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海竿的姿勢擺明白了,幾十斤的大魚一點不稀罕!

釣魚 草魚 時羊飛翔 2019-06-16

當我們在野釣中使用多個海竿掛爆炸鉤進行遠投底釣時,需要控制釣餌的落點,使它們分佈得比較適當。作釣時先分散普查,後集中釣重點,拋出的線勿重疊交叉,留有一定間隙,便於起魚。若使用五支竿或更多,可選用“扇面形”或“月牙形”的分佈。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下怎麼打拋竿釣魚!

把海竿的姿勢擺明白了,幾十斤的大魚一點不稀罕!

接觸拋竿釣後發現自己的拋投姿勢有很大問題,經過指點後現在已經板過來好多。通常我們會採用劈式拋投,身體需要保持雙腿分開基本與肩同寬,雙腳保持一前一後,雙手舉拋竿到腦後,鉤餌與頭頂成平行狀。然後稍微發力,向前拋投出去,待釣組、鉛墜到達指定釣點後完成拋投。

蕩拋法是像盪鞦韆一樣將鉤餌盪到釣點的拋鉤辦法。在無風、和風的情況下,多采納這種拋鉤方法:其竅門為右手先握竿,高低於肩在同一水平面上,竿尖指向釣點,左手捏錯墜,鉤餌天然垂於垂釣者正面,然後右臂上揚將鉤餌悄悄蕩至準確釣點。鉤餌、鉛墜先入水,浮標隨後落入與釣墜根本同一落點後即可,由於少了壓線回拉的環竹,故此法具有簡便、方便、實用的特點。

拋竿釣草魚首先要整理線組

拋竿釣草魚首先要整理線組。讓浮漂距竿尖50公分,然後雙手伸直,將釣竿舉過頭頂,再用力拋出,在45度角的地方停住,讓釣餌隨重力落下至釣點,並保證左手不偏移停在胸前正中間。初學者可選水中的倒影作為參照物,一定要用力拋過參照物,然後往回收浮漂,收到參照物位置即可。

把海竿的姿勢擺明白了,幾十斤的大魚一點不稀罕!

選擇拋竿釣,大多意味著在釣法上選擇了釣深和釣遠,因此拋竿與臺釣不同,多釣底而不釣浮。但是在大多數野釣環境下,無論是水庫釣魚還是江河釣魚,水底的地形都會比較複雜,存在著各種無法掌握的障礙物,因此掛底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每一次掛底,不光消耗很多時間,還會給水域帶來響動,嚴重時甚至會讓所選擇釣位失利。所以每一次掛底,對於釣魚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損失。想要避免掛底,除了從釣具上改進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實踐經驗。唯一的辦法,就是多在這個釣位釣魚,以及積極向附近的老釣友請教,或者趁著枯水期前往釣位進行考察,將不合適的釣位標註起來,以後釣魚儘量避開。

海竿釣魚,魚鉤的選擇首先應該是寬門粗條鉤,鉤號大小則根據水域的魚體大小來決定。粗條比較好講,海竿主要用於釣大魚,粗條的更牢靠。寬門為什麼好用,可以看看下圖。魚吃餌吸入魚鉤的時候,寬鉤門的魚鉤容易刺入和刺透魚嘴,尤其是比較厚魚嘴,也就是大魚。而鉤門窄的話,魚鉤只能鉤住魚嘴脣比較薄的部分,很難刺透魚嘴,中魚之後非常容易脫鉤。

這種釣友不管魚的大小,搖的輪子飛轉,鉤豁魚嘴是大有人在。小魚嘴怎經得起“狂拉猛拽”,小魚不談,大魚也經不起這樣的動作。根據魚的大小來搖輪收線是關鍵,小魚上鉤可快點收線,控制在中速以下。大魚在繃緊海竿的前提下,慢慢搖輪收線邊收邊溜,惹是大魚向岸邊衝逃時,就要快速搖輪收線了。

把海竿的姿勢擺明白了,幾十斤的大魚一點不稀罕!

在使用海竿的釣手中,有不少人提竿太猛,幅度太大,有的人甚至一下將海竿甩到腦後去了,也有的人因為用力過猛,將海竿折斷。提竿提竿的動作,應在提手竿的那種乃“抖腕”動作的基礎上,略微增加一些力量,形成一個“大抖腕”的動作,“提竿”和“提線”分兩個階段,前快後緩,這樣就節奏分明,不文不火。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