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最美”的槍,美國大兵紛紛爭搶,日本仿製還鬧出笑話

二戰“最美”的槍,美國大兵紛紛爭搶,日本仿製還鬧出笑話

二戰已過去半個多世紀了,在此期間人類發明出大量新式武器用於殺戮,其中不少因其造型新穎、數量稀少而被爭相收藏。德國是不能不提及的國家,兩次大戰都與其有關,德國人天性嚴謹,因此反映在武器工藝上就是以精湛而著稱了。槍是輕武器,作為士兵的標配,本應該是戰場上最普通的東西了,因為以上原因二戰時德國造手槍就成了美國大兵紛紛爭搶的好東西。

二戰“最美”的槍,美國大兵紛紛爭搶,日本仿製還鬧出笑話

魯格P08手槍在二戰中是德軍軍官、士官的專用配槍,它既是身份的象徵,更代表著德軍的榮譽。這款手槍從1904年開始就被軍隊所採納,它的生產與使用一直延續到1942年,但是產量並不多,卻因做工精良、性能優秀而極富盛名,因而成為盟軍爭相繳獲的戰利品。而德軍也充分利用這現象,故意以魯格手槍為誘餌來誘殺那些想撿獲戰利品的盟軍士兵。據悉,經測試這款槍能夠連續射擊數百槍而無一故障,因此蘇軍把戰場繳獲到的這款槍當作槍斃行刑的專用槍,放棄了原來的標配蘇制手槍。

二戰“最美”的槍,美國大兵紛紛爭搶,日本仿製還鬧出笑話

在那個時代魯格手槍與美國左輪、日本軍刀都是各領風騷的極具代表性的東西,因此也就不難理解它們會成為戰場上搶手的戰利品了。魯格P08手槍的外形非常容易識別,源於它獨特的肘節式閉鎖結構,這款槍全長22CM,重量為0.89千克,彈匣容量8發。擊發時的工作方式是以槍機帶動肘節運動,完成拋殼、供彈、復位的系列動作。這個肘節式閉鎖設計其實就是一個複雜而出色的連桿結構 ,只有德國人才能想像並且加工得出來。

二戰“最美”的槍,美國大兵紛紛爭搶,日本仿製還鬧出笑話

據瞭解,最初的魯格手槍德軍並沒有裝備,反而是鄰國瑞士軍隊大量採購了,而且口徑也只有7.65mm。後來德國海軍首先開始採用,但是口徑就改為9mm了,改進後更能適應在海上環境使用。到了1908年,德國陸軍才開始裝備這款手槍,同時被命名為P08手槍,08好理解是1908年的意思,而字母P則是源於其使用的帕拉貝魯姆彈(Parabellum)的首個字母。9mm的 帕拉貝魯姆彈不但是手槍子彈,而且還是衝鋒槍的常用子彈。魯格P08以其優異性能與廣譜的適應性,很快就取代原來的M1879帝國轉輪手槍,甚至在戰後還是東德警察的警用槍。

二戰“最美”的槍,美國大兵紛紛爭搶,日本仿製還鬧出笑話

魯格手槍還有不少變種,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稱為炮兵型的魯格手槍,這款是專門配發給德軍炮兵部隊的。它是加長版的魯格手槍,7.9英寸的長槍管,以木製槍套客串的可拆式槍托,另外槍上還加裝了一個可調錶尺照門,因此射程能達800米,為了增強其火力輸出,該槍還專門配上了容量為32發的蝸牛型彈鼓。

二戰“最美”的槍,美國大兵紛紛爭搶,日本仿製還鬧出笑話

魯格P08擁有複雜的結構,但它有個問題,就是它沒有擊錘只有擊針,這樣的結構在維護保養時極有可能發生擦槍走火。因其保險塊位於槍把之上,而阻鐵在槍體上,通過側面柄推動保險塊來壓阻鐵,以滑動方式實現鎖放功能是很不靠譜的。而且P08的前期型號,抽殼鉤在槍膛有彈時的凸起狀態並不明顯,如果在不清楚膛內有彈的情況下對槍支進行拆解維護就極易發生走火意外。

二戰“最美”的槍,美國大兵紛紛爭搶,日本仿製還鬧出笑話

這款名槍在當年還有一款山寨品,也是非常出名的,這就是俗稱"王八盒子"的南部14式手槍了,從外觀上看的確非常類似,然而日本的山寨品只是徒有其表,卻並沒有仿得德國原版的精髓。首先是擊針的硬度不夠,因此造成擊發無力又容易折斷;其次彈簧不過關,造成擊發後下一枚子彈上膛不到位而卡殼頻繁;最後問題最大的是,射擊中彈夾居然會自動脫落。難怪最後連日本人都嫌棄它,這與日本當時的工藝水平是有關的,與工業強國德國不能相提並論。

二戰“最美”的槍,美國大兵紛紛爭搶,日本仿製還鬧出笑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