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阿膠神話破滅的啟示:擺正公司與消費者的關係'

"

點擊藍字

"

點擊藍字

東阿阿膠神話破滅的啟示:擺正公司與消費者的關係

關注我們

十幾年來一直保持業績增長的東阿阿膠,忽然宣佈季度虧損,將積累已久的深層次矛盾暴露出來,公司能借此機會根本改變其經營理念嗎?

文/《農經》特約評論員 馬進

又一隻“白馬股”神話破滅了。7 月14 日晚,東阿阿膠(SZ 000423)發佈業績預報稱,預計2019 年上半年度淨利潤為1.81 億元-2.16億元,同比下滑75%-79%。而在今年第一季度,東阿阿膠淨利潤尚有3.93 億元。兩相對比,這意味著該公司在第二季度居然出現了2 億元左右的虧損。這種狀況在東阿阿膠最近十幾年的歷史上極其罕見。

7 月15 日一開盤,東阿阿膠的股價便封在了跌停板上,之後幾日又連續下跌,至19 日收盤於32.84 元。這使得東阿阿膠的股價回到了五年前的水平線上,相較2017 年曾創下的73 元以上的高位,已跌去了大半。

這種滑落早有預兆,只是市場沒有想到會來得這麼猛烈。2018 年, 東阿阿膠的業績增速已呈現出停滯狀態,營收微幅下降了0.46%,利潤微幅增長了1.98%。到了今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達23.83%,淨利潤則同比降低35.48%。

而在6 月18 日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曾直言:“公司正面臨十幾年來最困難的時刻。”這一直白的表態已為今日的業績反轉埋下了伏筆,但或許大多數人並不願意相信,這樣持續增長的公司居然一樣會“爆雷”。

在過去12 年裡, 東阿阿膠的淨利潤從2006 年度的1.54 億元增長到2018 年度的20.87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在20% 以上。僅從這一指標看,放眼整個A 股市場亦屬難得。但魔鬼都藏在細節中,東阿阿膠在這些年裡是如何做到持續增長的,同時也就是導致其如今面臨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

"

點擊藍字

東阿阿膠神話破滅的啟示:擺正公司與消費者的關係

關注我們

十幾年來一直保持業績增長的東阿阿膠,忽然宣佈季度虧損,將積累已久的深層次矛盾暴露出來,公司能借此機會根本改變其經營理念嗎?

文/《農經》特約評論員 馬進

又一隻“白馬股”神話破滅了。7 月14 日晚,東阿阿膠(SZ 000423)發佈業績預報稱,預計2019 年上半年度淨利潤為1.81 億元-2.16億元,同比下滑75%-79%。而在今年第一季度,東阿阿膠淨利潤尚有3.93 億元。兩相對比,這意味著該公司在第二季度居然出現了2 億元左右的虧損。這種狀況在東阿阿膠最近十幾年的歷史上極其罕見。

7 月15 日一開盤,東阿阿膠的股價便封在了跌停板上,之後幾日又連續下跌,至19 日收盤於32.84 元。這使得東阿阿膠的股價回到了五年前的水平線上,相較2017 年曾創下的73 元以上的高位,已跌去了大半。

這種滑落早有預兆,只是市場沒有想到會來得這麼猛烈。2018 年, 東阿阿膠的業績增速已呈現出停滯狀態,營收微幅下降了0.46%,利潤微幅增長了1.98%。到了今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達23.83%,淨利潤則同比降低35.48%。

而在6 月18 日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曾直言:“公司正面臨十幾年來最困難的時刻。”這一直白的表態已為今日的業績反轉埋下了伏筆,但或許大多數人並不願意相信,這樣持續增長的公司居然一樣會“爆雷”。

在過去12 年裡, 東阿阿膠的淨利潤從2006 年度的1.54 億元增長到2018 年度的20.87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在20% 以上。僅從這一指標看,放眼整個A 股市場亦屬難得。但魔鬼都藏在細節中,東阿阿膠在這些年裡是如何做到持續增長的,同時也就是導致其如今面臨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

東阿阿膠神話破滅的啟示:擺正公司與消費者的關係

不可持續的“價值迴歸”

這些年來東阿阿膠業績持續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並不神祕,正是源自於核心產品的不斷提價。在2006 年前後,秦玉峰提出了“價值迴歸戰略”,說白了,他就是認為市場價格沒有反映出阿膠應有的價值,公司產品應該漲價。

自那時至今,該公司的阿膠塊價格已累計提價近20 次,零售價從每斤約80 元飆升到3000 元以上,漲幅近40 倍。東阿阿膠最近一次提價發生在2018 年12 月,宣佈重點產品東阿阿膠的出廠價將上調6%。而按照秦玉峰早前的設想,這個“價值迴歸戰略”的最終目標為阿膠塊的價格要升至每斤五六千元。在相當長時間裡,阿膠塊的價格都受到了政府物價部門最高限價的約束。

而從2010 年12 月28 日起,阿膠塊不再納入政府定價範圍,企業可以自主定價,這意味著東阿阿膠的提價空間一下變大了。就在2010 年,東阿阿膠陸續多次小幅提價,當年價格漲幅就超過50% ;而在2011 年1 月,東阿阿膠進行了有史以來漲幅最大的一次調價,出廠價直接上浮61%。

與高端白酒市場類似,東阿阿膠不停的漲價也使得部分渠道商和經銷商主動進行囤貨,並很快在業內蔓延。據業內人士介紹,東阿阿膠“漲價- 囤貨- 再漲價- 再囤貨”這一模式影響著整個行業,幾乎每家企業的渠道商都因此而積壓了相當數量的庫存。但是從2018 年開始,東阿阿膠漲價的幅度和頻率開始變緩,經銷商們也不再積極囤貨了,因為貨不好賣了。在7 月15 日舉行的東阿阿膠投資者關係活動會議上,秦玉峰表示,東阿阿膠高速發展了十幾年,主要就是依託於阿膠的文化營銷策略和價值迴歸戰略,以迴歸其歷史價位和地位。

但是,“現在遇到了外部環境變化,價值迴歸走到了比較高的位置。”他也很坦率地談到了經銷商囤貨的問題:“渠道原本靠囤貨來盈利,我們漲價所有渠道商都盈利,因為阿膠保質期是五年,如果經銷商囤貨,差價收益就比較大。而現在渠道發生了變化,由靠囤貨轉為靠週轉率,我們順應渠道變化,進行了降庫存的調整,帶來了銷售業績的短期波動,也是這次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這種局勢的變化早已從公司的財務數據上反映出來。在東阿阿膠剛開始“價值迴歸”的頭幾年,經銷商大多是預付款提貨模式,應收賬款的規模相當小,基本都在2 億元以內。而到了最近幾年,為了搶佔下游渠道,保證公司的業績能夠延續增長的勢頭,東阿阿膠放寬了提貨的條件,給予經銷商一定的授信,反映在賬面上,就是在2016 年-2018 年之間,應收賬款規模迅速擴大,分別為4.53 億元、10.57 億元和24.07 億元,現金流水平不盡人意,意味著盈利質量不高。這與公司營收增速大幅放緩的狀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東阿阿膠將貨壓在了經銷商處保證業績,但由此帶來了應收賬款的快速增長,這也對雙方都構成了一定風險。

最終,東阿阿膠和渠道商選擇了釋放風險,決定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清理庫存。7 月16日,券商中金公司發表研報認為,東阿阿膠核心產品價值迴歸戰略已持續多年,渠道商形成了一定囤貨慣性,但目前隨著公司提價預期降低,渠道囤貨意願下降,庫存壓力開始釋放。

"

點擊藍字

東阿阿膠神話破滅的啟示:擺正公司與消費者的關係

關注我們

十幾年來一直保持業績增長的東阿阿膠,忽然宣佈季度虧損,將積累已久的深層次矛盾暴露出來,公司能借此機會根本改變其經營理念嗎?

文/《農經》特約評論員 馬進

又一隻“白馬股”神話破滅了。7 月14 日晚,東阿阿膠(SZ 000423)發佈業績預報稱,預計2019 年上半年度淨利潤為1.81 億元-2.16億元,同比下滑75%-79%。而在今年第一季度,東阿阿膠淨利潤尚有3.93 億元。兩相對比,這意味著該公司在第二季度居然出現了2 億元左右的虧損。這種狀況在東阿阿膠最近十幾年的歷史上極其罕見。

7 月15 日一開盤,東阿阿膠的股價便封在了跌停板上,之後幾日又連續下跌,至19 日收盤於32.84 元。這使得東阿阿膠的股價回到了五年前的水平線上,相較2017 年曾創下的73 元以上的高位,已跌去了大半。

這種滑落早有預兆,只是市場沒有想到會來得這麼猛烈。2018 年, 東阿阿膠的業績增速已呈現出停滯狀態,營收微幅下降了0.46%,利潤微幅增長了1.98%。到了今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達23.83%,淨利潤則同比降低35.48%。

而在6 月18 日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曾直言:“公司正面臨十幾年來最困難的時刻。”這一直白的表態已為今日的業績反轉埋下了伏筆,但或許大多數人並不願意相信,這樣持續增長的公司居然一樣會“爆雷”。

在過去12 年裡, 東阿阿膠的淨利潤從2006 年度的1.54 億元增長到2018 年度的20.87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在20% 以上。僅從這一指標看,放眼整個A 股市場亦屬難得。但魔鬼都藏在細節中,東阿阿膠在這些年裡是如何做到持續增長的,同時也就是導致其如今面臨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

東阿阿膠神話破滅的啟示:擺正公司與消費者的關係

不可持續的“價值迴歸”

這些年來東阿阿膠業績持續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並不神祕,正是源自於核心產品的不斷提價。在2006 年前後,秦玉峰提出了“價值迴歸戰略”,說白了,他就是認為市場價格沒有反映出阿膠應有的價值,公司產品應該漲價。

自那時至今,該公司的阿膠塊價格已累計提價近20 次,零售價從每斤約80 元飆升到3000 元以上,漲幅近40 倍。東阿阿膠最近一次提價發生在2018 年12 月,宣佈重點產品東阿阿膠的出廠價將上調6%。而按照秦玉峰早前的設想,這個“價值迴歸戰略”的最終目標為阿膠塊的價格要升至每斤五六千元。在相當長時間裡,阿膠塊的價格都受到了政府物價部門最高限價的約束。

而從2010 年12 月28 日起,阿膠塊不再納入政府定價範圍,企業可以自主定價,這意味著東阿阿膠的提價空間一下變大了。就在2010 年,東阿阿膠陸續多次小幅提價,當年價格漲幅就超過50% ;而在2011 年1 月,東阿阿膠進行了有史以來漲幅最大的一次調價,出廠價直接上浮61%。

與高端白酒市場類似,東阿阿膠不停的漲價也使得部分渠道商和經銷商主動進行囤貨,並很快在業內蔓延。據業內人士介紹,東阿阿膠“漲價- 囤貨- 再漲價- 再囤貨”這一模式影響著整個行業,幾乎每家企業的渠道商都因此而積壓了相當數量的庫存。但是從2018 年開始,東阿阿膠漲價的幅度和頻率開始變緩,經銷商們也不再積極囤貨了,因為貨不好賣了。在7 月15 日舉行的東阿阿膠投資者關係活動會議上,秦玉峰表示,東阿阿膠高速發展了十幾年,主要就是依託於阿膠的文化營銷策略和價值迴歸戰略,以迴歸其歷史價位和地位。

但是,“現在遇到了外部環境變化,價值迴歸走到了比較高的位置。”他也很坦率地談到了經銷商囤貨的問題:“渠道原本靠囤貨來盈利,我們漲價所有渠道商都盈利,因為阿膠保質期是五年,如果經銷商囤貨,差價收益就比較大。而現在渠道發生了變化,由靠囤貨轉為靠週轉率,我們順應渠道變化,進行了降庫存的調整,帶來了銷售業績的短期波動,也是這次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這種局勢的變化早已從公司的財務數據上反映出來。在東阿阿膠剛開始“價值迴歸”的頭幾年,經銷商大多是預付款提貨模式,應收賬款的規模相當小,基本都在2 億元以內。而到了最近幾年,為了搶佔下游渠道,保證公司的業績能夠延續增長的勢頭,東阿阿膠放寬了提貨的條件,給予經銷商一定的授信,反映在賬面上,就是在2016 年-2018 年之間,應收賬款規模迅速擴大,分別為4.53 億元、10.57 億元和24.07 億元,現金流水平不盡人意,意味著盈利質量不高。這與公司營收增速大幅放緩的狀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東阿阿膠將貨壓在了經銷商處保證業績,但由此帶來了應收賬款的快速增長,這也對雙方都構成了一定風險。

最終,東阿阿膠和渠道商選擇了釋放風險,決定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清理庫存。7 月16日,券商中金公司發表研報認為,東阿阿膠核心產品價值迴歸戰略已持續多年,渠道商形成了一定囤貨慣性,但目前隨著公司提價預期降低,渠道囤貨意願下降,庫存壓力開始釋放。

東阿阿膠神話破滅的啟示:擺正公司與消費者的關係

東阿阿膠最近幾年業績表現

認清與消費者的利益關係

實際上,從毛利率水平的變化上也可以看出,東阿阿膠所謂的“價值迴歸”戰略不具有可持續性。雖然產品多次漲價,但公司的整體毛利率並沒有太大變化,自2011 年以來一直穩定在65%—66% 左右。這說明,產品價格的上漲並沒有為公司帶來更多附加值,其中大多被市場費用所吞噬。

在某種程度上,東阿阿膠這種簡單粗暴的漲價策略反映了一種竭澤而漁的心態,將重心放在了營銷這一“術”的層面。作為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保健品/ 藥品,阿膠的價值被一再神化,然後利用消費者普遍存在的從眾心理、送禮文化以及相互攀比的風氣,在消費旺季到來之前進行大幅調價。最終,公司生產的阿膠價格高企,變成了普通消費者無法承受的“奢侈品”。在這個過程中,東阿阿膠和經銷商形成了“合謀”的關係,雙方一起將漲價的預期灌輸給消費者,讓消費者願意為之買單,實現其所謂的“價值迴歸”。

而在最近這些年裡,隨著阿膠價格持續上漲,不僅引得業內企業擴大產能,也吸引了一批業外資本陸續進場,試圖分一杯羹,包括同仁堂(SH 600085)、太極集團(SH 600129)等知名企業,製作阿膠的主要原料驢皮的價格也因此暴漲,成為了稀缺資源。這在客觀上對東阿阿膠構成了較大的競爭壓力,使其原本在市場上具備的絕對優勢地位受到威脅,增長勢頭不得不緩了下來。但可惜的是,面對這種局面,東阿阿膠並沒有認識到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只是將矛盾暫時地轉移到了經銷商那裡,但這樣的做法顯然不可持續,直至今天“爆雷”。作為一家行業內的龍頭企業,東阿阿膠既缺乏對自身長久經營策略的思考,也沒能在更高的層面上引導整個行業健康地發展。

對於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公司來說,最核心的還是“產品”,而“營銷”只是錦上添花。公司最應該做的是去真正解決消費者的問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公司和消費者的利益其實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公司為了這一目標,應該更好地去管控經銷商,共同為消費者提供服務,而不是簡單地用利益去驅動他們。實際上,這樣的情況在保健品領域並不鮮見,不少品牌都抱著“賺快錢”的思路,在一定時間內儘量挖掘出消費者的潛力。

其實,現在的消費者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更年輕的一代成為了消費主力,他們對於自己所要的產品有著更清晰的認知。如果一家公司或品牌沒有感受到這種變化,並進行及時調整以順應之,而仍然延續陳舊的思維和模式,或許能在一段時間內由於慣性存活下去,但註定是無法贏得未來的。

像東阿阿膠這樣具有極高品牌知名度的老字號,天然就在消費者中間擁有良好的口碑,這是很多品牌夢寐以求的事情。但公司並不能因此而隨心所欲地對待自己的客戶,不能以簡單粗暴的方法應對市場變局,而要存有敬畏和謙卑之心,真正從消費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如此才可能在市場上儘可能長時間地存活下去。

圖文來自

《農經》雜誌2019年第07期

"

點擊藍字

東阿阿膠神話破滅的啟示:擺正公司與消費者的關係

關注我們

十幾年來一直保持業績增長的東阿阿膠,忽然宣佈季度虧損,將積累已久的深層次矛盾暴露出來,公司能借此機會根本改變其經營理念嗎?

文/《農經》特約評論員 馬進

又一隻“白馬股”神話破滅了。7 月14 日晚,東阿阿膠(SZ 000423)發佈業績預報稱,預計2019 年上半年度淨利潤為1.81 億元-2.16億元,同比下滑75%-79%。而在今年第一季度,東阿阿膠淨利潤尚有3.93 億元。兩相對比,這意味著該公司在第二季度居然出現了2 億元左右的虧損。這種狀況在東阿阿膠最近十幾年的歷史上極其罕見。

7 月15 日一開盤,東阿阿膠的股價便封在了跌停板上,之後幾日又連續下跌,至19 日收盤於32.84 元。這使得東阿阿膠的股價回到了五年前的水平線上,相較2017 年曾創下的73 元以上的高位,已跌去了大半。

這種滑落早有預兆,只是市場沒有想到會來得這麼猛烈。2018 年, 東阿阿膠的業績增速已呈現出停滯狀態,營收微幅下降了0.46%,利潤微幅增長了1.98%。到了今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達23.83%,淨利潤則同比降低35.48%。

而在6 月18 日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曾直言:“公司正面臨十幾年來最困難的時刻。”這一直白的表態已為今日的業績反轉埋下了伏筆,但或許大多數人並不願意相信,這樣持續增長的公司居然一樣會“爆雷”。

在過去12 年裡, 東阿阿膠的淨利潤從2006 年度的1.54 億元增長到2018 年度的20.87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在20% 以上。僅從這一指標看,放眼整個A 股市場亦屬難得。但魔鬼都藏在細節中,東阿阿膠在這些年裡是如何做到持續增長的,同時也就是導致其如今面臨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

東阿阿膠神話破滅的啟示:擺正公司與消費者的關係

不可持續的“價值迴歸”

這些年來東阿阿膠業績持續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並不神祕,正是源自於核心產品的不斷提價。在2006 年前後,秦玉峰提出了“價值迴歸戰略”,說白了,他就是認為市場價格沒有反映出阿膠應有的價值,公司產品應該漲價。

自那時至今,該公司的阿膠塊價格已累計提價近20 次,零售價從每斤約80 元飆升到3000 元以上,漲幅近40 倍。東阿阿膠最近一次提價發生在2018 年12 月,宣佈重點產品東阿阿膠的出廠價將上調6%。而按照秦玉峰早前的設想,這個“價值迴歸戰略”的最終目標為阿膠塊的價格要升至每斤五六千元。在相當長時間裡,阿膠塊的價格都受到了政府物價部門最高限價的約束。

而從2010 年12 月28 日起,阿膠塊不再納入政府定價範圍,企業可以自主定價,這意味著東阿阿膠的提價空間一下變大了。就在2010 年,東阿阿膠陸續多次小幅提價,當年價格漲幅就超過50% ;而在2011 年1 月,東阿阿膠進行了有史以來漲幅最大的一次調價,出廠價直接上浮61%。

與高端白酒市場類似,東阿阿膠不停的漲價也使得部分渠道商和經銷商主動進行囤貨,並很快在業內蔓延。據業內人士介紹,東阿阿膠“漲價- 囤貨- 再漲價- 再囤貨”這一模式影響著整個行業,幾乎每家企業的渠道商都因此而積壓了相當數量的庫存。但是從2018 年開始,東阿阿膠漲價的幅度和頻率開始變緩,經銷商們也不再積極囤貨了,因為貨不好賣了。在7 月15 日舉行的東阿阿膠投資者關係活動會議上,秦玉峰表示,東阿阿膠高速發展了十幾年,主要就是依託於阿膠的文化營銷策略和價值迴歸戰略,以迴歸其歷史價位和地位。

但是,“現在遇到了外部環境變化,價值迴歸走到了比較高的位置。”他也很坦率地談到了經銷商囤貨的問題:“渠道原本靠囤貨來盈利,我們漲價所有渠道商都盈利,因為阿膠保質期是五年,如果經銷商囤貨,差價收益就比較大。而現在渠道發生了變化,由靠囤貨轉為靠週轉率,我們順應渠道變化,進行了降庫存的調整,帶來了銷售業績的短期波動,也是這次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這種局勢的變化早已從公司的財務數據上反映出來。在東阿阿膠剛開始“價值迴歸”的頭幾年,經銷商大多是預付款提貨模式,應收賬款的規模相當小,基本都在2 億元以內。而到了最近幾年,為了搶佔下游渠道,保證公司的業績能夠延續增長的勢頭,東阿阿膠放寬了提貨的條件,給予經銷商一定的授信,反映在賬面上,就是在2016 年-2018 年之間,應收賬款規模迅速擴大,分別為4.53 億元、10.57 億元和24.07 億元,現金流水平不盡人意,意味著盈利質量不高。這與公司營收增速大幅放緩的狀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東阿阿膠將貨壓在了經銷商處保證業績,但由此帶來了應收賬款的快速增長,這也對雙方都構成了一定風險。

最終,東阿阿膠和渠道商選擇了釋放風險,決定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清理庫存。7 月16日,券商中金公司發表研報認為,東阿阿膠核心產品價值迴歸戰略已持續多年,渠道商形成了一定囤貨慣性,但目前隨著公司提價預期降低,渠道囤貨意願下降,庫存壓力開始釋放。

東阿阿膠神話破滅的啟示:擺正公司與消費者的關係

東阿阿膠最近幾年業績表現

認清與消費者的利益關係

實際上,從毛利率水平的變化上也可以看出,東阿阿膠所謂的“價值迴歸”戰略不具有可持續性。雖然產品多次漲價,但公司的整體毛利率並沒有太大變化,自2011 年以來一直穩定在65%—66% 左右。這說明,產品價格的上漲並沒有為公司帶來更多附加值,其中大多被市場費用所吞噬。

在某種程度上,東阿阿膠這種簡單粗暴的漲價策略反映了一種竭澤而漁的心態,將重心放在了營銷這一“術”的層面。作為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保健品/ 藥品,阿膠的價值被一再神化,然後利用消費者普遍存在的從眾心理、送禮文化以及相互攀比的風氣,在消費旺季到來之前進行大幅調價。最終,公司生產的阿膠價格高企,變成了普通消費者無法承受的“奢侈品”。在這個過程中,東阿阿膠和經銷商形成了“合謀”的關係,雙方一起將漲價的預期灌輸給消費者,讓消費者願意為之買單,實現其所謂的“價值迴歸”。

而在最近這些年裡,隨著阿膠價格持續上漲,不僅引得業內企業擴大產能,也吸引了一批業外資本陸續進場,試圖分一杯羹,包括同仁堂(SH 600085)、太極集團(SH 600129)等知名企業,製作阿膠的主要原料驢皮的價格也因此暴漲,成為了稀缺資源。這在客觀上對東阿阿膠構成了較大的競爭壓力,使其原本在市場上具備的絕對優勢地位受到威脅,增長勢頭不得不緩了下來。但可惜的是,面對這種局面,東阿阿膠並沒有認識到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只是將矛盾暫時地轉移到了經銷商那裡,但這樣的做法顯然不可持續,直至今天“爆雷”。作為一家行業內的龍頭企業,東阿阿膠既缺乏對自身長久經營策略的思考,也沒能在更高的層面上引導整個行業健康地發展。

對於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公司來說,最核心的還是“產品”,而“營銷”只是錦上添花。公司最應該做的是去真正解決消費者的問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公司和消費者的利益其實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公司為了這一目標,應該更好地去管控經銷商,共同為消費者提供服務,而不是簡單地用利益去驅動他們。實際上,這樣的情況在保健品領域並不鮮見,不少品牌都抱著“賺快錢”的思路,在一定時間內儘量挖掘出消費者的潛力。

其實,現在的消費者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更年輕的一代成為了消費主力,他們對於自己所要的產品有著更清晰的認知。如果一家公司或品牌沒有感受到這種變化,並進行及時調整以順應之,而仍然延續陳舊的思維和模式,或許能在一段時間內由於慣性存活下去,但註定是無法贏得未來的。

像東阿阿膠這樣具有極高品牌知名度的老字號,天然就在消費者中間擁有良好的口碑,這是很多品牌夢寐以求的事情。但公司並不能因此而隨心所欲地對待自己的客戶,不能以簡單粗暴的方法應對市場變局,而要存有敬畏和謙卑之心,真正從消費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如此才可能在市場上儘可能長時間地存活下去。

圖文來自

《農經》雜誌2019年第07期

東阿阿膠神話破滅的啟示:擺正公司與消費者的關係

農經傳媒網

瞭解農經新風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