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星際穿越到流浪地球,硬核科幻必備哪些元素?

良好的科學素養,不僅是面向未來的視野,更是與自己的過去、現在、將來保持對話的能力。

01 星際穿越——人類種族的“Plan B”

從星際穿越到流浪地球,硬核科幻必備哪些元素?

《星際穿越》是一部兼具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科幻電影,故事的背景是很多年後,地球上的植物都得了“黑死病”,隨著自然環境的惡化,人類面臨著物種滅絕的威脅,這時候科學家開啟了人類種族的“Plan B”計劃,一個探險小組準備穿越活動附近的蟲洞,找到一顆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電影的故事,最早起源於編劇的一個設想:拍攝一部影片包含蟲洞、黑洞、引力波等這些元素,影片中的所有一切呈現都根植於實實在在的科學與合理推論,可以令人信服地將科學融入到電影素材裡。影片中絕大部分內容沒有與當時已有的科學結論相矛盾。地球是否有一天會變得不適宜居住?答案是肯定的,影片中人類展開的“Plan B”計劃實際上也是人類對於外太空的探索,具有反諷意味的是“Plan B”也是美國大量銷售的一種緊急避孕藥的名字。電影結尾計劃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影片宣揚的主題也是太空史詩下感人的父女情。

關於物種滅絕,美國物理學家加來道雄說“物種滅絕是一種常態,這種可能性已經壓在了人類的身上”,我們生活的地球已經經歷了5次大型滅絕過程,地球以及人類的未來更有十多種滅絕的可能性,小到全球變暖、核武器擴散、艾滋病毒、資源消耗殆盡,大到地球面臨另一個冰河時期的開始、黃石國家公園火山蘇醒的可能、被流星或彗星撞擊的威脅,即使避開以上所有危險,50億年後太陽將會膨脹變成一顆紅色巨星,地球也將不復存在。加來道雄提出,生命太珍貴了,我們必須儘快展開Plan B後備計劃。

02 火星救援——“火星上的一天”

從星際穿越到流浪地球,硬核科幻必備哪些元素?

《火星救援》這部電影裡面,人類實現了首次火星上登陸,在執行任務途中,團隊遭遇巨型風暴,宇航員馬克與團隊失聯,被誤以為無法生還而留在了火星,成為了太空魯濱遜,主角馬克憑藉自己的力量和樂觀的態度在火星上生存,一個NASA技術員監看火星表現運動跡象,雙方去的聯繫,最後馬克成功被救援的故事。

硬科幻電影讓人著迷,是因為它把真實奉為最高法則。《火星救援》中大膽“素顏”出境的飛船艙、宇航服、火星車以及科考基地,都基於現有的科技設計思路,並未可以營造未來感。最先進的科技,都是踮起腳尖就能實現的。讓人津津樂道的火星種土豆情節,用到了氫氣燃燒產生水以及藉助糞便創造生長環境的簡單原理和古老技術,捎帶呈現了人的幽默感,更重要的任務是將含有微生物樣品的地球土壤混進去,給火星土壤帶來“活性”,讓這件事在技術上變得可能。

人類登陸火星遙遙無期,除了技術問題,資金和競爭也是一個大的問題,但是人類關於在火星生活的想象從未停止過,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就有一個宏大的宇宙夢想:建造出帶人類飛到火星的火箭。《人類的未來》一書中描寫了人類在火星上的生活的真實樣子:紅色的沙漠、雄偉的山脈、比地球上大得多的巨型峽谷,以及巨大的沙塵暴。火星的大氣層比較稀薄,磁場也非常弱,所以人類生活可以選擇火山附近的巨大熔岩洞。火星上的一天和地球時間差不多,但是定居者需要適應火星的引力——只有地球的40%,定居者需要通過嚴格的訓練來避免肌肉萎縮和骨質流失。但是由於引力小,人們可以跳得更高扔的更遠,也就意味著跳高跳遠記錄將會被刷新,籃球場足球場都需要加大等等。在火星上旅遊也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太陽系內已知最大的火山山脈——奧林匹斯山、太陽系內已知最大的峽谷——水手號峽谷將變成著名旅遊景點。火星沒有海洋,只有冰層,因此人類可以通過加熱火星大氣層,來保持火星上存在流動的液態水,開始和保持和地球相似的生命起源。

03 流浪地球——人類末日逃亡路線

從星際穿越到流浪地球,硬核科幻必備哪些元素?

被大家稱為“國產科幻之光”的《流浪地球 》是中國人第一部自己的科幻電影,故事的背景是2075年,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即將毀滅,生存環境惡劣,人類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奔向4.2光年外的比鄰星,為人類尋找生存新家園。

關於世界末日和人類新家園,很多人都做過假設,在加來道雄做著的名為《人類的未來》一書中,他詳細描寫了人類未來關於“末日逃亡路線圖”的一個完整計劃:人類會成為一個人多星球物種,從地球——月球——小行星帶——火星——氣體巨行星的衛星——宇宙之外的宇宙穿梭在星際之間,書中講了第一站,月球可以成為我們的過渡星球,成為一個宇宙加油站,距離地球比較近,可以便捷地使用手機和互聯網;豐富的稀土資源和冰資源,可以提煉氧氣和水。第二站,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可以成為機器人的開採天堂,豐富的鈀、鉑、銠、釕、銥等貴金屬催化劑和化合物是載人火星任務的必要跳板。第三站,火星是未來人類主要定居的星球之一,火星上找到緩慢加熱大氣層的方法,形成人造溫室效應,液態水在這顆紅色星球上流動,一個新的文明就會在火星上蓬勃發展起來。第四站,木星、土星等氣態行星沒法讓有機體演化生存,但是他們的衛星不容小覷,木星的衛星歐羅巴地表下可能充滿液態水的海洋,土星的衛星也有可能等等。第五站,宇宙外的宇宙,無窮無盡的宇宙也有生命終結的時刻,但是也許那個時候人類可以通過蟲洞等技術,去往一個更年輕、更有活力的新宇宙,人類可以通過基因工程獲得永生和超級力量,延長壽命、改變生存能力、創造出人機合一的超人類新物種、數字化意識等等,人類的未來是成為我們曾經畏懼並且向之祈禱的神。

近兩年的科幻熱不僅意味著大國崛起,科幻科幻電影中展示的科學觀念,超出了電影以外的意義,成為可以觀察和培養公眾科學素養的窗口。從星際穿越到流浪地球,成功的科幻電影一定是有著良好的科學素養和美好的人文情懷,良好的科學素養,不僅一味著面向未來的視野,更意味著與自己的過去、現在、將來保持對話的能力。美好的人文情懷是在冰冷孤獨的宇宙中,人類這個物種也有著不斷探索的好奇心和永遠樂觀的態度。

本文推薦閱讀《引爆流行》↓↓↓

從星際穿越到流浪地球,硬核科幻必備哪些元素?

《人類的未來》

作者:[美]加來道雄

譯者:徐玢、爾欣中

《人類的未來》可以被看作一本將科幻小說現實化的未來指南,讀者將在這本書中看到“移民火星、星際旅行、永生以及人類在地球之外的命運”距離我們並不遙遠,而“將人類文明推向地球之外的星球”也將不再是科幻作品裡的場景,而是我們即將看見的人類未來。作為比肩霍金的科學家以及科普作家,加來道雄全面結合其專業天體物理學及人工智能前沿技術,提供了一幅人類從定居火星到星際旅行的未來全景圖,全書貫穿包括超炫理論、行星運轉等生動有趣的物理學、天文學知識點,身為頂級物理學家,加來道雄教授用一種通俗的方式生動地告訴讀者,人類的未來是怎麼樣的,人類又該為即將到來的未來做好哪些準備。在這本書中,加來道雄也就科技、新太空競賽、人工智能,以及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等話題,在書中做了探討。

最後,小早又要來送福利了!在此篇文章下面留言聊聊你對科幻電影的看法。早讀課將免費贈送3本此書。送書規則是從留言中挑選最用心評論的3人,贈予此書(複製其他文字將會被取消資格)。時間截止到6月30日0點,記得查看評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