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語電影節 溢彩流光首五年

電影節 金像獎 劇情片 焦雄屏 早報網 2017-05-07

文化名片

符詩專/文

新躍社科大學副教授

電影節策展人

文化向來是一個國家的最佳名片。近年島國人砥志研思,打造出不少屬於自己的亮眼文化品牌。

新加坡華語電影節今年已邁入第五個年頭。在新躍中華學術中心和電影協會的共同策劃下,這個電影節在過去五年裡為新加坡乃至本區域觀眾帶來一系列別開生面的華語影片,其中大多是在華人世界受到重視,或在重要影展獲得肯定,又不曾在新加坡院線放映過的作品。本文作者是電影節策展人之一,應《現在·繽紛》之邀特撰此文,從五年前的機緣與構思談起,與讀者一起重溫新加坡華語電影節迄今走過的精彩歷程。

新加坡華語電影節今年進入第五個年頭。自2013起,電影節大都在每年的4月底至5月初舉行,帶來中港臺製作的華語電影,以各自方式探討不同華人社會裡的種種議題。

這五年來,新加坡華語電影節已成為本地社會的一個文化品牌,讓不同語系的民眾認識並漸漸愛上華語電影。在電影節慶祝五歲之際,是時候回顧一下這個電影節的機遇緣起、背後構思,以及與觀眾共同走過的歷程。

五年前的緣起

新加坡華語電影節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合適的時機遇上了一群有志一同的人。

2012年新躍大學(新躍社科大學前身)新躍中華學術中心、聯合早報和通商中國聯辦了“21世紀的華語電影”公開講座,從北京找來了第四代導演謝飛,從臺北找來電影製作人兼學者焦雄屏擔任主講嘉賓。由於兩位都是電影名人,就想在講座之外再安排放映他兩人的作品。最終決定放映謝飛導演的《香魂女》(1994)和焦雄屏監製的《大同:康有為在瑞典》(2011)。片子決定了,可是租借場地、片子送審以及放映前試片等工作都弄不清楚。於是我們尋求新加坡電影協會合作,就這樣遇上了該協會副會長李富楠,他也就是我日後在新加坡華語電影節的搭檔。

在活動之後兩位主講人、中心主任郭振羽教授、電影協會陳繼賢會長、富楠和我共用晚餐。用餐閒聊之際,話題輾轉之間說到本地缺乏一個華語電影節。郭教授和陳會長都認為雙方在這方面可以一起努力。兩位主講人更是樂觀其成。謝導演更當場推薦了由他擔任藝術顧問的作品《萬箭穿心》來參展。焦雄屏也對《萬》片讚譽有加。結果電影節的八字還沒一撇,第一部參展影片就有著落了,而我和李富楠也因此接下了電影節的工作。

華語的界定

新加坡華語電影節對“華語”的界定是廣義的,只要是中華民族的語言就是華語,因此福建話、廣東話、潮州話、武漢話和東北話等都歸到華語的大範疇。電影節要求作品須以原音放映,因此不接受配音的片子。

第一屆電影節由於在草創之初,僅推出10部當季的作品,其中七部劇情片、兩部紀錄片和一套由10部短片組成的作品,分別來自中國大陸、臺灣和香港。從第二屆開始,作品數量規模增加到40至60部。如何從一年有七八百產量的華語電影世界中,找到適合新加坡華語電影節的作品?我們是在舉辦的過程中,慢慢摸索到問題的答案,然後掌握到選片方向和必要考量,進而設計出方便觀眾選片的幾個單元。

選片考量:

兩季·三類·四區

選片時我習慣將電影依兩季三類四區來劃分。兩季是將電影分為近兩三年推出的當季作品和片齡在三年以上的非當季作品。當季作品新鮮出爐,正值宣傳期,因此導演和演員如果時間可以配合,一般都願意接受邀請到電影節做新加坡首映和宣傳。今年的開幕片《一念無明》就是個例子。

非當季作品大都會配合一個主題推出,比方說某位名導演的作品回顧或對某種電影創作形式的特輯。由於作品推出已有一段時間,並不要求首映,但是否符合所要探討的主題才是決定是否邀請的關鍵。

三類是將電影的創作形態分為劇情片、紀錄片和短片三大類;

而四區則將華語片的主要產地大致分為中國、臺灣、港澳和新馬四個地區。在這四區之外,偶爾也會有華語電影的生產,但畢竟是極少數。

因此每一屆電影節選片時都會爭取從這四個區去找以上所提的三類作品來參展。

單元構思:當季·非當季

為方便觀眾選片,我們設計了四個單元:三個當季單元,以當季劇情片、紀錄片、短片為取向,分別為“華夏風情畫”“記錄片視角”和“華流短片展”;一個非當季單元,則為每年不同專題的特輯。

●三個當季單元:

劇情片、紀錄片和短片

由於電影節的選片重點是尋找在華人世界受到重視卻不曾在本地院線映過的作品,因此一些關注社會議題、又在重要影展獲得肯定的作品就較容易受到電影節的重視。

今年新加坡華語電影節探討社會議題的作品就有劇情片《樹大招風》《只要我長大》《老石》《一路順風》《喊山》;紀錄片《大路朝天》《亂世備忘》,還有短片《9月28日.晴》《撞牆》《自拍》等。這其中又以獲得53屆金馬獎兩個獎項和36屆香港金像獎五個獎項的《樹大招風》最受注目。這部以警匪片的形式來探討香港何去何從的電影,是近期香港電影中即有深度又平易近人的好片。

親子關係是本屆電影節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主題。劇情片《一念無明》《德布西森林》《大手牽小手》以及幾部本地作品《種子》《紙屋》《韓》《搖籃曲》《祝你幸福》和《魂魄》等都關注家庭和親情的課題。此外記錄片《河北臺北》《調查父親》《日常對話》和《自畫像和三個女人》則將鏡頭對準自己,讓自己和父親、母親或外婆成為被紀錄的重點,將自己和家人之間的困難與困惑以實地追溯、訪談或實驗等方式呈現在觀眾眼前。

●一個非當季單元:特輯

非當季作品,指的是每年不同主題的特輯,至今電影節先後推出了“經典胡金銓”“李行經典展”“話說華語片”和“經典修復版”四個特輯。

今年電影節首次策劃“經典修復版”單元,推出六部最近在臺灣和香港完成修復的華語經典作品。近年來港臺電影單位致力於經典作品修復工作,這個特輯的推出意味著我們電影節試圖與華語電影世界的趨勢接軌。

在這六部修復經典作品中,有三部是三位當代重量級導演的作品,分別是許鞍華的首部劇情片《瘋劫》(1979)、去年剛紀念25週年的楊德昌代表作《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和萬仁探討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超級大國民》(1995)。另外三部是三位重要華人女性表演工作者的作品,分別為“帽子歌后”鳳飛飛的首部銀幕作品《春寒》(1979)、張艾嘉的《海上花》(1986)和中國默片時期最具傳奇色彩的明星阮玲玉的《戀愛與義務》(1931)。

《戀愛與義務》同時也是本屆電影節的閉幕片。上一屆電影節的閉幕片是張曼玉主演的《阮玲玉》,這一次電影節乾脆把本尊找出來,好讓大家見識阮玲玉的銀幕風華。這是電影節第一次放映默片,更是《戀愛與義務》修復版在本地的首映。

今年海報裡的自我期許

今年電影節的海報設計,也值得特書一筆。

今年的海報,不再如往年般以參展影片劇照為主,而是改以中文的“五”字作為設計的主要元素,以此來標示電影節的成長。海報上的片片彩條則提供了觀看“五”字的另一個視角,以此來呈現電影節希望能夠開拓大家觀賞華語電影視野的心思。

通過這16部劇情片、6部經典修復、13部紀錄片和10部短片,第五屆新加坡華語電影節不改初衷希望能夠再次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華語電影景觀。

(作者是新躍社科大學新躍中華學術中心主任;新加坡華語電影節聯合策展人)

新加坡華語電影節 溢彩流光首五年

第五屆新加坡華語電影節海報,以中文“五”字作為設計的主要元素,以此標示電影節的成長。(新加坡華語電影節提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