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發首封股東信:打破壟斷,求長期生存權

時代週報記者:王州婷

拼多多的亮眼財務數據並未帶來股價上的上揚曲線。4月24日晚間,美股拼多多發佈了2018財年年報,這也是拼多多上市後發佈的首份年報。報告顯示,拼多多全年營收131.2億元,GMV達4716億元,淨虧損總額為102.2億元。截至當日收盤,拼多多股價下跌2.01%,為23.84美元/股。

實際上,早於今年3月拼多多披露2018年第四季度財務數據之時,是次的2018年財年數據已經呈現於大眾。而對於一年GMV實現同比234%、4716億元的數字,拼多多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崢此前曾強調錶示:“2018年是拼多多強勁增長的一年,也是里程碑的一年。”

作為電商領域快速崛起的第三極電商平臺,拼多多2018年眾多財務數據中,保持穩定生長的活躍用戶無疑是給予阿里、亦或京東等電商巨頭最大的壓力。據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12個月期間,拼多多月活躍買家數達到4.185億,較去年同期的2.448億增長1.737億,而這一數字已經佔到了阿里月活躍人數的65.8%,京東同期月活用戶數也僅為3.053億。

據第三方數據機構QuestMobile發佈的新一季報告顯示,截至3月31日,拼多多平均月活用戶同比淨增1億。規模和增速均遠高於行業平均水準。在互聯網全量應用中,拼多多月活用戶增量僅次於抖音和支付寶。

QuestMobile分析認為,“下沉市場是拼多多用戶規模持續高速增長的核心動因之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普遍低於農村居民,下沉區域的居民消費潛力進一步增強”。

“雖然拼多多成長很快,也有了一定的規模,但它從成立到現在僅有4年時間,依然是一家創業公司,”拼多多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崢隨同年報發佈了公司上市以來的首封股東信,詳細闡述了其對於新電商特徵、當前競爭形勢,以及未來戰略的思考。

黃崢認為,作為新生力量,拼多多將會引導產業和行業向著更普惠、更有溫度、更開放的方向不斷迭代,“拼多多的策略不是創造新的壟斷,而是打破壟斷,提供新的選擇,拼多多的快速增長,是行業裡每個公司長期生存權的必然結果。”

“具備隨時賺錢能力”

虧損持續擴大或是拼多多股價下跌的原因。

該份財報指出,拼多多在2016年、2017年及2018年的淨虧損分別為2.92億元、5.251億元和102.2億元,運營成本和費用的增加是虧損擴大的主要原因,“我們的銷售和營銷費用從2016年的1.69億元大幅增加至2017年的13.446億元,並在2018年進一步增加至134.418億元”。拼多多在財報中表示,在持續加大推廣運營、基礎設施和新業務的投入下,預計未來運營成本和費用將以絕對數量增加。

誠然,在邁過了用戶快速增長期,拼多多平臺要實現持續的增長需要更多成本的投入,但持續的虧損或並不意味拼多多不具盈利的能力。

黃崢表示,因為進入了賽場,這個小大人隨時具備了產生收入和隨時賺錢的能力。同樣的,現在的拼多多也具備了產生大額營收的能力,當前的短期開銷和營收只有很弱的關聯,賬面上的短期費用(黃崢認為相當一部分是具有價值的投資)也有極強的隨時可調性。

“拿‘儲蓄罐’裡的錢去存定期恐怕不是一個好主意,我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將不會改變現在的經營策略,”黃崢稱,他們將持續聚焦在企業內生價值上,積極尋找對長期公司價值有利的投入機會,即使這些投入按照會計準則會被記為大額短期費用。”

他進一步表示,作為新生力量,拼多多將會“引導產業和行業向著更普惠、更有溫度、更開放的方向不斷迭代”。未來拼多多將聚焦四個方面:消費者導向、保護知識產權、扶貧助農、專注企業內生價值、進化稱更透明和國際化的公眾機構。

“二選一”是常態

有意思的是,隨著拼多多的崛起,對其形成的包圍圈也逐漸出現。

從2018年中開始,關於拼多多商家被迫“二選一”的消息不斷傳出。此前拼多多小二的公開聲明顯示,包括Lee、戴爾等在內的近1000家品牌商品,都被某平臺強迫要求關閉拼多多店鋪,並出聲進行造謠抹黑。

針對這些股東關心的問題,黃崢在股東信中首次迴應表示:空前的“二選一”會持續一段時間,但固有的藩籬必將被打破,形成以創新和增量為導向的競合是必然。在他看來,拼多多的策略不是創造新的壟斷,而是打破壟斷,提供新的選擇,拼多多的快速增長,是行業裡每個公司長期生存權的必然結果。

黃崢認為,大體量的新電商是必然會出現,這些非正常競爭行為“不產生消費者價值,也不為品牌商、生產者創造價值,甚至大多數是以傷害生態相關主體及消費者利益為代價的”。

在他看來,“‘長期獨家排他’是必然會被打破的。假設沒有一個像拼多多這樣體量的新電商存在,那整個產業上下游、品牌商、資金流、物流都將只能在實際上唯一可選的體系內流轉,那是不可想象的,也不符合商業邏輯和自然規律。恐怕連自身認為獲益的當事方都會逐漸意識到這是個災難。”

雖然黃錚對於“二選一”有其評判觀點,但包括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在內的下沉市場爭奪戰早已經打響。自2018年初開始,為對標拼多多,阿里重啟淘寶特價版,京東也加大“拼購”力度。

此前,蔣凡擔任天貓總裁後,美團CEO王興就在朋友圈發表觀點認為,接下來幾年看拼多多黃崢和淘寶兼天貓總裁蔣凡如何較量將會非常精彩,若蔣凡能夠帶領淘寶打贏拼多多,將“無愧”成為阿里CEO接班人。

值得注意的是,年報還披露了拼多多最新股權結構。拼多多創始人、CEO黃崢持有44.6%股權,及89%的投票權,為拼多多最大股東。騰訊持有16.9%的股權,及擁有3.4%的投票權,為第二大股東;Banyan Partners Funds(高榕資本)持股為8.4%,擁有1.7%的投票權。紅杉資本持股為7.2%,擁有1.4%的投票權,為第四大股東。

與拼多多此前的招股書相比,黃崢、騰訊、紅杉資本的持股比例均有所下滑,高榕資本則略有上升。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