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校長寄語畢業生永葆一顆中國心

大學 武漢大學 珞珈山 小米科技 長江日報 2017-06-25

武大校長寄語畢業生永葆一顆中國心

希望與責任

——在武漢大學2017屆畢業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校長竇賢康

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

今天,是專屬你們的盛大節日;今天的畢業典禮,是專屬你們的榮耀時刻。學成畢業,對青年學生有特別意義。今年,學校一改往年畢業典禮的形式,以進一步彰顯大學對學生應有的重視、對知識應有的尊重、對學術應有的敬仰。

你們是學校第一屆全體身著學位服參加畢業典禮的畢業生。這份儀式感、莊重感和榮譽感,應該屬於在這個校園裡努力奮鬥、學有所成的你們。

你們是學校第一屆在富有歷史感的“九一二”操場參加畢業典禮的畢業生。這裡,南有蒼翠的珞珈山,北有浩渺的東湖水;這裡,不僅見證了武大風雲際會的歷史,也留下你們太多的青春回憶。

你們是我來武大當校長後送走的第一屆畢業生。你們即將踏上人生新的征途,我特地請學校給你們每人贈送一份“畢業大禮包”。禮包算不上貴重,但寄託著母校對你們的深深祝福和依依不捨!

我來武大工作剛剛半年,半年裡,我努力地參加各類學生活動,武大學生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經受了武大百年深厚文化薰陶的你們,身上透射出特有的精神氣質。你們始終充滿青春活力,洋溢著熱情與自信。從你們身上,我看到了武大未來的希望。

前不久,在參加學校“風雲學子”頒獎活動時我驚喜地發現,我們武大學生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其中有的學生在讀期間就發表了20多篇SCI論文,還有的學生擁有30多項發明專利。在創新引領發展的當今時代,你們一定能夠充分施展你們的青春才華。從你們身上,我看到了國家繁榮發展的希望。

不僅如此,我還發現武大學生具有廣闊的全球視野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有20多年來堅持從我做起、致力於改善人類環境的“綠舟環保協會”,有行走於“一帶一路”多個國家、開展大型調研的社會實踐團隊……在這個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全球化時代,你們有舞臺、有能力、也有責任去引領潮流、影響世界。從你們身上,我看到了中國作為全球性大國在世界舞臺上快速崛起的希望。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同學們,你們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未來寄託在你們身上,時代的責任更需要你們去擔當!

武大校長寄語畢業生永葆一顆中國心

我期待你們永葆一顆“中國心”,主動擔起民族復興的責任。

最近,網上流傳著兩個大陸留美學生在美國大學畢業典禮上講話的視頻。前不久,有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馬里蘭大學演講時說,“美國連空氣都是甜的”,這種詆譭祖國、博取一些對中國有偏見的美國人好感的行為令人不齒。去年,另一位中國留學生何江在哈佛大學畢業演講中講述了他中學時期被毒蜘蛛叮咬後,他的母親用火烤酒浸棉紗的土方法治療的故事。這位從湖南農村走出來的青年,沒有抱怨他家鄉的貧窮,而是學到生物知識後,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傳遞知識給他的家鄉以及像他家鄉一樣迫切需要知識的地方。這,才是當代青年知識分子應有的擔當!

同學們,在你們周圍,就有無數學子以“大山裡的魔法教室”“研究生支教團”等多種多樣的行動方式,踐行著對國家的責任和對社會的擔當。我希望,你們無論身處何時、何地,無論身處人生什麼階段、什麼崗位,都要永葆一顆赤誠的“中國心”,都要常懷家國之情,常念報國之志,常思興國之道!

我期待你們敢為人先,主動擔起推動科技創新的責任。

世界上恐怕沒有哪個民族比中華民族對發展科技有如此迫切的期望,科技落後曾使得近代中國不斷地遭受外族凌辱、國家幾將滅亡。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分子視民族復興為己任,如解放初期的錢學森、郭永懷,他們放棄了國外的職位,毅然踏上回國之路,白手起家投身“兩彈一星”事業;改革開放後,一大批留學生放棄國外較為優越的生活條件,加入祖國的科技現代化進程。當今中國,在航天、高鐵、量子信息、電子商務等科學技術領域已走在世界前列。要使中國進一步從大國走向強國,唯有靠科技創新。而科技創新的重擔無疑要落在中國年輕一代知識分子身上,這,就是你們的責任!

同學們,武大畢業生素來就有創新的稟賦,投身科技創新是武大人天然的責任。武大校友中,湧現出“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陳善廣等一大批傑出代表。我希望,你們大力弘揚“創造、創新、創業”的精神,用你們的激情與活力,努力推動新技術的突破、催生新產業的變革、帶動新業態的誕生!

我期待你們胸懷天下,主動擔起影響世界的責任。

當今世界,國家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合作更加緊密,人類命運休慼與共。作為青年一代,你們理應放眼全球,胸懷世界,主動擔當起影響世界、改變世界的責任。

同學們,我希望你們永遠保持對人類苦難最深切的憐憫,就像文學院的畢業生黃穎琳同學一樣,遠赴盧旺達對話大屠殺中的倖存者,為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希望你們充分展現大國兒女的自信,就像外語學院的江山同學一樣,在APEC會議上盡顯武大人的風采。這,就是你們應有的氣度!

同學們,在我們的校史館,刻著原國立武漢大學教務長朱光潛1944年給畢業生的題詞——“個人溫飽以外,別無高尚理想,士當引以為恥”。這句話到如今仍讓我們振聾發聵。你們應當明白,武大培養的學生從來不只是為了個人的謀生,而是以實現國家富強、推動社會進步、謀求人類福祉為己任!

武大校長寄語畢業生永葆一顆中國心

同學們,今天你們即將開啟人生新的征程,此時此刻,千言萬語也難以表達母校對你們的不捨。你們的學姐喻杉在給母校的一首散文詩中這樣寫道:

武大的學子也是樹

是帶著武大之樹的魂魄走向四面八方的

武大學子的根不管植於何處

總會有一支伸向珞珈山

請你們一定記住,無論將來飛得多高、走得多遠,你們永遠都是武大的孩子,珞珈山永遠都是你們的精神家園;當你們累了、倦了,母校的懷抱永遠為你們敞開。山水一程,三生有幸,你們永遠是最美麗的武大人!希望你們常回家看看!

謝謝大家!

【編輯:王戎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