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冀州西李家莊村:新中國成立70年走出82個大學生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徐家莊鄉西李家莊,是一個不足200戶、700來人的小村莊,但是,村雖小,教育強,在新中國建立70年間,走出了大學生82人。

據75歲的老校長李文波認真回憶統計,該村自1955年至2018年,63年間,共走出大學生82人,其中,女41人。基本上每兩戶1個大學生。

這些大學生中,清華大學畢業的2人,天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哈爾濱軍事工程大學、西北農林大學、河北大學、武漢大學、韓國首爾公立大學,等其他知名大學畢業的 20多人,內含8名研究生。按時間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7人;七十至九十年代的13人;2000年以後的62 人。

該村緣何能夠走出這麼多大學生呢?

歷史傳承。在明朝時,該村有兩個人中舉人後,家中分別獲得真定府(相當於今河北----省)和冀州知州贈送的匾,掛在臨街道的大門口上方,十分榮耀。

村裡人看到,取得功名後,能夠受到省、州里官衙的重視送匾,因此,在此激勵下,家庭都特別重視孩子們的讀書,孩子們也爭相取得功名。此後,村裡出了“3舉人18秀才”。

領導重教。幾百年,特別是新中國建立後,該村的歷任領導班子都很重視教育,捨得在聘師、學校建設方面投資。

清末民初,村裡的私塾,聘請的執教先生,就是一名舉人。

1944年,學校就招收了十幾名女學生。

抗日戰爭時期,村裡安排專人,保護老師學生。

建國後,該村與他村合著辦校。1963年至1991年,村裡自己單獨辦校。近30年間,先後新建、翻新、擴建學校4次。

村民尊儒。該村村民各戶,無論貧富,都尊儒喜文,堅持“送兒自幼讀書”,以詩書傳家。人們的意識是,不能讓孩子是“睜眼瞎”“讀書才能有出息”。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全國“經濟嚴重困難”時期,該村村民仍然堅持自己再苦,也要讓孩子上學讀書,全村不但沒有輟學的孩子,還有5人考上大學。

陳志龍家5口人,家庭經濟十分困難。年邁的奶奶腿有疾,父親年輕時因為乾重體力活兒,落下病,弟弟年幼,只有母親一人能夠幹活兒。他母親為了供養孩子讀書,不但要經管10多畝承包地,還到工廠去打工。去年,陳志龍考上了河北工業大學。

個人勤奮。該村的孩子們,在家庭的教育下,讀書學習都很刻苦勤奮的。

有人把“頭懸樑”的孫敬畫像掛在炕頭,時時激勵自己,天天苦讀書;有的自幼喜愛讀書,身上始終不離書本,看書廢寢忘食,等等。

陳一正,原來文化程度是小學,從部隊專業後,先業餘上夜校,後上中學,晚上半夜前就沒有睡過覺,利用晚上時間看書、做題,於1955年考上的清華大學,畢業後,繼續學習,獲碩士學位。

今年80多歲的李石寬,是1959年考上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大學。至今冀縣(今冀州區)中學仍然流傳著他能夠背過《新華字典》的佳話。

李桂婷,女,是北京交通大學研究生。她在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上學期間,患肺結核。但是,她堅持不休學,邊治療,邊學習,圓滿完成學業。

李丹,女,是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她上大學4年,假期打工掙學費,沒有回家休息過。(作者: 辛向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