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固態硬盤電源供電插口;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固態硬盤電源供電插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介紹了硬件相關以及電腦硬件選擇及安裝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系統安裝這一塊了,對於新手小夥伴來說我們沒必要用太複雜的方法,就用簡單的U盤裝機方案,現在市面上有很多U盤製作工具,最常見的有老毛桃,大白菜,U啟動等軟件可以傻瓜式一鍵製作,一鍵安裝,下面我就以大白菜為例,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準備一個容量大於8G的U盤,我這裡為什麼說要8G,以為U盤啟動系統本身要佔據一部分容量,另外你還需要方一些系統鏡像,就常規的W10鏡像基本上都4G到5G,所以U盤最好是大於8G為佳。

去大白菜官網下載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然後在電腦上安裝,建議不要安裝到C盤。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固態硬盤電源供電插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介紹了硬件相關以及電腦硬件選擇及安裝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系統安裝這一塊了,對於新手小夥伴來說我們沒必要用太複雜的方法,就用簡單的U盤裝機方案,現在市面上有很多U盤製作工具,最常見的有老毛桃,大白菜,U啟動等軟件可以傻瓜式一鍵製作,一鍵安裝,下面我就以大白菜為例,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準備一個容量大於8G的U盤,我這裡為什麼說要8G,以為U盤啟動系統本身要佔據一部分容量,另外你還需要方一些系統鏡像,就常規的W10鏡像基本上都4G到5G,所以U盤最好是大於8G為佳。

去大白菜官網下載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然後在電腦上安裝,建議不要安裝到C盤。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U盤插到電腦上運行大白菜製作工具,大白菜會自動識別U盤,然後點擊一鍵製作。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固態硬盤電源供電插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介紹了硬件相關以及電腦硬件選擇及安裝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系統安裝這一塊了,對於新手小夥伴來說我們沒必要用太複雜的方法,就用簡單的U盤裝機方案,現在市面上有很多U盤製作工具,最常見的有老毛桃,大白菜,U啟動等軟件可以傻瓜式一鍵製作,一鍵安裝,下面我就以大白菜為例,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準備一個容量大於8G的U盤,我這裡為什麼說要8G,以為U盤啟動系統本身要佔據一部分容量,另外你還需要方一些系統鏡像,就常規的W10鏡像基本上都4G到5G,所以U盤最好是大於8G為佳。

去大白菜官網下載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然後在電腦上安裝,建議不要安裝到C盤。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U盤插到電腦上運行大白菜製作工具,大白菜會自動識別U盤,然後點擊一鍵製作。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電腦設置成U盤為第一啟動項,如果不會設置可以參考我以下設置方法,目前我手上有一張技嘉主板,我就以技嘉主板為例來簡單說一線如何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項。

技嘉的主板開機按F2既可以進入BIOS界面,其他的主板可以查看說明書或者官網介紹,進入BIOS界面如下;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固態硬盤電源供電插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介紹了硬件相關以及電腦硬件選擇及安裝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系統安裝這一塊了,對於新手小夥伴來說我們沒必要用太複雜的方法,就用簡單的U盤裝機方案,現在市面上有很多U盤製作工具,最常見的有老毛桃,大白菜,U啟動等軟件可以傻瓜式一鍵製作,一鍵安裝,下面我就以大白菜為例,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準備一個容量大於8G的U盤,我這裡為什麼說要8G,以為U盤啟動系統本身要佔據一部分容量,另外你還需要方一些系統鏡像,就常規的W10鏡像基本上都4G到5G,所以U盤最好是大於8G為佳。

去大白菜官網下載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然後在電腦上安裝,建議不要安裝到C盤。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U盤插到電腦上運行大白菜製作工具,大白菜會自動識別U盤,然後點擊一鍵製作。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電腦設置成U盤為第一啟動項,如果不會設置可以參考我以下設置方法,目前我手上有一張技嘉主板,我就以技嘉主板為例來簡單說一線如何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項。

技嘉的主板開機按F2既可以進入BIOS界面,其他的主板可以查看說明書或者官網介紹,進入BIOS界面如下;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面對這滿屏英文BIOS很多小夥伴估計頭都大了,不過沒關係,現在主板基本上都支持中英文切換,就好比技嘉這塊主板只要找到右上角EngIish然後鼠標點擊它直到切換到中文為止,具體如圖;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固態硬盤電源供電插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介紹了硬件相關以及電腦硬件選擇及安裝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系統安裝這一塊了,對於新手小夥伴來說我們沒必要用太複雜的方法,就用簡單的U盤裝機方案,現在市面上有很多U盤製作工具,最常見的有老毛桃,大白菜,U啟動等軟件可以傻瓜式一鍵製作,一鍵安裝,下面我就以大白菜為例,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準備一個容量大於8G的U盤,我這裡為什麼說要8G,以為U盤啟動系統本身要佔據一部分容量,另外你還需要方一些系統鏡像,就常規的W10鏡像基本上都4G到5G,所以U盤最好是大於8G為佳。

去大白菜官網下載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然後在電腦上安裝,建議不要安裝到C盤。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U盤插到電腦上運行大白菜製作工具,大白菜會自動識別U盤,然後點擊一鍵製作。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電腦設置成U盤為第一啟動項,如果不會設置可以參考我以下設置方法,目前我手上有一張技嘉主板,我就以技嘉主板為例來簡單說一線如何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項。

技嘉的主板開機按F2既可以進入BIOS界面,其他的主板可以查看說明書或者官網介紹,進入BIOS界面如下;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面對這滿屏英文BIOS很多小夥伴估計頭都大了,不過沒關係,現在主板基本上都支持中英文切換,就好比技嘉這塊主板只要找到右上角EngIish然後鼠標點擊它直到切換到中文為止,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在BIOS菜單中找到第一啟動項然後回車最後選擇你製作好的U盤啟動盤,我這裡用的閃迪所以選擇第一啟動項為閃迪,然後回車最後按F1O保存,注意這一切操作想要U盤插在電腦上面才能進行。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固態硬盤電源供電插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介紹了硬件相關以及電腦硬件選擇及安裝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系統安裝這一塊了,對於新手小夥伴來說我們沒必要用太複雜的方法,就用簡單的U盤裝機方案,現在市面上有很多U盤製作工具,最常見的有老毛桃,大白菜,U啟動等軟件可以傻瓜式一鍵製作,一鍵安裝,下面我就以大白菜為例,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準備一個容量大於8G的U盤,我這裡為什麼說要8G,以為U盤啟動系統本身要佔據一部分容量,另外你還需要方一些系統鏡像,就常規的W10鏡像基本上都4G到5G,所以U盤最好是大於8G為佳。

去大白菜官網下載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然後在電腦上安裝,建議不要安裝到C盤。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U盤插到電腦上運行大白菜製作工具,大白菜會自動識別U盤,然後點擊一鍵製作。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電腦設置成U盤為第一啟動項,如果不會設置可以參考我以下設置方法,目前我手上有一張技嘉主板,我就以技嘉主板為例來簡單說一線如何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項。

技嘉的主板開機按F2既可以進入BIOS界面,其他的主板可以查看說明書或者官網介紹,進入BIOS界面如下;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面對這滿屏英文BIOS很多小夥伴估計頭都大了,不過沒關係,現在主板基本上都支持中英文切換,就好比技嘉這塊主板只要找到右上角EngIish然後鼠標點擊它直到切換到中文為止,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在BIOS菜單中找到第一啟動項然後回車最後選擇你製作好的U盤啟動盤,我這裡用的閃迪所以選擇第一啟動項為閃迪,然後回車最後按F1O保存,注意這一切操作想要U盤插在電腦上面才能進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如果覺得設置太麻煩也可以利用開機快捷鍵選擇U盤啟動(附我整理的開機快捷啟動大全包括筆記本在內)。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固態硬盤電源供電插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介紹了硬件相關以及電腦硬件選擇及安裝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系統安裝這一塊了,對於新手小夥伴來說我們沒必要用太複雜的方法,就用簡單的U盤裝機方案,現在市面上有很多U盤製作工具,最常見的有老毛桃,大白菜,U啟動等軟件可以傻瓜式一鍵製作,一鍵安裝,下面我就以大白菜為例,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準備一個容量大於8G的U盤,我這裡為什麼說要8G,以為U盤啟動系統本身要佔據一部分容量,另外你還需要方一些系統鏡像,就常規的W10鏡像基本上都4G到5G,所以U盤最好是大於8G為佳。

去大白菜官網下載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然後在電腦上安裝,建議不要安裝到C盤。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U盤插到電腦上運行大白菜製作工具,大白菜會自動識別U盤,然後點擊一鍵製作。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電腦設置成U盤為第一啟動項,如果不會設置可以參考我以下設置方法,目前我手上有一張技嘉主板,我就以技嘉主板為例來簡單說一線如何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項。

技嘉的主板開機按F2既可以進入BIOS界面,其他的主板可以查看說明書或者官網介紹,進入BIOS界面如下;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面對這滿屏英文BIOS很多小夥伴估計頭都大了,不過沒關係,現在主板基本上都支持中英文切換,就好比技嘉這塊主板只要找到右上角EngIish然後鼠標點擊它直到切換到中文為止,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在BIOS菜單中找到第一啟動項然後回車最後選擇你製作好的U盤啟動盤,我這裡用的閃迪所以選擇第一啟動項為閃迪,然後回車最後按F1O保存,注意這一切操作想要U盤插在電腦上面才能進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如果覺得設置太麻煩也可以利用開機快捷鍵選擇U盤啟動(附我整理的開機快捷啟動大全包括筆記本在內)。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固態硬盤電源供電插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介紹了硬件相關以及電腦硬件選擇及安裝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系統安裝這一塊了,對於新手小夥伴來說我們沒必要用太複雜的方法,就用簡單的U盤裝機方案,現在市面上有很多U盤製作工具,最常見的有老毛桃,大白菜,U啟動等軟件可以傻瓜式一鍵製作,一鍵安裝,下面我就以大白菜為例,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準備一個容量大於8G的U盤,我這裡為什麼說要8G,以為U盤啟動系統本身要佔據一部分容量,另外你還需要方一些系統鏡像,就常規的W10鏡像基本上都4G到5G,所以U盤最好是大於8G為佳。

去大白菜官網下載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然後在電腦上安裝,建議不要安裝到C盤。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U盤插到電腦上運行大白菜製作工具,大白菜會自動識別U盤,然後點擊一鍵製作。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電腦設置成U盤為第一啟動項,如果不會設置可以參考我以下設置方法,目前我手上有一張技嘉主板,我就以技嘉主板為例來簡單說一線如何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項。

技嘉的主板開機按F2既可以進入BIOS界面,其他的主板可以查看說明書或者官網介紹,進入BIOS界面如下;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面對這滿屏英文BIOS很多小夥伴估計頭都大了,不過沒關係,現在主板基本上都支持中英文切換,就好比技嘉這塊主板只要找到右上角EngIish然後鼠標點擊它直到切換到中文為止,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在BIOS菜單中找到第一啟動項然後回車最後選擇你製作好的U盤啟動盤,我這裡用的閃迪所以選擇第一啟動項為閃迪,然後回車最後按F1O保存,注意這一切操作想要U盤插在電腦上面才能進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如果覺得設置太麻煩也可以利用開機快捷鍵選擇U盤啟動(附我整理的開機快捷啟動大全包括筆記本在內)。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固態硬盤電源供電插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介紹了硬件相關以及電腦硬件選擇及安裝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系統安裝這一塊了,對於新手小夥伴來說我們沒必要用太複雜的方法,就用簡單的U盤裝機方案,現在市面上有很多U盤製作工具,最常見的有老毛桃,大白菜,U啟動等軟件可以傻瓜式一鍵製作,一鍵安裝,下面我就以大白菜為例,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準備一個容量大於8G的U盤,我這裡為什麼說要8G,以為U盤啟動系統本身要佔據一部分容量,另外你還需要方一些系統鏡像,就常規的W10鏡像基本上都4G到5G,所以U盤最好是大於8G為佳。

去大白菜官網下載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然後在電腦上安裝,建議不要安裝到C盤。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U盤插到電腦上運行大白菜製作工具,大白菜會自動識別U盤,然後點擊一鍵製作。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電腦設置成U盤為第一啟動項,如果不會設置可以參考我以下設置方法,目前我手上有一張技嘉主板,我就以技嘉主板為例來簡單說一線如何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項。

技嘉的主板開機按F2既可以進入BIOS界面,其他的主板可以查看說明書或者官網介紹,進入BIOS界面如下;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面對這滿屏英文BIOS很多小夥伴估計頭都大了,不過沒關係,現在主板基本上都支持中英文切換,就好比技嘉這塊主板只要找到右上角EngIish然後鼠標點擊它直到切換到中文為止,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在BIOS菜單中找到第一啟動項然後回車最後選擇你製作好的U盤啟動盤,我這裡用的閃迪所以選擇第一啟動項為閃迪,然後回車最後按F1O保存,注意這一切操作想要U盤插在電腦上面才能進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如果覺得設置太麻煩也可以利用開機快捷鍵選擇U盤啟動(附我整理的開機快捷啟動大全包括筆記本在內)。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利用快鍵鍵也可以快速的選擇U盤啟動,技嘉的是按F12,然後就進入這個界面了,直接選擇製作的U盤啟動即可。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固態硬盤電源供電插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介紹了硬件相關以及電腦硬件選擇及安裝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系統安裝這一塊了,對於新手小夥伴來說我們沒必要用太複雜的方法,就用簡單的U盤裝機方案,現在市面上有很多U盤製作工具,最常見的有老毛桃,大白菜,U啟動等軟件可以傻瓜式一鍵製作,一鍵安裝,下面我就以大白菜為例,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準備一個容量大於8G的U盤,我這裡為什麼說要8G,以為U盤啟動系統本身要佔據一部分容量,另外你還需要方一些系統鏡像,就常規的W10鏡像基本上都4G到5G,所以U盤最好是大於8G為佳。

去大白菜官網下載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然後在電腦上安裝,建議不要安裝到C盤。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U盤插到電腦上運行大白菜製作工具,大白菜會自動識別U盤,然後點擊一鍵製作。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電腦設置成U盤為第一啟動項,如果不會設置可以參考我以下設置方法,目前我手上有一張技嘉主板,我就以技嘉主板為例來簡單說一線如何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項。

技嘉的主板開機按F2既可以進入BIOS界面,其他的主板可以查看說明書或者官網介紹,進入BIOS界面如下;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面對這滿屏英文BIOS很多小夥伴估計頭都大了,不過沒關係,現在主板基本上都支持中英文切換,就好比技嘉這塊主板只要找到右上角EngIish然後鼠標點擊它直到切換到中文為止,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在BIOS菜單中找到第一啟動項然後回車最後選擇你製作好的U盤啟動盤,我這裡用的閃迪所以選擇第一啟動項為閃迪,然後回車最後按F1O保存,注意這一切操作想要U盤插在電腦上面才能進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如果覺得設置太麻煩也可以利用開機快捷鍵選擇U盤啟動(附我整理的開機快捷啟動大全包括筆記本在內)。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利用快鍵鍵也可以快速的選擇U盤啟動,技嘉的是按F12,然後就進入這個界面了,直接選擇製作的U盤啟動即可。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接下來就會進入以下這個界面,如果是新電腦那麼選擇新電腦PE啟動,要是以前的老爺機建議選擇老電腦PE啟動。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固態硬盤電源供電插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介紹了硬件相關以及電腦硬件選擇及安裝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系統安裝這一塊了,對於新手小夥伴來說我們沒必要用太複雜的方法,就用簡單的U盤裝機方案,現在市面上有很多U盤製作工具,最常見的有老毛桃,大白菜,U啟動等軟件可以傻瓜式一鍵製作,一鍵安裝,下面我就以大白菜為例,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準備一個容量大於8G的U盤,我這裡為什麼說要8G,以為U盤啟動系統本身要佔據一部分容量,另外你還需要方一些系統鏡像,就常規的W10鏡像基本上都4G到5G,所以U盤最好是大於8G為佳。

去大白菜官網下載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然後在電腦上安裝,建議不要安裝到C盤。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U盤插到電腦上運行大白菜製作工具,大白菜會自動識別U盤,然後點擊一鍵製作。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電腦設置成U盤為第一啟動項,如果不會設置可以參考我以下設置方法,目前我手上有一張技嘉主板,我就以技嘉主板為例來簡單說一線如何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項。

技嘉的主板開機按F2既可以進入BIOS界面,其他的主板可以查看說明書或者官網介紹,進入BIOS界面如下;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面對這滿屏英文BIOS很多小夥伴估計頭都大了,不過沒關係,現在主板基本上都支持中英文切換,就好比技嘉這塊主板只要找到右上角EngIish然後鼠標點擊它直到切換到中文為止,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在BIOS菜單中找到第一啟動項然後回車最後選擇你製作好的U盤啟動盤,我這裡用的閃迪所以選擇第一啟動項為閃迪,然後回車最後按F1O保存,注意這一切操作想要U盤插在電腦上面才能進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如果覺得設置太麻煩也可以利用開機快捷鍵選擇U盤啟動(附我整理的開機快捷啟動大全包括筆記本在內)。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利用快鍵鍵也可以快速的選擇U盤啟動,技嘉的是按F12,然後就進入這個界面了,直接選擇製作的U盤啟動即可。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接下來就會進入以下這個界面,如果是新電腦那麼選擇新電腦PE啟動,要是以前的老爺機建議選擇老電腦PE啟動。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進入PE主界面,桌面上只有簡單的幾款工具,具體如圖;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固態硬盤電源供電插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介紹了硬件相關以及電腦硬件選擇及安裝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系統安裝這一塊了,對於新手小夥伴來說我們沒必要用太複雜的方法,就用簡單的U盤裝機方案,現在市面上有很多U盤製作工具,最常見的有老毛桃,大白菜,U啟動等軟件可以傻瓜式一鍵製作,一鍵安裝,下面我就以大白菜為例,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準備一個容量大於8G的U盤,我這裡為什麼說要8G,以為U盤啟動系統本身要佔據一部分容量,另外你還需要方一些系統鏡像,就常規的W10鏡像基本上都4G到5G,所以U盤最好是大於8G為佳。

去大白菜官網下載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然後在電腦上安裝,建議不要安裝到C盤。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U盤插到電腦上運行大白菜製作工具,大白菜會自動識別U盤,然後點擊一鍵製作。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電腦設置成U盤為第一啟動項,如果不會設置可以參考我以下設置方法,目前我手上有一張技嘉主板,我就以技嘉主板為例來簡單說一線如何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項。

技嘉的主板開機按F2既可以進入BIOS界面,其他的主板可以查看說明書或者官網介紹,進入BIOS界面如下;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面對這滿屏英文BIOS很多小夥伴估計頭都大了,不過沒關係,現在主板基本上都支持中英文切換,就好比技嘉這塊主板只要找到右上角EngIish然後鼠標點擊它直到切換到中文為止,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在BIOS菜單中找到第一啟動項然後回車最後選擇你製作好的U盤啟動盤,我這裡用的閃迪所以選擇第一啟動項為閃迪,然後回車最後按F1O保存,注意這一切操作想要U盤插在電腦上面才能進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如果覺得設置太麻煩也可以利用開機快捷鍵選擇U盤啟動(附我整理的開機快捷啟動大全包括筆記本在內)。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利用快鍵鍵也可以快速的選擇U盤啟動,技嘉的是按F12,然後就進入這個界面了,直接選擇製作的U盤啟動即可。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接下來就會進入以下這個界面,如果是新電腦那麼選擇新電腦PE啟動,要是以前的老爺機建議選擇老電腦PE啟動。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進入PE主界面,桌面上只有簡單的幾款工具,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接下來就是分區了,點擊桌面上的DISK分區工具,注意新的硬盤必須要分區後才能正常使用,具體方法如下;

我這裡已經進行了分區,我只是給大家做個演示即可,對於新手如果覺得自定義分區麻煩,可以直接點擊DISK分區工具左上角的快速分區,然後根據你硬盤容量大小選擇3到6分區,不過個人建議一般4分區就足夠了,具體小夥伴自己決定吧!最後點擊確定並點擊左上角保存更改,這樣分區就搞定了!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固態硬盤電源供電插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介紹了硬件相關以及電腦硬件選擇及安裝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系統安裝這一塊了,對於新手小夥伴來說我們沒必要用太複雜的方法,就用簡單的U盤裝機方案,現在市面上有很多U盤製作工具,最常見的有老毛桃,大白菜,U啟動等軟件可以傻瓜式一鍵製作,一鍵安裝,下面我就以大白菜為例,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準備一個容量大於8G的U盤,我這裡為什麼說要8G,以為U盤啟動系統本身要佔據一部分容量,另外你還需要方一些系統鏡像,就常規的W10鏡像基本上都4G到5G,所以U盤最好是大於8G為佳。

去大白菜官網下載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然後在電腦上安裝,建議不要安裝到C盤。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U盤插到電腦上運行大白菜製作工具,大白菜會自動識別U盤,然後點擊一鍵製作。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電腦設置成U盤為第一啟動項,如果不會設置可以參考我以下設置方法,目前我手上有一張技嘉主板,我就以技嘉主板為例來簡單說一線如何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項。

技嘉的主板開機按F2既可以進入BIOS界面,其他的主板可以查看說明書或者官網介紹,進入BIOS界面如下;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面對這滿屏英文BIOS很多小夥伴估計頭都大了,不過沒關係,現在主板基本上都支持中英文切換,就好比技嘉這塊主板只要找到右上角EngIish然後鼠標點擊它直到切換到中文為止,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在BIOS菜單中找到第一啟動項然後回車最後選擇你製作好的U盤啟動盤,我這裡用的閃迪所以選擇第一啟動項為閃迪,然後回車最後按F1O保存,注意這一切操作想要U盤插在電腦上面才能進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如果覺得設置太麻煩也可以利用開機快捷鍵選擇U盤啟動(附我整理的開機快捷啟動大全包括筆記本在內)。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利用快鍵鍵也可以快速的選擇U盤啟動,技嘉的是按F12,然後就進入這個界面了,直接選擇製作的U盤啟動即可。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接下來就會進入以下這個界面,如果是新電腦那麼選擇新電腦PE啟動,要是以前的老爺機建議選擇老電腦PE啟動。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進入PE主界面,桌面上只有簡單的幾款工具,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接下來就是分區了,點擊桌面上的DISK分區工具,注意新的硬盤必須要分區後才能正常使用,具體方法如下;

我這裡已經進行了分區,我只是給大家做個演示即可,對於新手如果覺得自定義分區麻煩,可以直接點擊DISK分區工具左上角的快速分區,然後根據你硬盤容量大小選擇3到6分區,不過個人建議一般4分區就足夠了,具體小夥伴自己決定吧!最後點擊確定並點擊左上角保存更改,這樣分區就搞定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固態硬盤電源供電插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介紹了硬件相關以及電腦硬件選擇及安裝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系統安裝這一塊了,對於新手小夥伴來說我們沒必要用太複雜的方法,就用簡單的U盤裝機方案,現在市面上有很多U盤製作工具,最常見的有老毛桃,大白菜,U啟動等軟件可以傻瓜式一鍵製作,一鍵安裝,下面我就以大白菜為例,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準備一個容量大於8G的U盤,我這裡為什麼說要8G,以為U盤啟動系統本身要佔據一部分容量,另外你還需要方一些系統鏡像,就常規的W10鏡像基本上都4G到5G,所以U盤最好是大於8G為佳。

去大白菜官網下載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然後在電腦上安裝,建議不要安裝到C盤。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U盤插到電腦上運行大白菜製作工具,大白菜會自動識別U盤,然後點擊一鍵製作。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電腦設置成U盤為第一啟動項,如果不會設置可以參考我以下設置方法,目前我手上有一張技嘉主板,我就以技嘉主板為例來簡單說一線如何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項。

技嘉的主板開機按F2既可以進入BIOS界面,其他的主板可以查看說明書或者官網介紹,進入BIOS界面如下;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面對這滿屏英文BIOS很多小夥伴估計頭都大了,不過沒關係,現在主板基本上都支持中英文切換,就好比技嘉這塊主板只要找到右上角EngIish然後鼠標點擊它直到切換到中文為止,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在BIOS菜單中找到第一啟動項然後回車最後選擇你製作好的U盤啟動盤,我這裡用的閃迪所以選擇第一啟動項為閃迪,然後回車最後按F1O保存,注意這一切操作想要U盤插在電腦上面才能進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如果覺得設置太麻煩也可以利用開機快捷鍵選擇U盤啟動(附我整理的開機快捷啟動大全包括筆記本在內)。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利用快鍵鍵也可以快速的選擇U盤啟動,技嘉的是按F12,然後就進入這個界面了,直接選擇製作的U盤啟動即可。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接下來就會進入以下這個界面,如果是新電腦那麼選擇新電腦PE啟動,要是以前的老爺機建議選擇老電腦PE啟動。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進入PE主界面,桌面上只有簡單的幾款工具,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接下來就是分區了,點擊桌面上的DISK分區工具,注意新的硬盤必須要分區後才能正常使用,具體方法如下;

我這裡已經進行了分區,我只是給大家做個演示即可,對於新手如果覺得自定義分區麻煩,可以直接點擊DISK分區工具左上角的快速分區,然後根據你硬盤容量大小選擇3到6分區,不過個人建議一般4分區就足夠了,具體小夥伴自己決定吧!最後點擊確定並點擊左上角保存更改,這樣分區就搞定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再下來就是系統安裝了,安裝前提必須提前準備系統鏡像,所謂的鏡像就是大家從網上下載系統文件,這個文件最好是提起放在U盤裡面,如果不放在優盤裡面,放在硬盤裡面也行但一定要記住系統 文件路徑,但是絕對不能放在C盤。

安裝方法如下;

點擊左面PE啟動工具,然後找到系統鏡像文件,將其安裝在你自己設定的系統啟動盤中,一般來說都是安裝C盤中當中,我這裡之所以是F盤是因為我把F盤設為系統啟動盤了,一般系統啟動盤都有活動兩個字,請仔細留意。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固態硬盤電源供電插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介紹了硬件相關以及電腦硬件選擇及安裝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系統安裝這一塊了,對於新手小夥伴來說我們沒必要用太複雜的方法,就用簡單的U盤裝機方案,現在市面上有很多U盤製作工具,最常見的有老毛桃,大白菜,U啟動等軟件可以傻瓜式一鍵製作,一鍵安裝,下面我就以大白菜為例,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準備一個容量大於8G的U盤,我這裡為什麼說要8G,以為U盤啟動系統本身要佔據一部分容量,另外你還需要方一些系統鏡像,就常規的W10鏡像基本上都4G到5G,所以U盤最好是大於8G為佳。

去大白菜官網下載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然後在電腦上安裝,建議不要安裝到C盤。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U盤插到電腦上運行大白菜製作工具,大白菜會自動識別U盤,然後點擊一鍵製作。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電腦設置成U盤為第一啟動項,如果不會設置可以參考我以下設置方法,目前我手上有一張技嘉主板,我就以技嘉主板為例來簡單說一線如何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項。

技嘉的主板開機按F2既可以進入BIOS界面,其他的主板可以查看說明書或者官網介紹,進入BIOS界面如下;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面對這滿屏英文BIOS很多小夥伴估計頭都大了,不過沒關係,現在主板基本上都支持中英文切換,就好比技嘉這塊主板只要找到右上角EngIish然後鼠標點擊它直到切換到中文為止,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在BIOS菜單中找到第一啟動項然後回車最後選擇你製作好的U盤啟動盤,我這裡用的閃迪所以選擇第一啟動項為閃迪,然後回車最後按F1O保存,注意這一切操作想要U盤插在電腦上面才能進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如果覺得設置太麻煩也可以利用開機快捷鍵選擇U盤啟動(附我整理的開機快捷啟動大全包括筆記本在內)。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利用快鍵鍵也可以快速的選擇U盤啟動,技嘉的是按F12,然後就進入這個界面了,直接選擇製作的U盤啟動即可。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接下來就會進入以下這個界面,如果是新電腦那麼選擇新電腦PE啟動,要是以前的老爺機建議選擇老電腦PE啟動。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進入PE主界面,桌面上只有簡單的幾款工具,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接下來就是分區了,點擊桌面上的DISK分區工具,注意新的硬盤必須要分區後才能正常使用,具體方法如下;

我這裡已經進行了分區,我只是給大家做個演示即可,對於新手如果覺得自定義分區麻煩,可以直接點擊DISK分區工具左上角的快速分區,然後根據你硬盤容量大小選擇3到6分區,不過個人建議一般4分區就足夠了,具體小夥伴自己決定吧!最後點擊確定並點擊左上角保存更改,這樣分區就搞定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再下來就是系統安裝了,安裝前提必須提前準備系統鏡像,所謂的鏡像就是大家從網上下載系統文件,這個文件最好是提起放在U盤裡面,如果不放在優盤裡面,放在硬盤裡面也行但一定要記住系統 文件路徑,但是絕對不能放在C盤。

安裝方法如下;

點擊左面PE啟動工具,然後找到系統鏡像文件,將其安裝在你自己設定的系統啟動盤中,一般來說都是安裝C盤中當中,我這裡之所以是F盤是因為我把F盤設為系統啟動盤了,一般系統啟動盤都有活動兩個字,請仔細留意。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固態硬盤電源供電插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介紹了硬件相關以及電腦硬件選擇及安裝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系統安裝這一塊了,對於新手小夥伴來說我們沒必要用太複雜的方法,就用簡單的U盤裝機方案,現在市面上有很多U盤製作工具,最常見的有老毛桃,大白菜,U啟動等軟件可以傻瓜式一鍵製作,一鍵安裝,下面我就以大白菜為例,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準備一個容量大於8G的U盤,我這裡為什麼說要8G,以為U盤啟動系統本身要佔據一部分容量,另外你還需要方一些系統鏡像,就常規的W10鏡像基本上都4G到5G,所以U盤最好是大於8G為佳。

去大白菜官網下載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然後在電腦上安裝,建議不要安裝到C盤。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U盤插到電腦上運行大白菜製作工具,大白菜會自動識別U盤,然後點擊一鍵製作。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電腦設置成U盤為第一啟動項,如果不會設置可以參考我以下設置方法,目前我手上有一張技嘉主板,我就以技嘉主板為例來簡單說一線如何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項。

技嘉的主板開機按F2既可以進入BIOS界面,其他的主板可以查看說明書或者官網介紹,進入BIOS界面如下;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面對這滿屏英文BIOS很多小夥伴估計頭都大了,不過沒關係,現在主板基本上都支持中英文切換,就好比技嘉這塊主板只要找到右上角EngIish然後鼠標點擊它直到切換到中文為止,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在BIOS菜單中找到第一啟動項然後回車最後選擇你製作好的U盤啟動盤,我這裡用的閃迪所以選擇第一啟動項為閃迪,然後回車最後按F1O保存,注意這一切操作想要U盤插在電腦上面才能進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如果覺得設置太麻煩也可以利用開機快捷鍵選擇U盤啟動(附我整理的開機快捷啟動大全包括筆記本在內)。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利用快鍵鍵也可以快速的選擇U盤啟動,技嘉的是按F12,然後就進入這個界面了,直接選擇製作的U盤啟動即可。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接下來就會進入以下這個界面,如果是新電腦那麼選擇新電腦PE啟動,要是以前的老爺機建議選擇老電腦PE啟動。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進入PE主界面,桌面上只有簡單的幾款工具,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接下來就是分區了,點擊桌面上的DISK分區工具,注意新的硬盤必須要分區後才能正常使用,具體方法如下;

我這裡已經進行了分區,我只是給大家做個演示即可,對於新手如果覺得自定義分區麻煩,可以直接點擊DISK分區工具左上角的快速分區,然後根據你硬盤容量大小選擇3到6分區,不過個人建議一般4分區就足夠了,具體小夥伴自己決定吧!最後點擊確定並點擊左上角保存更改,這樣分區就搞定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再下來就是系統安裝了,安裝前提必須提前準備系統鏡像,所謂的鏡像就是大家從網上下載系統文件,這個文件最好是提起放在U盤裡面,如果不放在優盤裡面,放在硬盤裡面也行但一定要記住系統 文件路徑,但是絕對不能放在C盤。

安裝方法如下;

點擊左面PE啟動工具,然後找到系統鏡像文件,將其安裝在你自己設定的系統啟動盤中,一般來說都是安裝C盤中當中,我這裡之所以是F盤是因為我把F盤設為系統啟動盤了,一般系統啟動盤都有活動兩個字,請仔細留意。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接下來點確定,之後就進入系統安裝進度條界面,都他安裝完成即可,安裝完後它會自動重啟進行驅動安裝界面,你不用管等著它安裝完成即可,全程傻瓜式安裝,非常適合新手小夥伴。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固態硬盤電源供電插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介紹了硬件相關以及電腦硬件選擇及安裝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系統安裝這一塊了,對於新手小夥伴來說我們沒必要用太複雜的方法,就用簡單的U盤裝機方案,現在市面上有很多U盤製作工具,最常見的有老毛桃,大白菜,U啟動等軟件可以傻瓜式一鍵製作,一鍵安裝,下面我就以大白菜為例,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準備一個容量大於8G的U盤,我這裡為什麼說要8G,以為U盤啟動系統本身要佔據一部分容量,另外你還需要方一些系統鏡像,就常規的W10鏡像基本上都4G到5G,所以U盤最好是大於8G為佳。

去大白菜官網下載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然後在電腦上安裝,建議不要安裝到C盤。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U盤插到電腦上運行大白菜製作工具,大白菜會自動識別U盤,然後點擊一鍵製作。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電腦設置成U盤為第一啟動項,如果不會設置可以參考我以下設置方法,目前我手上有一張技嘉主板,我就以技嘉主板為例來簡單說一線如何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項。

技嘉的主板開機按F2既可以進入BIOS界面,其他的主板可以查看說明書或者官網介紹,進入BIOS界面如下;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面對這滿屏英文BIOS很多小夥伴估計頭都大了,不過沒關係,現在主板基本上都支持中英文切換,就好比技嘉這塊主板只要找到右上角EngIish然後鼠標點擊它直到切換到中文為止,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在BIOS菜單中找到第一啟動項然後回車最後選擇你製作好的U盤啟動盤,我這裡用的閃迪所以選擇第一啟動項為閃迪,然後回車最後按F1O保存,注意這一切操作想要U盤插在電腦上面才能進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如果覺得設置太麻煩也可以利用開機快捷鍵選擇U盤啟動(附我整理的開機快捷啟動大全包括筆記本在內)。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利用快鍵鍵也可以快速的選擇U盤啟動,技嘉的是按F12,然後就進入這個界面了,直接選擇製作的U盤啟動即可。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接下來就會進入以下這個界面,如果是新電腦那麼選擇新電腦PE啟動,要是以前的老爺機建議選擇老電腦PE啟動。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進入PE主界面,桌面上只有簡單的幾款工具,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接下來就是分區了,點擊桌面上的DISK分區工具,注意新的硬盤必須要分區後才能正常使用,具體方法如下;

我這裡已經進行了分區,我只是給大家做個演示即可,對於新手如果覺得自定義分區麻煩,可以直接點擊DISK分區工具左上角的快速分區,然後根據你硬盤容量大小選擇3到6分區,不過個人建議一般4分區就足夠了,具體小夥伴自己決定吧!最後點擊確定並點擊左上角保存更改,這樣分區就搞定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再下來就是系統安裝了,安裝前提必須提前準備系統鏡像,所謂的鏡像就是大家從網上下載系統文件,這個文件最好是提起放在U盤裡面,如果不放在優盤裡面,放在硬盤裡面也行但一定要記住系統 文件路徑,但是絕對不能放在C盤。

安裝方法如下;

點擊左面PE啟動工具,然後找到系統鏡像文件,將其安裝在你自己設定的系統啟動盤中,一般來說都是安裝C盤中當中,我這裡之所以是F盤是因為我把F盤設為系統啟動盤了,一般系統啟動盤都有活動兩個字,請仔細留意。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接下來點確定,之後就進入系統安裝進度條界面,都他安裝完成即可,安裝完後它會自動重啟進行驅動安裝界面,你不用管等著它安裝完成即可,全程傻瓜式安裝,非常適合新手小夥伴。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

這幾天接到一個問題,有一小夥伴問電腦小白想成為一個電腦組裝高手,該從哪裡開始學習?

這個問題有點卡哇伊,一上來就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這個有點難,不管是任何東西都是從最基層的部分學起,一步一個腳印這樣走出來的,投機取巧是沒什麼用的,今天室外溫度32度,也沒法出去嗨皮了,我就專門來給你談談如果成為一個電腦高手,看完我這篇文章估計高手成不了成為菜鳥還是沒問題的。(此文較長建議做好思想準備

第一步 硬件識別

​瞭解電腦的第一步就必須先從硬件識別開始,要了解其每個配件的名稱,具體用途,硬件的整體定位,我記得我曾經遇到一個偽大神連顯卡到底怎麼區分性能都不知道就開始誤導小夥伴,說什麼買顯卡看顯存,顯存越大越好,我只是微微一笑據說當時很傾城呵呵!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

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CPU,這個中央處理器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它的性能關係到整臺電腦運行的速度,所以在購買CPU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用途,根據通途選擇合理的CPU,千萬別盲目的只看價格,具體怎麼選後面介紹;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中央處理器的品牌:

關於這個處理器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目前來說CPU分為兩個平臺即AMD平臺和英特爾平臺,這兩個處理器的接口是不一樣的,英特爾為觸點式,AMD為針腳式,他們選擇使用的主板也就不一樣了,千萬別買錯了,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

主板的作用就是起個把所有的配件連在一起把CPU的數據傳輸或者回傳給各個部件,這就相當於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旦出問題會影響整體運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主板的結構(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

顯卡是整機當中除了CPU外非常重要的一個配件,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尤其針對專業設計,以及遊戲玩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於某些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直接用核心顯卡就可以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種類:

顯卡分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獨立顯卡我應該不用多解釋,就是有獨立GPU,具有單獨的圖形處理能力,而核心顯卡也是從以前的集成顯卡演變而來,只不過以前的直接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直接和CPU集成一起,只需要主板支持即可,不過核心顯卡也只能應付日常應用,對於專業製圖,高端遊戲玩家來說獨立顯卡是必須具備的。

顯卡芯片:

就現在來說顯卡芯片廠商也就英偉達簡稱N卡和AIT(被AMD收購)簡稱A卡,關於這兩個芯片大家爭論也很大,N卡遊戲性能要強於A卡,但從性價比來說A卡要強於N卡,另外爭論最大的就是N卡負優化,驅動是越更新性能越差,而A卡屬於雞血驅動越更新性能越好,所以一致被大家戲稱A卡戰未來!(PS:這些年顯卡廠商都盯上煤氣灶了嗎,英偉達來個雙灶而AMD更霸氣直接來個三灶,看樣子我們離高端顯卡就差一個鍋而已)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

內存是電腦中CPU數據交換的臨時存儲區域,所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之前數據都會被拉到內存中緩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舉個例子我們把主硬盤當著大倉庫,所有運行程序當成“物料”,CPU如果想要這批“物料”是不是要一個一個去大倉庫裡面找,如果這個倉庫本身效率較低,“物料”又較多,就好比硬盤的讀取速度太慢,應用程序有多,這樣直接就會影響整體效率,而內存就相當於在CPU最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小倉庫,如果CPU想要什麼“物料”,他會提前從大倉庫調到內存這個臨時小倉庫,這樣CPU就可以以最快速度來完成這件事,從而提高運行速度!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前段時間有小夥伴問那為什麼說內存小了應用程序會卡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剛才說了內存就好比CPU旁邊的一個臨時小倉庫,你如果應用程序小,那麼肯定能裝的下,但是你要是應用程序大,這小倉庫爆倉了,這樣自然就會出現卡頓現象。

內存的種類:

內存從種類上來講分別是DDR DDR2 DDR3 DDR4,其中DDR和DDR2基本上已經很少人用來,目前市面上活躍最多的就是DDR3 和DDR4,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卡槽不一致,買錯了就插不上,另外DDR4金手指呈曲線狀,卡槽接口處要寬於DDR3接口,另外就是在頻率上也不一樣,DDR3最高有2800頻率的但是平常基本上都是1333到1600的比較多,而DDR4最高已達到4200GHZ,不過前提是想要主板支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內存的特性:

內存主要特性就是斷電數據即消失,只起到臨時緩存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個內存和硬盤搞混了。


硬盤

硬盤 在電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儲數據,他和內存的區別就在於讀取速度,另外就是硬盤可以存儲並保存數據,而內存一斷電數據就清除了,平時我們存儲的照片,視屏以及軟件的數據包,遊戲的客戶端包括系統都是安裝在硬盤上面的。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硬盤的種類:

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屬於目前裝機首選,其速度要比傳統的硬盤快很多,並且體積小,噪聲小,抗震,具體速度根據不同閃存顆粒和主控而定,在固態硬盤中又分SATA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其速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到底該怎麼選我們後期文章專門寫。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也就是傳統的硬盤,主要由有軸電機、盤片、磁頭電機、磁頭芯片、磁頭、定位夾具等。磁頭、磁頭芯片、組成,傳統的硬盤優點在於存儲容量大,數據易找回,價格低廉,但缺點就是速度有侷限性,噪聲大,不抗震,容易出現壞道情況。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混合硬盤(HHD) 混合硬盤是就是在傳統硬盤中內置了NAND閃存顆粒,從而將性能提升到固態硬盤的效果,一般來說大部分也就內置了8G左右,在實際使用中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對於這種硬盤我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選擇固態硬盤。


電源

關於這個電源我們需要稍微的多講一些了,一臺電腦是否能穩定運行電源是關鍵,也就是說其他配件可以適當省一點,但是電源建議還是不能省,現在我們裝機都是用的ATX電源,在選擇電源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整機熱功耗,然後再去選擇對應功耗的電源。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選電源標準:

1.首先看用料,優先選擇日系電容電源。

2.看電源的轉換率,優先選用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

3.儘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

電源功耗怎麼選擇:

我把這個問題單獨拉出來說一下,很多人認為這個功耗就是把硬件的熱功耗加一起就是實際功耗,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就錯了,這個硬件所標註的是熱功耗,也就是要想這個配件穩定運行其散熱系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準確的說這個是給散熱設備作為參考的,和實際功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選擇電源都會比硬件整體熱功耗高個100W左右。

電源轉換率的換算:

關於這個轉換率好多進入了一個誤區,舉個例比如一個額定500W電源轉換率為90%,你千萬別認為是500X0.9=450W少了50W,他這裡是指在500W額定功率下實際耗電率,也就是500÷0.9=550W,實際損耗了550W,也就是是轉換率高就越省電。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認識了相關配件,主要的幾大硬件都大概介紹了一下,其中機箱和顯示器暫時不不介紹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說如何選擇配件了,選配件最好是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選擇,不然你會覺得面對那麼多品牌和型號會非常糾結,尤其是對於有強逼症的小夥伴。

裝機前提:

  1. 根據用途選配件,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根據預算選硬件,這個說法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想想裝這臺電腦到底幹嘛用呢?如果說預算太低你的用途較高,就比如你是要裝一臺遊戲主機,你卻只有不到千元的預算,即便是裝出來了,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後面你還是會換掉,這就是相當於在浪費錢,所以首要條件就是“用途為主”。
  2. 平臺選擇,關於選擇到底是AMD平臺還是英特爾平臺一直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這個真的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AMD和英特爾真心差距不大,尤其是銳龍系列發佈更是將性能和性價比拉到了新的高度,我個人建議如果注重多線程多任務建議還是選擇AMD,要是以遊戲為主還是選擇英特爾吧,必定現在很多遊戲對A卡優化的並不是很好。
  3. 量力而為夠用就行,這裡和我上面強調的用途為主並不衝突,現在的配件型號非常多,只選擇夠用的配件就行了,就好比你就日常辦辦公明明i3 8100就能搞定,你非聽別個說上個i7 9700K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你要是不差錢也就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就單單辦個公,你這套配置的實際用途和你配件的價格就不成正比,這屬於間接性浪費。
  4. 品牌溢價嚴重,適當的考慮性價比,現在很多小夥伴上來就說給我一套敗家之眼,預算不再乎,雖說現在小土豪確實特別多,但是必定是普通玩家比較多,有些時候我們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選擇什麼信仰品牌,這個對實際性能真心沒有太大提升,什麼是“性價比”就是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性能的配置,所以有些時候性能強悍才是硬道理,你價值2W的主機實際性能還沒人1W多強,請問這個信仰加分在哪裡?
  5. 買新不買舊,其實這點爭議很大,很多小夥伴認為新出的基本上都貴,適當的檢點漏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具體還的看對應平臺和型號而定,這就好比現在九代的9400F目前散片價格才900左右,而六代七代i5也要9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去撿漏了,原則上還是買新不買舊。

CPU性能的定位: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CPU大體情況,現在就來談談CPU的整體定位,只有知道CPU的性能才能知道自己改選什麼樣的CPU,那種更適合自己,下面我就AMD和英特爾的整體定位(純手工打了半天字手都酸了,先去喝口茶接著咱們再聊)

英特爾:

奔騰系列 定位入門辦公級別CPU,主要針對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適合日常影音,玩玩小遊戲,打打網遊的小夥伴。

i3 整體定位中端,性能基本上可以滿足日常需求,其性能肯定要比入門級的奔騰系列要好的多,適合辦公,影音,適合主流網遊戲,以及預算不多的玩家。

i5 整體定位中高端主流級別,可以滿足主流遊戲及大型應用要求,屬於主流裝機首選,適合有點兜兜有點小錢但是不是太鼓的小夥伴。

i7 定位高端級別處理器,完全滿足所有大型應用及發燒級遊戲要求,適合於預算充足的發燒友玩家。

i9 定位旗艦級別處理器,完美運行各類大型應用及遊戲,適合不差錢的小土豪夥伴。

下面是八代九代英特爾部分型號(八代以前我就不整理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友情提示;

英特爾後綴帶K的為可超頻處理器,比如i5 9600K i7 9700K但是前提是選用主板支持,一般來說Z開頭的主板都支持超頻,比如Z370 Z390,另外後綴為F的為不帶核顯的CPU,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AMD銳龍系列:(以前的老速龍,推土機,打樁機我就不整理了)

R3 定位於入門級,適合辦公影音以及一些主流網遊。

R5 定位中高端,適合目前主流遊戲及應用。

R7 定位於高端,適合大型遊戲及大型應用。

撕裂者 定位於旗艦 ,適合目前所有遊戲及應用,尤其是多線程任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硬件及相關定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裝機了,組裝電腦分硬件和軟件部分,上面介紹的全是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包括系統安裝,日常應用安裝,硬盤分區,關於軟件部分我們今天先不談,之談硬件部分,在安裝硬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安裝硬件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對於新手裝機都害怕萬一哪裡搞錯把硬件搞壞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基本上都是盲目操作不注重細節導致。
  2. 選擇的配件一定要是同一個平臺,千萬別搞錯了,我曾經就遇到很多小夥伴英特爾的處理器買成了AMD的主板,這種低級錯誤千萬不能犯,還有就是內存也要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買錯都是無法安裝的。
  3. 安裝機箱跳線以及電源線的鏈接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搞錯,內存你要是買錯了你插不進,機箱跳線插錯了有可能燒板子,所以安裝前一定要對機箱跳線有所瞭解,接下來我會專門說明。

安裝前準備;

組裝電腦必備工具,帶磁性螺絲刀套裝,尖嘴鉗,鴨嘴鉗,斜口鉗,紮帶,硅膠,有一定電路知識的可以裝備一個萬用表。

安裝步驟;

  1. 釋放靜電,或者佩戴防靜電手環。
  2. 將內存條顯卡插到主板對應的插槽上面,注意不要太用力,發現插不進去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霸王硬上弓。
  3. 將硬盤安裝到機箱對應的位置。
  4. 安裝電源以及機箱跳線,並將電源24pin以及硬盤供電,CPU供電,顯卡供電連接好。

下面重點介紹機箱跳線相應的功能及安裝方法;

RESET SW-重啟按鈕

POWER SW-機箱電源開關按鈕

HDD LED 硬盤燈按鈕(注意分正負極插頭上面都寫很明確,錯了不亮,一般來說有顏色的是正極)

POWERL + -機箱按鈕指示燈(這個也分正負錯了機箱按鈕不亮)具體如下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USB連接線,這個很好認,連接的時候對應插到主板上的USB插口即可,注意別插反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機箱AUDIO 為音頻連接線,插錯了會燒板子,另外就是沒聲音輸入輸出,一定要看清楚,插到主板對應的音頻插孔,主板上也會有相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下面是機箱跳線的連接示意圖,這個主板上都有英文標識,你按他標識插就對了,比如我這個主板,我都用相應顏色標出來了,你們發現規律沒有,也就是說主板標的英文在那排那個位置,你機箱連接線按對應接口插就行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提示,一般主板上不會顯示機箱插口英文全稱因為對方有限,一般電源開關主板上都是PW 重啟 RES 硬盤HD 機箱按鈕指示燈PLED,以上主板接口都標有正負極,


接下來說下電源線的安裝: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電源線接口種類,主板主供電24pin,顯卡供電,CPU供電電源,這個很容易識別,在接口上標CPU的就是CPU供電,標PCIE就是顯卡供電,標SATA的就是硬盤供電,另外還有大4pin的外接風扇供電。

安裝之前我們我們會看到電源線有不同顏色,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顏色到底是幹嘛用,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顏色代表什麼。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紅色電源線;紅色電源線輸出為+5V,主要為CPU,PCI,ISA,AGP等集成電路供電,+5V主要是為CPU等主要設備供電,因此它的穩定性也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性

黃色電源線;黃色電源線是最多的一種,它的輸出電壓為+12V,主要為CPU,獨立顯卡供電,+12V供電電壓為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供電,並作為串口設備等電路裸機信號電平,當+12不正常就會造成硬盤,光驅讀取不穩地,當電壓過低就會造成硬盤壞道,顯卡,CPU都無法正常工作,會經常導致死機

橙色電源線;橙色電源線輸出為+3.3V,主要是為內存供電,對此電壓要求比較嚴格必須要穩定,輸出的電流要在20A以上此電壓出問題不用想肯定引起內存故障,造成死機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啟動。

紫色電源線;紫色電源線輸出為+5V,輸出的電壓為+5V SB待機電源,在通過主板電源接口的第九針向主板提供+5V的電壓,電流為720MA,這個供電,電壓主要為網絡喚醒和開機電路及USB接口電路使用。

藍色電源線;藍色電源線輸出為-12V供電電壓。主要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的電壓不大一般1A以下,作用不是很大現在主板基本上不使用這個輸出直接通過對+12V DC的轉換獲得需要的電流。

白色電源線;白色電源線輸出為-5V,目前主流ATA電源以經取消了白色電源線

綠色電源線;綠色電源線為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線的電平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電源線電平為大於1.8V時,主電源為關,信號電平低於1.8V,主電源為開,用萬用表測試輸出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電壓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

灰色電源線;這根主要是用來判斷電源壽命及電源是否合格,一般來說在2V以上為正常狀態,在1V以下就必須要更換以免影響電腦正常工作。

黑色電源線;此電源線為地線,其他電源線需要和它配合使用為電腦供電,在ATX主板電源接口上有8根黑色電源線。

24pin電源插到主板對應24pin接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CPU電源供電對應插孔,這個一般主板和電源線都有標識: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顯卡對應供電插口,一般來說顯卡供電線都標有PCI-E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固態硬盤電源供電插口;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上面介紹了硬件相關以及電腦硬件選擇及安裝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系統安裝這一塊了,對於新手小夥伴來說我們沒必要用太複雜的方法,就用簡單的U盤裝機方案,現在市面上有很多U盤製作工具,最常見的有老毛桃,大白菜,U啟動等軟件可以傻瓜式一鍵製作,一鍵安裝,下面我就以大白菜為例,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準備一個容量大於8G的U盤,我這裡為什麼說要8G,以為U盤啟動系統本身要佔據一部分容量,另外你還需要方一些系統鏡像,就常規的W10鏡像基本上都4G到5G,所以U盤最好是大於8G為佳。

去大白菜官網下載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然後在電腦上安裝,建議不要安裝到C盤。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U盤插到電腦上運行大白菜製作工具,大白菜會自動識別U盤,然後點擊一鍵製作。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將電腦設置成U盤為第一啟動項,如果不會設置可以參考我以下設置方法,目前我手上有一張技嘉主板,我就以技嘉主板為例來簡單說一線如何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項。

技嘉的主板開機按F2既可以進入BIOS界面,其他的主板可以查看說明書或者官網介紹,進入BIOS界面如下;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面對這滿屏英文BIOS很多小夥伴估計頭都大了,不過沒關係,現在主板基本上都支持中英文切換,就好比技嘉這塊主板只要找到右上角EngIish然後鼠標點擊它直到切換到中文為止,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在BIOS菜單中找到第一啟動項然後回車最後選擇你製作好的U盤啟動盤,我這裡用的閃迪所以選擇第一啟動項為閃迪,然後回車最後按F1O保存,注意這一切操作想要U盤插在電腦上面才能進行。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如果覺得設置太麻煩也可以利用開機快捷鍵選擇U盤啟動(附我整理的開機快捷啟動大全包括筆記本在內)。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利用快鍵鍵也可以快速的選擇U盤啟動,技嘉的是按F12,然後就進入這個界面了,直接選擇製作的U盤啟動即可。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接下來就會進入以下這個界面,如果是新電腦那麼選擇新電腦PE啟動,要是以前的老爺機建議選擇老電腦PE啟動。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然後進入PE主界面,桌面上只有簡單的幾款工具,具體如圖;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接下來就是分區了,點擊桌面上的DISK分區工具,注意新的硬盤必須要分區後才能正常使用,具體方法如下;

我這裡已經進行了分區,我只是給大家做個演示即可,對於新手如果覺得自定義分區麻煩,可以直接點擊DISK分區工具左上角的快速分區,然後根據你硬盤容量大小選擇3到6分區,不過個人建議一般4分區就足夠了,具體小夥伴自己決定吧!最後點擊確定並點擊左上角保存更改,這樣分區就搞定了!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再下來就是系統安裝了,安裝前提必須提前準備系統鏡像,所謂的鏡像就是大家從網上下載系統文件,這個文件最好是提起放在U盤裡面,如果不放在優盤裡面,放在硬盤裡面也行但一定要記住系統 文件路徑,但是絕對不能放在C盤。

安裝方法如下;

點擊左面PE啟動工具,然後找到系統鏡像文件,將其安裝在你自己設定的系統啟動盤中,一般來說都是安裝C盤中當中,我這裡之所以是F盤是因為我把F盤設為系統啟動盤了,一般系統啟動盤都有活動兩個字,請仔細留意。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接下來點確定,之後就進入系統安裝進度條界面,都他安裝完成即可,安裝完後它會自動重啟進行驅動安裝界面,你不用管等著它安裝完成即可,全程傻瓜式安裝,非常適合新手小夥伴。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從電腦小白到高手其實就只差這麼一步之遙!

高全留言;

寫到這裡基本上就接近尾聲了,如果能看到這裡的小夥伴我還是非常謝謝你們的耐心,雖然說我自己懂得並不多,但是上面這些內容基本上對新手小夥伴還是有一定用處的,對於那些大神來說確實不算什麼,或許他們看來我這有點班門弄斧,不過還希望大家多提一些建設性意見,如果上面那裡說的不對還望大家及時指出,這年頭沒人敢保證都是正確的,很多知識都是在大家不斷爭議不斷摸索中總結出來的,我始終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至始至終抱著一種在頭條學習的態度,學海無涯!

好了關於這題我就寫這麼多了,雖然不敢保證新手小夥伴從小白到高手,但是從小白到菜鳥還是沒有問題的,為了回答這道題我整整寫了接近4小時,喜歡的還是給我點個贊關注一波吧,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