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治班策略之十六 如何做不生氣的班主任

大學 小說 教育 初中班主任張老師 初中班主任張老師 2017-10-08

每當上課之前,總是提醒自己不要生氣,要面帶微笑進入教室,要和學生打成一片,要哄著他們學習,要對學生一視同仁……可一走進教室,看到亂哄哄的課堂秩序,看到那些不交作業的,看到那些上課不聽講的學生,立刻就感到氣不打一處來,怒髮衝冠憑欄處,引不住大聲呵斥學生,引不住大聲批評幾個搗亂的學生。於是乎,遵規守紀的學生被嚇得戰戰兢兢,不學習的學生幸災樂禍,課堂教學任務沒有完成,自己還感到心窩難受……

班主任治班策略之十六 如何做不生氣的班主任

教師長壽的有嗎?一定會有,但一定不會很多,原因就是年輕時肝火太盛,傷了自己。為什麼要生學生的氣呢?他們不就是不學習嗎?是呀,學習是他們的權利也應該是他們的義務,他們自己都放棄了學習的權利,我們老師還有什麼話可說呢?

對於目前的教育現狀,班主任應該考慮如下三方面:

1、改變自己。學生上課不遵守紀律,不完成作業,既與他們的基礎有關,還與父母的管教有管,更與我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有關。

先說我們的教學理念。也不知道哪位腦袋少根筋的專家閉門造車,說了一句不合時宜的屁話: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以後的跟風者就蜂擁而上,輪流用這句話教訓老師要求老師。我就感到奇怪了,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被我們教會了,都考上了高中考上大學,那不是一種災難?哪有那麼多高中?哪有那麼多大學供這些神童上學?我們國家又哪有那麼多合適的崗位供這些天之驕子選擇?以後還有誰來種地,誰來幹建築,誰來幹環衛……專家的話純是胡扯,他如果有本事的話,讓他叫幾個班試試,看看他能不能把那些油鹽不進的學生教會。

班主任治班策略之十六 如何做不生氣的班主任

作為普通老師,我們應該有這種理念,孩子就應該有學習好的有學習差的,這正如大自然的萬物一樣,有高有矮有粗有細,否則的話,世界豈不亂套了。因此,我們應該承認學生有智力上的差距,有些學生就應該老師教一遍就會,有的學生就應該老師教無數遍才會,有的學生有可能老師永遠教不會。不是我們老師無能,而是學生的能力有限。所以,對學生的要求,我們就得看人下菜碟,吃得多的就讓他多吃,吃不飽的就給他多做,吃得少的就讓他少吃。佈置作業也是如此,有的學生全部做完才算完成作業,有的學生做一半就可以,還有的學生會做一個題就很好,更有甚者,能在試卷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就已經不錯了。你要是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完成作業,完不成者你就懲罰或者為他補課,那你的麻煩就來了,除非你是機器俠。

作為班主任,首先要有改變自己的勇氣。觀念一改天地寬,我們已經盡力了,就可以說是問心無愧了。

對於自己的教學,也應該改變。能不講的就不講,學生能自己學會的,就讓學生自己學會。對於差生,也許二三十遍能教會他,但是我們沒有時間,對不起,只好順其自然了。

對於外界對自己的評價,我們更應該有自己清醒的認識。學生沒學會沒考好,只要你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沒有必要自責。因為你不是神仙,更不是救世主。

2、學會改變學生的方法。改變了自己之後,再看學生,你就會發現,學生五顏六色,個性凜然。你沒有必要要求他們整齊劃一,但是你必須要求他們在課堂上遵守紀律。要學會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些學生對數學對英語實在就是七竅通了六竅了,你就別再為難他們了。上課看小說、畫畫、做手工,對嗎?為什麼不對?為什麼不讓他們幹自己喜歡的事情?有點事幹著,總比無所事事坐在那裡難受強。因此,作為班主任,看到學生上課在看小說、學別的科時,你就權當沒看見吧,說不定他在這些領域還能多少幹出一點成就,你要是讓他整天學那些討厭的課程,他不搗亂,就不是孩子或者就不是學生了。不要為自己的學科考不好難受,考不好不就是績效工資少點嗎?你要是被學生氣壞了,績效工資照舊少發,你還得自己搭上醫藥費,要是搭上自己的小明,那就更得不償失了。有時,無為而治,更能改變學生。

班主任治班策略之十六 如何做不生氣的班主任

3、搗亂學生是你成就事業的福音。一個班級。沒有一個學生搗亂,還要班主任幹什麼?一門學科,學生自己學得比老師教得還好,還要老師幹什麼?因此,可以這樣說,是差生成就了班主任,是差生成就了名師。面對差生,你更不應該生氣,而是要想方設法讓其順著你的路走。

班主任治班策略之十六 如何做不生氣的班主任

生氣解決不了問題,改變自己是最笨的辦法,改變學生是最適中的辦法,讓差生成為自己研究教育的基石,既轉化了學生又成就了自己才是最好的辦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