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疑遭惡意做空幕後之連鎖效應:只因618的槍火太猛?

電子商務 京東 神舟電腦 自媒體 老胡說科技 2017-06-16

京東疑遭惡意做空幕後之連鎖效應:只因618的槍火太猛?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國內互聯網的江湖更是驚心動魄,幕後之水很深很深。

這不,這幾日,以電商巨頭京東為主角,正上演出一場新的互聯網江湖爭鬥大戲。

1、從京東疑遭惡意做空說起

6月14日,新加坡畢盛資產管理公司發佈了一份針對京東(JD.com)的做空報告,讓京東身處風口浪尖之上。

據業內諸多資本圈內人士分析,這一份報告本身很多地方站不住腳,隨手就找到了10多個打臉的地方。比如報告稱,京東的市盈率高達410倍,所以市值泡沫要破滅。實際上,很多互聯網大公司看的是未來,是市夢率,這點,對比亞馬遜的市盈率曾經長期保持在1000倍左右,最高甚至達到近4000倍;再比如,報告稱京東賣3C產品賺不了錢,這明顯很外行,實際上,京東3C不僅賺錢,而且非常賺錢。這些無疑顯示出這一報告的水平之LOW!

在筆者看來,京東這一次恐怕是遭到對方的惡意做空。而這份做空報告發布之後,京東股價不跌反漲,這也顯示了投資者並不認同新加坡畢盛資產管理公司的這次惡意做空行徑。

實際上,互聯網行業內這種惡意做空的事情屢屢發生。被動者京東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後一家,包括此前的分眾、斯凱、360等都曾成為被錯殺做空的典型案例。

現實中,這也是該機構第二次發佈針對京東的做空報告。去年6月份,該機構曾發佈的第一次做空報告,但在之後的一年裡,京東實現了年度盈利,股價一路走高,市值逼近600億美金,狠狠打臉了對方。

透過京東此番再度遭遇惡意做空的背後,是一條“股市禿鷲”的牟利產業鏈的凸顯。

由全國工商聯併購公會、國浩律師事務所共同發佈的《在美中概企業問題分析》中曾指出:“很多中概股受到攻擊的理由,都是無中生有,或者存在對國外規則理解上的細微瑕疵。”

之所以如此操作,主要就是做空機構藉此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先做空,打壓股價,待股票下跌時,再從市場上買入,從中大賺特賺。做空機構利用市場脆弱心態屢屢得手,把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推向極致,對此,我們呼籲監管機構對此理應有所作為。

而從資本角度看來,或許,做空機構的作惡之時,正是買入京東股票的最佳時機。問題是,你敢買入嗎?

2、618特殊時間段的槍火

除了做空背後的利益鏈,這次京東遭惡意做空的時間點值得玩味。

要知道,眼下,京東正在打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營銷戰618之戰,做空機構選擇在618期間發難,讓人懷疑其根本的目的性。業內人士猜測,不排除幕後有對手的助推。

而談到今年618,圍繞貓狗之間的戰火正在燃燒,並且火力之猛烈大大超過了以往。

正如自媒體人閆躍龍所言,今年618,京東從量變到蛻變,開始與老牌的雙11正式分庭抗禮。“如果618是一個人,以前的618像是血氣方剛的少年,一身京東紅,衝在價格戰前線,大砍大殺、簡單直接;今年的618,彷彿突然一下子長大了,變成一個成熟魅力的青年,量變形成蛻變。”

於是乎,今年競爭的炮火來得最猛烈,也就在情理之中。之前還可以不放在眼裡,如今已經成了大威脅,必須進行阻擊了。而且,勢頭越來越猛,樹大招風,搶了別家的蛋糕,不讓人嫉恨那是騙人的鬼話。

聯想到這幾日,除了做空之嫌疑之外,京東還遭遇了各種陷坑。6月11日,一篇題為《強東+奶茶妹妹>阿里公關部?》的報道在業內傳播開來;6月14日,阿里旗下媒體《天下網商》通過其官方公眾號發佈了一則題為《京東逼商家給消費者漲價,神舟電腦舉報京東“惡意擾亂市場價格”》的新聞,神舟和京東相繼發表聲明,指出此事件為虛假報道。

江湖險惡,子彈隨時在飛。如今,京東也有了自辯,對錯自在人心,我們不去糾纏。這一系列的事件,不僅讓人猜想,或許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為了打亂京東618的陣腳。

現實中,在互聯網的江湖中,荊棘叢生,投槍、匕首、糖衣炮彈等各類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從此前的3Q大戰,乃至“小三”大戰等等。所以,對於這類危機,最好的公關方式就是謹慎處之,化危為機。尤其是在當前618的關鍵時間段上,切莫讓一次不當的危機處理而影響了自身的發展。

【結束語】

總之,目前,雙方的明爭暗鬥還在進行,估計還藏有後招。對於京東而言,當前最重要的則是,澄清真相,化危為機,最終打完這場618戰鬥,交出一份漂亮業績單,這才不啻為最好的回擊。

而從以往各大博弈中來看,京東一直都是彪悍的主,也是一路實幹,敢打併能打的玩家,從超越噹噹、國美和蘇寧,再到如今與阿里分庭抗禮,相信這一次其依然能在炮火中迎來勝利。而作為消費者中的一員,我們也希望618越辦越牛,最終讓老百姓受益,這才是真正的幸事!

畢竟,企業之間的PK,無所謂哪家正義,哪家邪惡,正所謂“春秋無義戰”,都是為了自己的地盤。只有讓用戶真正通過618來一場實惠的購物狂歡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