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夕陽西下,在德豪潤達(002005.SZ)珠海總部頂樓,55歲的公司董事長王冬雷從自己的辦公室步入帶假山亭子的露臺。“公司的註冊地很快就會從這裡搬回到我的家鄉蚌埠。”他不無惋惜地說。

王冬雷也是雷士照明(02222.HK)的董事長。8月12日,他向第一財經記者披露了雷士照明轉讓雷士中國70%股權給投資基金KKR背後的考慮。幾乎同時,德豪潤達關閉芯片業務,出售總部地塊。

六年前,德豪潤達收購了雷士照明的控股權,王冬雷曾一心想打造貫穿LED芯片、照明產品到銷售渠道的LED產業帝國。“人算不如天算,”王冬雷反思說:“我應該更早地退出LED芯片業務”。

"

夕陽西下,在德豪潤達(002005.SZ)珠海總部頂樓,55歲的公司董事長王冬雷從自己的辦公室步入帶假山亭子的露臺。“公司的註冊地很快就會從這裡搬回到我的家鄉蚌埠。”他不無惋惜地說。

王冬雷也是雷士照明(02222.HK)的董事長。8月12日,他向第一財經記者披露了雷士照明轉讓雷士中國70%股權給投資基金KKR背後的考慮。幾乎同時,德豪潤達關閉芯片業務,出售總部地塊。

六年前,德豪潤達收購了雷士照明的控股權,王冬雷曾一心想打造貫穿LED芯片、照明產品到銷售渠道的LED產業帝國。“人算不如天算,”王冬雷反思說:“我應該更早地退出LED芯片業務”。

王冬雷的反思與LED版圖浮沉

德豪斷腕

2009年,以小家電起家的王冬雷,看好LED的機會。德豪潤達重金投入,五年內豪擲60億元上馬LED項目。2013年,王冬雷斥10億元接下吳長江手中的股權,德豪潤達成為雷士照明大股東。

當時上游LED芯片已過度投資、產能供過於求。2013年德豪潤達銷售收入31.3億元,同比增長13.5%;但淨利潤同比下跌94.55%,僅為882.6萬元。王冬雷希望收購雷士,擴大下游“出海口”。

有雷士“在手”,德豪潤達進一步增加LED倒裝芯片產能,欲改變LED芯片行業格局。2014年,繼大連、蕪湖基地之後,德豪潤達又建設了蚌埠、揚州基地。

“新增芯片產能將是目前三倍,新基地明年年底建成。”王冬雷2014年曾說,德豪潤達LED芯片每月收入來年可增至2億元,50%~70%產能做倒裝芯片,雷士新增的LED芯片六七成由德豪供應。

2015年6月,德豪潤達公佈增發預案,擬定向增發融資不超過45億元,其中20億用於LED倒裝芯片項目。後來,收縮融資規模。2016年4月,德豪潤達又公告,擬定向增發融資不超過20億元,其中15億元擬用於LED倒裝芯片項目,將形成年產50億顆的生產能力。

事與願違,LED倒裝芯片並沒有如王冬雷預測的那樣得到普及。高工LED的董事長張小飛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LED正裝芯片價格下降的幅度非常快,而LED倒裝芯片的價格卻下不來。

2016年8月,王冬雷在內部提出雷士集團的概念,擬整合雷士照明、德豪潤達及關聯公司資產,加強上下游資源整合,“大雷士”力爭當年總體營業收入衝擊100億元。德豪收購雷士的想法浮現。

但是,“大雷士”也救不了LED倒裝芯片。“就算雷士全部用德豪的芯片,也只佔我們芯片產能的5%-6%。”王冬雷說。嚴重過剩的產能、高居不下的成本,令德豪潤達連續兩年虧損,2017年虧9.71億元,2018年又虧5.81億元,今年被戴上ST的帽子,證券簡稱變為*ST德豪。

德豪潤達今年被迫關停了累計投入70億元的芯片業務。王冬雷早就想退出LED芯片業務,但缺乏退出機制。因為LED芯片企業如果建設新廠、購買新設備投入100億元,政府會補貼100億元,50億元成為利潤,而如果折價50億元購買舊設備,就沒有50億元利潤,現有政策下,大家更願建新廠、拿補貼。他很後悔:“我應該更早退出LED芯片業務。”

與此同時,德豪潤達“壯士斷腕”,贊同轉讓雷士中國核心資產。截至2018年12月31日,德豪潤達持有雷士照明20.57%的股權、約8.7億股股票。按照雷士照明的公告,這次轉讓雷士中國70%股權給KKR後,向股東派發0.9港元/股分紅,預計德豪潤達將收到約7.05億元人民幣的投資收益,*ST德豪有望因此而摘掉ST的帽子。

雷士中國控股權的轉讓,也折射出了LED照明行業的低迷困境及整合趨勢。行業不無先例。早在2013年7月,西門子就分拆旗下照明企業歐司朗獨立上市;2019年7月初,歐司朗宣佈由美國貝恩資本和凱雷集團公開要約收購,將私有化並退市。而2016年5月,飛利浦也分拆飛利浦照明業務單獨上市;2018年飛利浦照明公司更名為昕諾飛(Signify)。

LED照明行業成熟後,競爭加劇、利潤變薄,促使西門子、飛利浦等跨國公司剝離照明業務,讓其“單飛”。LED inside中國研究總監王飛認為,雷士照明是中國照明業的龍頭之一,然而由於歷史遺留原因,始終不能在資本市場合理體現真實的公司價值。

雷士整合之難

王冬雷原來致力於打造LED上下游產業鏈,希望把公司帶到行業數一數二。沒料到,六年過去了,德豪潤達的LED芯片業務從國內第二落到第四位,現在關停並轉;而雷士照明也沒有取得外界預期的高速增長。

2013年,王冬雷進入雷士照明董事會。由於與吳長江之間的紛爭,2014年王冬雷才接管雷士照明的經營。後來,吳長江因涉嫌挪用公款及侵佔上市公司資產被公訴。2015年,迴歸平靜的雷士照明,逐步恢復。

王冬雷接管前,雷士照明2012財年營收35.46億元,稅後淨利潤0.48億元;2013財年營收37.74億元,稅後淨利潤2.82億元。王冬雷接管後,2015年至2018年,雷士照明的營業收入一直增長到49億元;在前三年盈利的情況下,在2018年卻虧損了3億元。股價表現也長期低迷,截至今年8月20日,雷士照明每股1.02港元,市值43.12億港元(約38.8億元人民幣)。

為什麼德豪潤達收購雷士照明控股權多年,雙方的協同卻沒有體現出理想中的效果?覆盤對雷士的收購整合,除了LED芯片沒有提前處理掉,還有什麼地方如果重來會做得更好?

王冬雷把雷士照明2018年淨利潤虧損歸結為由吳長江案損失撥備及其他一次性撇賬所致。雷士照明8月11日公告顯示,雷士中國2017年和2018年稅後經營利潤分別為人民幣3.94億元和3.57億元。

吳長江時代的雷士照明,曾被外界指責是內部人控制。目前在雷士照明的董事會中,執行董事有5位,其中4位都是王冬雷的家族成員或其親信。對此,王冬雷解釋說,雷士照明董事會曾發生吳長江與閻焱的內鬥,因為董事會的勢力過於分散。現在,雷士照明董事會與經營層分離,經營主要由職業經理人團隊來負責,董事會並沒有直接干預日常經營。

雷士照明一位職業經理人表示,入職四年從未見過王冬雷的弟弟們,他們只在董事會對發展戰略及經營目標做決策,並不干涉雷士照明的日常經營,日常經營由一支職業經理人團隊進行管理。

而一位在2014年年底離職的原雷士照明中層骨幹認為,王冬雷有較深的個人情結,在管理團隊中徹底地“去吳長江化”,加強對供應商、經銷商的控制,把雷士一些生產業務搬到德豪潤達去。不過,張小飛認為,“大雷士”去年營收過百億,大部分營收來自雷士中國,所以雷士中國還是優質資產,否則KKR不會買下控股權,而運營雷士中國的職業經理人團隊正是由王冬雷牽頭組建的。

“我還在江湖”

關停德豪潤達LED芯片業務、轉讓雷士照明中國核心資產後,王冬雷是否已經無心戀戰?“我還在江湖,LED那盤棋還在下,只是一些資產股東變化了,換一種打法”,王冬雷似乎“有埋伏”。

在他看來,LED行業分上中下游,上游還需走出產能嚴重過剩的危機;中游,希望不要步上游的後塵;下游是應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無論照明還是顯示,都是平穩增長期,未來大者恆大。

由於看好下游機會,王冬雷從兩三年前,就開始推動德豪潤達收購雷士資產,內部有一個鳳凰計劃。不過,這次雷士中國核心資產轉讓,最終沒有選擇德豪潤達的方案,KKR因報價更高而取勝。

三年來,德豪潤達的股價不斷“跳水”。王冬雷惋惜地說,如果三年前德豪潤達“娶回”雷士就好了,人算不如天算。“兩地資本市場的法律不同,收購方案調整需要時間。融資能力變化(被ST失去了融資能力)後,今天德豪潤達(在收購雷士中國核心資產上)已經不是最具競爭力。”

8月11日晚,雷士照明發布公告透露,KKR將與雷士照明戰略合作並收購雷士中國區照明業務(簡稱雷士中國)的大多數股權;收購完成後,KKR將控股雷士中國70%,雷士照明將參股雷士中國30%;而雷士中國100%股權的總對價為7.94億美元。預計此次交易在今年四季度完成。

今年2月,王冬雷辭任雷士照明CEO,重心轉至德豪潤達的“保殼”。德豪潤達的負債去年40多億元,經過出售土地等資產,現已降到9億元,加上雷士中國資產轉讓的分紅,有望輕裝而行。

“PE(指私募基金KKR)將來一定會退出,投資都是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王冬雷說,未來PE退出雷士中國的方案,首先是公開;其次基於A股高市值、高流通性的特點,雷士中國迴歸A股將是優先選擇的方案。未來12個月至48個月之間,雷士照明將向雷士中國推薦一個迴歸A股的資本退出方案。當滿足KKR基本的投資收益要求時,KKR應該同意這個方案。這樣,“我們就開啟了一扇窗”。

在張小飛看來,德豪潤達過去在LED上游,由於行業產能過剩和誤判LED倒裝芯片的市場前景而失敗。如今,雷士中國核心業務由KKR控股,並不是一件壞事。“王冬雷是在‘用空間換時間’,希望過幾年,德豪潤達把雷士中國的控股權再收回來,不過到時候有沒有新的競爭者就難說了。”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師認為,王冬雷追求速成,一開始就上LED 4英寸晶圓片,想跨越式發展;接著又想靠LED倒裝芯片“彎道超車”;然後又想通過收購雷士,一招救活芯片業務。實際上,沒救活芯片業務,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雷士的發展。能否不再急躁冒進,決定著王冬雷未來的命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