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

關於老年人的血壓問題,相信很多人對高血壓病都有著一定的認識,但是對於“餐後低血壓”一詞是不是很陌生?實際上,老年人餐後低血壓是一種常見但又常常被忽視的只存在於老年疾病,並在少數健康老年人中亦可發生。據統計,老年人餐後低血壓的患病率達到25%,在合併老年或某些惡性疾病的患者中,患病率甚至可達72.8%,同樣,餐後低血壓反過來也可以增加罹患其他疾病的風險,而且餐後低血壓已經成為老年人全因死亡的獨立預測因子之一。隨著老齡化的增長,關於老年人餐後低血壓應與高血壓病一樣引起人們的重視。

"

關於老年人的血壓問題,相信很多人對高血壓病都有著一定的認識,但是對於“餐後低血壓”一詞是不是很陌生?實際上,老年人餐後低血壓是一種常見但又常常被忽視的只存在於老年疾病,並在少數健康老年人中亦可發生。據統計,老年人餐後低血壓的患病率達到25%,在合併老年或某些惡性疾病的患者中,患病率甚至可達72.8%,同樣,餐後低血壓反過來也可以增加罹患其他疾病的風險,而且餐後低血壓已經成為老年人全因死亡的獨立預測因子之一。隨著老齡化的增長,關於老年人餐後低血壓應與高血壓病一樣引起人們的重視。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什麼是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指的是:

餐後2小時內收縮壓較餐前下降≥20mmHg;

或餐前收縮壓≥100mmHg合併餐後收縮壓<90mmHg;

或餐後血壓下降水平雖然未達上述水平,但超過大腦調節能力而出現心腦缺血的症狀,如暈厥、跌倒、頭暈、心絞痛、中風、視力障礙等。

只要滿足任何一條即可考慮診斷。

"

關於老年人的血壓問題,相信很多人對高血壓病都有著一定的認識,但是對於“餐後低血壓”一詞是不是很陌生?實際上,老年人餐後低血壓是一種常見但又常常被忽視的只存在於老年疾病,並在少數健康老年人中亦可發生。據統計,老年人餐後低血壓的患病率達到25%,在合併老年或某些惡性疾病的患者中,患病率甚至可達72.8%,同樣,餐後低血壓反過來也可以增加罹患其他疾病的風險,而且餐後低血壓已經成為老年人全因死亡的獨立預測因子之一。隨著老齡化的增長,關於老年人餐後低血壓應與高血壓病一樣引起人們的重視。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什麼是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指的是:

餐後2小時內收縮壓較餐前下降≥20mmHg;

或餐前收縮壓≥100mmHg合併餐後收縮壓<90mmHg;

或餐後血壓下降水平雖然未達上述水平,但超過大腦調節能力而出現心腦缺血的症狀,如暈厥、跌倒、頭暈、心絞痛、中風、視力障礙等。

只要滿足任何一條即可考慮診斷。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關於餐後低血壓往往可在三餐後均可發生,但以早餐後發生率最高,而且血壓下降幅度較大,常發生於進餐後15~30分鐘,最快也可以在進餐後即可發生,通常會在30分鐘至60分鐘內將至血壓最低點,下降幅度約20~40mmHg多見,少數亦可達90mmHg以上,可持續半小時到2小時不等,往往表現為頭暈、嗜睡、視物黑朦、心絞痛、跌倒、暈厥等心腦血管缺血的表現,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以及增加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的潛在風險。

"

關於老年人的血壓問題,相信很多人對高血壓病都有著一定的認識,但是對於“餐後低血壓”一詞是不是很陌生?實際上,老年人餐後低血壓是一種常見但又常常被忽視的只存在於老年疾病,並在少數健康老年人中亦可發生。據統計,老年人餐後低血壓的患病率達到25%,在合併老年或某些惡性疾病的患者中,患病率甚至可達72.8%,同樣,餐後低血壓反過來也可以增加罹患其他疾病的風險,而且餐後低血壓已經成為老年人全因死亡的獨立預測因子之一。隨著老齡化的增長,關於老年人餐後低血壓應與高血壓病一樣引起人們的重視。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什麼是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指的是:

餐後2小時內收縮壓較餐前下降≥20mmHg;

或餐前收縮壓≥100mmHg合併餐後收縮壓<90mmHg;

或餐後血壓下降水平雖然未達上述水平,但超過大腦調節能力而出現心腦缺血的症狀,如暈厥、跌倒、頭暈、心絞痛、中風、視力障礙等。

只要滿足任何一條即可考慮診斷。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關於餐後低血壓往往可在三餐後均可發生,但以早餐後發生率最高,而且血壓下降幅度較大,常發生於進餐後15~30分鐘,最快也可以在進餐後即可發生,通常會在30分鐘至60分鐘內將至血壓最低點,下降幅度約20~40mmHg多見,少數亦可達90mmHg以上,可持續半小時到2小時不等,往往表現為頭暈、嗜睡、視物黑朦、心絞痛、跌倒、暈厥等心腦血管缺血的表現,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以及增加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的潛在風險。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由於其發病機制尚未闡明,藥物治療仍處於臨床摸索階段,且其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帶來的影響不可小覷,逐漸引起了臨床醫生的廣泛重視。

哪些因素會引起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是老年人常見又特有的疾病,據統計,我國在居家護理的老人中患病率為24%~26%,而在住院病人中老年人的患病率高達74.7%,能引起餐後低血壓的因素很對,大致歸納為以下幾點:

"

關於老年人的血壓問題,相信很多人對高血壓病都有著一定的認識,但是對於“餐後低血壓”一詞是不是很陌生?實際上,老年人餐後低血壓是一種常見但又常常被忽視的只存在於老年疾病,並在少數健康老年人中亦可發生。據統計,老年人餐後低血壓的患病率達到25%,在合併老年或某些惡性疾病的患者中,患病率甚至可達72.8%,同樣,餐後低血壓反過來也可以增加罹患其他疾病的風險,而且餐後低血壓已經成為老年人全因死亡的獨立預測因子之一。隨著老齡化的增長,關於老年人餐後低血壓應與高血壓病一樣引起人們的重視。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什麼是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指的是:

餐後2小時內收縮壓較餐前下降≥20mmHg;

或餐前收縮壓≥100mmHg合併餐後收縮壓<90mmHg;

或餐後血壓下降水平雖然未達上述水平,但超過大腦調節能力而出現心腦缺血的症狀,如暈厥、跌倒、頭暈、心絞痛、中風、視力障礙等。

只要滿足任何一條即可考慮診斷。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關於餐後低血壓往往可在三餐後均可發生,但以早餐後發生率最高,而且血壓下降幅度較大,常發生於進餐後15~30分鐘,最快也可以在進餐後即可發生,通常會在30分鐘至60分鐘內將至血壓最低點,下降幅度約20~40mmHg多見,少數亦可達90mmHg以上,可持續半小時到2小時不等,往往表現為頭暈、嗜睡、視物黑朦、心絞痛、跌倒、暈厥等心腦血管缺血的表現,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以及增加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的潛在風險。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由於其發病機制尚未闡明,藥物治療仍處於臨床摸索階段,且其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帶來的影響不可小覷,逐漸引起了臨床醫生的廣泛重視。

哪些因素會引起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是老年人常見又特有的疾病,據統計,我國在居家護理的老人中患病率為24%~26%,而在住院病人中老年人的患病率高達74.7%,能引起餐後低血壓的因素很對,大致歸納為以下幾點: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1. 年齡。餐後低血壓只發生於老年人。研究表明,本病的發生率與年齡的大小呈正相關,目前考慮與衰老導致全身各系統、各器官老化及功能減退有關,尤其是心血管系統以及胃腸道系統最為密切。
  2. 高血壓病。在高血壓患者中,餐後低血壓的發生率亦相對較高,實際上很多患者均為明確診斷,存在一定的隱匿性。考慮與長期高血壓狀態引起心臟、血管的結構發生改變(如左室肥厚、瓣膜鈣化、動脈粥樣硬化等),同時還引起心血管神經調節的失穩,如血管壓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等,共同導致餐後低血壓的發生。
  3. 合併多種疾病。糖尿病、帕金森病、冠心病、慢性腎功能衰竭以及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
  4. 其他因素。如可能與體重指數偏低、服用藥物影響、飲食習慣、餐後的體位、進餐時缺少充足的水分攝入、胃擴張、胃排空等因素有關。

如何診斷此病?

目前的餐後低血壓診斷標準上述有說到,而對於餐後低血壓的診斷方法主要包括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測定餐前及餐後2小時的血壓兩種方法。其中前者需要根據患者實際血壓的情況進行調整餐後血壓監測的時間間隔;而後者需要在2小時內測量8次血壓。

"

關於老年人的血壓問題,相信很多人對高血壓病都有著一定的認識,但是對於“餐後低血壓”一詞是不是很陌生?實際上,老年人餐後低血壓是一種常見但又常常被忽視的只存在於老年疾病,並在少數健康老年人中亦可發生。據統計,老年人餐後低血壓的患病率達到25%,在合併老年或某些惡性疾病的患者中,患病率甚至可達72.8%,同樣,餐後低血壓反過來也可以增加罹患其他疾病的風險,而且餐後低血壓已經成為老年人全因死亡的獨立預測因子之一。隨著老齡化的增長,關於老年人餐後低血壓應與高血壓病一樣引起人們的重視。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什麼是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指的是:

餐後2小時內收縮壓較餐前下降≥20mmHg;

或餐前收縮壓≥100mmHg合併餐後收縮壓<90mmHg;

或餐後血壓下降水平雖然未達上述水平,但超過大腦調節能力而出現心腦缺血的症狀,如暈厥、跌倒、頭暈、心絞痛、中風、視力障礙等。

只要滿足任何一條即可考慮診斷。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關於餐後低血壓往往可在三餐後均可發生,但以早餐後發生率最高,而且血壓下降幅度較大,常發生於進餐後15~30分鐘,最快也可以在進餐後即可發生,通常會在30分鐘至60分鐘內將至血壓最低點,下降幅度約20~40mmHg多見,少數亦可達90mmHg以上,可持續半小時到2小時不等,往往表現為頭暈、嗜睡、視物黑朦、心絞痛、跌倒、暈厥等心腦血管缺血的表現,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以及增加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的潛在風險。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由於其發病機制尚未闡明,藥物治療仍處於臨床摸索階段,且其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帶來的影響不可小覷,逐漸引起了臨床醫生的廣泛重視。

哪些因素會引起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是老年人常見又特有的疾病,據統計,我國在居家護理的老人中患病率為24%~26%,而在住院病人中老年人的患病率高達74.7%,能引起餐後低血壓的因素很對,大致歸納為以下幾點: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1. 年齡。餐後低血壓只發生於老年人。研究表明,本病的發生率與年齡的大小呈正相關,目前考慮與衰老導致全身各系統、各器官老化及功能減退有關,尤其是心血管系統以及胃腸道系統最為密切。
  2. 高血壓病。在高血壓患者中,餐後低血壓的發生率亦相對較高,實際上很多患者均為明確診斷,存在一定的隱匿性。考慮與長期高血壓狀態引起心臟、血管的結構發生改變(如左室肥厚、瓣膜鈣化、動脈粥樣硬化等),同時還引起心血管神經調節的失穩,如血管壓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等,共同導致餐後低血壓的發生。
  3. 合併多種疾病。糖尿病、帕金森病、冠心病、慢性腎功能衰竭以及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
  4. 其他因素。如可能與體重指數偏低、服用藥物影響、飲食習慣、餐後的體位、進餐時缺少充足的水分攝入、胃擴張、胃排空等因素有關。

如何診斷此病?

目前的餐後低血壓診斷標準上述有說到,而對於餐後低血壓的診斷方法主要包括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測定餐前及餐後2小時的血壓兩種方法。其中前者需要根據患者實際血壓的情況進行調整餐後血壓監測的時間間隔;而後者需要在2小時內測量8次血壓。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測血壓

目前亦有提出一種簡易的檢查方法:餐前測量血壓數值較餐後75分鐘測量血壓值至少降低10mmHg即可診斷餐後低血壓,此檢查的敏感性為82%,特異性為91%,但此方法仍有待進一步考證。

若不進行控制,會有什麼危害?

對於餐後低血壓,目前已知的可能引發的危害包括暈厥、跌倒、心絞痛、認知功能障礙等,同時還會增加冠狀動脈疾病、腦卒中及死亡的風險,是老年人全因死亡率的獨立預測因子。

也有研究表明,餐後血壓下降的幅度與腔隙性腦梗死的患病率呈正相關,也就是說,隨著老年人餐後血壓的下降幅度越大,腔隙性腦梗死的患病就越高。

由於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也逐漸下降,也會增加心腦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所以重視餐後低血壓,及早診治,可以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預後。

對於餐後低血壓患者該如何防治?

對於考慮為餐後低血壓的患者,首先建議先以非藥物治療調控,若控制不佳再建議使用藥物控制。其中非藥物調控則主要從飲食結構、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藥物治療則降低血糖水平及減少內臟血流兩方面的藥物為主。

"

關於老年人的血壓問題,相信很多人對高血壓病都有著一定的認識,但是對於“餐後低血壓”一詞是不是很陌生?實際上,老年人餐後低血壓是一種常見但又常常被忽視的只存在於老年疾病,並在少數健康老年人中亦可發生。據統計,老年人餐後低血壓的患病率達到25%,在合併老年或某些惡性疾病的患者中,患病率甚至可達72.8%,同樣,餐後低血壓反過來也可以增加罹患其他疾病的風險,而且餐後低血壓已經成為老年人全因死亡的獨立預測因子之一。隨著老齡化的增長,關於老年人餐後低血壓應與高血壓病一樣引起人們的重視。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什麼是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指的是:

餐後2小時內收縮壓較餐前下降≥20mmHg;

或餐前收縮壓≥100mmHg合併餐後收縮壓<90mmHg;

或餐後血壓下降水平雖然未達上述水平,但超過大腦調節能力而出現心腦缺血的症狀,如暈厥、跌倒、頭暈、心絞痛、中風、視力障礙等。

只要滿足任何一條即可考慮診斷。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關於餐後低血壓往往可在三餐後均可發生,但以早餐後發生率最高,而且血壓下降幅度較大,常發生於進餐後15~30分鐘,最快也可以在進餐後即可發生,通常會在30分鐘至60分鐘內將至血壓最低點,下降幅度約20~40mmHg多見,少數亦可達90mmHg以上,可持續半小時到2小時不等,往往表現為頭暈、嗜睡、視物黑朦、心絞痛、跌倒、暈厥等心腦血管缺血的表現,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以及增加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的潛在風險。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由於其發病機制尚未闡明,藥物治療仍處於臨床摸索階段,且其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帶來的影響不可小覷,逐漸引起了臨床醫生的廣泛重視。

哪些因素會引起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是老年人常見又特有的疾病,據統計,我國在居家護理的老人中患病率為24%~26%,而在住院病人中老年人的患病率高達74.7%,能引起餐後低血壓的因素很對,大致歸納為以下幾點: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1. 年齡。餐後低血壓只發生於老年人。研究表明,本病的發生率與年齡的大小呈正相關,目前考慮與衰老導致全身各系統、各器官老化及功能減退有關,尤其是心血管系統以及胃腸道系統最為密切。
  2. 高血壓病。在高血壓患者中,餐後低血壓的發生率亦相對較高,實際上很多患者均為明確診斷,存在一定的隱匿性。考慮與長期高血壓狀態引起心臟、血管的結構發生改變(如左室肥厚、瓣膜鈣化、動脈粥樣硬化等),同時還引起心血管神經調節的失穩,如血管壓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等,共同導致餐後低血壓的發生。
  3. 合併多種疾病。糖尿病、帕金森病、冠心病、慢性腎功能衰竭以及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
  4. 其他因素。如可能與體重指數偏低、服用藥物影響、飲食習慣、餐後的體位、進餐時缺少充足的水分攝入、胃擴張、胃排空等因素有關。

如何診斷此病?

目前的餐後低血壓診斷標準上述有說到,而對於餐後低血壓的診斷方法主要包括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測定餐前及餐後2小時的血壓兩種方法。其中前者需要根據患者實際血壓的情況進行調整餐後血壓監測的時間間隔;而後者需要在2小時內測量8次血壓。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測血壓

目前亦有提出一種簡易的檢查方法:餐前測量血壓數值較餐後75分鐘測量血壓值至少降低10mmHg即可診斷餐後低血壓,此檢查的敏感性為82%,特異性為91%,但此方法仍有待進一步考證。

若不進行控制,會有什麼危害?

對於餐後低血壓,目前已知的可能引發的危害包括暈厥、跌倒、心絞痛、認知功能障礙等,同時還會增加冠狀動脈疾病、腦卒中及死亡的風險,是老年人全因死亡率的獨立預測因子。

也有研究表明,餐後血壓下降的幅度與腔隙性腦梗死的患病率呈正相關,也就是說,隨著老年人餐後血壓的下降幅度越大,腔隙性腦梗死的患病就越高。

由於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也逐漸下降,也會增加心腦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所以重視餐後低血壓,及早診治,可以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預後。

對於餐後低血壓患者該如何防治?

對於考慮為餐後低血壓的患者,首先建議先以非藥物治療調控,若控制不佳再建議使用藥物控制。其中非藥物調控則主要從飲食結構、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藥物治療則降低血糖水平及減少內臟血流兩方面的藥物為主。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喝水

  • 非藥物治療:

1、餐前補充水分的攝入:餐前飲用300mL左右水,亦可適量飲茶或咖啡,可以減少餐後血壓下降的幅度。

2、少食多餐:可由3大餐改為6小餐等。

3、避免單一碳水化合物或高糖飲食:科採用與高蛋白等食物的混合飲食,也可以嘗試使用果糖或木糖作為葡萄糖甜味的替代劑。

4、調節基礎病藥物的服藥時間:避免在餐前服用減壓藥,建議在兩餐之間服用,同時根據病情調整,儘量避免服用利尿劑及硝酸酯類降壓藥。

5、餐後2小時內應儘量保持臥位或持續進行步行運動,一旦停止運動則應保持臥位,注意防跌倒。

  • 藥物治療(醫師指導下)

有症狀者經過非藥物治療症狀緩解不佳時,應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藥物進行干預,目前的藥物主要包括減少內臟血流量、抑制葡萄糖吸收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藥物: 如阿卡波糖、古爾膠等。

"

關於老年人的血壓問題,相信很多人對高血壓病都有著一定的認識,但是對於“餐後低血壓”一詞是不是很陌生?實際上,老年人餐後低血壓是一種常見但又常常被忽視的只存在於老年疾病,並在少數健康老年人中亦可發生。據統計,老年人餐後低血壓的患病率達到25%,在合併老年或某些惡性疾病的患者中,患病率甚至可達72.8%,同樣,餐後低血壓反過來也可以增加罹患其他疾病的風險,而且餐後低血壓已經成為老年人全因死亡的獨立預測因子之一。隨著老齡化的增長,關於老年人餐後低血壓應與高血壓病一樣引起人們的重視。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什麼是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指的是:

餐後2小時內收縮壓較餐前下降≥20mmHg;

或餐前收縮壓≥100mmHg合併餐後收縮壓<90mmHg;

或餐後血壓下降水平雖然未達上述水平,但超過大腦調節能力而出現心腦缺血的症狀,如暈厥、跌倒、頭暈、心絞痛、中風、視力障礙等。

只要滿足任何一條即可考慮診斷。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關於餐後低血壓往往可在三餐後均可發生,但以早餐後發生率最高,而且血壓下降幅度較大,常發生於進餐後15~30分鐘,最快也可以在進餐後即可發生,通常會在30分鐘至60分鐘內將至血壓最低點,下降幅度約20~40mmHg多見,少數亦可達90mmHg以上,可持續半小時到2小時不等,往往表現為頭暈、嗜睡、視物黑朦、心絞痛、跌倒、暈厥等心腦血管缺血的表現,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以及增加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的潛在風險。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由於其發病機制尚未闡明,藥物治療仍處於臨床摸索階段,且其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帶來的影響不可小覷,逐漸引起了臨床醫生的廣泛重視。

哪些因素會引起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是老年人常見又特有的疾病,據統計,我國在居家護理的老人中患病率為24%~26%,而在住院病人中老年人的患病率高達74.7%,能引起餐後低血壓的因素很對,大致歸納為以下幾點: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

  1. 年齡。餐後低血壓只發生於老年人。研究表明,本病的發生率與年齡的大小呈正相關,目前考慮與衰老導致全身各系統、各器官老化及功能減退有關,尤其是心血管系統以及胃腸道系統最為密切。
  2. 高血壓病。在高血壓患者中,餐後低血壓的發生率亦相對較高,實際上很多患者均為明確診斷,存在一定的隱匿性。考慮與長期高血壓狀態引起心臟、血管的結構發生改變(如左室肥厚、瓣膜鈣化、動脈粥樣硬化等),同時還引起心血管神經調節的失穩,如血管壓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等,共同導致餐後低血壓的發生。
  3. 合併多種疾病。糖尿病、帕金森病、冠心病、慢性腎功能衰竭以及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
  4. 其他因素。如可能與體重指數偏低、服用藥物影響、飲食習慣、餐後的體位、進餐時缺少充足的水分攝入、胃擴張、胃排空等因素有關。

如何診斷此病?

目前的餐後低血壓診斷標準上述有說到,而對於餐後低血壓的診斷方法主要包括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測定餐前及餐後2小時的血壓兩種方法。其中前者需要根據患者實際血壓的情況進行調整餐後血壓監測的時間間隔;而後者需要在2小時內測量8次血壓。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測血壓

目前亦有提出一種簡易的檢查方法:餐前測量血壓數值較餐後75分鐘測量血壓值至少降低10mmHg即可診斷餐後低血壓,此檢查的敏感性為82%,特異性為91%,但此方法仍有待進一步考證。

若不進行控制,會有什麼危害?

對於餐後低血壓,目前已知的可能引發的危害包括暈厥、跌倒、心絞痛、認知功能障礙等,同時還會增加冠狀動脈疾病、腦卒中及死亡的風險,是老年人全因死亡率的獨立預測因子。

也有研究表明,餐後血壓下降的幅度與腔隙性腦梗死的患病率呈正相關,也就是說,隨著老年人餐後血壓的下降幅度越大,腔隙性腦梗死的患病就越高。

由於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也逐漸下降,也會增加心腦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所以重視餐後低血壓,及早診治,可以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預後。

對於餐後低血壓患者該如何防治?

對於考慮為餐後低血壓的患者,首先建議先以非藥物治療調控,若控制不佳再建議使用藥物控制。其中非藥物調控則主要從飲食結構、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藥物治療則降低血糖水平及減少內臟血流兩方面的藥物為主。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喝水

  • 非藥物治療:

1、餐前補充水分的攝入:餐前飲用300mL左右水,亦可適量飲茶或咖啡,可以減少餐後血壓下降的幅度。

2、少食多餐:可由3大餐改為6小餐等。

3、避免單一碳水化合物或高糖飲食:科採用與高蛋白等食物的混合飲食,也可以嘗試使用果糖或木糖作為葡萄糖甜味的替代劑。

4、調節基礎病藥物的服藥時間:避免在餐前服用減壓藥,建議在兩餐之間服用,同時根據病情調整,儘量避免服用利尿劑及硝酸酯類降壓藥。

5、餐後2小時內應儘量保持臥位或持續進行步行運動,一旦停止運動則應保持臥位,注意防跌倒。

  • 藥物治療(醫師指導下)

有症狀者經過非藥物治療症狀緩解不佳時,應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藥物進行干預,目前的藥物主要包括減少內臟血流量、抑制葡萄糖吸收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藥物: 如阿卡波糖、古爾膠等。

談談關於老年人血壓的另一種疾病:餐後低血壓

醫師指導下用藥

總結

餐後低血壓在老年人中發病率相對較高,但亦容易被忽略。不僅會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影響,還會隱性增加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的風險。及早準確的診斷餐後低血壓並予積極的治療措施,對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率顯得尤為重要。

@頭條健康@頭條養生#健康真探社##秋季養生正當時#

我是嶺南林大夫,專注分享健康知識,歡迎關注、評論留言及轉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