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局:2020年建成國家地震科技創新體系

地震 鄭國光 經濟 時政 國際在線 2017-06-09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魏宇晨):中國地震局7日表示,通過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加快推廣科研成果應用等措施,力爭到2020年建成國家地震科技創新體系,提升防震減災科技水平。

“這是面向公眾的(app) ,它的主要的功能是公眾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建築物設置簡單參數,比如類型、年代、樓層,通過後臺算法計算出這個地震下,您關心的建築物的破損情況。”您家的房屋抗震嗎?如果汶川地震、魯甸地震發生在您居住的附近地區,您關心的房屋建築破壞情況如何?當天舉行的全國地震科技創新大會的展廳上,除了有各種監測、預測地震的高精尖儀器、系統外,還有面向公眾的房屋抗震評估App。

實踐證明,防震減災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科技的貢獻。儘管中國當前地震科技創新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與國際相比仍存差距。中國地震局局長鄭國光指出,為實現2020年建成國家地震科技創新體系的目標,將實施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以及“透明地殼”、“解剖地震”、“韌性城鄉”和“智慧服務”四項科學計劃,旨在認識地球、減輕災害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鄭國光說:“透明地殼計劃以‘地下清楚’為目標,全面開展地下結構和構造的探查工作;解剖地震計劃以探索地震孕育機理為目標解剖典型震例,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體現我國地域特色的大陸強震理論;韌性城鄉計劃研究和採用先進的抗震技術和措施提高城鄉賑災的可恢復能力;智慧服務計劃以公眾明白為目標,全面打造提升防震減災科技產品,服務國家和公眾需求,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此外,當前大量科研成果湧現,如何加快防震減災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提高地震科技攻擊的質量和效率至關重要。鄭國光表示,下一步,中國地震局將在兩個“一公里“上下功夫,提升防預能力。

鄭國光說:“要解決‘最先一公里’問題,從基礎業務當中找出發展瓶頸,凝練科學問題,敢於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敢於在地震科技無人區大膽探索,努力做出原創性的科技成果;要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加大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提高科技創新活動貢獻率,推進地震監測預警、建築物抗震技術、賑災快速評估等關鍵技術研發,全面提升社會抵禦地震災害風險能力。”

中國地震局表示,未來還要深化地震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打造一支地震科技人才隊伍,並提出“到2030年,中國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強國之列”的目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