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評“未來科學大獎”:堪稱中國諾貝爾 獎金內地最高

港媒稱,中國內地獎金最豐厚、被譽為“中國諾貝爾獎”的未來科學大獎揭曉,三位在分子結構、量子衛星和代數幾何學上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獲獎。三位科學家在回國開展研究前都曾在國外學習和工作。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10日報道,十年前,生物物理學家施一公響應祖國的號召,從普林斯頓大學辭職回國。

週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施一公獲得今年的“未來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未來科學大獎”去年推出,堪稱中國的諾貝爾獎。

報道稱,現年47歲的量子通訊衛星研究人員潘建偉獲得了物理科學獎,而現年36歲的北京大學教授許晨陽獲得了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施一公說,對他在名為剪接體的分子複合物結構方面的研究給予的獎勵證明他回國的決定是正確的。這也是對整個團隊工作的一種認可。

內地媒體援引施一公的話說:“我想今天能得未來科學大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家過去十多年對基礎研究的連續投入。”

他說,他感謝清華大學給予他的支持,儘管很多人對他十年前回國“不看好”。

報道稱,三位科學家在回國開展研究前都曾在國外學習和工作。潘建偉在維也納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而許晨陽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報道稱,北京一直鼓勵留學海外的科學家回到內地,併為精英人才提供就業和研究機會。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教授說,這一大獎表明了回到內地對科學家的吸引力。

陳繁昌說,三名獲獎者全都在海外待過很長時間,而施一公和潘建偉不僅在內地在世界上也赫赫有名。

他說:“這三名獲獎者的挑選意味著……這些科學家獲得了發展具有全國甚至是國際重要性的科學計劃的資金,而且……中國下定決心,也有能力在世界水平上發展科學。”

報道稱,未來科學大獎去年由內地一些企業家和科學家共同發起。贊助人包括騰訊公司創始人之一的馬化騰、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網易公司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丁磊。

獲獎者國籍不限,但必須是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或者臺灣地區從事主要研究工作。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盧煜明因為在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方面的工作獲得了去年的生命科學獎。

報道稱,獲獎者獲得的“未來科學大獎”的獎金在內地是最高的,而香港的“邵逸夫獎”的每位獲獎者的獎金為120萬美元。(編譯/劉曉燕)

港媒評“未來科學大獎”:堪稱中國諾貝爾 獎金內地最高

資料圖片:中國科大內,潘建偉與“墨子號”量子衛星模型合影。新華社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