的關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餃子

第三,《大聖》終於讓資本市場看到了中國動畫的可投資前景,改變了動畫人的生存方式。

在《大聖》之前,資本也誤入歧途地跟隨低齡化動畫與流量明星大IP,看重週期短的快速回報與現有的“流量”與“粉絲”積累。

而真正如《大聖》一般的中國動畫電影,給資本帶來的前期印象則是“投資回報週期過長”、“投資風險高”與“天花板式低迴報”。

導演田曉鵬透露《大聖歸來》耗時8年,期間多次面臨沒有資金的境地,只能靠著接動畫外包與向親戚朋友借錢撐下去,不少鏡頭因為資金跟不上只能“閹割”。

漫長的等待與當時慘淡的動畫電影市場讓資本失去了勇氣,好在動畫人的夢想與堅持,讓大聖贏來了市場與觀眾真金白銀式的肯定,也讓資本發現了新大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大聖歸來票房位列2015年中國票房榜top10(cr:豆瓣@鳥甲)

《哪吒》的導演餃子也曾表示,“我要深深感謝田曉鵬導演,如果沒有大聖,就不會有哪吒。以前國產動畫的生存王道是把製作成本壓縮在政府補貼之下,所以創作者會一股腦地挖空心思降低成本。但是《大聖歸來》給我當頭一棒:只要和觀眾以真心換真心,觀眾們是願意看好的作品的,甚至更加會寬容。這也堅定了我的信念。

在《哪吒》登頂中國影視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後,許多國產動畫都給予了《哪吒》真誠的祝賀與共同的態度,“國漫邁出一大步,依舊是起步”

這也或許正是現階段國漫的生存狀態,珍惜每一顆火種來抱團取暖,最終總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國漫齊賀《哪吒》登頂中國影史動畫電影冠軍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在哪吒降世前後:資本在猶豫,產業在萌芽

相對於動畫人的堅定信念而言,資本卻是猶豫的。

光線電影就是個好例子,光線曾投資《大聖歸來》,卻在中途撤資,曾一度被引以笑談。

不過,在當年《大聖》用市場的真金白銀票房開天闢地之後,光線快速組建了彩條屋動畫,投資了包括《大聖歸來》製作方十月文化、《哪吒》電影製作方可可豆工作室在內的十餘個國內動畫工作室,挑選有潛力、有才華的導演與動畫人,想要孵化更多更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

在日益增長的動漫產業產值下,光線並不是唯一一家在《大聖》成功之後在動畫領域佈局的資本,阿里、騰訊等新興資本都紛紛入局。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日益增長的中國動漫行業規模(cr:艾瑞數據)

阿里看上了追光動畫,隨後在相當短的時間內連續推出了《小門神》等三部動畫電影,但均慘遭滑鐵盧,總算在2019年初推出了《白蛇·緣起》斬獲4.4億票房實現盈利,儘管這一票房僅為當年《大聖》的一半。

騰訊則把目光轉向資本運轉週期更短的動漫劇集、網絡電影與IP改編,推出了《斗羅大陸》、《狐妖小紅娘》等一批高人氣動漫,卻遲遲不踏入動畫電影圈。

相比較光線,阿里與騰訊這兩家互聯網巨頭在動畫電影領域的投資步伐都顯得侷促了些。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白蛇·緣起》曾被譽為國產動畫電影的畫面巔峰

互聯網巨頭尚且如此,一般資本的腳步則更加保守。

鮮有人知的是,在《大聖》之後的動畫電影資本投資高潮,也曾遭遇過退潮。

《哪吒》對於《大聖》而言是一種開荒者的傳承,是真正意義上彩條屋所選中孵化出的第一部商業動畫電影,但這一孵化過程用了四年,對於一般資本而言,四年的時間太長了。

這也就意味著,在《哪吒》到來之前,國產動畫電影的天花板已經存在了四年。

這四年,讓一部分資本甚至相對保守的行業媒體都將《大聖》的成功歸結於一次偶然。

根據艾瑞所發佈的《2017年中國動畫行業報道》,“2016年,動漫產業的投融資行為達到了歷史高峰,當年動漫行業投融資事件達到125起。隨後進入短暫的調整期,資本對動漫行業的保持關注,但投資趨於冷靜。

央視網此前曾作出評論,“從產品角度看,動漫產品具有高風險性,爆款的出現有一定的偶然性,投資方相對謹慎,對優秀人才吸引力不足,國產動漫則陷入低投入低產出的惡性循環中。”

而光線傳媒此前也在答投資人提問中將動畫電影投資的特點定義為:“門檻高、週期長和風險較大。”

在從《大聖》到《哪吒》的這四年中,也不乏有優秀的動畫電影作品,但商業化的天花板始終存在,這讓資本市場對《大聖》所曾破除的“成見”又復甦了,這一次,是盈利能力上的“成見”。

根據cbo中國票房數據,非低齡化國產動畫電影在《大聖》到《哪吒》期間,共上映10部影片,其中5億級作品2部(《大魚海棠》5.6億、《白蛇緣起》4.5億);億元左右級票房作品4部(《風語咒》1.13億、《大護法》0.88億、《昨日青空》0.84億、《小門神》0.79億);而兩部票房最為慘淡的電影甚至不足500萬。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大聖到哪吒:那些被證明的與被改變的

所幸,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我們的大聖披著紅披風再次開天闢地而來。

大聖創造了9.56億的票房,是當年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哆啦A夢:伴我同行》與歐美動畫電影票房第一《超能陸戰隊》的近兩倍。

當年的《大聖歸來》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驚喜,也為後來者在一片荒野之中第一次殺出了一條能看得見商業化彼岸巔峰的路。

而《哪吒》正是踏在了這一條《大聖》開荒之路上,才讓中國動畫擁有了首次徹底的商業化勝利。

這條路上,有著成熟的動畫技術,對中國動畫有了革新性認識的觀眾和剛發現新大陸的資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一,《大聖》用“要殺人的3D”證明了中國的現代動畫製作技術早已與國際接軌,這一點在《哪吒》電影裡繼續發揚光大。

其實,早在《大聖歸來》之前,中國就有不少動畫製作團隊是包括歐美與日本在內的國際一線動畫公司的外包,比如位於南京建鄴區的原力動畫,就是微軟、美國藝電、索尼、夢工廠、迪士尼等國際行業巨頭的長期合作伙伴。

但在《大聖》之前,中國觀眾並不知道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由中國動畫人制作,中國資本更不關心在美國電影中的“外包”動畫技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二,從《大聖》開始,動畫電影的個性化“導演”也開始備受關注,不論是《大聖》的導演田曉鵬,還是《哪吒》的導演餃子。

對於商業化電影來說,“導演”的作用向來相當關鍵,名導本身就是電影賣點,一部電影成功後導演也必然成為焦點之一。

個性化的導演,也會為電影本身創造更具辨識度的人物乃至風格。

但在此前,動畫電影只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並不算做“電影”,所以動畫導演們都像是“隱身”了。

《大聖》導演田曉鵬與《哪吒》導演餃子引發的市場與行業的雙重高關注度,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動畫電影開始像真正的“電影”那樣受到尊重,而非僅屬於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更不是隻能生存在童年緬懷裡的故事。

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革新,為動畫電影迎來了真正的“電影”市場觀眾的關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餃子

第三,《大聖》終於讓資本市場看到了中國動畫的可投資前景,改變了動畫人的生存方式。

在《大聖》之前,資本也誤入歧途地跟隨低齡化動畫與流量明星大IP,看重週期短的快速回報與現有的“流量”與“粉絲”積累。

而真正如《大聖》一般的中國動畫電影,給資本帶來的前期印象則是“投資回報週期過長”、“投資風險高”與“天花板式低迴報”。

導演田曉鵬透露《大聖歸來》耗時8年,期間多次面臨沒有資金的境地,只能靠著接動畫外包與向親戚朋友借錢撐下去,不少鏡頭因為資金跟不上只能“閹割”。

漫長的等待與當時慘淡的動畫電影市場讓資本失去了勇氣,好在動畫人的夢想與堅持,讓大聖贏來了市場與觀眾真金白銀式的肯定,也讓資本發現了新大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大聖歸來票房位列2015年中國票房榜top10(cr:豆瓣@鳥甲)

《哪吒》的導演餃子也曾表示,“我要深深感謝田曉鵬導演,如果沒有大聖,就不會有哪吒。以前國產動畫的生存王道是把製作成本壓縮在政府補貼之下,所以創作者會一股腦地挖空心思降低成本。但是《大聖歸來》給我當頭一棒:只要和觀眾以真心換真心,觀眾們是願意看好的作品的,甚至更加會寬容。這也堅定了我的信念。

在《哪吒》登頂中國影視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後,許多國產動畫都給予了《哪吒》真誠的祝賀與共同的態度,“國漫邁出一大步,依舊是起步”

這也或許正是現階段國漫的生存狀態,珍惜每一顆火種來抱團取暖,最終總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國漫齊賀《哪吒》登頂中國影史動畫電影冠軍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在哪吒降世前後:資本在猶豫,產業在萌芽

相對於動畫人的堅定信念而言,資本卻是猶豫的。

光線電影就是個好例子,光線曾投資《大聖歸來》,卻在中途撤資,曾一度被引以笑談。

不過,在當年《大聖》用市場的真金白銀票房開天闢地之後,光線快速組建了彩條屋動畫,投資了包括《大聖歸來》製作方十月文化、《哪吒》電影製作方可可豆工作室在內的十餘個國內動畫工作室,挑選有潛力、有才華的導演與動畫人,想要孵化更多更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

在日益增長的動漫產業產值下,光線並不是唯一一家在《大聖》成功之後在動畫領域佈局的資本,阿里、騰訊等新興資本都紛紛入局。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日益增長的中國動漫行業規模(cr:艾瑞數據)

阿里看上了追光動畫,隨後在相當短的時間內連續推出了《小門神》等三部動畫電影,但均慘遭滑鐵盧,總算在2019年初推出了《白蛇·緣起》斬獲4.4億票房實現盈利,儘管這一票房僅為當年《大聖》的一半。

騰訊則把目光轉向資本運轉週期更短的動漫劇集、網絡電影與IP改編,推出了《斗羅大陸》、《狐妖小紅娘》等一批高人氣動漫,卻遲遲不踏入動畫電影圈。

相比較光線,阿里與騰訊這兩家互聯網巨頭在動畫電影領域的投資步伐都顯得侷促了些。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白蛇·緣起》曾被譽為國產動畫電影的畫面巔峰

互聯網巨頭尚且如此,一般資本的腳步則更加保守。

鮮有人知的是,在《大聖》之後的動畫電影資本投資高潮,也曾遭遇過退潮。

《哪吒》對於《大聖》而言是一種開荒者的傳承,是真正意義上彩條屋所選中孵化出的第一部商業動畫電影,但這一孵化過程用了四年,對於一般資本而言,四年的時間太長了。

這也就意味著,在《哪吒》到來之前,國產動畫電影的天花板已經存在了四年。

這四年,讓一部分資本甚至相對保守的行業媒體都將《大聖》的成功歸結於一次偶然。

根據艾瑞所發佈的《2017年中國動畫行業報道》,“2016年,動漫產業的投融資行為達到了歷史高峰,當年動漫行業投融資事件達到125起。隨後進入短暫的調整期,資本對動漫行業的保持關注,但投資趨於冷靜。

央視網此前曾作出評論,“從產品角度看,動漫產品具有高風險性,爆款的出現有一定的偶然性,投資方相對謹慎,對優秀人才吸引力不足,國產動漫則陷入低投入低產出的惡性循環中。”

而光線傳媒此前也在答投資人提問中將動畫電影投資的特點定義為:“門檻高、週期長和風險較大。”

在從《大聖》到《哪吒》的這四年中,也不乏有優秀的動畫電影作品,但商業化的天花板始終存在,這讓資本市場對《大聖》所曾破除的“成見”又復甦了,這一次,是盈利能力上的“成見”。

根據cbo中國票房數據,非低齡化國產動畫電影在《大聖》到《哪吒》期間,共上映10部影片,其中5億級作品2部(《大魚海棠》5.6億、《白蛇緣起》4.5億);億元左右級票房作品4部(《風語咒》1.13億、《大護法》0.88億、《昨日青空》0.84億、《小門神》0.79億);而兩部票房最為慘淡的電影甚至不足500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劇情完成度極高的《大護法》卻票房尚未破億

儘管與一般影片相比,動畫電影的失敗率並沒有那麼高,本錢賠起來似乎也並未像《上海堡壘》一般驚人,但似乎除了產出數量低外,票房也總欠缺了些許資本上的“想象力”。

畢竟中國電影票房大盤在2018年就達到609.76億元,比起大聖歸來時的2015年增長了38.36%。

在《哪吒》降世之前,中國內地票房達到20億的電影有16部,但其中動畫電影數量為零。

票房破10億的電影有65部,動畫電影數量僅為4部,且清一色為歐美動畫。

此前引進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瘋狂動物城》儘管口碑爆棚且創下動畫電影票房紀錄,也不過是15.3億。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大聖到哪吒:那些被證明的與被改變的

所幸,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我們的大聖披著紅披風再次開天闢地而來。

大聖創造了9.56億的票房,是當年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哆啦A夢:伴我同行》與歐美動畫電影票房第一《超能陸戰隊》的近兩倍。

當年的《大聖歸來》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驚喜,也為後來者在一片荒野之中第一次殺出了一條能看得見商業化彼岸巔峰的路。

而《哪吒》正是踏在了這一條《大聖》開荒之路上,才讓中國動畫擁有了首次徹底的商業化勝利。

這條路上,有著成熟的動畫技術,對中國動畫有了革新性認識的觀眾和剛發現新大陸的資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一,《大聖》用“要殺人的3D”證明了中國的現代動畫製作技術早已與國際接軌,這一點在《哪吒》電影裡繼續發揚光大。

其實,早在《大聖歸來》之前,中國就有不少動畫製作團隊是包括歐美與日本在內的國際一線動畫公司的外包,比如位於南京建鄴區的原力動畫,就是微軟、美國藝電、索尼、夢工廠、迪士尼等國際行業巨頭的長期合作伙伴。

但在《大聖》之前,中國觀眾並不知道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由中國動畫人制作,中國資本更不關心在美國電影中的“外包”動畫技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二,從《大聖》開始,動畫電影的個性化“導演”也開始備受關注,不論是《大聖》的導演田曉鵬,還是《哪吒》的導演餃子。

對於商業化電影來說,“導演”的作用向來相當關鍵,名導本身就是電影賣點,一部電影成功後導演也必然成為焦點之一。

個性化的導演,也會為電影本身創造更具辨識度的人物乃至風格。

但在此前,動畫電影只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並不算做“電影”,所以動畫導演們都像是“隱身”了。

《大聖》導演田曉鵬與《哪吒》導演餃子引發的市場與行業的雙重高關注度,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動畫電影開始像真正的“電影”那樣受到尊重,而非僅屬於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更不是隻能生存在童年緬懷裡的故事。

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革新,為動畫電影迎來了真正的“電影”市場觀眾的關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餃子

第三,《大聖》終於讓資本市場看到了中國動畫的可投資前景,改變了動畫人的生存方式。

在《大聖》之前,資本也誤入歧途地跟隨低齡化動畫與流量明星大IP,看重週期短的快速回報與現有的“流量”與“粉絲”積累。

而真正如《大聖》一般的中國動畫電影,給資本帶來的前期印象則是“投資回報週期過長”、“投資風險高”與“天花板式低迴報”。

導演田曉鵬透露《大聖歸來》耗時8年,期間多次面臨沒有資金的境地,只能靠著接動畫外包與向親戚朋友借錢撐下去,不少鏡頭因為資金跟不上只能“閹割”。

漫長的等待與當時慘淡的動畫電影市場讓資本失去了勇氣,好在動畫人的夢想與堅持,讓大聖贏來了市場與觀眾真金白銀式的肯定,也讓資本發現了新大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大聖歸來票房位列2015年中國票房榜top10(cr:豆瓣@鳥甲)

《哪吒》的導演餃子也曾表示,“我要深深感謝田曉鵬導演,如果沒有大聖,就不會有哪吒。以前國產動畫的生存王道是把製作成本壓縮在政府補貼之下,所以創作者會一股腦地挖空心思降低成本。但是《大聖歸來》給我當頭一棒:只要和觀眾以真心換真心,觀眾們是願意看好的作品的,甚至更加會寬容。這也堅定了我的信念。

在《哪吒》登頂中國影視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後,許多國產動畫都給予了《哪吒》真誠的祝賀與共同的態度,“國漫邁出一大步,依舊是起步”

這也或許正是現階段國漫的生存狀態,珍惜每一顆火種來抱團取暖,最終總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國漫齊賀《哪吒》登頂中國影史動畫電影冠軍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在哪吒降世前後:資本在猶豫,產業在萌芽

相對於動畫人的堅定信念而言,資本卻是猶豫的。

光線電影就是個好例子,光線曾投資《大聖歸來》,卻在中途撤資,曾一度被引以笑談。

不過,在當年《大聖》用市場的真金白銀票房開天闢地之後,光線快速組建了彩條屋動畫,投資了包括《大聖歸來》製作方十月文化、《哪吒》電影製作方可可豆工作室在內的十餘個國內動畫工作室,挑選有潛力、有才華的導演與動畫人,想要孵化更多更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

在日益增長的動漫產業產值下,光線並不是唯一一家在《大聖》成功之後在動畫領域佈局的資本,阿里、騰訊等新興資本都紛紛入局。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日益增長的中國動漫行業規模(cr:艾瑞數據)

阿里看上了追光動畫,隨後在相當短的時間內連續推出了《小門神》等三部動畫電影,但均慘遭滑鐵盧,總算在2019年初推出了《白蛇·緣起》斬獲4.4億票房實現盈利,儘管這一票房僅為當年《大聖》的一半。

騰訊則把目光轉向資本運轉週期更短的動漫劇集、網絡電影與IP改編,推出了《斗羅大陸》、《狐妖小紅娘》等一批高人氣動漫,卻遲遲不踏入動畫電影圈。

相比較光線,阿里與騰訊這兩家互聯網巨頭在動畫電影領域的投資步伐都顯得侷促了些。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白蛇·緣起》曾被譽為國產動畫電影的畫面巔峰

互聯網巨頭尚且如此,一般資本的腳步則更加保守。

鮮有人知的是,在《大聖》之後的動畫電影資本投資高潮,也曾遭遇過退潮。

《哪吒》對於《大聖》而言是一種開荒者的傳承,是真正意義上彩條屋所選中孵化出的第一部商業動畫電影,但這一孵化過程用了四年,對於一般資本而言,四年的時間太長了。

這也就意味著,在《哪吒》到來之前,國產動畫電影的天花板已經存在了四年。

這四年,讓一部分資本甚至相對保守的行業媒體都將《大聖》的成功歸結於一次偶然。

根據艾瑞所發佈的《2017年中國動畫行業報道》,“2016年,動漫產業的投融資行為達到了歷史高峰,當年動漫行業投融資事件達到125起。隨後進入短暫的調整期,資本對動漫行業的保持關注,但投資趨於冷靜。

央視網此前曾作出評論,“從產品角度看,動漫產品具有高風險性,爆款的出現有一定的偶然性,投資方相對謹慎,對優秀人才吸引力不足,國產動漫則陷入低投入低產出的惡性循環中。”

而光線傳媒此前也在答投資人提問中將動畫電影投資的特點定義為:“門檻高、週期長和風險較大。”

在從《大聖》到《哪吒》的這四年中,也不乏有優秀的動畫電影作品,但商業化的天花板始終存在,這讓資本市場對《大聖》所曾破除的“成見”又復甦了,這一次,是盈利能力上的“成見”。

根據cbo中國票房數據,非低齡化國產動畫電影在《大聖》到《哪吒》期間,共上映10部影片,其中5億級作品2部(《大魚海棠》5.6億、《白蛇緣起》4.5億);億元左右級票房作品4部(《風語咒》1.13億、《大護法》0.88億、《昨日青空》0.84億、《小門神》0.79億);而兩部票房最為慘淡的電影甚至不足500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劇情完成度極高的《大護法》卻票房尚未破億

儘管與一般影片相比,動畫電影的失敗率並沒有那麼高,本錢賠起來似乎也並未像《上海堡壘》一般驚人,但似乎除了產出數量低外,票房也總欠缺了些許資本上的“想象力”。

畢竟中國電影票房大盤在2018年就達到609.76億元,比起大聖歸來時的2015年增長了38.36%。

在《哪吒》降世之前,中國內地票房達到20億的電影有16部,但其中動畫電影數量為零。

票房破10億的電影有65部,動畫電影數量僅為4部,且清一色為歐美動畫。

此前引進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瘋狂動物城》儘管口碑爆棚且創下動畫電影票房紀錄,也不過是15.3億。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瘋狂動物城》

這裡還有另一個數據,“根據智研諮詢的研究,2018年,日本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占6席,票房佔比33%;美國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占5席,票房佔比24%;而同期中國TOP20電影中無動畫類型。”

表面看起來,大多數的中國觀眾似乎對動畫電影還真沒太大興趣。

在這樣的市場票房表現下,製作週期長的全齡向動畫電影被一般資本市場貼上“票房天花板太低”的標籤也並不難以理解。

我們也能推測,就連《大聖》當初開天闢地式的成功也愈發失去了對於一般資本的說服力。

好在,在《大聖》歸來的四年之後,《哪吒》總算降世了。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大聖到哪吒:那些被證明的與被改變的

所幸,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我們的大聖披著紅披風再次開天闢地而來。

大聖創造了9.56億的票房,是當年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哆啦A夢:伴我同行》與歐美動畫電影票房第一《超能陸戰隊》的近兩倍。

當年的《大聖歸來》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驚喜,也為後來者在一片荒野之中第一次殺出了一條能看得見商業化彼岸巔峰的路。

而《哪吒》正是踏在了這一條《大聖》開荒之路上,才讓中國動畫擁有了首次徹底的商業化勝利。

這條路上,有著成熟的動畫技術,對中國動畫有了革新性認識的觀眾和剛發現新大陸的資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一,《大聖》用“要殺人的3D”證明了中國的現代動畫製作技術早已與國際接軌,這一點在《哪吒》電影裡繼續發揚光大。

其實,早在《大聖歸來》之前,中國就有不少動畫製作團隊是包括歐美與日本在內的國際一線動畫公司的外包,比如位於南京建鄴區的原力動畫,就是微軟、美國藝電、索尼、夢工廠、迪士尼等國際行業巨頭的長期合作伙伴。

但在《大聖》之前,中國觀眾並不知道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由中國動畫人制作,中國資本更不關心在美國電影中的“外包”動畫技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二,從《大聖》開始,動畫電影的個性化“導演”也開始備受關注,不論是《大聖》的導演田曉鵬,還是《哪吒》的導演餃子。

對於商業化電影來說,“導演”的作用向來相當關鍵,名導本身就是電影賣點,一部電影成功後導演也必然成為焦點之一。

個性化的導演,也會為電影本身創造更具辨識度的人物乃至風格。

但在此前,動畫電影只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並不算做“電影”,所以動畫導演們都像是“隱身”了。

《大聖》導演田曉鵬與《哪吒》導演餃子引發的市場與行業的雙重高關注度,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動畫電影開始像真正的“電影”那樣受到尊重,而非僅屬於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更不是隻能生存在童年緬懷裡的故事。

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革新,為動畫電影迎來了真正的“電影”市場觀眾的關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餃子

第三,《大聖》終於讓資本市場看到了中國動畫的可投資前景,改變了動畫人的生存方式。

在《大聖》之前,資本也誤入歧途地跟隨低齡化動畫與流量明星大IP,看重週期短的快速回報與現有的“流量”與“粉絲”積累。

而真正如《大聖》一般的中國動畫電影,給資本帶來的前期印象則是“投資回報週期過長”、“投資風險高”與“天花板式低迴報”。

導演田曉鵬透露《大聖歸來》耗時8年,期間多次面臨沒有資金的境地,只能靠著接動畫外包與向親戚朋友借錢撐下去,不少鏡頭因為資金跟不上只能“閹割”。

漫長的等待與當時慘淡的動畫電影市場讓資本失去了勇氣,好在動畫人的夢想與堅持,讓大聖贏來了市場與觀眾真金白銀式的肯定,也讓資本發現了新大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大聖歸來票房位列2015年中國票房榜top10(cr:豆瓣@鳥甲)

《哪吒》的導演餃子也曾表示,“我要深深感謝田曉鵬導演,如果沒有大聖,就不會有哪吒。以前國產動畫的生存王道是把製作成本壓縮在政府補貼之下,所以創作者會一股腦地挖空心思降低成本。但是《大聖歸來》給我當頭一棒:只要和觀眾以真心換真心,觀眾們是願意看好的作品的,甚至更加會寬容。這也堅定了我的信念。

在《哪吒》登頂中國影視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後,許多國產動畫都給予了《哪吒》真誠的祝賀與共同的態度,“國漫邁出一大步,依舊是起步”

這也或許正是現階段國漫的生存狀態,珍惜每一顆火種來抱團取暖,最終總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國漫齊賀《哪吒》登頂中國影史動畫電影冠軍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在哪吒降世前後:資本在猶豫,產業在萌芽

相對於動畫人的堅定信念而言,資本卻是猶豫的。

光線電影就是個好例子,光線曾投資《大聖歸來》,卻在中途撤資,曾一度被引以笑談。

不過,在當年《大聖》用市場的真金白銀票房開天闢地之後,光線快速組建了彩條屋動畫,投資了包括《大聖歸來》製作方十月文化、《哪吒》電影製作方可可豆工作室在內的十餘個國內動畫工作室,挑選有潛力、有才華的導演與動畫人,想要孵化更多更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

在日益增長的動漫產業產值下,光線並不是唯一一家在《大聖》成功之後在動畫領域佈局的資本,阿里、騰訊等新興資本都紛紛入局。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日益增長的中國動漫行業規模(cr:艾瑞數據)

阿里看上了追光動畫,隨後在相當短的時間內連續推出了《小門神》等三部動畫電影,但均慘遭滑鐵盧,總算在2019年初推出了《白蛇·緣起》斬獲4.4億票房實現盈利,儘管這一票房僅為當年《大聖》的一半。

騰訊則把目光轉向資本運轉週期更短的動漫劇集、網絡電影與IP改編,推出了《斗羅大陸》、《狐妖小紅娘》等一批高人氣動漫,卻遲遲不踏入動畫電影圈。

相比較光線,阿里與騰訊這兩家互聯網巨頭在動畫電影領域的投資步伐都顯得侷促了些。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白蛇·緣起》曾被譽為國產動畫電影的畫面巔峰

互聯網巨頭尚且如此,一般資本的腳步則更加保守。

鮮有人知的是,在《大聖》之後的動畫電影資本投資高潮,也曾遭遇過退潮。

《哪吒》對於《大聖》而言是一種開荒者的傳承,是真正意義上彩條屋所選中孵化出的第一部商業動畫電影,但這一孵化過程用了四年,對於一般資本而言,四年的時間太長了。

這也就意味著,在《哪吒》到來之前,國產動畫電影的天花板已經存在了四年。

這四年,讓一部分資本甚至相對保守的行業媒體都將《大聖》的成功歸結於一次偶然。

根據艾瑞所發佈的《2017年中國動畫行業報道》,“2016年,動漫產業的投融資行為達到了歷史高峰,當年動漫行業投融資事件達到125起。隨後進入短暫的調整期,資本對動漫行業的保持關注,但投資趨於冷靜。

央視網此前曾作出評論,“從產品角度看,動漫產品具有高風險性,爆款的出現有一定的偶然性,投資方相對謹慎,對優秀人才吸引力不足,國產動漫則陷入低投入低產出的惡性循環中。”

而光線傳媒此前也在答投資人提問中將動畫電影投資的特點定義為:“門檻高、週期長和風險較大。”

在從《大聖》到《哪吒》的這四年中,也不乏有優秀的動畫電影作品,但商業化的天花板始終存在,這讓資本市場對《大聖》所曾破除的“成見”又復甦了,這一次,是盈利能力上的“成見”。

根據cbo中國票房數據,非低齡化國產動畫電影在《大聖》到《哪吒》期間,共上映10部影片,其中5億級作品2部(《大魚海棠》5.6億、《白蛇緣起》4.5億);億元左右級票房作品4部(《風語咒》1.13億、《大護法》0.88億、《昨日青空》0.84億、《小門神》0.79億);而兩部票房最為慘淡的電影甚至不足500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劇情完成度極高的《大護法》卻票房尚未破億

儘管與一般影片相比,動畫電影的失敗率並沒有那麼高,本錢賠起來似乎也並未像《上海堡壘》一般驚人,但似乎除了產出數量低外,票房也總欠缺了些許資本上的“想象力”。

畢竟中國電影票房大盤在2018年就達到609.76億元,比起大聖歸來時的2015年增長了38.36%。

在《哪吒》降世之前,中國內地票房達到20億的電影有16部,但其中動畫電影數量為零。

票房破10億的電影有65部,動畫電影數量僅為4部,且清一色為歐美動畫。

此前引進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瘋狂動物城》儘管口碑爆棚且創下動畫電影票房紀錄,也不過是15.3億。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瘋狂動物城》

這裡還有另一個數據,“根據智研諮詢的研究,2018年,日本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占6席,票房佔比33%;美國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占5席,票房佔比24%;而同期中國TOP20電影中無動畫類型。”

表面看起來,大多數的中國觀眾似乎對動畫電影還真沒太大興趣。

在這樣的市場票房表現下,製作週期長的全齡向動畫電影被一般資本市場貼上“票房天花板太低”的標籤也並不難以理解。

我們也能推測,就連《大聖》當初開天闢地式的成功也愈發失去了對於一般資本的說服力。

好在,在《大聖》歸來的四年之後,《哪吒》總算降世了。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宛如陳塘關的殷夫人懷胎三年,總算生出來個混不吝的小魔王,乘著觀眾用真金白銀打造出來的風火輪,管他什麼“天命”還是“天花板”,都用混天綾攪了個天翻地覆,用火尖槍把那座“成見”大山捅出了個天窟窿。

中國影史票房榜上,終於有了一部票房超20億的動畫電影,而且還即將一舉加入40億俱樂部。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大聖到哪吒:那些被證明的與被改變的

所幸,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我們的大聖披著紅披風再次開天闢地而來。

大聖創造了9.56億的票房,是當年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哆啦A夢:伴我同行》與歐美動畫電影票房第一《超能陸戰隊》的近兩倍。

當年的《大聖歸來》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驚喜,也為後來者在一片荒野之中第一次殺出了一條能看得見商業化彼岸巔峰的路。

而《哪吒》正是踏在了這一條《大聖》開荒之路上,才讓中國動畫擁有了首次徹底的商業化勝利。

這條路上,有著成熟的動畫技術,對中國動畫有了革新性認識的觀眾和剛發現新大陸的資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一,《大聖》用“要殺人的3D”證明了中國的現代動畫製作技術早已與國際接軌,這一點在《哪吒》電影裡繼續發揚光大。

其實,早在《大聖歸來》之前,中國就有不少動畫製作團隊是包括歐美與日本在內的國際一線動畫公司的外包,比如位於南京建鄴區的原力動畫,就是微軟、美國藝電、索尼、夢工廠、迪士尼等國際行業巨頭的長期合作伙伴。

但在《大聖》之前,中國觀眾並不知道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由中國動畫人制作,中國資本更不關心在美國電影中的“外包”動畫技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二,從《大聖》開始,動畫電影的個性化“導演”也開始備受關注,不論是《大聖》的導演田曉鵬,還是《哪吒》的導演餃子。

對於商業化電影來說,“導演”的作用向來相當關鍵,名導本身就是電影賣點,一部電影成功後導演也必然成為焦點之一。

個性化的導演,也會為電影本身創造更具辨識度的人物乃至風格。

但在此前,動畫電影只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並不算做“電影”,所以動畫導演們都像是“隱身”了。

《大聖》導演田曉鵬與《哪吒》導演餃子引發的市場與行業的雙重高關注度,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動畫電影開始像真正的“電影”那樣受到尊重,而非僅屬於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更不是隻能生存在童年緬懷裡的故事。

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革新,為動畫電影迎來了真正的“電影”市場觀眾的關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餃子

第三,《大聖》終於讓資本市場看到了中國動畫的可投資前景,改變了動畫人的生存方式。

在《大聖》之前,資本也誤入歧途地跟隨低齡化動畫與流量明星大IP,看重週期短的快速回報與現有的“流量”與“粉絲”積累。

而真正如《大聖》一般的中國動畫電影,給資本帶來的前期印象則是“投資回報週期過長”、“投資風險高”與“天花板式低迴報”。

導演田曉鵬透露《大聖歸來》耗時8年,期間多次面臨沒有資金的境地,只能靠著接動畫外包與向親戚朋友借錢撐下去,不少鏡頭因為資金跟不上只能“閹割”。

漫長的等待與當時慘淡的動畫電影市場讓資本失去了勇氣,好在動畫人的夢想與堅持,讓大聖贏來了市場與觀眾真金白銀式的肯定,也讓資本發現了新大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大聖歸來票房位列2015年中國票房榜top10(cr:豆瓣@鳥甲)

《哪吒》的導演餃子也曾表示,“我要深深感謝田曉鵬導演,如果沒有大聖,就不會有哪吒。以前國產動畫的生存王道是把製作成本壓縮在政府補貼之下,所以創作者會一股腦地挖空心思降低成本。但是《大聖歸來》給我當頭一棒:只要和觀眾以真心換真心,觀眾們是願意看好的作品的,甚至更加會寬容。這也堅定了我的信念。

在《哪吒》登頂中國影視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後,許多國產動畫都給予了《哪吒》真誠的祝賀與共同的態度,“國漫邁出一大步,依舊是起步”

這也或許正是現階段國漫的生存狀態,珍惜每一顆火種來抱團取暖,最終總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國漫齊賀《哪吒》登頂中國影史動畫電影冠軍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在哪吒降世前後:資本在猶豫,產業在萌芽

相對於動畫人的堅定信念而言,資本卻是猶豫的。

光線電影就是個好例子,光線曾投資《大聖歸來》,卻在中途撤資,曾一度被引以笑談。

不過,在當年《大聖》用市場的真金白銀票房開天闢地之後,光線快速組建了彩條屋動畫,投資了包括《大聖歸來》製作方十月文化、《哪吒》電影製作方可可豆工作室在內的十餘個國內動畫工作室,挑選有潛力、有才華的導演與動畫人,想要孵化更多更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

在日益增長的動漫產業產值下,光線並不是唯一一家在《大聖》成功之後在動畫領域佈局的資本,阿里、騰訊等新興資本都紛紛入局。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日益增長的中國動漫行業規模(cr:艾瑞數據)

阿里看上了追光動畫,隨後在相當短的時間內連續推出了《小門神》等三部動畫電影,但均慘遭滑鐵盧,總算在2019年初推出了《白蛇·緣起》斬獲4.4億票房實現盈利,儘管這一票房僅為當年《大聖》的一半。

騰訊則把目光轉向資本運轉週期更短的動漫劇集、網絡電影與IP改編,推出了《斗羅大陸》、《狐妖小紅娘》等一批高人氣動漫,卻遲遲不踏入動畫電影圈。

相比較光線,阿里與騰訊這兩家互聯網巨頭在動畫電影領域的投資步伐都顯得侷促了些。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白蛇·緣起》曾被譽為國產動畫電影的畫面巔峰

互聯網巨頭尚且如此,一般資本的腳步則更加保守。

鮮有人知的是,在《大聖》之後的動畫電影資本投資高潮,也曾遭遇過退潮。

《哪吒》對於《大聖》而言是一種開荒者的傳承,是真正意義上彩條屋所選中孵化出的第一部商業動畫電影,但這一孵化過程用了四年,對於一般資本而言,四年的時間太長了。

這也就意味著,在《哪吒》到來之前,國產動畫電影的天花板已經存在了四年。

這四年,讓一部分資本甚至相對保守的行業媒體都將《大聖》的成功歸結於一次偶然。

根據艾瑞所發佈的《2017年中國動畫行業報道》,“2016年,動漫產業的投融資行為達到了歷史高峰,當年動漫行業投融資事件達到125起。隨後進入短暫的調整期,資本對動漫行業的保持關注,但投資趨於冷靜。

央視網此前曾作出評論,“從產品角度看,動漫產品具有高風險性,爆款的出現有一定的偶然性,投資方相對謹慎,對優秀人才吸引力不足,國產動漫則陷入低投入低產出的惡性循環中。”

而光線傳媒此前也在答投資人提問中將動畫電影投資的特點定義為:“門檻高、週期長和風險較大。”

在從《大聖》到《哪吒》的這四年中,也不乏有優秀的動畫電影作品,但商業化的天花板始終存在,這讓資本市場對《大聖》所曾破除的“成見”又復甦了,這一次,是盈利能力上的“成見”。

根據cbo中國票房數據,非低齡化國產動畫電影在《大聖》到《哪吒》期間,共上映10部影片,其中5億級作品2部(《大魚海棠》5.6億、《白蛇緣起》4.5億);億元左右級票房作品4部(《風語咒》1.13億、《大護法》0.88億、《昨日青空》0.84億、《小門神》0.79億);而兩部票房最為慘淡的電影甚至不足500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劇情完成度極高的《大護法》卻票房尚未破億

儘管與一般影片相比,動畫電影的失敗率並沒有那麼高,本錢賠起來似乎也並未像《上海堡壘》一般驚人,但似乎除了產出數量低外,票房也總欠缺了些許資本上的“想象力”。

畢竟中國電影票房大盤在2018年就達到609.76億元,比起大聖歸來時的2015年增長了38.36%。

在《哪吒》降世之前,中國內地票房達到20億的電影有16部,但其中動畫電影數量為零。

票房破10億的電影有65部,動畫電影數量僅為4部,且清一色為歐美動畫。

此前引進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瘋狂動物城》儘管口碑爆棚且創下動畫電影票房紀錄,也不過是15.3億。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瘋狂動物城》

這裡還有另一個數據,“根據智研諮詢的研究,2018年,日本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占6席,票房佔比33%;美國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占5席,票房佔比24%;而同期中國TOP20電影中無動畫類型。”

表面看起來,大多數的中國觀眾似乎對動畫電影還真沒太大興趣。

在這樣的市場票房表現下,製作週期長的全齡向動畫電影被一般資本市場貼上“票房天花板太低”的標籤也並不難以理解。

我們也能推測,就連《大聖》當初開天闢地式的成功也愈發失去了對於一般資本的說服力。

好在,在《大聖》歸來的四年之後,《哪吒》總算降世了。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宛如陳塘關的殷夫人懷胎三年,總算生出來個混不吝的小魔王,乘著觀眾用真金白銀打造出來的風火輪,管他什麼“天命”還是“天花板”,都用混天綾攪了個天翻地覆,用火尖槍把那座“成見”大山捅出了個天窟窿。

中國影史票房榜上,終於有了一部票房超20億的動畫電影,而且還即將一舉加入40億俱樂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這樣的成績其實並不是“偶然”,中國電影觀眾也早就點出了關鍵性原因——劇情,儘管在《哪吒》之前,上述的所謂數據很難有為資本提前預測動畫電影劇情價值的尺度。

在近年來上映的所有全齡向國產動畫電影中,無論是《大聖》還是《白蛇》,劇情薄弱都是其最大短板的普遍評價,更別提網評“聖母女主”“三觀不正”“邏輯崩塌”的《大魚海棠》了。

中國動畫無論是在3D技術還是場景製作上都在絕大部分“相對寬容”的中國觀眾眼裡無可挑剔了,但決定一部真正的電影成敗的關鍵點還是劇情,特別是符合中國觀眾胃口的劇情。

特別是當越來越多的中國觀眾能將動畫電影能放在真正的“電影”角度來看時,劇情本身更是至關重要。

放眼中國影視票房榜Top10,除了歐美大片以“特效”與“爆米花適口度”為重要觀影體驗要素的英雄主義影片外,除了兼具周星馳情懷與喜劇賀歲檔要素的《美人魚》外,劇情越發成為票房贏家的立身之本,譬如《我不是藥神》,譬如《流浪地球》與《戰狼》。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大聖到哪吒:那些被證明的與被改變的

所幸,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我們的大聖披著紅披風再次開天闢地而來。

大聖創造了9.56億的票房,是當年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哆啦A夢:伴我同行》與歐美動畫電影票房第一《超能陸戰隊》的近兩倍。

當年的《大聖歸來》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驚喜,也為後來者在一片荒野之中第一次殺出了一條能看得見商業化彼岸巔峰的路。

而《哪吒》正是踏在了這一條《大聖》開荒之路上,才讓中國動畫擁有了首次徹底的商業化勝利。

這條路上,有著成熟的動畫技術,對中國動畫有了革新性認識的觀眾和剛發現新大陸的資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一,《大聖》用“要殺人的3D”證明了中國的現代動畫製作技術早已與國際接軌,這一點在《哪吒》電影裡繼續發揚光大。

其實,早在《大聖歸來》之前,中國就有不少動畫製作團隊是包括歐美與日本在內的國際一線動畫公司的外包,比如位於南京建鄴區的原力動畫,就是微軟、美國藝電、索尼、夢工廠、迪士尼等國際行業巨頭的長期合作伙伴。

但在《大聖》之前,中國觀眾並不知道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由中國動畫人制作,中國資本更不關心在美國電影中的“外包”動畫技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二,從《大聖》開始,動畫電影的個性化“導演”也開始備受關注,不論是《大聖》的導演田曉鵬,還是《哪吒》的導演餃子。

對於商業化電影來說,“導演”的作用向來相當關鍵,名導本身就是電影賣點,一部電影成功後導演也必然成為焦點之一。

個性化的導演,也會為電影本身創造更具辨識度的人物乃至風格。

但在此前,動畫電影只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並不算做“電影”,所以動畫導演們都像是“隱身”了。

《大聖》導演田曉鵬與《哪吒》導演餃子引發的市場與行業的雙重高關注度,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動畫電影開始像真正的“電影”那樣受到尊重,而非僅屬於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更不是隻能生存在童年緬懷裡的故事。

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革新,為動畫電影迎來了真正的“電影”市場觀眾的關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餃子

第三,《大聖》終於讓資本市場看到了中國動畫的可投資前景,改變了動畫人的生存方式。

在《大聖》之前,資本也誤入歧途地跟隨低齡化動畫與流量明星大IP,看重週期短的快速回報與現有的“流量”與“粉絲”積累。

而真正如《大聖》一般的中國動畫電影,給資本帶來的前期印象則是“投資回報週期過長”、“投資風險高”與“天花板式低迴報”。

導演田曉鵬透露《大聖歸來》耗時8年,期間多次面臨沒有資金的境地,只能靠著接動畫外包與向親戚朋友借錢撐下去,不少鏡頭因為資金跟不上只能“閹割”。

漫長的等待與當時慘淡的動畫電影市場讓資本失去了勇氣,好在動畫人的夢想與堅持,讓大聖贏來了市場與觀眾真金白銀式的肯定,也讓資本發現了新大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大聖歸來票房位列2015年中國票房榜top10(cr:豆瓣@鳥甲)

《哪吒》的導演餃子也曾表示,“我要深深感謝田曉鵬導演,如果沒有大聖,就不會有哪吒。以前國產動畫的生存王道是把製作成本壓縮在政府補貼之下,所以創作者會一股腦地挖空心思降低成本。但是《大聖歸來》給我當頭一棒:只要和觀眾以真心換真心,觀眾們是願意看好的作品的,甚至更加會寬容。這也堅定了我的信念。

在《哪吒》登頂中國影視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後,許多國產動畫都給予了《哪吒》真誠的祝賀與共同的態度,“國漫邁出一大步,依舊是起步”

這也或許正是現階段國漫的生存狀態,珍惜每一顆火種來抱團取暖,最終總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國漫齊賀《哪吒》登頂中國影史動畫電影冠軍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在哪吒降世前後:資本在猶豫,產業在萌芽

相對於動畫人的堅定信念而言,資本卻是猶豫的。

光線電影就是個好例子,光線曾投資《大聖歸來》,卻在中途撤資,曾一度被引以笑談。

不過,在當年《大聖》用市場的真金白銀票房開天闢地之後,光線快速組建了彩條屋動畫,投資了包括《大聖歸來》製作方十月文化、《哪吒》電影製作方可可豆工作室在內的十餘個國內動畫工作室,挑選有潛力、有才華的導演與動畫人,想要孵化更多更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

在日益增長的動漫產業產值下,光線並不是唯一一家在《大聖》成功之後在動畫領域佈局的資本,阿里、騰訊等新興資本都紛紛入局。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日益增長的中國動漫行業規模(cr:艾瑞數據)

阿里看上了追光動畫,隨後在相當短的時間內連續推出了《小門神》等三部動畫電影,但均慘遭滑鐵盧,總算在2019年初推出了《白蛇·緣起》斬獲4.4億票房實現盈利,儘管這一票房僅為當年《大聖》的一半。

騰訊則把目光轉向資本運轉週期更短的動漫劇集、網絡電影與IP改編,推出了《斗羅大陸》、《狐妖小紅娘》等一批高人氣動漫,卻遲遲不踏入動畫電影圈。

相比較光線,阿里與騰訊這兩家互聯網巨頭在動畫電影領域的投資步伐都顯得侷促了些。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白蛇·緣起》曾被譽為國產動畫電影的畫面巔峰

互聯網巨頭尚且如此,一般資本的腳步則更加保守。

鮮有人知的是,在《大聖》之後的動畫電影資本投資高潮,也曾遭遇過退潮。

《哪吒》對於《大聖》而言是一種開荒者的傳承,是真正意義上彩條屋所選中孵化出的第一部商業動畫電影,但這一孵化過程用了四年,對於一般資本而言,四年的時間太長了。

這也就意味著,在《哪吒》到來之前,國產動畫電影的天花板已經存在了四年。

這四年,讓一部分資本甚至相對保守的行業媒體都將《大聖》的成功歸結於一次偶然。

根據艾瑞所發佈的《2017年中國動畫行業報道》,“2016年,動漫產業的投融資行為達到了歷史高峰,當年動漫行業投融資事件達到125起。隨後進入短暫的調整期,資本對動漫行業的保持關注,但投資趨於冷靜。

央視網此前曾作出評論,“從產品角度看,動漫產品具有高風險性,爆款的出現有一定的偶然性,投資方相對謹慎,對優秀人才吸引力不足,國產動漫則陷入低投入低產出的惡性循環中。”

而光線傳媒此前也在答投資人提問中將動畫電影投資的特點定義為:“門檻高、週期長和風險較大。”

在從《大聖》到《哪吒》的這四年中,也不乏有優秀的動畫電影作品,但商業化的天花板始終存在,這讓資本市場對《大聖》所曾破除的“成見”又復甦了,這一次,是盈利能力上的“成見”。

根據cbo中國票房數據,非低齡化國產動畫電影在《大聖》到《哪吒》期間,共上映10部影片,其中5億級作品2部(《大魚海棠》5.6億、《白蛇緣起》4.5億);億元左右級票房作品4部(《風語咒》1.13億、《大護法》0.88億、《昨日青空》0.84億、《小門神》0.79億);而兩部票房最為慘淡的電影甚至不足500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劇情完成度極高的《大護法》卻票房尚未破億

儘管與一般影片相比,動畫電影的失敗率並沒有那麼高,本錢賠起來似乎也並未像《上海堡壘》一般驚人,但似乎除了產出數量低外,票房也總欠缺了些許資本上的“想象力”。

畢竟中國電影票房大盤在2018年就達到609.76億元,比起大聖歸來時的2015年增長了38.36%。

在《哪吒》降世之前,中國內地票房達到20億的電影有16部,但其中動畫電影數量為零。

票房破10億的電影有65部,動畫電影數量僅為4部,且清一色為歐美動畫。

此前引進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瘋狂動物城》儘管口碑爆棚且創下動畫電影票房紀錄,也不過是15.3億。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瘋狂動物城》

這裡還有另一個數據,“根據智研諮詢的研究,2018年,日本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占6席,票房佔比33%;美國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占5席,票房佔比24%;而同期中國TOP20電影中無動畫類型。”

表面看起來,大多數的中國觀眾似乎對動畫電影還真沒太大興趣。

在這樣的市場票房表現下,製作週期長的全齡向動畫電影被一般資本市場貼上“票房天花板太低”的標籤也並不難以理解。

我們也能推測,就連《大聖》當初開天闢地式的成功也愈發失去了對於一般資本的說服力。

好在,在《大聖》歸來的四年之後,《哪吒》總算降世了。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宛如陳塘關的殷夫人懷胎三年,總算生出來個混不吝的小魔王,乘著觀眾用真金白銀打造出來的風火輪,管他什麼“天命”還是“天花板”,都用混天綾攪了個天翻地覆,用火尖槍把那座“成見”大山捅出了個天窟窿。

中國影史票房榜上,終於有了一部票房超20億的動畫電影,而且還即將一舉加入40億俱樂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這樣的成績其實並不是“偶然”,中國電影觀眾也早就點出了關鍵性原因——劇情,儘管在《哪吒》之前,上述的所謂數據很難有為資本提前預測動畫電影劇情價值的尺度。

在近年來上映的所有全齡向國產動畫電影中,無論是《大聖》還是《白蛇》,劇情薄弱都是其最大短板的普遍評價,更別提網評“聖母女主”“三觀不正”“邏輯崩塌”的《大魚海棠》了。

中國動畫無論是在3D技術還是場景製作上都在絕大部分“相對寬容”的中國觀眾眼裡無可挑剔了,但決定一部真正的電影成敗的關鍵點還是劇情,特別是符合中國觀眾胃口的劇情。

特別是當越來越多的中國觀眾能將動畫電影能放在真正的“電影”角度來看時,劇情本身更是至關重要。

放眼中國影視票房榜Top10,除了歐美大片以“特效”與“爆米花適口度”為重要觀影體驗要素的英雄主義影片外,除了兼具周星馳情懷與喜劇賀歲檔要素的《美人魚》外,劇情越發成為票房贏家的立身之本,譬如《我不是藥神》,譬如《流浪地球》與《戰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靠劇情與口碑逆襲的《我不是藥神》(中國票房榜第8)

讓我們回到中國動畫電影本身,儘管僅在劇情上,17年上映的《大護法》的劇情完成度也相當之高,但其本身是一部自主分級為“13歲以下不宜觀看”的成人動畫,而在畫風上也並不能完全發揮動畫技術層面的大屏幕特別魅力,在商業性上終究有著天生的劣勢。

而《哪吒》的出現,恰巧撞上了一個等待全齡化動畫商業好故事太久的市場。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大聖到哪吒:那些被證明的與被改變的

所幸,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我們的大聖披著紅披風再次開天闢地而來。

大聖創造了9.56億的票房,是當年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哆啦A夢:伴我同行》與歐美動畫電影票房第一《超能陸戰隊》的近兩倍。

當年的《大聖歸來》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驚喜,也為後來者在一片荒野之中第一次殺出了一條能看得見商業化彼岸巔峰的路。

而《哪吒》正是踏在了這一條《大聖》開荒之路上,才讓中國動畫擁有了首次徹底的商業化勝利。

這條路上,有著成熟的動畫技術,對中國動畫有了革新性認識的觀眾和剛發現新大陸的資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一,《大聖》用“要殺人的3D”證明了中國的現代動畫製作技術早已與國際接軌,這一點在《哪吒》電影裡繼續發揚光大。

其實,早在《大聖歸來》之前,中國就有不少動畫製作團隊是包括歐美與日本在內的國際一線動畫公司的外包,比如位於南京建鄴區的原力動畫,就是微軟、美國藝電、索尼、夢工廠、迪士尼等國際行業巨頭的長期合作伙伴。

但在《大聖》之前,中國觀眾並不知道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由中國動畫人制作,中國資本更不關心在美國電影中的“外包”動畫技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二,從《大聖》開始,動畫電影的個性化“導演”也開始備受關注,不論是《大聖》的導演田曉鵬,還是《哪吒》的導演餃子。

對於商業化電影來說,“導演”的作用向來相當關鍵,名導本身就是電影賣點,一部電影成功後導演也必然成為焦點之一。

個性化的導演,也會為電影本身創造更具辨識度的人物乃至風格。

但在此前,動畫電影只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並不算做“電影”,所以動畫導演們都像是“隱身”了。

《大聖》導演田曉鵬與《哪吒》導演餃子引發的市場與行業的雙重高關注度,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動畫電影開始像真正的“電影”那樣受到尊重,而非僅屬於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更不是隻能生存在童年緬懷裡的故事。

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革新,為動畫電影迎來了真正的“電影”市場觀眾的關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餃子

第三,《大聖》終於讓資本市場看到了中國動畫的可投資前景,改變了動畫人的生存方式。

在《大聖》之前,資本也誤入歧途地跟隨低齡化動畫與流量明星大IP,看重週期短的快速回報與現有的“流量”與“粉絲”積累。

而真正如《大聖》一般的中國動畫電影,給資本帶來的前期印象則是“投資回報週期過長”、“投資風險高”與“天花板式低迴報”。

導演田曉鵬透露《大聖歸來》耗時8年,期間多次面臨沒有資金的境地,只能靠著接動畫外包與向親戚朋友借錢撐下去,不少鏡頭因為資金跟不上只能“閹割”。

漫長的等待與當時慘淡的動畫電影市場讓資本失去了勇氣,好在動畫人的夢想與堅持,讓大聖贏來了市場與觀眾真金白銀式的肯定,也讓資本發現了新大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大聖歸來票房位列2015年中國票房榜top10(cr:豆瓣@鳥甲)

《哪吒》的導演餃子也曾表示,“我要深深感謝田曉鵬導演,如果沒有大聖,就不會有哪吒。以前國產動畫的生存王道是把製作成本壓縮在政府補貼之下,所以創作者會一股腦地挖空心思降低成本。但是《大聖歸來》給我當頭一棒:只要和觀眾以真心換真心,觀眾們是願意看好的作品的,甚至更加會寬容。這也堅定了我的信念。

在《哪吒》登頂中國影視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後,許多國產動畫都給予了《哪吒》真誠的祝賀與共同的態度,“國漫邁出一大步,依舊是起步”

這也或許正是現階段國漫的生存狀態,珍惜每一顆火種來抱團取暖,最終總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國漫齊賀《哪吒》登頂中國影史動畫電影冠軍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在哪吒降世前後:資本在猶豫,產業在萌芽

相對於動畫人的堅定信念而言,資本卻是猶豫的。

光線電影就是個好例子,光線曾投資《大聖歸來》,卻在中途撤資,曾一度被引以笑談。

不過,在當年《大聖》用市場的真金白銀票房開天闢地之後,光線快速組建了彩條屋動畫,投資了包括《大聖歸來》製作方十月文化、《哪吒》電影製作方可可豆工作室在內的十餘個國內動畫工作室,挑選有潛力、有才華的導演與動畫人,想要孵化更多更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

在日益增長的動漫產業產值下,光線並不是唯一一家在《大聖》成功之後在動畫領域佈局的資本,阿里、騰訊等新興資本都紛紛入局。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日益增長的中國動漫行業規模(cr:艾瑞數據)

阿里看上了追光動畫,隨後在相當短的時間內連續推出了《小門神》等三部動畫電影,但均慘遭滑鐵盧,總算在2019年初推出了《白蛇·緣起》斬獲4.4億票房實現盈利,儘管這一票房僅為當年《大聖》的一半。

騰訊則把目光轉向資本運轉週期更短的動漫劇集、網絡電影與IP改編,推出了《斗羅大陸》、《狐妖小紅娘》等一批高人氣動漫,卻遲遲不踏入動畫電影圈。

相比較光線,阿里與騰訊這兩家互聯網巨頭在動畫電影領域的投資步伐都顯得侷促了些。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白蛇·緣起》曾被譽為國產動畫電影的畫面巔峰

互聯網巨頭尚且如此,一般資本的腳步則更加保守。

鮮有人知的是,在《大聖》之後的動畫電影資本投資高潮,也曾遭遇過退潮。

《哪吒》對於《大聖》而言是一種開荒者的傳承,是真正意義上彩條屋所選中孵化出的第一部商業動畫電影,但這一孵化過程用了四年,對於一般資本而言,四年的時間太長了。

這也就意味著,在《哪吒》到來之前,國產動畫電影的天花板已經存在了四年。

這四年,讓一部分資本甚至相對保守的行業媒體都將《大聖》的成功歸結於一次偶然。

根據艾瑞所發佈的《2017年中國動畫行業報道》,“2016年,動漫產業的投融資行為達到了歷史高峰,當年動漫行業投融資事件達到125起。隨後進入短暫的調整期,資本對動漫行業的保持關注,但投資趨於冷靜。

央視網此前曾作出評論,“從產品角度看,動漫產品具有高風險性,爆款的出現有一定的偶然性,投資方相對謹慎,對優秀人才吸引力不足,國產動漫則陷入低投入低產出的惡性循環中。”

而光線傳媒此前也在答投資人提問中將動畫電影投資的特點定義為:“門檻高、週期長和風險較大。”

在從《大聖》到《哪吒》的這四年中,也不乏有優秀的動畫電影作品,但商業化的天花板始終存在,這讓資本市場對《大聖》所曾破除的“成見”又復甦了,這一次,是盈利能力上的“成見”。

根據cbo中國票房數據,非低齡化國產動畫電影在《大聖》到《哪吒》期間,共上映10部影片,其中5億級作品2部(《大魚海棠》5.6億、《白蛇緣起》4.5億);億元左右級票房作品4部(《風語咒》1.13億、《大護法》0.88億、《昨日青空》0.84億、《小門神》0.79億);而兩部票房最為慘淡的電影甚至不足500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劇情完成度極高的《大護法》卻票房尚未破億

儘管與一般影片相比,動畫電影的失敗率並沒有那麼高,本錢賠起來似乎也並未像《上海堡壘》一般驚人,但似乎除了產出數量低外,票房也總欠缺了些許資本上的“想象力”。

畢竟中國電影票房大盤在2018年就達到609.76億元,比起大聖歸來時的2015年增長了38.36%。

在《哪吒》降世之前,中國內地票房達到20億的電影有16部,但其中動畫電影數量為零。

票房破10億的電影有65部,動畫電影數量僅為4部,且清一色為歐美動畫。

此前引進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瘋狂動物城》儘管口碑爆棚且創下動畫電影票房紀錄,也不過是15.3億。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瘋狂動物城》

這裡還有另一個數據,“根據智研諮詢的研究,2018年,日本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占6席,票房佔比33%;美國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占5席,票房佔比24%;而同期中國TOP20電影中無動畫類型。”

表面看起來,大多數的中國觀眾似乎對動畫電影還真沒太大興趣。

在這樣的市場票房表現下,製作週期長的全齡向動畫電影被一般資本市場貼上“票房天花板太低”的標籤也並不難以理解。

我們也能推測,就連《大聖》當初開天闢地式的成功也愈發失去了對於一般資本的說服力。

好在,在《大聖》歸來的四年之後,《哪吒》總算降世了。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宛如陳塘關的殷夫人懷胎三年,總算生出來個混不吝的小魔王,乘著觀眾用真金白銀打造出來的風火輪,管他什麼“天命”還是“天花板”,都用混天綾攪了個天翻地覆,用火尖槍把那座“成見”大山捅出了個天窟窿。

中國影史票房榜上,終於有了一部票房超20億的動畫電影,而且還即將一舉加入40億俱樂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這樣的成績其實並不是“偶然”,中國電影觀眾也早就點出了關鍵性原因——劇情,儘管在《哪吒》之前,上述的所謂數據很難有為資本提前預測動畫電影劇情價值的尺度。

在近年來上映的所有全齡向國產動畫電影中,無論是《大聖》還是《白蛇》,劇情薄弱都是其最大短板的普遍評價,更別提網評“聖母女主”“三觀不正”“邏輯崩塌”的《大魚海棠》了。

中國動畫無論是在3D技術還是場景製作上都在絕大部分“相對寬容”的中國觀眾眼裡無可挑剔了,但決定一部真正的電影成敗的關鍵點還是劇情,特別是符合中國觀眾胃口的劇情。

特別是當越來越多的中國觀眾能將動畫電影能放在真正的“電影”角度來看時,劇情本身更是至關重要。

放眼中國影視票房榜Top10,除了歐美大片以“特效”與“爆米花適口度”為重要觀影體驗要素的英雄主義影片外,除了兼具周星馳情懷與喜劇賀歲檔要素的《美人魚》外,劇情越發成為票房贏家的立身之本,譬如《我不是藥神》,譬如《流浪地球》與《戰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靠劇情與口碑逆襲的《我不是藥神》(中國票房榜第8)

讓我們回到中國動畫電影本身,儘管僅在劇情上,17年上映的《大護法》的劇情完成度也相當之高,但其本身是一部自主分級為“13歲以下不宜觀看”的成人動畫,而在畫風上也並不能完全發揮動畫技術層面的大屏幕特別魅力,在商業性上終究有著天生的劣勢。

而《哪吒》的出現,恰巧撞上了一個等待全齡化動畫商業好故事太久的市場。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哪吒》的劇情並非需要如同《我不是藥神》一般的擁有社會人性層面的發人深思,也並非需要如同《流浪地球》一般有著宏大悲壯敘事氛圍,甚至也不需要如同《戰狼》一般有著強烈愛國主義色彩的共鳴,也許它只要有一個邏輯上挑不出問題、有一定深度和主題且相對複雜的故事就足夠了。

也許當一位並未被鋼鐵俠的離去而落淚的普通電影觀眾,卻為了李靖的一句“他是我兒”而流淚時,《哪吒》就成功了。

不過,市場上能做到這種程度的電影劇本並不多,深究其成因,除了創作的主觀因素外,賦予一個劇本66版打磨的時間機會與儘可能多場景呈現機會的資本環境也很重要。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大聖到哪吒:那些被證明的與被改變的

所幸,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我們的大聖披著紅披風再次開天闢地而來。

大聖創造了9.56億的票房,是當年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哆啦A夢:伴我同行》與歐美動畫電影票房第一《超能陸戰隊》的近兩倍。

當年的《大聖歸來》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驚喜,也為後來者在一片荒野之中第一次殺出了一條能看得見商業化彼岸巔峰的路。

而《哪吒》正是踏在了這一條《大聖》開荒之路上,才讓中國動畫擁有了首次徹底的商業化勝利。

這條路上,有著成熟的動畫技術,對中國動畫有了革新性認識的觀眾和剛發現新大陸的資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一,《大聖》用“要殺人的3D”證明了中國的現代動畫製作技術早已與國際接軌,這一點在《哪吒》電影裡繼續發揚光大。

其實,早在《大聖歸來》之前,中國就有不少動畫製作團隊是包括歐美與日本在內的國際一線動畫公司的外包,比如位於南京建鄴區的原力動畫,就是微軟、美國藝電、索尼、夢工廠、迪士尼等國際行業巨頭的長期合作伙伴。

但在《大聖》之前,中國觀眾並不知道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由中國動畫人制作,中國資本更不關心在美國電影中的“外包”動畫技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二,從《大聖》開始,動畫電影的個性化“導演”也開始備受關注,不論是《大聖》的導演田曉鵬,還是《哪吒》的導演餃子。

對於商業化電影來說,“導演”的作用向來相當關鍵,名導本身就是電影賣點,一部電影成功後導演也必然成為焦點之一。

個性化的導演,也會為電影本身創造更具辨識度的人物乃至風格。

但在此前,動畫電影只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並不算做“電影”,所以動畫導演們都像是“隱身”了。

《大聖》導演田曉鵬與《哪吒》導演餃子引發的市場與行業的雙重高關注度,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動畫電影開始像真正的“電影”那樣受到尊重,而非僅屬於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更不是隻能生存在童年緬懷裡的故事。

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革新,為動畫電影迎來了真正的“電影”市場觀眾的關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餃子

第三,《大聖》終於讓資本市場看到了中國動畫的可投資前景,改變了動畫人的生存方式。

在《大聖》之前,資本也誤入歧途地跟隨低齡化動畫與流量明星大IP,看重週期短的快速回報與現有的“流量”與“粉絲”積累。

而真正如《大聖》一般的中國動畫電影,給資本帶來的前期印象則是“投資回報週期過長”、“投資風險高”與“天花板式低迴報”。

導演田曉鵬透露《大聖歸來》耗時8年,期間多次面臨沒有資金的境地,只能靠著接動畫外包與向親戚朋友借錢撐下去,不少鏡頭因為資金跟不上只能“閹割”。

漫長的等待與當時慘淡的動畫電影市場讓資本失去了勇氣,好在動畫人的夢想與堅持,讓大聖贏來了市場與觀眾真金白銀式的肯定,也讓資本發現了新大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大聖歸來票房位列2015年中國票房榜top10(cr:豆瓣@鳥甲)

《哪吒》的導演餃子也曾表示,“我要深深感謝田曉鵬導演,如果沒有大聖,就不會有哪吒。以前國產動畫的生存王道是把製作成本壓縮在政府補貼之下,所以創作者會一股腦地挖空心思降低成本。但是《大聖歸來》給我當頭一棒:只要和觀眾以真心換真心,觀眾們是願意看好的作品的,甚至更加會寬容。這也堅定了我的信念。

在《哪吒》登頂中國影視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後,許多國產動畫都給予了《哪吒》真誠的祝賀與共同的態度,“國漫邁出一大步,依舊是起步”

這也或許正是現階段國漫的生存狀態,珍惜每一顆火種來抱團取暖,最終總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國漫齊賀《哪吒》登頂中國影史動畫電影冠軍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在哪吒降世前後:資本在猶豫,產業在萌芽

相對於動畫人的堅定信念而言,資本卻是猶豫的。

光線電影就是個好例子,光線曾投資《大聖歸來》,卻在中途撤資,曾一度被引以笑談。

不過,在當年《大聖》用市場的真金白銀票房開天闢地之後,光線快速組建了彩條屋動畫,投資了包括《大聖歸來》製作方十月文化、《哪吒》電影製作方可可豆工作室在內的十餘個國內動畫工作室,挑選有潛力、有才華的導演與動畫人,想要孵化更多更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

在日益增長的動漫產業產值下,光線並不是唯一一家在《大聖》成功之後在動畫領域佈局的資本,阿里、騰訊等新興資本都紛紛入局。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日益增長的中國動漫行業規模(cr:艾瑞數據)

阿里看上了追光動畫,隨後在相當短的時間內連續推出了《小門神》等三部動畫電影,但均慘遭滑鐵盧,總算在2019年初推出了《白蛇·緣起》斬獲4.4億票房實現盈利,儘管這一票房僅為當年《大聖》的一半。

騰訊則把目光轉向資本運轉週期更短的動漫劇集、網絡電影與IP改編,推出了《斗羅大陸》、《狐妖小紅娘》等一批高人氣動漫,卻遲遲不踏入動畫電影圈。

相比較光線,阿里與騰訊這兩家互聯網巨頭在動畫電影領域的投資步伐都顯得侷促了些。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白蛇·緣起》曾被譽為國產動畫電影的畫面巔峰

互聯網巨頭尚且如此,一般資本的腳步則更加保守。

鮮有人知的是,在《大聖》之後的動畫電影資本投資高潮,也曾遭遇過退潮。

《哪吒》對於《大聖》而言是一種開荒者的傳承,是真正意義上彩條屋所選中孵化出的第一部商業動畫電影,但這一孵化過程用了四年,對於一般資本而言,四年的時間太長了。

這也就意味著,在《哪吒》到來之前,國產動畫電影的天花板已經存在了四年。

這四年,讓一部分資本甚至相對保守的行業媒體都將《大聖》的成功歸結於一次偶然。

根據艾瑞所發佈的《2017年中國動畫行業報道》,“2016年,動漫產業的投融資行為達到了歷史高峰,當年動漫行業投融資事件達到125起。隨後進入短暫的調整期,資本對動漫行業的保持關注,但投資趨於冷靜。

央視網此前曾作出評論,“從產品角度看,動漫產品具有高風險性,爆款的出現有一定的偶然性,投資方相對謹慎,對優秀人才吸引力不足,國產動漫則陷入低投入低產出的惡性循環中。”

而光線傳媒此前也在答投資人提問中將動畫電影投資的特點定義為:“門檻高、週期長和風險較大。”

在從《大聖》到《哪吒》的這四年中,也不乏有優秀的動畫電影作品,但商業化的天花板始終存在,這讓資本市場對《大聖》所曾破除的“成見”又復甦了,這一次,是盈利能力上的“成見”。

根據cbo中國票房數據,非低齡化國產動畫電影在《大聖》到《哪吒》期間,共上映10部影片,其中5億級作品2部(《大魚海棠》5.6億、《白蛇緣起》4.5億);億元左右級票房作品4部(《風語咒》1.13億、《大護法》0.88億、《昨日青空》0.84億、《小門神》0.79億);而兩部票房最為慘淡的電影甚至不足500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劇情完成度極高的《大護法》卻票房尚未破億

儘管與一般影片相比,動畫電影的失敗率並沒有那麼高,本錢賠起來似乎也並未像《上海堡壘》一般驚人,但似乎除了產出數量低外,票房也總欠缺了些許資本上的“想象力”。

畢竟中國電影票房大盤在2018年就達到609.76億元,比起大聖歸來時的2015年增長了38.36%。

在《哪吒》降世之前,中國內地票房達到20億的電影有16部,但其中動畫電影數量為零。

票房破10億的電影有65部,動畫電影數量僅為4部,且清一色為歐美動畫。

此前引進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瘋狂動物城》儘管口碑爆棚且創下動畫電影票房紀錄,也不過是15.3億。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瘋狂動物城》

這裡還有另一個數據,“根據智研諮詢的研究,2018年,日本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占6席,票房佔比33%;美國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占5席,票房佔比24%;而同期中國TOP20電影中無動畫類型。”

表面看起來,大多數的中國觀眾似乎對動畫電影還真沒太大興趣。

在這樣的市場票房表現下,製作週期長的全齡向動畫電影被一般資本市場貼上“票房天花板太低”的標籤也並不難以理解。

我們也能推測,就連《大聖》當初開天闢地式的成功也愈發失去了對於一般資本的說服力。

好在,在《大聖》歸來的四年之後,《哪吒》總算降世了。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宛如陳塘關的殷夫人懷胎三年,總算生出來個混不吝的小魔王,乘著觀眾用真金白銀打造出來的風火輪,管他什麼“天命”還是“天花板”,都用混天綾攪了個天翻地覆,用火尖槍把那座“成見”大山捅出了個天窟窿。

中國影史票房榜上,終於有了一部票房超20億的動畫電影,而且還即將一舉加入40億俱樂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這樣的成績其實並不是“偶然”,中國電影觀眾也早就點出了關鍵性原因——劇情,儘管在《哪吒》之前,上述的所謂數據很難有為資本提前預測動畫電影劇情價值的尺度。

在近年來上映的所有全齡向國產動畫電影中,無論是《大聖》還是《白蛇》,劇情薄弱都是其最大短板的普遍評價,更別提網評“聖母女主”“三觀不正”“邏輯崩塌”的《大魚海棠》了。

中國動畫無論是在3D技術還是場景製作上都在絕大部分“相對寬容”的中國觀眾眼裡無可挑剔了,但決定一部真正的電影成敗的關鍵點還是劇情,特別是符合中國觀眾胃口的劇情。

特別是當越來越多的中國觀眾能將動畫電影能放在真正的“電影”角度來看時,劇情本身更是至關重要。

放眼中國影視票房榜Top10,除了歐美大片以“特效”與“爆米花適口度”為重要觀影體驗要素的英雄主義影片外,除了兼具周星馳情懷與喜劇賀歲檔要素的《美人魚》外,劇情越發成為票房贏家的立身之本,譬如《我不是藥神》,譬如《流浪地球》與《戰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靠劇情與口碑逆襲的《我不是藥神》(中國票房榜第8)

讓我們回到中國動畫電影本身,儘管僅在劇情上,17年上映的《大護法》的劇情完成度也相當之高,但其本身是一部自主分級為“13歲以下不宜觀看”的成人動畫,而在畫風上也並不能完全發揮動畫技術層面的大屏幕特別魅力,在商業性上終究有著天生的劣勢。

而《哪吒》的出現,恰巧撞上了一個等待全齡化動畫商業好故事太久的市場。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哪吒》的劇情並非需要如同《我不是藥神》一般的擁有社會人性層面的發人深思,也並非需要如同《流浪地球》一般有著宏大悲壯敘事氛圍,甚至也不需要如同《戰狼》一般有著強烈愛國主義色彩的共鳴,也許它只要有一個邏輯上挑不出問題、有一定深度和主題且相對複雜的故事就足夠了。

也許當一位並未被鋼鐵俠的離去而落淚的普通電影觀眾,卻為了李靖的一句“他是我兒”而流淚時,《哪吒》就成功了。

不過,市場上能做到這種程度的電影劇本並不多,深究其成因,除了創作的主觀因素外,賦予一個劇本66版打磨的時間機會與儘可能多場景呈現機會的資本環境也很重要。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在這點上,中國動畫電影應該感謝曾經撤資大聖又完美吸取教訓成立彩條屋的光線。

我們可以發現,在盲目的資本投資潮過後,最早取得“突破天花板”式的《哪吒》勝利的還是最早做出產業化佈局的彩條屋。

而那所謂的大聖之後的“天花板”四年,正是一部成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孵化與初級的產業佈局培育所需要的時間。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大聖到哪吒:那些被證明的與被改變的

所幸,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我們的大聖披著紅披風再次開天闢地而來。

大聖創造了9.56億的票房,是當年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哆啦A夢:伴我同行》與歐美動畫電影票房第一《超能陸戰隊》的近兩倍。

當年的《大聖歸來》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驚喜,也為後來者在一片荒野之中第一次殺出了一條能看得見商業化彼岸巔峰的路。

而《哪吒》正是踏在了這一條《大聖》開荒之路上,才讓中國動畫擁有了首次徹底的商業化勝利。

這條路上,有著成熟的動畫技術,對中國動畫有了革新性認識的觀眾和剛發現新大陸的資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一,《大聖》用“要殺人的3D”證明了中國的現代動畫製作技術早已與國際接軌,這一點在《哪吒》電影裡繼續發揚光大。

其實,早在《大聖歸來》之前,中國就有不少動畫製作團隊是包括歐美與日本在內的國際一線動畫公司的外包,比如位於南京建鄴區的原力動畫,就是微軟、美國藝電、索尼、夢工廠、迪士尼等國際行業巨頭的長期合作伙伴。

但在《大聖》之前,中國觀眾並不知道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由中國動畫人制作,中國資本更不關心在美國電影中的“外包”動畫技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二,從《大聖》開始,動畫電影的個性化“導演”也開始備受關注,不論是《大聖》的導演田曉鵬,還是《哪吒》的導演餃子。

對於商業化電影來說,“導演”的作用向來相當關鍵,名導本身就是電影賣點,一部電影成功後導演也必然成為焦點之一。

個性化的導演,也會為電影本身創造更具辨識度的人物乃至風格。

但在此前,動畫電影只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並不算做“電影”,所以動畫導演們都像是“隱身”了。

《大聖》導演田曉鵬與《哪吒》導演餃子引發的市場與行業的雙重高關注度,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動畫電影開始像真正的“電影”那樣受到尊重,而非僅屬於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更不是隻能生存在童年緬懷裡的故事。

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革新,為動畫電影迎來了真正的“電影”市場觀眾的關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餃子

第三,《大聖》終於讓資本市場看到了中國動畫的可投資前景,改變了動畫人的生存方式。

在《大聖》之前,資本也誤入歧途地跟隨低齡化動畫與流量明星大IP,看重週期短的快速回報與現有的“流量”與“粉絲”積累。

而真正如《大聖》一般的中國動畫電影,給資本帶來的前期印象則是“投資回報週期過長”、“投資風險高”與“天花板式低迴報”。

導演田曉鵬透露《大聖歸來》耗時8年,期間多次面臨沒有資金的境地,只能靠著接動畫外包與向親戚朋友借錢撐下去,不少鏡頭因為資金跟不上只能“閹割”。

漫長的等待與當時慘淡的動畫電影市場讓資本失去了勇氣,好在動畫人的夢想與堅持,讓大聖贏來了市場與觀眾真金白銀式的肯定,也讓資本發現了新大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大聖歸來票房位列2015年中國票房榜top10(cr:豆瓣@鳥甲)

《哪吒》的導演餃子也曾表示,“我要深深感謝田曉鵬導演,如果沒有大聖,就不會有哪吒。以前國產動畫的生存王道是把製作成本壓縮在政府補貼之下,所以創作者會一股腦地挖空心思降低成本。但是《大聖歸來》給我當頭一棒:只要和觀眾以真心換真心,觀眾們是願意看好的作品的,甚至更加會寬容。這也堅定了我的信念。

在《哪吒》登頂中國影視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後,許多國產動畫都給予了《哪吒》真誠的祝賀與共同的態度,“國漫邁出一大步,依舊是起步”

這也或許正是現階段國漫的生存狀態,珍惜每一顆火種來抱團取暖,最終總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國漫齊賀《哪吒》登頂中國影史動畫電影冠軍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在哪吒降世前後:資本在猶豫,產業在萌芽

相對於動畫人的堅定信念而言,資本卻是猶豫的。

光線電影就是個好例子,光線曾投資《大聖歸來》,卻在中途撤資,曾一度被引以笑談。

不過,在當年《大聖》用市場的真金白銀票房開天闢地之後,光線快速組建了彩條屋動畫,投資了包括《大聖歸來》製作方十月文化、《哪吒》電影製作方可可豆工作室在內的十餘個國內動畫工作室,挑選有潛力、有才華的導演與動畫人,想要孵化更多更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

在日益增長的動漫產業產值下,光線並不是唯一一家在《大聖》成功之後在動畫領域佈局的資本,阿里、騰訊等新興資本都紛紛入局。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日益增長的中國動漫行業規模(cr:艾瑞數據)

阿里看上了追光動畫,隨後在相當短的時間內連續推出了《小門神》等三部動畫電影,但均慘遭滑鐵盧,總算在2019年初推出了《白蛇·緣起》斬獲4.4億票房實現盈利,儘管這一票房僅為當年《大聖》的一半。

騰訊則把目光轉向資本運轉週期更短的動漫劇集、網絡電影與IP改編,推出了《斗羅大陸》、《狐妖小紅娘》等一批高人氣動漫,卻遲遲不踏入動畫電影圈。

相比較光線,阿里與騰訊這兩家互聯網巨頭在動畫電影領域的投資步伐都顯得侷促了些。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白蛇·緣起》曾被譽為國產動畫電影的畫面巔峰

互聯網巨頭尚且如此,一般資本的腳步則更加保守。

鮮有人知的是,在《大聖》之後的動畫電影資本投資高潮,也曾遭遇過退潮。

《哪吒》對於《大聖》而言是一種開荒者的傳承,是真正意義上彩條屋所選中孵化出的第一部商業動畫電影,但這一孵化過程用了四年,對於一般資本而言,四年的時間太長了。

這也就意味著,在《哪吒》到來之前,國產動畫電影的天花板已經存在了四年。

這四年,讓一部分資本甚至相對保守的行業媒體都將《大聖》的成功歸結於一次偶然。

根據艾瑞所發佈的《2017年中國動畫行業報道》,“2016年,動漫產業的投融資行為達到了歷史高峰,當年動漫行業投融資事件達到125起。隨後進入短暫的調整期,資本對動漫行業的保持關注,但投資趨於冷靜。

央視網此前曾作出評論,“從產品角度看,動漫產品具有高風險性,爆款的出現有一定的偶然性,投資方相對謹慎,對優秀人才吸引力不足,國產動漫則陷入低投入低產出的惡性循環中。”

而光線傳媒此前也在答投資人提問中將動畫電影投資的特點定義為:“門檻高、週期長和風險較大。”

在從《大聖》到《哪吒》的這四年中,也不乏有優秀的動畫電影作品,但商業化的天花板始終存在,這讓資本市場對《大聖》所曾破除的“成見”又復甦了,這一次,是盈利能力上的“成見”。

根據cbo中國票房數據,非低齡化國產動畫電影在《大聖》到《哪吒》期間,共上映10部影片,其中5億級作品2部(《大魚海棠》5.6億、《白蛇緣起》4.5億);億元左右級票房作品4部(《風語咒》1.13億、《大護法》0.88億、《昨日青空》0.84億、《小門神》0.79億);而兩部票房最為慘淡的電影甚至不足500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劇情完成度極高的《大護法》卻票房尚未破億

儘管與一般影片相比,動畫電影的失敗率並沒有那麼高,本錢賠起來似乎也並未像《上海堡壘》一般驚人,但似乎除了產出數量低外,票房也總欠缺了些許資本上的“想象力”。

畢竟中國電影票房大盤在2018年就達到609.76億元,比起大聖歸來時的2015年增長了38.36%。

在《哪吒》降世之前,中國內地票房達到20億的電影有16部,但其中動畫電影數量為零。

票房破10億的電影有65部,動畫電影數量僅為4部,且清一色為歐美動畫。

此前引進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瘋狂動物城》儘管口碑爆棚且創下動畫電影票房紀錄,也不過是15.3億。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瘋狂動物城》

這裡還有另一個數據,“根據智研諮詢的研究,2018年,日本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占6席,票房佔比33%;美國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占5席,票房佔比24%;而同期中國TOP20電影中無動畫類型。”

表面看起來,大多數的中國觀眾似乎對動畫電影還真沒太大興趣。

在這樣的市場票房表現下,製作週期長的全齡向動畫電影被一般資本市場貼上“票房天花板太低”的標籤也並不難以理解。

我們也能推測,就連《大聖》當初開天闢地式的成功也愈發失去了對於一般資本的說服力。

好在,在《大聖》歸來的四年之後,《哪吒》總算降世了。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宛如陳塘關的殷夫人懷胎三年,總算生出來個混不吝的小魔王,乘著觀眾用真金白銀打造出來的風火輪,管他什麼“天命”還是“天花板”,都用混天綾攪了個天翻地覆,用火尖槍把那座“成見”大山捅出了個天窟窿。

中國影史票房榜上,終於有了一部票房超20億的動畫電影,而且還即將一舉加入40億俱樂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這樣的成績其實並不是“偶然”,中國電影觀眾也早就點出了關鍵性原因——劇情,儘管在《哪吒》之前,上述的所謂數據很難有為資本提前預測動畫電影劇情價值的尺度。

在近年來上映的所有全齡向國產動畫電影中,無論是《大聖》還是《白蛇》,劇情薄弱都是其最大短板的普遍評價,更別提網評“聖母女主”“三觀不正”“邏輯崩塌”的《大魚海棠》了。

中國動畫無論是在3D技術還是場景製作上都在絕大部分“相對寬容”的中國觀眾眼裡無可挑剔了,但決定一部真正的電影成敗的關鍵點還是劇情,特別是符合中國觀眾胃口的劇情。

特別是當越來越多的中國觀眾能將動畫電影能放在真正的“電影”角度來看時,劇情本身更是至關重要。

放眼中國影視票房榜Top10,除了歐美大片以“特效”與“爆米花適口度”為重要觀影體驗要素的英雄主義影片外,除了兼具周星馳情懷與喜劇賀歲檔要素的《美人魚》外,劇情越發成為票房贏家的立身之本,譬如《我不是藥神》,譬如《流浪地球》與《戰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靠劇情與口碑逆襲的《我不是藥神》(中國票房榜第8)

讓我們回到中國動畫電影本身,儘管僅在劇情上,17年上映的《大護法》的劇情完成度也相當之高,但其本身是一部自主分級為“13歲以下不宜觀看”的成人動畫,而在畫風上也並不能完全發揮動畫技術層面的大屏幕特別魅力,在商業性上終究有著天生的劣勢。

而《哪吒》的出現,恰巧撞上了一個等待全齡化動畫商業好故事太久的市場。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哪吒》的劇情並非需要如同《我不是藥神》一般的擁有社會人性層面的發人深思,也並非需要如同《流浪地球》一般有著宏大悲壯敘事氛圍,甚至也不需要如同《戰狼》一般有著強烈愛國主義色彩的共鳴,也許它只要有一個邏輯上挑不出問題、有一定深度和主題且相對複雜的故事就足夠了。

也許當一位並未被鋼鐵俠的離去而落淚的普通電影觀眾,卻為了李靖的一句“他是我兒”而流淚時,《哪吒》就成功了。

不過,市場上能做到這種程度的電影劇本並不多,深究其成因,除了創作的主觀因素外,賦予一個劇本66版打磨的時間機會與儘可能多場景呈現機會的資本環境也很重要。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在這點上,中國動畫電影應該感謝曾經撤資大聖又完美吸取教訓成立彩條屋的光線。

我們可以發現,在盲目的資本投資潮過後,最早取得“突破天花板”式的《哪吒》勝利的還是最早做出產業化佈局的彩條屋。

而那所謂的大聖之後的“天花板”四年,正是一部成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孵化與初級的產業佈局培育所需要的時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彩條屋CEO易巧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2019年對於彩條屋而言是播種五年後,收穫的一年,更是驗證自己路線的一年。我認為接下來市場會有兩個里程碑式的變化,一是出現票房更高的動畫電影,比如20億元級別。另外就是作品的質量、數量走向逐步穩定,比如一年2-3部高品質作品,不需要再等三五年了,這是走向初步成熟的重要一步。

很顯然,《哪吒》與《哪吒》背後的1億人次電影觀眾已經用真金白銀向資本市場證明了彩條屋式的勝利,儘管中國動畫電影的產業化程度尚處於萌芽階段。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大聖到哪吒:那些被證明的與被改變的

所幸,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我們的大聖披著紅披風再次開天闢地而來。

大聖創造了9.56億的票房,是當年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哆啦A夢:伴我同行》與歐美動畫電影票房第一《超能陸戰隊》的近兩倍。

當年的《大聖歸來》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驚喜,也為後來者在一片荒野之中第一次殺出了一條能看得見商業化彼岸巔峰的路。

而《哪吒》正是踏在了這一條《大聖》開荒之路上,才讓中國動畫擁有了首次徹底的商業化勝利。

這條路上,有著成熟的動畫技術,對中國動畫有了革新性認識的觀眾和剛發現新大陸的資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一,《大聖》用“要殺人的3D”證明了中國的現代動畫製作技術早已與國際接軌,這一點在《哪吒》電影裡繼續發揚光大。

其實,早在《大聖歸來》之前,中國就有不少動畫製作團隊是包括歐美與日本在內的國際一線動畫公司的外包,比如位於南京建鄴區的原力動畫,就是微軟、美國藝電、索尼、夢工廠、迪士尼等國際行業巨頭的長期合作伙伴。

但在《大聖》之前,中國觀眾並不知道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由中國動畫人制作,中國資本更不關心在美國電影中的“外包”動畫技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二,從《大聖》開始,動畫電影的個性化“導演”也開始備受關注,不論是《大聖》的導演田曉鵬,還是《哪吒》的導演餃子。

對於商業化電影來說,“導演”的作用向來相當關鍵,名導本身就是電影賣點,一部電影成功後導演也必然成為焦點之一。

個性化的導演,也會為電影本身創造更具辨識度的人物乃至風格。

但在此前,動畫電影只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並不算做“電影”,所以動畫導演們都像是“隱身”了。

《大聖》導演田曉鵬與《哪吒》導演餃子引發的市場與行業的雙重高關注度,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動畫電影開始像真正的“電影”那樣受到尊重,而非僅屬於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更不是隻能生存在童年緬懷裡的故事。

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革新,為動畫電影迎來了真正的“電影”市場觀眾的關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餃子

第三,《大聖》終於讓資本市場看到了中國動畫的可投資前景,改變了動畫人的生存方式。

在《大聖》之前,資本也誤入歧途地跟隨低齡化動畫與流量明星大IP,看重週期短的快速回報與現有的“流量”與“粉絲”積累。

而真正如《大聖》一般的中國動畫電影,給資本帶來的前期印象則是“投資回報週期過長”、“投資風險高”與“天花板式低迴報”。

導演田曉鵬透露《大聖歸來》耗時8年,期間多次面臨沒有資金的境地,只能靠著接動畫外包與向親戚朋友借錢撐下去,不少鏡頭因為資金跟不上只能“閹割”。

漫長的等待與當時慘淡的動畫電影市場讓資本失去了勇氣,好在動畫人的夢想與堅持,讓大聖贏來了市場與觀眾真金白銀式的肯定,也讓資本發現了新大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大聖歸來票房位列2015年中國票房榜top10(cr:豆瓣@鳥甲)

《哪吒》的導演餃子也曾表示,“我要深深感謝田曉鵬導演,如果沒有大聖,就不會有哪吒。以前國產動畫的生存王道是把製作成本壓縮在政府補貼之下,所以創作者會一股腦地挖空心思降低成本。但是《大聖歸來》給我當頭一棒:只要和觀眾以真心換真心,觀眾們是願意看好的作品的,甚至更加會寬容。這也堅定了我的信念。

在《哪吒》登頂中國影視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後,許多國產動畫都給予了《哪吒》真誠的祝賀與共同的態度,“國漫邁出一大步,依舊是起步”

這也或許正是現階段國漫的生存狀態,珍惜每一顆火種來抱團取暖,最終總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國漫齊賀《哪吒》登頂中國影史動畫電影冠軍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在哪吒降世前後:資本在猶豫,產業在萌芽

相對於動畫人的堅定信念而言,資本卻是猶豫的。

光線電影就是個好例子,光線曾投資《大聖歸來》,卻在中途撤資,曾一度被引以笑談。

不過,在當年《大聖》用市場的真金白銀票房開天闢地之後,光線快速組建了彩條屋動畫,投資了包括《大聖歸來》製作方十月文化、《哪吒》電影製作方可可豆工作室在內的十餘個國內動畫工作室,挑選有潛力、有才華的導演與動畫人,想要孵化更多更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

在日益增長的動漫產業產值下,光線並不是唯一一家在《大聖》成功之後在動畫領域佈局的資本,阿里、騰訊等新興資本都紛紛入局。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日益增長的中國動漫行業規模(cr:艾瑞數據)

阿里看上了追光動畫,隨後在相當短的時間內連續推出了《小門神》等三部動畫電影,但均慘遭滑鐵盧,總算在2019年初推出了《白蛇·緣起》斬獲4.4億票房實現盈利,儘管這一票房僅為當年《大聖》的一半。

騰訊則把目光轉向資本運轉週期更短的動漫劇集、網絡電影與IP改編,推出了《斗羅大陸》、《狐妖小紅娘》等一批高人氣動漫,卻遲遲不踏入動畫電影圈。

相比較光線,阿里與騰訊這兩家互聯網巨頭在動畫電影領域的投資步伐都顯得侷促了些。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白蛇·緣起》曾被譽為國產動畫電影的畫面巔峰

互聯網巨頭尚且如此,一般資本的腳步則更加保守。

鮮有人知的是,在《大聖》之後的動畫電影資本投資高潮,也曾遭遇過退潮。

《哪吒》對於《大聖》而言是一種開荒者的傳承,是真正意義上彩條屋所選中孵化出的第一部商業動畫電影,但這一孵化過程用了四年,對於一般資本而言,四年的時間太長了。

這也就意味著,在《哪吒》到來之前,國產動畫電影的天花板已經存在了四年。

這四年,讓一部分資本甚至相對保守的行業媒體都將《大聖》的成功歸結於一次偶然。

根據艾瑞所發佈的《2017年中國動畫行業報道》,“2016年,動漫產業的投融資行為達到了歷史高峰,當年動漫行業投融資事件達到125起。隨後進入短暫的調整期,資本對動漫行業的保持關注,但投資趨於冷靜。

央視網此前曾作出評論,“從產品角度看,動漫產品具有高風險性,爆款的出現有一定的偶然性,投資方相對謹慎,對優秀人才吸引力不足,國產動漫則陷入低投入低產出的惡性循環中。”

而光線傳媒此前也在答投資人提問中將動畫電影投資的特點定義為:“門檻高、週期長和風險較大。”

在從《大聖》到《哪吒》的這四年中,也不乏有優秀的動畫電影作品,但商業化的天花板始終存在,這讓資本市場對《大聖》所曾破除的“成見”又復甦了,這一次,是盈利能力上的“成見”。

根據cbo中國票房數據,非低齡化國產動畫電影在《大聖》到《哪吒》期間,共上映10部影片,其中5億級作品2部(《大魚海棠》5.6億、《白蛇緣起》4.5億);億元左右級票房作品4部(《風語咒》1.13億、《大護法》0.88億、《昨日青空》0.84億、《小門神》0.79億);而兩部票房最為慘淡的電影甚至不足500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劇情完成度極高的《大護法》卻票房尚未破億

儘管與一般影片相比,動畫電影的失敗率並沒有那麼高,本錢賠起來似乎也並未像《上海堡壘》一般驚人,但似乎除了產出數量低外,票房也總欠缺了些許資本上的“想象力”。

畢竟中國電影票房大盤在2018年就達到609.76億元,比起大聖歸來時的2015年增長了38.36%。

在《哪吒》降世之前,中國內地票房達到20億的電影有16部,但其中動畫電影數量為零。

票房破10億的電影有65部,動畫電影數量僅為4部,且清一色為歐美動畫。

此前引進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瘋狂動物城》儘管口碑爆棚且創下動畫電影票房紀錄,也不過是15.3億。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瘋狂動物城》

這裡還有另一個數據,“根據智研諮詢的研究,2018年,日本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占6席,票房佔比33%;美國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占5席,票房佔比24%;而同期中國TOP20電影中無動畫類型。”

表面看起來,大多數的中國觀眾似乎對動畫電影還真沒太大興趣。

在這樣的市場票房表現下,製作週期長的全齡向動畫電影被一般資本市場貼上“票房天花板太低”的標籤也並不難以理解。

我們也能推測,就連《大聖》當初開天闢地式的成功也愈發失去了對於一般資本的說服力。

好在,在《大聖》歸來的四年之後,《哪吒》總算降世了。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宛如陳塘關的殷夫人懷胎三年,總算生出來個混不吝的小魔王,乘著觀眾用真金白銀打造出來的風火輪,管他什麼“天命”還是“天花板”,都用混天綾攪了個天翻地覆,用火尖槍把那座“成見”大山捅出了個天窟窿。

中國影史票房榜上,終於有了一部票房超20億的動畫電影,而且還即將一舉加入40億俱樂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這樣的成績其實並不是“偶然”,中國電影觀眾也早就點出了關鍵性原因——劇情,儘管在《哪吒》之前,上述的所謂數據很難有為資本提前預測動畫電影劇情價值的尺度。

在近年來上映的所有全齡向國產動畫電影中,無論是《大聖》還是《白蛇》,劇情薄弱都是其最大短板的普遍評價,更別提網評“聖母女主”“三觀不正”“邏輯崩塌”的《大魚海棠》了。

中國動畫無論是在3D技術還是場景製作上都在絕大部分“相對寬容”的中國觀眾眼裡無可挑剔了,但決定一部真正的電影成敗的關鍵點還是劇情,特別是符合中國觀眾胃口的劇情。

特別是當越來越多的中國觀眾能將動畫電影能放在真正的“電影”角度來看時,劇情本身更是至關重要。

放眼中國影視票房榜Top10,除了歐美大片以“特效”與“爆米花適口度”為重要觀影體驗要素的英雄主義影片外,除了兼具周星馳情懷與喜劇賀歲檔要素的《美人魚》外,劇情越發成為票房贏家的立身之本,譬如《我不是藥神》,譬如《流浪地球》與《戰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靠劇情與口碑逆襲的《我不是藥神》(中國票房榜第8)

讓我們回到中國動畫電影本身,儘管僅在劇情上,17年上映的《大護法》的劇情完成度也相當之高,但其本身是一部自主分級為“13歲以下不宜觀看”的成人動畫,而在畫風上也並不能完全發揮動畫技術層面的大屏幕特別魅力,在商業性上終究有著天生的劣勢。

而《哪吒》的出現,恰巧撞上了一個等待全齡化動畫商業好故事太久的市場。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哪吒》的劇情並非需要如同《我不是藥神》一般的擁有社會人性層面的發人深思,也並非需要如同《流浪地球》一般有著宏大悲壯敘事氛圍,甚至也不需要如同《戰狼》一般有著強烈愛國主義色彩的共鳴,也許它只要有一個邏輯上挑不出問題、有一定深度和主題且相對複雜的故事就足夠了。

也許當一位並未被鋼鐵俠的離去而落淚的普通電影觀眾,卻為了李靖的一句“他是我兒”而流淚時,《哪吒》就成功了。

不過,市場上能做到這種程度的電影劇本並不多,深究其成因,除了創作的主觀因素外,賦予一個劇本66版打磨的時間機會與儘可能多場景呈現機會的資本環境也很重要。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在這點上,中國動畫電影應該感謝曾經撤資大聖又完美吸取教訓成立彩條屋的光線。

我們可以發現,在盲目的資本投資潮過後,最早取得“突破天花板”式的《哪吒》勝利的還是最早做出產業化佈局的彩條屋。

而那所謂的大聖之後的“天花板”四年,正是一部成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孵化與初級的產業佈局培育所需要的時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彩條屋CEO易巧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2019年對於彩條屋而言是播種五年後,收穫的一年,更是驗證自己路線的一年。我認為接下來市場會有兩個里程碑式的變化,一是出現票房更高的動畫電影,比如20億元級別。另外就是作品的質量、數量走向逐步穩定,比如一年2-3部高品質作品,不需要再等三五年了,這是走向初步成熟的重要一步。

很顯然,《哪吒》與《哪吒》背後的1億人次電影觀眾已經用真金白銀向資本市場證明了彩條屋式的勝利,儘管中國動畫電影的產業化程度尚處於萌芽階段。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哪吒》的製作過程便集中體現了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化萌芽的初級階段特徵。

即使光線電影發行經驗與上下游資源豐富,即使哪吒的製作資金無需砸鍋賣鐵粉絲眾籌也能達到6000萬,即使哪吒導演餃子確實是位極富有才華與天賦的動畫人,但好的動畫電影都是無數個小細節摳出來的,但現有的動畫電影產業化狀態尚不允許那樣精細化的製作在同一個流水線上完成。

所以哪吒為了讓擅長於做火焰的公司做火焰,擅長於做雷電的團隊做雷電,歷經了1600多位製作人員、20多家特效團隊、60多家制作團隊與七八十家動畫公司,遍佈中國的各個城市,其中江蘇參與制作的公司超過了十分之一

這樣的產業化初級階段特徵,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動畫電影製作週期的過長與一般資本投資時擔心其回報週期過長的猶豫。

不過,我們完全可以保有最大的希望,資本會在市場與觀眾的教育下越來越聰明,中國動畫製作的產業化也才剛剛開始。《大聖》當年的驚豔曾帶來了國漫投資熱潮,而當《哪吒》的40億真金白銀出現之時,我們可以對未來的可能性擁有無限期待。

當越來越多的資本投入到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化基礎建設中去時,當更完整的產業環境搭建起來時,商業化時代的優質創作者們也許將為中國動畫電影帶來闊別多年的全盛局面。

"

這是一個資本與流量明星決定不了電影票房的時代,也是個真正優秀的創作者不必孤獨的時代。

這個暑期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表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哪吒》票房一次次打破了業內人士預言的“動畫電影天花板”,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天花板”。

人們還在為《哪吒》超越《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驚歎時,結果,呦呵,才過了幾天票房都往40億奔了!

當然,《上海堡壘》“愛情片”的崩盤更是為《哪吒》再添一把火。

貓眼電影給《哪吒》的票房預測“毒奶”一口一口加到了近50億,有網友甚至預測也許《哪吒》會擠下復聯4讓國產電影包攬中國電影票房榜單三甲。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CBO票房數據:哪吒已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四(截至8.14)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貓眼票房預測《哪吒》票房將達46億(超復聯4)

面對這樣超乎想象的票房亮眼成績,懵圈兒的人有,閉眼尬嘲的人有,無論是中國動畫人、中國電影觀眾還是中國動畫投資界而言,等這一部取得徹底商業化勝利的動畫電影,都已經等了太久了。

畢竟距離曾經的國產動畫巔峰《大鬧天宮》已經過去了55年,距離上世紀末第一部國產商業化動畫電影《寶蓮燈》已經過了20年,距離再一次開天闢地帶來國產動畫電影曙光的《大聖歸來》也5年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哪吒》激動地熱淚盈眶的人們。

如同“村子裡終於又出了個大學生,還一舉考上了清華北大,全村人都為他高興”的激動。

那麼,為什麼電影《哪吒》能爆火?能一次次創下票房神話紀錄?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偶然,

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動畫商業化與產業化探索的因果必然。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過去聊起:藝術巔峰與商業化歧途

中國動畫曾站在過世界之巔。

這是《大聖歸來》之時我們就曾回顧過的歷史。

那時,有一部叫《大鬧天宮》,還有一部叫《哪吒鬧海》。

在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夢想與才華兼具的動畫人都集聚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像是今天的宮崎駿、新海誠、手冢治虫和青山岡昌等日本動畫的泰斗們齊聚在同一個地點,懷著同樣的夢想,不計時間、不計成本地做同一部動畫。

在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作環境下,上影廠做出了《大鬧天宮》等一批在國際上影響深遠的動畫,也創造性地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開篇的水墨動畫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動畫,是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商業化”屬於陌生的對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版《大鬧天宮》


再然後,改革開放春風吹滿地,卻將上影廠吹得有點懵。

市場經濟的潮流來了,滿世界都在探索“市場化”與“商業化”。

國門打開迎來了日漫與歐美動漫,我們的童年有了聖鬥士星矢、有了美少女戰士、有了機器貓、有了米老鼠唐老鴨......電視時代的來臨與外來競爭的衝擊,讓上影廠沒了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一部動畫電影,他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創作出了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阿凡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讓80後與90後的童年不至於全被歐美與日本動畫佔滿。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動畫片金剛葫蘆娃


再然後,便是英雄遲暮時。

在市場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上影廠開始面臨著人才流失、資金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市場化與商業化的門口始終找不到門路。

以上影廠為代表的整個中國動畫行業都在關心怎樣擁抱市場,卻關心錯了方向。

譬如,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對上影廠失望”事件,一代大師終於能到心中聖地之時,“聖地”的現在卻只關心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初心已失。

當然,上影廠在市場化摸索過程中也有所成果。

《寶蓮燈》是中國第一部市場化運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創造了2500萬的票房記錄位列當年中國票房榜前三,遠超當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國票房。

但《寶蓮燈》評價並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評價其過度模仿迪士尼風格,且人物與場景製作都相對粗糙,更無法與曾經的《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相比。

最後,在商業化的第一步《寶蓮燈》邁出之後,上影廠卻幾近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銷聲匿跡。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上影廠99年推出的《寶蓮燈》


21世紀拉開了帷幕,中國動畫人跌跌撞撞地又開始了小而散的商業化摸索路。

儘管政策仍舊對動畫產業有很大的扶持,從產業基地到經費補貼,甚至2004年廣電總局直接下發國產動畫片播出比例不得少於60%的規定,2006年更是下發了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的“保護令”,不過當時的動畫產業卻亂象迭出、山寨橫行。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卻是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代表的低齡化動畫片。

喜羊羊在當時山寨橫行的動畫市場上算是一股清流,而低成本投入與快速化產出能換來高收視、相對意義上的高票房與更廣闊的周邊衍生市場,這對資本與市場來說誘惑力十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喜羊羊與灰太狼》首部大電影票房過億

以喜羊羊大電影為例,從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推出的賀歲檔大電影,2009年開篇《牛氣沖天》拿下億元票房,此後連續四年票房均過億,在14年票房開始下跌,15年跌至不足7000萬。

然而09年票房過億的概念與15年完全不同,根據豆瓣電影數據,09年的喜羊羊能位列當年票房榜第18,而15年僅過億的電影就有81部,喜羊羊票房排到了第90名。

低齡化的動畫市場飽和了。

每年賀歲檔與暑期檔在各種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大片夾縫中都會有幾部國產低齡動畫,票房表現平平甚至最佳也難以破億,那時的國產動畫電影被徹底貼上了“低齡化”標籤,是不帶孩子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走進的影廳。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曾被寄予國漫希望的電影《魁拔》

稱得上是精品的國產動畫電影也是有的。

比如《魁拔》,但每隔許多年才推出一部的過長故事週期讓曾經有著國漫情懷泣血N刷的人們都等忘了,過於濃厚的日漫風格與全新世界觀也限制了真正大眾走進電影院觀賞的興趣。

又比如說《秦時明月》動畫電影版,儘管中國風濃厚,卻又彷彿把自己侷限在粉絲電影這個怪圈裡。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這些黑暗中的微光式動畫電影商業成績極為慘淡,《魁拔》系列三部的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喜羊羊大電影,更別提《熊出沒》。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中國電視動畫片產量2004-2016數據(cr:艾瑞數據)

根據艾瑞數據,在2011年,中國動畫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市場幾乎都充斥著“騙”補貼者與低齡動畫,精品作品寥寥無幾,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更是幾近為零。

從資本角度來說,國產低齡化動畫是一次商業上的小勝局,儘管在後人看來更像是誤入歧途。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從大聖到哪吒:那些被證明的與被改變的

所幸,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我們的大聖披著紅披風再次開天闢地而來。

大聖創造了9.56億的票房,是當年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王《哆啦A夢:伴我同行》與歐美動畫電影票房第一《超能陸戰隊》的近兩倍。

當年的《大聖歸來》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驚喜,也為後來者在一片荒野之中第一次殺出了一條能看得見商業化彼岸巔峰的路。

而《哪吒》正是踏在了這一條《大聖》開荒之路上,才讓中國動畫擁有了首次徹底的商業化勝利。

這條路上,有著成熟的動畫技術,對中國動畫有了革新性認識的觀眾和剛發現新大陸的資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一,《大聖》用“要殺人的3D”證明了中國的現代動畫製作技術早已與國際接軌,這一點在《哪吒》電影裡繼續發揚光大。

其實,早在《大聖歸來》之前,中國就有不少動畫製作團隊是包括歐美與日本在內的國際一線動畫公司的外包,比如位於南京建鄴區的原力動畫,就是微軟、美國藝電、索尼、夢工廠、迪士尼等國際行業巨頭的長期合作伙伴。

但在《大聖》之前,中國觀眾並不知道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由中國動畫人制作,中國資本更不關心在美國電影中的“外包”動畫技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第二,從《大聖》開始,動畫電影的個性化“導演”也開始備受關注,不論是《大聖》的導演田曉鵬,還是《哪吒》的導演餃子。

對於商業化電影來說,“導演”的作用向來相當關鍵,名導本身就是電影賣點,一部電影成功後導演也必然成為焦點之一。

個性化的導演,也會為電影本身創造更具辨識度的人物乃至風格。

但在此前,動畫電影只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並不算做“電影”,所以動畫導演們都像是“隱身”了。

《大聖》導演田曉鵬與《哪吒》導演餃子引發的市場與行業的雙重高關注度,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動畫電影開始像真正的“電影”那樣受到尊重,而非僅屬於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更不是隻能生存在童年緬懷裡的故事。

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革新,為動畫電影迎來了真正的“電影”市場觀眾的關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餃子

第三,《大聖》終於讓資本市場看到了中國動畫的可投資前景,改變了動畫人的生存方式。

在《大聖》之前,資本也誤入歧途地跟隨低齡化動畫與流量明星大IP,看重週期短的快速回報與現有的“流量”與“粉絲”積累。

而真正如《大聖》一般的中國動畫電影,給資本帶來的前期印象則是“投資回報週期過長”、“投資風險高”與“天花板式低迴報”。

導演田曉鵬透露《大聖歸來》耗時8年,期間多次面臨沒有資金的境地,只能靠著接動畫外包與向親戚朋友借錢撐下去,不少鏡頭因為資金跟不上只能“閹割”。

漫長的等待與當時慘淡的動畫電影市場讓資本失去了勇氣,好在動畫人的夢想與堅持,讓大聖贏來了市場與觀眾真金白銀式的肯定,也讓資本發現了新大陸。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大聖歸來票房位列2015年中國票房榜top10(cr:豆瓣@鳥甲)

《哪吒》的導演餃子也曾表示,“我要深深感謝田曉鵬導演,如果沒有大聖,就不會有哪吒。以前國產動畫的生存王道是把製作成本壓縮在政府補貼之下,所以創作者會一股腦地挖空心思降低成本。但是《大聖歸來》給我當頭一棒:只要和觀眾以真心換真心,觀眾們是願意看好的作品的,甚至更加會寬容。這也堅定了我的信念。

在《哪吒》登頂中國影視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後,許多國產動畫都給予了《哪吒》真誠的祝賀與共同的態度,“國漫邁出一大步,依舊是起步”

這也或許正是現階段國漫的生存狀態,珍惜每一顆火種來抱團取暖,最終總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國漫齊賀《哪吒》登頂中國影史動畫電影冠軍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在哪吒降世前後:資本在猶豫,產業在萌芽

相對於動畫人的堅定信念而言,資本卻是猶豫的。

光線電影就是個好例子,光線曾投資《大聖歸來》,卻在中途撤資,曾一度被引以笑談。

不過,在當年《大聖》用市場的真金白銀票房開天闢地之後,光線快速組建了彩條屋動畫,投資了包括《大聖歸來》製作方十月文化、《哪吒》電影製作方可可豆工作室在內的十餘個國內動畫工作室,挑選有潛力、有才華的導演與動畫人,想要孵化更多更成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

在日益增長的動漫產業產值下,光線並不是唯一一家在《大聖》成功之後在動畫領域佈局的資本,阿里、騰訊等新興資本都紛紛入局。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日益增長的中國動漫行業規模(cr:艾瑞數據)

阿里看上了追光動畫,隨後在相當短的時間內連續推出了《小門神》等三部動畫電影,但均慘遭滑鐵盧,總算在2019年初推出了《白蛇·緣起》斬獲4.4億票房實現盈利,儘管這一票房僅為當年《大聖》的一半。

騰訊則把目光轉向資本運轉週期更短的動漫劇集、網絡電影與IP改編,推出了《斗羅大陸》、《狐妖小紅娘》等一批高人氣動漫,卻遲遲不踏入動畫電影圈。

相比較光線,阿里與騰訊這兩家互聯網巨頭在動畫電影領域的投資步伐都顯得侷促了些。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白蛇·緣起》曾被譽為國產動畫電影的畫面巔峰

互聯網巨頭尚且如此,一般資本的腳步則更加保守。

鮮有人知的是,在《大聖》之後的動畫電影資本投資高潮,也曾遭遇過退潮。

《哪吒》對於《大聖》而言是一種開荒者的傳承,是真正意義上彩條屋所選中孵化出的第一部商業動畫電影,但這一孵化過程用了四年,對於一般資本而言,四年的時間太長了。

這也就意味著,在《哪吒》到來之前,國產動畫電影的天花板已經存在了四年。

這四年,讓一部分資本甚至相對保守的行業媒體都將《大聖》的成功歸結於一次偶然。

根據艾瑞所發佈的《2017年中國動畫行業報道》,“2016年,動漫產業的投融資行為達到了歷史高峰,當年動漫行業投融資事件達到125起。隨後進入短暫的調整期,資本對動漫行業的保持關注,但投資趨於冷靜。

央視網此前曾作出評論,“從產品角度看,動漫產品具有高風險性,爆款的出現有一定的偶然性,投資方相對謹慎,對優秀人才吸引力不足,國產動漫則陷入低投入低產出的惡性循環中。”

而光線傳媒此前也在答投資人提問中將動畫電影投資的特點定義為:“門檻高、週期長和風險較大。”

在從《大聖》到《哪吒》的這四年中,也不乏有優秀的動畫電影作品,但商業化的天花板始終存在,這讓資本市場對《大聖》所曾破除的“成見”又復甦了,這一次,是盈利能力上的“成見”。

根據cbo中國票房數據,非低齡化國產動畫電影在《大聖》到《哪吒》期間,共上映10部影片,其中5億級作品2部(《大魚海棠》5.6億、《白蛇緣起》4.5億);億元左右級票房作品4部(《風語咒》1.13億、《大護法》0.88億、《昨日青空》0.84億、《小門神》0.79億);而兩部票房最為慘淡的電影甚至不足500萬。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劇情完成度極高的《大護法》卻票房尚未破億

儘管與一般影片相比,動畫電影的失敗率並沒有那麼高,本錢賠起來似乎也並未像《上海堡壘》一般驚人,但似乎除了產出數量低外,票房也總欠缺了些許資本上的“想象力”。

畢竟中國電影票房大盤在2018年就達到609.76億元,比起大聖歸來時的2015年增長了38.36%。

在《哪吒》降世之前,中國內地票房達到20億的電影有16部,但其中動畫電影數量為零。

票房破10億的電影有65部,動畫電影數量僅為4部,且清一色為歐美動畫。

此前引進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瘋狂動物城》儘管口碑爆棚且創下動畫電影票房紀錄,也不過是15.3億。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瘋狂動物城》

這裡還有另一個數據,“根據智研諮詢的研究,2018年,日本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占6席,票房佔比33%;美國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占5席,票房佔比24%;而同期中國TOP20電影中無動畫類型。”

表面看起來,大多數的中國觀眾似乎對動畫電影還真沒太大興趣。

在這樣的市場票房表現下,製作週期長的全齡向動畫電影被一般資本市場貼上“票房天花板太低”的標籤也並不難以理解。

我們也能推測,就連《大聖》當初開天闢地式的成功也愈發失去了對於一般資本的說服力。

好在,在《大聖》歸來的四年之後,《哪吒》總算降世了。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宛如陳塘關的殷夫人懷胎三年,總算生出來個混不吝的小魔王,乘著觀眾用真金白銀打造出來的風火輪,管他什麼“天命”還是“天花板”,都用混天綾攪了個天翻地覆,用火尖槍把那座“成見”大山捅出了個天窟窿。

中國影史票房榜上,終於有了一部票房超20億的動畫電影,而且還即將一舉加入40億俱樂部。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這樣的成績其實並不是“偶然”,中國電影觀眾也早就點出了關鍵性原因——劇情,儘管在《哪吒》之前,上述的所謂數據很難有為資本提前預測動畫電影劇情價值的尺度。

在近年來上映的所有全齡向國產動畫電影中,無論是《大聖》還是《白蛇》,劇情薄弱都是其最大短板的普遍評價,更別提網評“聖母女主”“三觀不正”“邏輯崩塌”的《大魚海棠》了。

中國動畫無論是在3D技術還是場景製作上都在絕大部分“相對寬容”的中國觀眾眼裡無可挑剔了,但決定一部真正的電影成敗的關鍵點還是劇情,特別是符合中國觀眾胃口的劇情。

特別是當越來越多的中國觀眾能將動畫電影能放在真正的“電影”角度來看時,劇情本身更是至關重要。

放眼中國影視票房榜Top10,除了歐美大片以“特效”與“爆米花適口度”為重要觀影體驗要素的英雄主義影片外,除了兼具周星馳情懷與喜劇賀歲檔要素的《美人魚》外,劇情越發成為票房贏家的立身之本,譬如《我不是藥神》,譬如《流浪地球》與《戰狼》。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靠劇情與口碑逆襲的《我不是藥神》(中國票房榜第8)

讓我們回到中國動畫電影本身,儘管僅在劇情上,17年上映的《大護法》的劇情完成度也相當之高,但其本身是一部自主分級為“13歲以下不宜觀看”的成人動畫,而在畫風上也並不能完全發揮動畫技術層面的大屏幕特別魅力,在商業性上終究有著天生的劣勢。

而《哪吒》的出現,恰巧撞上了一個等待全齡化動畫商業好故事太久的市場。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哪吒》的劇情並非需要如同《我不是藥神》一般的擁有社會人性層面的發人深思,也並非需要如同《流浪地球》一般有著宏大悲壯敘事氛圍,甚至也不需要如同《戰狼》一般有著強烈愛國主義色彩的共鳴,也許它只要有一個邏輯上挑不出問題、有一定深度和主題且相對複雜的故事就足夠了。

也許當一位並未被鋼鐵俠的離去而落淚的普通電影觀眾,卻為了李靖的一句“他是我兒”而流淚時,《哪吒》就成功了。

不過,市場上能做到這種程度的電影劇本並不多,深究其成因,除了創作的主觀因素外,賦予一個劇本66版打磨的時間機會與儘可能多場景呈現機會的資本環境也很重要。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在這點上,中國動畫電影應該感謝曾經撤資大聖又完美吸取教訓成立彩條屋的光線。

我們可以發現,在盲目的資本投資潮過後,最早取得“突破天花板”式的《哪吒》勝利的還是最早做出產業化佈局的彩條屋。

而那所謂的大聖之後的“天花板”四年,正是一部成熟的商業化動畫電影孵化與初級的產業佈局培育所需要的時間。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彩條屋CEO易巧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2019年對於彩條屋而言是播種五年後,收穫的一年,更是驗證自己路線的一年。我認為接下來市場會有兩個里程碑式的變化,一是出現票房更高的動畫電影,比如20億元級別。另外就是作品的質量、數量走向逐步穩定,比如一年2-3部高品質作品,不需要再等三五年了,這是走向初步成熟的重要一步。

很顯然,《哪吒》與《哪吒》背後的1億人次電影觀眾已經用真金白銀向資本市場證明了彩條屋式的勝利,儘管中國動畫電影的產業化程度尚處於萌芽階段。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哪吒》的製作過程便集中體現了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化萌芽的初級階段特徵。

即使光線電影發行經驗與上下游資源豐富,即使哪吒的製作資金無需砸鍋賣鐵粉絲眾籌也能達到6000萬,即使哪吒導演餃子確實是位極富有才華與天賦的動畫人,但好的動畫電影都是無數個小細節摳出來的,但現有的動畫電影產業化狀態尚不允許那樣精細化的製作在同一個流水線上完成。

所以哪吒為了讓擅長於做火焰的公司做火焰,擅長於做雷電的團隊做雷電,歷經了1600多位製作人員、20多家特效團隊、60多家制作團隊與七八十家動畫公司,遍佈中國的各個城市,其中江蘇參與制作的公司超過了十分之一

這樣的產業化初級階段特徵,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動畫電影製作週期的過長與一般資本投資時擔心其回報週期過長的猶豫。

不過,我們完全可以保有最大的希望,資本會在市場與觀眾的教育下越來越聰明,中國動畫製作的產業化也才剛剛開始。《大聖》當年的驚豔曾帶來了國漫投資熱潮,而當《哪吒》的40億真金白銀出現之時,我們可以對未來的可能性擁有無限期待。

當越來越多的資本投入到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化基礎建設中去時,當更完整的產業環境搭建起來時,商業化時代的優質創作者們也許將為中國動畫電影帶來闊別多年的全盛局面。

電影《哪吒》拿到40億票房,將給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什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