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7000萬屍體是如何處理的?日軍最無人性

戰爭,代表著死亡。據不完全統計,二戰中直接死於戰爭或者與戰爭有關事件的人數約為7000萬,蘇聯佔了2660萬,中國約佔1800萬人。時至今日,距離上一次世界大戰不過才過去了七十幾年,而全世界依然有著大大小小的戰爭在發生著。

二戰中的7000萬屍體是如何處理的?日軍最無人性


7000萬人按照死因劃分的話,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陣亡的軍人;第二類是死於屠殺的平民以及戰俘;第三類是死於戰爭相關原因的人員。二戰時的非洲和歐洲戰場上,1是死於納粹集中營。而戰爭進行中的時候,是不會有人去清理這些屍體的,這是非常危險的,極容易引發瘟疫,只有在戰爭過後各國才會派專門的不對去進行處理,戰場上最直接的處理屍體方法大抵有這三種:

二戰中的7000萬屍體是如何處理的?日軍最無人性


第一種:就地填埋。這是最常見的處理戰場屍體方式,往往挖大天坑的都是俘虜,如果沒有戰俘的話,就由後勤人員收繳物資後填埋。但是到了中國戰場上,毫無人性的日軍對手無寸鐵的中國老百姓進行了“活埋”,這是日軍在中國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

二戰中的7000萬屍體是如何處理的?日軍最無人性


二戰中的7000萬屍體是如何處理的?日軍最無人性


第二種:直接火化。並不是每個地方都能挖坑填埋的,在城市戰役中的屍體就基本上都採用火化的方式,一來可以避免屍體腐爛帶來的瘟疫。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火葬,而當時的火葬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恥辱和刑法,戰後用火焚燒的也大多是敵人的屍體,以示對敵人的一種侮辱。

二戰中的7000萬屍體是如何處理的?日軍最無人性


第三種:無人問津。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中,雙方出動兵力十分龐大,而野外作戰並不能滿足就地填埋以及火化的條件,這些暴露荒野的屍體基本上都是等著被飛禽走獸吞食乾淨了。而像諾曼底登陸這樣的大規模海上登陸作戰中,很多士兵之間的距離往往不到20釐米,陣亡後就會直接沉沒於大海了。二戰時的日軍對於自己士兵的屍體會進行搶奪,然後統一火化,再將骨灰運回國內;戰鬥緊急的情況下就割下頭顱帶回去;到了二戰後期,日軍運力就更弱了,甚至只能選擇帶一根手指回去。美軍在二戰後的多場戰爭中,都選擇了一種方法——裹屍袋。

二戰中的7000萬屍體是如何處理的?日軍最無人性


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拉響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戰爭,美軍以146人陣亡467人受傷的代價輕易取得了海灣戰爭的勝利。陣亡的146人當中有35人死於友軍火力誤傷,28人喪命於一枚擊中美軍食堂的飛毛腿導彈,真正與伊拉克軍隊面對面戰鬥死亡的僅83人。戰前,薩達姆宣稱要讓海灣變成越南,讓美國人在這裡血流成河。美國也為自己的軍隊的傷亡做了準備:

美國在海灣戰區的戰地醫院準備了18530張床位,預備了220架醫療直升機,1000餘輛地面救護車。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預測美軍的傷亡將達1.5 萬人,美國國防部後勤局也得出了同樣的數字,戰場指揮官施瓦茨科普夫將軍隨後提出了一個較樂觀的估計:陣亡5000人。於是1.5萬個裹屍袋悄悄的準備好了,為了不影響軍隊士氣,這件事在戰爭結束前都還是機密。但是預想的傷亡人數並沒有出現,那些都已經成為歷史了。但是為何會造成這樣的結局,才是人們需要反覆觀察研究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