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腿評測:空間叫板速騰?軒逸越級挑戰,竟然還能比劃兩下

“軒逸越級對比速騰,竟然還能比劃兩下!”

在今年的上海車展,眾多車企亮相了自己的戰略車型,有純電SUV,有走量的轎車,也有新設計語言的旗艦產品。但在這百花爭豔的車型中,一款銷量榜上的常客引起了“達車匯”的注意。

緊湊型車,尤其是合資緊湊型車在國內市場的份額,一直是以“巨大”來形容的。儘管SUV是後起之秀,也有車企專門做SUV車型,但國人一直以來都高度認同的三廂轎車,才是市場的主要中堅力量。

大長腿評測:空間叫板速騰?軒逸越級挑戰,竟然還能比劃兩下

而今,全新的第十四代軒逸亮相,可謂說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即便是在後來的觀眾日中,這款新車的關注度依然不亞於大眾。事實上,就拿第一印象來說,似乎只拿朗逸和它對標都有些不大合適了。

空間能叫板速騰?

當然,不跟朗逸比並不是因為它不夠格,而是它給人的第一印象還是非常商務,和軒逸不是一個調子上的產物。

大長腿評測:空間叫板速騰?軒逸越級挑戰,竟然還能比劃兩下

當然,速騰雖然還屬於緊湊型車的範圍,但它加長後的車身長度達到了4753mm,與寶馬3系長軸版的長度一致。而且,相比老款速騰怒加80mm的軸距也讓它一下在空間上有了更多的發言權。

大長腿評測:空間叫板速騰?軒逸越級挑戰,竟然還能比劃兩下

如果看軒逸在軸距數值上的變化,從2700mm增加到了2712mm,但車身長度依舊不及朗逸和速騰出色。不過,這並不是直接衡量空間表現的依據,具體還要看車內空間佈局的優化。

大長腿評測:空間叫板速騰?軒逸越級挑戰,竟然還能比劃兩下

先看全新的加長版速騰,在調整完畢之後,後排在189小編的“虐待”下,還剩下一拳一指的距離,這個表現已經接近C級長軸距的空間了。當然,這也要歸功於空間的優化和橫置前驅的佈局節省出了空間。

大長腿評測:空間叫板速騰?軒逸越級挑戰,竟然還能比劃兩下

之後,軒逸的表現為3指,看上去緊湊了一些,但其車長在三者中最短,因此這個成績也並不算差。要知道,速騰已經去到中型車的尺寸級別,才比軒逸多出了兩指左右的距離。

舒適性高下立判

在空間上,速騰毫無懸念的取得了優勝,但下面這項對比卻不太好說,畢竟舒適性並不是一味的大空間換來的。

大長腿評測:空間叫板速騰?軒逸越級挑戰,竟然還能比劃兩下

在整個後排的體驗中,速騰的座椅明顯感覺更加硬朗,靠背的角度雖然不小,但地板的位置有些高,腿部並不能很好的舒展開。對於長時間乘坐來說,腿會有懸空的感覺,勢必會增加疲勞感。

大長腿評測:空間叫板速騰?軒逸越級挑戰,竟然還能比劃兩下

反觀軒逸,座椅在增加了更復雜的紋路設計的同時,柔軟度依舊出色,人坐下去就像坐在柔軟的沙發上一樣。同時,它的地板高度更加合理,腿部可以得到更好的放鬆。在舒適性這一點的考慮上,軒逸雖然面上的數據不漂亮,但實際感受更勝一籌。

兩者誰更走心?

在這一環節,如果用朗逸比較,那麼結果將非常明顯,軒逸更加運動,而朗逸則是“穩”中有進。但是,速騰的改變相比更大,加長並沒有改變它本身應有的“國際範兒”。

大長腿評測:空間叫板速騰?軒逸越級挑戰,竟然還能比劃兩下

其實,不論速騰還是軒逸,都是使用了自家最新的設計語言,運動化是目前合資品牌們都意識到的一個趨勢。隨著90後一代成為消費主力,再拿情懷說事肯定會吃大虧。不過,軒逸的V-motion應用的更加運動,在設計上似乎徹底一些。

大長腿評測:空間叫板速騰?軒逸越級挑戰,竟然還能比劃兩下

當然,根據目前採集到的數據來看,軒逸的人機交互系統和新天籟上的保持一致,中控尺寸也十分“規矩”,在新雷凌都用12.1英寸豎屏的時代,8英寸的橫屏顯得有些落伍。此外,發動機和變速箱方面雖然沒有官宣,但看上去還是沒有發生變化,雖然大眾也沒變,但至少有多種規格可以選擇。

大長腿評測:空間叫板速騰?軒逸越級挑戰,竟然還能比劃兩下

綜合來看,全新的軒逸雖然在第一印象中佔了上風,但實際上還是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作為一款走量的車型,這樣的改變顯得稍有謹慎,不過要是和老款軒逸比起來,那進步也是不小的。最主要的是,在當今變化劇烈的時代,軒逸還需要更多創新才能保住銷量的寶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