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集團於剛:從電商到科技賦能者,用T2B2C模式為商業賦能'

"

創客貓注:本文來源於【雁棲健談】GIIS 2019第四屆中國大健康產業升級峰會上,111集團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於剛分享的關於互聯網醫藥健康生態的思考。


"

創客貓注:本文來源於【雁棲健談】GIIS 2019第四屆中國大健康產業升級峰會上,111集團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於剛分享的關於互聯網醫藥健康生態的思考。


111集團於剛:從電商到科技賦能者,用T2B2C模式為商業賦能


2018年9月,國內被譽為“互聯網醫藥健康第一股”的111集團登陸納斯達克。從1藥網到如今的111集團,早已從網上藥店走向了互聯網醫藥健康生態圈的賦能者。

於剛指出,111集團如今的定位是,“以科技賦能,打造中國最大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藥健康平臺”,在生態圈裡,他認為他們是科技賦能者。“我認為電商這個詞將來會消失,因為所有的企業,不管是傳統的還是現代企業都要用到互聯網,不再有電商和傳統企業之分。我們認為我們是在新的生態圈裡面的賦能者,這是我們的轉型。”

在他看來,醫藥健康領域是一個永遠陽光的行業,因為這個行業增長很快,主要的驅動因素有三個:一是人口老齡化、二是慢性病患病率的增長、三是持續增長的消費能力及在健康領域的消費意願。

同時,他指出了醫療行業內的幾大痛點。一是病患者看病難,買藥貴;二是流通不透明,醫藥從藥廠到顧客手中是多層級的;三是碎片化,一個是零售終端的碎片化,一個是分銷渠道的碎片化。

“碎片化導致了低效,低效就沒有規模效應,造成了大量的不透明。”他表示,過去兩年一些新政的實施給這個行業線上線下零售都帶來了新的增長機遇。

演講中他指出,互聯網+醫藥是一大亮點,中國互聯網設備滲透率是領先的,在中國大眾對線上就診買藥逐漸接受。但醫藥健康是這個行業最後需要攻克的難題,有兩個壁壘,一個是政策壁壘,一個是行業壁壘。

最後他表示,111集團是通過T2B2C的模式為商業賦能,最終更好地服務大眾。

"

創客貓注:本文來源於【雁棲健談】GIIS 2019第四屆中國大健康產業升級峰會上,111集團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於剛分享的關於互聯網醫藥健康生態的思考。


111集團於剛:從電商到科技賦能者,用T2B2C模式為商業賦能


2018年9月,國內被譽為“互聯網醫藥健康第一股”的111集團登陸納斯達克。從1藥網到如今的111集團,早已從網上藥店走向了互聯網醫藥健康生態圈的賦能者。

於剛指出,111集團如今的定位是,“以科技賦能,打造中國最大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藥健康平臺”,在生態圈裡,他認為他們是科技賦能者。“我認為電商這個詞將來會消失,因為所有的企業,不管是傳統的還是現代企業都要用到互聯網,不再有電商和傳統企業之分。我們認為我們是在新的生態圈裡面的賦能者,這是我們的轉型。”

在他看來,醫藥健康領域是一個永遠陽光的行業,因為這個行業增長很快,主要的驅動因素有三個:一是人口老齡化、二是慢性病患病率的增長、三是持續增長的消費能力及在健康領域的消費意願。

同時,他指出了醫療行業內的幾大痛點。一是病患者看病難,買藥貴;二是流通不透明,醫藥從藥廠到顧客手中是多層級的;三是碎片化,一個是零售終端的碎片化,一個是分銷渠道的碎片化。

“碎片化導致了低效,低效就沒有規模效應,造成了大量的不透明。”他表示,過去兩年一些新政的實施給這個行業線上線下零售都帶來了新的增長機遇。

演講中他指出,互聯網+醫藥是一大亮點,中國互聯網設備滲透率是領先的,在中國大眾對線上就診買藥逐漸接受。但醫藥健康是這個行業最後需要攻克的難題,有兩個壁壘,一個是政策壁壘,一個是行業壁壘。

最後他表示,111集團是通過T2B2C的模式為商業賦能,最終更好地服務大眾。

111集團於剛:從電商到科技賦能者,用T2B2C模式為商業賦能

以下為於剛演講實錄:(經創客貓編輯,有所刪減)

111集團創立於2010年,前身是1藥網,是網上超市1號店的醫藥頻道,當時只有B2C業務。創建1藥網的思路很簡單,大型歐美超市裡面都有藥房,我們認為這是剛需,就在網上超市裡設立了網上藥店。2012年,1藥網從1號店獨立出來發展,獨立融資。2015年把1號店賣給沃爾瑪後,我就全身心投入到(這個項目),當時叫1藥網,現在改成111集團。

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把所有醫藥互聯網牌照拿到,拿到了B2B牌照,拿到了網絡醫院的牌照,拿到了平臺的牌照。之後做了大量的融合,把B和C融合起來,供應鏈融合起來;把醫和藥融合起來,打造一個閉環,大家首先要看醫生,然後才買藥,我們提供醫+藥一體化解決方案;我們又做了線上跟線下的融合,O+O,線上+線下;之後又做了自營跟平臺的融合。做了幾大融合之後,我們重新定位自己。我們叫“以科技賦能,打造中國最大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藥健康平臺”,這是我們新的定位。我們認為在生態圈裡面,我們是科技賦能者,這個生態圈有藥企,有醫院,有醫生,有藥店,有診所,還有保險等等,加上各種醫藥流通的這些渠道,分銷、批發、零售等等,我們認為這是我們新的生態圈。我們不再定義自己是醫藥電商,我認為電商這個詞將來會消失,因為所有的企業,不管是傳統的還是現代企業都要用到互聯網,不再有電商和傳統企業之分。我們認為我們是在新的生態圈裡面的賦能者,這是我們的轉型。

為什麼要做轉型,先給大家看幾個數據,我知道在座的絕大多數都是在醫藥健康領域的從業者,我們應該感到非常幸運,用我的話來說,這是一個永遠陽光、永不落日的行業,年增長率是12%,而中國GDP年增長也就是6.2%,醫藥健康產業的年增長几乎是GDP增長的兩倍,所以我覺得我們是非常幸運的。


"

創客貓注:本文來源於【雁棲健談】GIIS 2019第四屆中國大健康產業升級峰會上,111集團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於剛分享的關於互聯網醫藥健康生態的思考。


111集團於剛:從電商到科技賦能者,用T2B2C模式為商業賦能


2018年9月,國內被譽為“互聯網醫藥健康第一股”的111集團登陸納斯達克。從1藥網到如今的111集團,早已從網上藥店走向了互聯網醫藥健康生態圈的賦能者。

於剛指出,111集團如今的定位是,“以科技賦能,打造中國最大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藥健康平臺”,在生態圈裡,他認為他們是科技賦能者。“我認為電商這個詞將來會消失,因為所有的企業,不管是傳統的還是現代企業都要用到互聯網,不再有電商和傳統企業之分。我們認為我們是在新的生態圈裡面的賦能者,這是我們的轉型。”

在他看來,醫藥健康領域是一個永遠陽光的行業,因為這個行業增長很快,主要的驅動因素有三個:一是人口老齡化、二是慢性病患病率的增長、三是持續增長的消費能力及在健康領域的消費意願。

同時,他指出了醫療行業內的幾大痛點。一是病患者看病難,買藥貴;二是流通不透明,醫藥從藥廠到顧客手中是多層級的;三是碎片化,一個是零售終端的碎片化,一個是分銷渠道的碎片化。

“碎片化導致了低效,低效就沒有規模效應,造成了大量的不透明。”他表示,過去兩年一些新政的實施給這個行業線上線下零售都帶來了新的增長機遇。

演講中他指出,互聯網+醫藥是一大亮點,中國互聯網設備滲透率是領先的,在中國大眾對線上就診買藥逐漸接受。但醫藥健康是這個行業最後需要攻克的難題,有兩個壁壘,一個是政策壁壘,一個是行業壁壘。

最後他表示,111集團是通過T2B2C的模式為商業賦能,最終更好地服務大眾。

111集團於剛:從電商到科技賦能者,用T2B2C模式為商業賦能

以下為於剛演講實錄:(經創客貓編輯,有所刪減)

111集團創立於2010年,前身是1藥網,是網上超市1號店的醫藥頻道,當時只有B2C業務。創建1藥網的思路很簡單,大型歐美超市裡面都有藥房,我們認為這是剛需,就在網上超市裡設立了網上藥店。2012年,1藥網從1號店獨立出來發展,獨立融資。2015年把1號店賣給沃爾瑪後,我就全身心投入到(這個項目),當時叫1藥網,現在改成111集團。

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把所有醫藥互聯網牌照拿到,拿到了B2B牌照,拿到了網絡醫院的牌照,拿到了平臺的牌照。之後做了大量的融合,把B和C融合起來,供應鏈融合起來;把醫和藥融合起來,打造一個閉環,大家首先要看醫生,然後才買藥,我們提供醫+藥一體化解決方案;我們又做了線上跟線下的融合,O+O,線上+線下;之後又做了自營跟平臺的融合。做了幾大融合之後,我們重新定位自己。我們叫“以科技賦能,打造中國最大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藥健康平臺”,這是我們新的定位。我們認為在生態圈裡面,我們是科技賦能者,這個生態圈有藥企,有醫院,有醫生,有藥店,有診所,還有保險等等,加上各種醫藥流通的這些渠道,分銷、批發、零售等等,我們認為這是我們新的生態圈。我們不再定義自己是醫藥電商,我認為電商這個詞將來會消失,因為所有的企業,不管是傳統的還是現代企業都要用到互聯網,不再有電商和傳統企業之分。我們認為我們是在新的生態圈裡面的賦能者,這是我們的轉型。

為什麼要做轉型,先給大家看幾個數據,我知道在座的絕大多數都是在醫藥健康領域的從業者,我們應該感到非常幸運,用我的話來說,這是一個永遠陽光、永不落日的行業,年增長率是12%,而中國GDP年增長也就是6.2%,醫藥健康產業的年增長几乎是GDP增長的兩倍,所以我覺得我們是非常幸運的。


111集團於剛:從電商到科技賦能者,用T2B2C模式為商業賦能


為什麼這個行業增長這麼快,主要是三個元素,第一個老齡化。65歲以上定義為老年人,每年都是4.7%的增長,預計到了2050年,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要比現在翻倍。一旦進入老年階段,各種疾病就不斷增加。第二個是中國慢性病的病患者的不斷增長,環境汙染,以及中國人的飲食、生活習慣導致心腦血管病,糖尿病逐年都在增長。第三個是中國消費能力也在增長,而且這個增長還是挺快的,年增長8.1%。當你有錢的時候,錢肯定花在健康、教育、文化、娛樂等等,這些行業我認為都是永遠陽光的行業。

而中國有幾大痛點,一個是消費者、病患者遇到的痛點,看病難,買藥貴。平均一個人看病花三個小時,其中真正醫生給他看的時間七分鐘,當然還有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做各種各樣的檢查,絕大多數時間全花在來去的路程,在那裡無效的等待。而看病的病患裡面,大多數在醫院都是續方,慢性病患者、或者裝了心臟支架的患者等等,都需要終身服藥。處方只有一個月的有效期,所以患者每個月都要去續方,佔用了醫院大量的資源。

第二個是流通不透明。中國流通是多層級的,藥品從藥廠到顧客手中經常是五層、六層。

還有一個是碎片化,有兩個碎片化,第一個就是零售終端的碎片化,另外一個就是分銷渠道的碎片化。

最新數據是中國有48萬家零售藥店,這裡面最大的連鎖佔中國市場份額不到2%。我們看一下中間流通渠道的碎片化,中國有一萬四千多家藥品流通商、分銷商、批發商等等,而美國是三家,麥肯森、美源伯根和卡迪那,佔了美國醫藥流通市場90%以上的份額。

碎片化導致了低效,低效就沒有規模效應,造成了大量的不透明。

過去兩年左右的時間裡,政府推出了很多新政,比如兩票制、零加成等,還有去年11月份的4+7帶量採購,4+7導致大量的原研藥掉出了公立醫院採購的清單,中標產品平均降價52%,覆蓋25個SKU,這導致很多藥企尤其是跨國藥企都在找院外渠道,而大量的處方外流給所有線上線下零售都帶來新的增長機遇。

過去幾年有很多的新詞,比如剛才有嘉賓分享的AI創新,還有大數據的應用,大數據、AI、雲計算等等都是很重要的關鍵詞。

互聯網+是非常重要的,互聯網+醫藥也是所有關鍵詞中的一個亮點。首先中國互聯網設備滲透率是領先的,中國電商已經佔據零售的接近20%,美國還不到10%,中國在彎道超車,大眾對線上就診買藥逐漸接受,加上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應用、大數據、智能供應鏈的發展都讓互聯網在醫藥健康互聯網領域進一步的滲透。

為什麼醫藥健康是最後攻克的堡壘或者是堡壘之一?因為太難了,兩個難,第一個政策壁壘,醫藥健康關乎大眾的生命安全,國家政策比較嚴格。線上不能銷售處方藥,醫保非常區域化,目前無法在互聯網上支付。還有一個行業壁壘,這個行業我叫做決策者、消費者和買單者的割裂,因為買瓶飲料,消費者自己想買什麼,自己花了錢買了以後喝了,消費者、買單者和最後的決策者是同一個人,可是在醫藥健康這裡三者是割裂的,決策者是醫生,消費者是病患者,買單者是醫保,要形成閉環必須要有這三者融合起來才可能形成閉環。

互聯網對醫藥健康的價值是巨大的,第一個因為智能手機的出現,可以讓大眾在任何場景下都可以享受到醫藥健康的服務,通過視頻、電話、語音、文字就可以交互,5G可以遠程操作。互聯網去掉了很多中間層,優化了供應鏈,有了互聯網可以有區塊鏈,可以有各種各樣大數據的支撐,讓整個藥品的追蹤、追溯成為可能。還有一個通過雲服務讓全流程透明化。有了大數據以後,可以精確瞭解顧客的需求。


"

創客貓注:本文來源於【雁棲健談】GIIS 2019第四屆中國大健康產業升級峰會上,111集團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於剛分享的關於互聯網醫藥健康生態的思考。


111集團於剛:從電商到科技賦能者,用T2B2C模式為商業賦能


2018年9月,國內被譽為“互聯網醫藥健康第一股”的111集團登陸納斯達克。從1藥網到如今的111集團,早已從網上藥店走向了互聯網醫藥健康生態圈的賦能者。

於剛指出,111集團如今的定位是,“以科技賦能,打造中國最大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藥健康平臺”,在生態圈裡,他認為他們是科技賦能者。“我認為電商這個詞將來會消失,因為所有的企業,不管是傳統的還是現代企業都要用到互聯網,不再有電商和傳統企業之分。我們認為我們是在新的生態圈裡面的賦能者,這是我們的轉型。”

在他看來,醫藥健康領域是一個永遠陽光的行業,因為這個行業增長很快,主要的驅動因素有三個:一是人口老齡化、二是慢性病患病率的增長、三是持續增長的消費能力及在健康領域的消費意願。

同時,他指出了醫療行業內的幾大痛點。一是病患者看病難,買藥貴;二是流通不透明,醫藥從藥廠到顧客手中是多層級的;三是碎片化,一個是零售終端的碎片化,一個是分銷渠道的碎片化。

“碎片化導致了低效,低效就沒有規模效應,造成了大量的不透明。”他表示,過去兩年一些新政的實施給這個行業線上線下零售都帶來了新的增長機遇。

演講中他指出,互聯網+醫藥是一大亮點,中國互聯網設備滲透率是領先的,在中國大眾對線上就診買藥逐漸接受。但醫藥健康是這個行業最後需要攻克的難題,有兩個壁壘,一個是政策壁壘,一個是行業壁壘。

最後他表示,111集團是通過T2B2C的模式為商業賦能,最終更好地服務大眾。

111集團於剛:從電商到科技賦能者,用T2B2C模式為商業賦能

以下為於剛演講實錄:(經創客貓編輯,有所刪減)

111集團創立於2010年,前身是1藥網,是網上超市1號店的醫藥頻道,當時只有B2C業務。創建1藥網的思路很簡單,大型歐美超市裡面都有藥房,我們認為這是剛需,就在網上超市裡設立了網上藥店。2012年,1藥網從1號店獨立出來發展,獨立融資。2015年把1號店賣給沃爾瑪後,我就全身心投入到(這個項目),當時叫1藥網,現在改成111集團。

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把所有醫藥互聯網牌照拿到,拿到了B2B牌照,拿到了網絡醫院的牌照,拿到了平臺的牌照。之後做了大量的融合,把B和C融合起來,供應鏈融合起來;把醫和藥融合起來,打造一個閉環,大家首先要看醫生,然後才買藥,我們提供醫+藥一體化解決方案;我們又做了線上跟線下的融合,O+O,線上+線下;之後又做了自營跟平臺的融合。做了幾大融合之後,我們重新定位自己。我們叫“以科技賦能,打造中國最大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藥健康平臺”,這是我們新的定位。我們認為在生態圈裡面,我們是科技賦能者,這個生態圈有藥企,有醫院,有醫生,有藥店,有診所,還有保險等等,加上各種醫藥流通的這些渠道,分銷、批發、零售等等,我們認為這是我們新的生態圈。我們不再定義自己是醫藥電商,我認為電商這個詞將來會消失,因為所有的企業,不管是傳統的還是現代企業都要用到互聯網,不再有電商和傳統企業之分。我們認為我們是在新的生態圈裡面的賦能者,這是我們的轉型。

為什麼要做轉型,先給大家看幾個數據,我知道在座的絕大多數都是在醫藥健康領域的從業者,我們應該感到非常幸運,用我的話來說,這是一個永遠陽光、永不落日的行業,年增長率是12%,而中國GDP年增長也就是6.2%,醫藥健康產業的年增長几乎是GDP增長的兩倍,所以我覺得我們是非常幸運的。


111集團於剛:從電商到科技賦能者,用T2B2C模式為商業賦能


為什麼這個行業增長這麼快,主要是三個元素,第一個老齡化。65歲以上定義為老年人,每年都是4.7%的增長,預計到了2050年,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要比現在翻倍。一旦進入老年階段,各種疾病就不斷增加。第二個是中國慢性病的病患者的不斷增長,環境汙染,以及中國人的飲食、生活習慣導致心腦血管病,糖尿病逐年都在增長。第三個是中國消費能力也在增長,而且這個增長還是挺快的,年增長8.1%。當你有錢的時候,錢肯定花在健康、教育、文化、娛樂等等,這些行業我認為都是永遠陽光的行業。

而中國有幾大痛點,一個是消費者、病患者遇到的痛點,看病難,買藥貴。平均一個人看病花三個小時,其中真正醫生給他看的時間七分鐘,當然還有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做各種各樣的檢查,絕大多數時間全花在來去的路程,在那裡無效的等待。而看病的病患裡面,大多數在醫院都是續方,慢性病患者、或者裝了心臟支架的患者等等,都需要終身服藥。處方只有一個月的有效期,所以患者每個月都要去續方,佔用了醫院大量的資源。

第二個是流通不透明。中國流通是多層級的,藥品從藥廠到顧客手中經常是五層、六層。

還有一個是碎片化,有兩個碎片化,第一個就是零售終端的碎片化,另外一個就是分銷渠道的碎片化。

最新數據是中國有48萬家零售藥店,這裡面最大的連鎖佔中國市場份額不到2%。我們看一下中間流通渠道的碎片化,中國有一萬四千多家藥品流通商、分銷商、批發商等等,而美國是三家,麥肯森、美源伯根和卡迪那,佔了美國醫藥流通市場90%以上的份額。

碎片化導致了低效,低效就沒有規模效應,造成了大量的不透明。

過去兩年左右的時間裡,政府推出了很多新政,比如兩票制、零加成等,還有去年11月份的4+7帶量採購,4+7導致大量的原研藥掉出了公立醫院採購的清單,中標產品平均降價52%,覆蓋25個SKU,這導致很多藥企尤其是跨國藥企都在找院外渠道,而大量的處方外流給所有線上線下零售都帶來新的增長機遇。

過去幾年有很多的新詞,比如剛才有嘉賓分享的AI創新,還有大數據的應用,大數據、AI、雲計算等等都是很重要的關鍵詞。

互聯網+是非常重要的,互聯網+醫藥也是所有關鍵詞中的一個亮點。首先中國互聯網設備滲透率是領先的,中國電商已經佔據零售的接近20%,美國還不到10%,中國在彎道超車,大眾對線上就診買藥逐漸接受,加上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應用、大數據、智能供應鏈的發展都讓互聯網在醫藥健康互聯網領域進一步的滲透。

為什麼醫藥健康是最後攻克的堡壘或者是堡壘之一?因為太難了,兩個難,第一個政策壁壘,醫藥健康關乎大眾的生命安全,國家政策比較嚴格。線上不能銷售處方藥,醫保非常區域化,目前無法在互聯網上支付。還有一個行業壁壘,這個行業我叫做決策者、消費者和買單者的割裂,因為買瓶飲料,消費者自己想買什麼,自己花了錢買了以後喝了,消費者、買單者和最後的決策者是同一個人,可是在醫藥健康這裡三者是割裂的,決策者是醫生,消費者是病患者,買單者是醫保,要形成閉環必須要有這三者融合起來才可能形成閉環。

互聯網對醫藥健康的價值是巨大的,第一個因為智能手機的出現,可以讓大眾在任何場景下都可以享受到醫藥健康的服務,通過視頻、電話、語音、文字就可以交互,5G可以遠程操作。互聯網去掉了很多中間層,優化了供應鏈,有了互聯網可以有區塊鏈,可以有各種各樣大數據的支撐,讓整個藥品的追蹤、追溯成為可能。還有一個通過雲服務讓全流程透明化。有了大數據以後,可以精確瞭解顧客的需求。


111集團於剛:從電商到科技賦能者,用T2B2C模式為商業賦能


我們怎麼做的呢?在新的定義中,我們是賦能者,我們把線上+線下完整的融合,你可以直接到我們網絡醫院1診,或者是到任何一個合作的藥店掃二維碼,就可以直接觸達我們的醫生,我們在線有兩千多個醫療專業人員,其中近一百個都是我們自己的全職醫生。醫生看診之後,開出電子處方,保留電子病例,電子處方轉到1藥網,或者是轉到合作伙伴的任何一個線下藥店,就可以直接買藥。

我們現在跟幾個商業保險在合作,有兩類合作,一類是直接的商業保險支付,還有一類是我們通過大數據跟商業保險融合在一起聯合設計新的保險。比如幫助糖尿病患者預防併發症,我們有數據可以精確知道每一個患者是否有依從性,如果有依從性,他的保險價格非常好,因為他患併發症的可能性比較低。我們有了這個,就形成了醫+藥+保險的閉環,也是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我們所有的服務都是通過雲服務平臺進行的。舉個例子,我們給藥店賦能,所有的零售藥店他們有幾個痛點。採購怎麼進行品類選擇,以前經常要求試錯,他把品類放在貨架上銷售,好賣就接著賣,不好賣就下架。但是現在,我們是精確知道每一個區域裡面顧客究竟買一些什麼商品,我們可以做品類的推薦。然後現在藥店也不需要從三級、四級分銷商去整箱整箱的買商品,庫存週轉一年兩次。通過我們可以隨需隨採,幾瓶也可以買,這樣可以幫藥店迅速加快庫存週轉。而且我們還可以幫助藥店把兩千至四千種SKU品種迅速擴大,通過這樣的服務讓藥店第一個提高效率,第二個可以更優化庫存、優化成本。

我們把這個模式叫T2B2C,以科技賦能商業服務大眾。舉個例子,我們怎麼為藥企服務?藥企需要知道所有客戶不管是B端客戶,還是大眾客戶的畫像,需要知道他們的行為,以便於推廣、決策等。傳統的流通方式是無法知道的,藥品通過批發商出去之後就失去了信息。我們為藥企提供幾類服務,第一個是定量定性定價,幫他了解所有的藥品流通到什麼區域,什麼樣的渠道,是公立醫院的渠道,是民營醫院的渠道,是診所,還是藥店。我們怎麼知道顧客的畫像和行為?我們給C端顧客打一百多個標籤,給B端顧客打四十多個標籤,這些標籤描述他們所有的畫像,他們的行為,比如搜索行為、購買行為、收藏行為,購買商品之間的關聯度和購買週期、頻次、對品牌的忠誠度等等。這些數據可以幫助我們合作的藥企更深層次地瞭解客戶,瞭解終端,甚至重新設計產品,設計產品的包裝,設計不同區域怎麼推廣產品。

我們還可以幫助醫院的醫生管理患者,管理患者用藥的依從性,如果這個患者沒有依從性,隨時可以通過我們的CRM提醒他們用藥、就醫,未來通過可穿戴設備還可以隨時監控患者的生命體徵,幫助他們做健康管理。

我們以前是一個B2C的網上藥店,後來我們重新定義自己,我們認為科技的力量是巨大的,數據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們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智能供應鏈、雲解決方案、人工智能等科技,真正以科技賦能,來為行業服務。謝謝大家。

(以上為創客貓現場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