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一、產生背景

隨著電子競技市場的不斷被開拓,國際電競賽事的競爭也呈現白熱化,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國內熱門電競賽事超過了500項,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和最有潛力的電子競技市場。隨著電子競技產業規模的擴大,電子競技用戶數量和電子競技觀眾規模不斷提升,預計未來電子競技賽事也會呈爆發式增長。隨著電子競技賽事全球範圍內的發展,其對於高層次、高水平、高素質的電子競技選手、電競戰隊教練、電競數據分析、電競項目陪練等相關崗位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迫切。培養高水平、高素質的電子競技員,能夠整體提升電子競技選手的職業素養,同時大大提升電子競技賽事的競賽水平和整體質量,從而提升電子競技賽事活動的觀賽體驗和影響力。“電子競技員”這一新職業的設立,對於建立健全電子競技選手的規範化管理和職業標準,進一步保證和提升電子競技賽事的競技水平和質量,滿足廣大電競愛好者的需求,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推動電競行業更好更快地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電競產業發展政策利好

經濟快速增長下,國家政策在電競方面也逐漸轉向支持鼓勵,如下表所示。具體來說,2008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由第99個正式體育項目批改成為第78個正式體育項目。2015年7月,國家體育總局頒佈《電子競技賽事管理暫行規定》,為電子競技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與規範。2017年,原文化部發布《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支持發展體育競賽表演、電子競技等新業態。2018年,電子競技正式成為雅加達亞運會的電子體育表演項目,至此,電子競技在國家體育戰略中取得了與傳統體育項目相同的地位。

人社部: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國家級的政策扶持是電競產業發展壯大的基礎,而隨著電競的國際影響力提升,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也正在加強。

人社部: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二)電競教育發展現狀

電子競技的高速發展帶來企業對電子競技人才的巨大需求,人才培養體系缺乏,行業人才積累不足,人才稀缺成為電競這一新興產業面臨的發展瓶頸。為加快培養電競專業技能型人才的進度,2016年9月,教育部頒佈《關於做好2017年高等職業學校擬招生專業申報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16〕114號)將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作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中2016年增補專業,2017年正式執行。

教育部文件一出臺,各高校紛紛關注並積極申報,在近幾年陸續增設電競專業。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的開設為我國電子競技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人社部: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人社部: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人社部: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三)電子競技獲社會廣泛認可

從“電子競技是洪水猛獸”到“健康的電子競技活動”,近年來,有關電子競技運動的正面輿論一路高歌,從主流媒體到細分媒體,從官方口徑到民間輿論,電子競技已經擺脫了之前“誤人子弟”的不利形象,與它有關的關鍵詞已經轉變為“健康”、“益智”、“產業發展”與“國際化”等積極正面的意義。這種轉變與國家層面對於電子競技運動與產業的扶持不無關係。隨著國家政策對於電競產業的扶持,相關媒體也從多個方面進行輿論導向,在文化層面上營造出良好的市場環境與氛圍。

隨著電競項目由繁到簡,從重度走向輕度,電競項目受眾不斷擴大。從全球來看,2019年電子競技總觀看人數增長到4.54億,同比增長15.0%;核心電競愛好者的人數將達到2.01億,同比增長16.3%,其中,中國核心電競愛好者預計達到7500萬。(數據來自Newzoo《2019全球電子競技市場報告》)

人社部: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全球電子競技觀眾增長預測


2017年,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賽區,全年賽事直播觀賽人次超過100億。S7鳥巢總決賽,儘管沒有中國戰隊的參與,但現場上座率仍達到90%,同時在不遠的工人體育場正在進行中超北京國安本賽季收官之戰,相比於座無虛席的鳥巢場內,工體的上座率只有50-60%。

2018年,上半年LPL賽區職業賽事直播觀賽人次超過70.9億。S8總決賽吸引了全球2.05億以上的玩家觀看,超過了全球人口的三十分之一。2018年11月3日,中國IG戰隊在S8奪冠後,收到了全民的祝賀,事件影響力擴散到電競圈之外。共青團中央、央視新聞、紫光閣、新華視點、環球時報、鳳凰網等主流媒體也紛紛發文祝賀。

二、職業定義

電子競技員職業定義:從事不同類型電子競技項目比賽、陪練、體驗及活動表演的人員。

電子競技員主要工作任務如下所示:

1.參加電子競技項目比賽;

2.進行專業化的電子競技項目訓練活動;

3.收集和研究電競戰隊動態、電競遊戲內容,提供專業的電競數據分析;

4.參與電競遊戲的設計和策劃,體驗電競遊戲並提出建議;

5.參與電競活動的表演。

人社部: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三、當前就業人群分析

目前我國正在運營的電子競技戰隊(含俱樂部)多達5000餘家,電子競技職業選手約10萬人,還有大批量半職業、業餘電子競技選手活躍在各種中小規模電子競技賽事的賽場上。同時,大量電子競技員在各個電競俱樂部和電競陪練平臺從事電子競技教練、電競數據分析以及電競項目陪練等相關工作。當前電子競技員的整體從業規模超過50萬人,遍佈在全國的一二三線等眾多城市,北京、上海、江蘇、西安、廣州、成都、重慶等地為從業人員高密度聚集區。另外,山東、浙江、安徽、湖南、遼寧等地的電競小鎮建設也帶動了周邊省市的電子競技就業發展。

2019年4月15日-21日,大唐文娛針對電子競技員群體通過問卷調查法進行抽樣調查以及文獻法,這部分從業人群呈現以下特徵:

(一)年齡分佈

對調研數據進行整理,被調查的電子競技員年齡分佈有54%的電子競技員年齡分佈在16-22歲之間,有26%的電子競技員年齡分佈在23-30歲之間,只有16%的電子競技員年齡分佈在31-40之間,僅有4%的電子競技員年齡在40歲以上。根據調研結果顯示,電子競技員就業人群年齡普遍偏低,在被調查者中有80%的

從業人員年齡在30歲以下。

人社部: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二)從業年限

對電子競技員就業人群從業年限情況進行調研,通過數據整理可以看出,其中有58%被調查的電競從業人員工作年限在1-3年之間,30%的電競從業人員工作年限是3-5年,這兩項佔據了被調查者總數量的88%,另外有7%的從業人員工作7年以上,4%的從業人員工作5-7年,2%的從業人員工作不到1年。根據調研結果可見,電競行業從業者的工作年限都相對較短,這與整個電競行業發展週期較短有必然聯繫。

人社部: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三)學歷分佈

對電子競技員就業人群學歷情況進行調研,通過數據整理可以看出,被調查者的學歷基本集中在高中或中專、大專、本科這3個層次,其中佔比最大的高中或中專學歷佔被調查者總量的46%,其次是大專學歷佔38%,最後是本科及以上學歷佔16%。根據調查結果可見,電子競技員學歷相對要求不高,基本集中在大專、中專學歷,電子競技員就業門檻低。

人社部: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四)企業規模

對電子競技員就業人群所在企業規模進行調研,通過數據整理可以看出,50人及以下佔比52%,51-100人佔比30%,101-500人佔比12%,501人及以上佔比6%。電子競技員所在企業以小、微型公司為主,這與當前就業企業以電子競技俱樂部為主有很大的關係。

人社部: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五)薪資水平

對電子競技員就業人群薪資水平進行調研,不同梯隊的電競職業選手工資水平差距較大,一線選手、二線選手、青訓隊員的工資水平明顯不同,頂尖電競職業選手年薪基本都能達到百萬及以上。目前,職業選手的主要收入包括底薪、獎金、績效獎金,有能力的還可以廣告代言和簽約直播等。

選取電競選手(明星選手外)、電子競技教練、電競數據分析以及電競項目陪練等人群進行調研, 86%電子競技員從業者的薪資是當地平均工資1-3倍,電子競技員薪資普遍高於當地平均薪資。

人社部: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四、職業發展通道

電子競技員是在電競產業內從事不同類型電子競技項目比賽、陪練、體驗及活動表演的人員,涵蓋了電競選手、電子競技教練、電競數據分析、電競項目陪練等核心崗位,其職業通道大致可以分為初級電子競技員、中級電子競技員和高級電子競技員。

人社部: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電子競技員在電子競技戰隊(含俱樂部)中是隊伍競賽成績提升的核心崗位,在電競戰隊日常訓練、戰術制定、參與比賽等各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對個人而言,電子競技員是電子競技愛好者職業發展的新通道,是個人愛好與職業結合的新的方向和著力點。電子競技員的價值體現在以下方面:

【對個人價值】新的職業選擇,形成複合型人才競爭壁壘,擁有良好的就業和薪資前景;

【對企業價值】促進電子競技戰術戰略的發展,全面提升電子競技俱樂部整體競技水平的提升,改善比賽成績;

【對社會價值】推動電子競技產業發展,提升電子競技運動水平乃至社會效能。

五、未來市場需求

電子競技整體產業規模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電子遊戲的增長幅度和速度,隨著電子競技產業鏈的逐漸完善,未來電子競技產業將會形成與傳統體育類似的收入模式,由電子競技“賽事”衍生出電子競技“產業生態收入”,電子競技產業整體規模不可限量。根據我國第三方機構的數據統計,2018年中國電競整體市場規模為940.5億,預計2020年超過1350億元;從電子競技用戶規模方面來看,預計2020年達到4.3億,我國電子競技市場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和最有潛力的市場。(數據來自艾瑞諮詢《2019中國電子競技行業研究報告》)

電子競技市場的發展需要大量的電子競技員投入到產業運作中,通過整體提升電子競技的技術水平、電子競技的娛樂性和觀賞性,從而帶動以電子競技賽事為核心的電子競技產業發展,拉動粉絲經濟,提升整體產業規模。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只有不到15%的電子競技崗位處於人力飽和狀態,預測未來五年電子競技員人才需求量近200萬人。由此可見,電子競技專業人才十分稀缺,整個人才市場基本屬於空白狀態。電子競技員具有廣闊前景,市場需求量和從業數量將呈現井噴式增長,未來將會遍佈全國各個一二三線城市,遍佈電子競技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的核心崗位。

六、專家觀點

中國體育界元老、亞奧理事會終身名譽副主席魏紀中: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新形態註定會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這種新形態就包括了電子競技。不應把電子競技和電子遊戲混淆,電子遊戲有一些消極的地方,電子競技正是瑕不掩瑜的一部分。電子競技可以為電子遊戲糾偏。

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主席霍啟剛:我們想搭一座橋,把剛剛成長起來的電子體育帶到主流體育的範疇裡來。一方面吸引了大量年輕群體的電競發展很快,需要利用主流體育的優秀理念自我規範,給年輕人更健康的反饋;另一方面有亞運、奧運的助力,電競也會更受認可。電子競技體育也不僅是比賽,背後是很大的產業,從教練、經理到賽事組織和運營,年輕人完全可能成為這個產業中的工作人員,這就是一份正常的職業。

七、典型人物案例

(一)張寧:“冠軍隊長”

張寧(ID:xiao8)前DOTA2項目職業選手,現任EHOME電子競技俱樂部DOTA2分部教練。2009年,張寧和幾位家鄉好友組建Dream戰隊,正式開啟職業生涯。2011年,張寧轉會至LGD俱樂部並擔任隊長。

2012年,他率隊參加第二屆DOTA2國際邀請賽(TI2),最終位列第三。2014年初,他以50萬人民幣的轉會費來到新成立的Newbee俱樂部,並在半年後舉行的第四屆國際邀請賽(TI4)上率隊奪得冠軍。這是中國戰隊奪得的第二座TI冠軍獎盃,張寧也因此被稱為“冠軍隊長”。TI4結束後,張寧曾因個人原因短暫告別職業賽場,2015年年初以200萬人民幣轉會費重回LGD戰隊。在之後的第五屆國際邀請賽上,他率隊取得季軍的成績。2017年初,他在LGD俱樂部正式結束自己的選手職業生涯。

人社部: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張寧圖/受訪者提供)

2018年5月,EHOME俱樂部宣佈張寧成為戰隊的新任主教練,在他帶隊的一年中,隊伍奪得2018年世界電子競技運動會總決賽和布加勒斯特乙級聯賽兩座冠軍獎盃。張寧打法穩重又不失進攻性。但和打法相比,其在排兵佈陣上的天賦堪稱中國電競之最。

(二)喻文波:天才少年

喻文波(ID:JackeyLove)現效力於IG俱樂部英雄聯盟分部,司職射手位。英雄聯盟職業聯賽新秀,被譽為天才少年,以操作細膩、打法激進著稱。

人社部: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喻文波圖/受訪者提供)

2016年9月,喻文波加入IG戰隊,但因年齡問題無法參加LPL賽事。2016年和2017年,喻文波隨隊參加全國電子競技大賽,首發出場並奪得冠軍。2018年,年滿18歲的喻文波正式成為IG戰隊的首發ADC,並在一年裡先後隨隊獲得2018年LPL春季賽四強、德瑪西亞杯季軍、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等殊榮。值得一提的是,IG戰隊是第一支奪得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的LPL戰隊,而小將喻文波因在比賽中展現出強大的實力和穩定的心理素質,迅速成長為中國《英雄聯盟》新一代明星選手。2019年,喻文波被LPL官方提名為年度最佳ADC選手,榮獲2019年度最佳新秀選手獎項。

(三)明凱:頂級選手

明凱(ID:Clearlove)現效力於EDG電子競技俱樂部英雄聯盟分部,司職打野位。英雄聯盟職業聯賽0001號選手。

人社部: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明凱圖/受訪者提供)

明凱19歲時加入WE戰隊,司職打野,並隨隊奪得中國《英雄聯盟》歷史上第一個世界冠軍——IPL5冠軍。明凱也躋身國內頂尖選手之列。2013年,明凱跟隨前WE教練阿布等人轉會至新成立的EDG俱樂部。2015年MSI季中冠軍賽上,明凱率隊擊敗了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韓國戰隊SKT,EDG成為國內第一支在廠商賽事上奪得冠軍的英雄聯盟戰隊。

在職業生涯的早期,明凱打法凶狠、充滿侵略性,是一名技術全面的頂級選手。隨著年齡的增長,明凱如今正逐漸轉型為戰術型選手。雖然年齡已大,但多年積攢的經驗、始終積極拼搏的精神讓他成為隊伍裡不可或缺的一名老將,也成為中國《英雄聯盟》項目的代表性選手。

(四)Fy:四號位的魔術師

徐林森(ID:Fy)現效力於LGD電子競技俱樂部DOTA2分部(PSG.LGD戰隊),司職輔助位。成為職業選手前,徐林森曾是國內知名遊戲平臺—浩方對戰平臺上的高段位玩家。作為一名輔助選手,徐林森擅長觀察全局,發動奇襲。在比賽中清晰的思路和一次次奇襲常常在比賽前期就幫助隊伍建立優勢。

2012年10月,徐林森加盟VG戰隊,開啟職業生涯。2014年,徐林森隨隊參加第四屆DOTA2國際邀請賽(TI4),最終的決賽中負於Newbee屈居亞軍。之後的時間裡,徐林森隨隊獲得了TS2、i聯賽第一賽季的冠軍,DAC亞軍和TI5殿軍等一系列優異成績。其在第五屆國際邀請賽(TI5)敗者組第二輪對陣美國戰隊Cloud9的比賽中,徐林森的精彩表現令國外解說高呼“Fy-God”、“F-God”,其一手出神入化的拉比克被譽為“四號位的魔術師”。2016年,競技狀態下滑的徐林森被下調至俱樂部青訓隊VG.R,一個月後他便隨隊獲得Sli邀請賽的冠軍。第六屆國際邀請賽上,由於簽證問題,人員不整的VG.R在敗者組首輪即遭淘汰。第七屆DOTA2國際邀請賽結束後,合約到期的徐林森選擇加盟PSG.LGD戰隊,帶領隊伍在2018年5月舉行的震中杯和MDL長沙站兩項Major級別的賽事中接連奪魁,徐林森榮膺震中杯MVP。在第八屆國際邀請賽(TI8)上,他帶隊再度登上TI決賽的舞臺,卻負於OG戰隊,再次收穫亞軍。

人社部: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

(徐林森圖/受訪者提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