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地震災區134個新增地災隱患點如何被排查出'

地震 宜賓 無人機 長寧縣 體檢 地質 敘永 珙縣 四川 人民網四川頻道 2019-07-29
"

原標題:無人機“體檢” 地勘隊員上山查盲區

7月22日,宜賓大雨,長寧縣富興鄉閤家村地災監測員朱德貴又忙碌起來。他負責監測的點位——閤家村4組石格鬧崩塌是長寧地震後新增的地災隱患點。

像這樣的地震誘發的隱患點,宜賓還有134個,廣泛分佈在長寧、珙縣等受災縣區。這些隱患點是如何被排查發現的?怎樣避免排查盲區,把風險降到最低?帶著問題,記者跟隨震後地災排查主力技術隊伍——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202地質隊,再次來到閤家村4組石格鬧崩塌隱患點。

【一線直擊】

地震搖出新隱患,首輪排查連夜進行

閤家村4組石格鬧崩塌隱患點是受震後第一批被排查出的隱患點。6月17日地震發生後,山體在劇烈的搖晃下出現鬆動、崩塌,山石滾落到下方的鄉村公路上。“最高的地方有一人高。”家住崩塌體下方的閤家村村民樑世宣立馬把情況報告給村幹部。

震後兩個小時,202地質隊副隊長許洪帶隊趕到長寧縣。災害信息傳來:閤家村山體崩塌、宜賓到敘永的高速公路施工現場出現滑坡、長寧縣羅家巖發生山體滑坡……

一夜無眠,地勘隊員們收集各地群眾上報的災害信息,分析地質結構情況並結合現有的地質隱患點,連夜制定排查路線,並啟動第一輪應急排查。

許洪說,排查先從“有人住”的地方開始,重點核查群眾上報的隱患點和現有隱患點。

無人機“體檢”,迅速圈出隱患範圍

6月18日一大早,宜賓震後首輪排查就開始了。202地質隊工程師張川和兩名技術人員帶著無人機等設備,打算對山體進行初步體檢。

張川抬頭望去,只見山坡被撕開一條口子,大小石塊滾落到路面。“現場土石約有400立方米。”張川把基本信息寫在記錄本上。他初步判斷,此處是地震誘發的崩塌災害。

張川讓同事放飛無人機,對整個崩塌的山體進行航測,他則翻過路面上的堆積物,往被截斷的路的遠處走去。與崩塌點的情況不同,越往裡走,植被越茂盛,從外觀看不出山體有任何異樣。他仔細觀察竹子的生長方向,發現一些出現歪斜,“說明山體有裂縫,或者被落石砸過。”

無人機航測的影像圖證實了張川的判斷,從石格鬧崩塌隱患點起,沿公路一直往前,長約600米的範圍內都是危險區域。

在張川等地勘隊員的建議下,閤家村在隱患路段拉上警戒線,並且派專人值守。

地勘隊員涉險爬山,不放過一個隱患

“首輪排查還不能滿足防災的需要。”許洪說,首輪排查後,餘震和降雨不斷,宜賓市又先後進行兩輪地災排查,“後面兩輪排查的範圍更廣、程度更深,並對首輪排查出的隱患點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複檢。”

7月16日,石格鬧崩塌迎來第3次排查。202地質隊工程師朱洪良和張位均各帶領一個小組,分別從山坡兩側上山,沿途排查裂縫等隱患情況,“我們這次排查,主要是為了解決無人機航拍的盲區,進一步摸清山體的裂縫情況。”

兩隊人員一邊往山上爬,一邊觀察和記錄。越往上植被越茂盛,密佈的荊棘讓地勘隊員們行動困難。一名隊員腳底打滑,順著山勢下溜了兩三米,揹包被荊棘掛住才停下來。

通過詳細“體檢”,地勘隊員們在山上發現9個危巖帶、2處高位崩塌堆積體,共威脅13戶64人。

據統計,地震發生後,宜賓對全市160個鄉鎮開展了3輪地災排查,共計排查地質災害隱患點1381個,均採取了有效措施,沒有發生次生地質災害導致的人員傷亡事件。

【記者手記】

防災責任必須壓實

科技,給地質災害排查帶來便利,很多攀爬艱難的高陡險坡,因為有了無人機這雙“天眼”,讓地勘隊員們省事不少。

但是科技並非萬能的,茂盛的植被可能遮住隱患。因此,人防仍然必需,要壓實防災責任。就像石格鬧崩塌隱患點,地災排查不僅要靠無人機,還要靠人爬上山給山體進行全方位“體檢”。需要地災監測員實時盯防,加密監測。

汛期來臨,地災防治點多面廣,只有每個層級、每個環節壓實責任,才能將災害風險和損失降到最低。(記者 寇敏芳)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