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帶娃畢業的人大“學霸”

臨近畢業季,一組“人大畢業生帶娃來拍本科畢業照”的照片上了微博熱搜。兩位本科生在畢業之際不僅攜手成為了夫妻,還帶上了自己一歲多的孩子來見證這一時刻。照片中的女主人公廖思琦是重慶人,畢業於重慶南開中學,在高考中,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曾與劉建宏一起主持中國人民大學首屆體育文化節。這樣一位美女“學霸”的畢業禮為何選擇和其他同學不一樣的打開模式?對於未來,這位年輕的媽媽又將如何計劃?

百姓故事:帶娃畢業的人大“學霸”百姓故事:帶娃畢業的人大“學霸”

她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小孩” 卻帶著兒子畢業

百姓故事:帶娃畢業的人大“學霸”

“來!寶寶看著鏡頭笑一笑。”一歲多的兒子坐在爸爸的肩頭,偏著腦袋頑皮地摸了摸一旁媽媽的頭髮,這一幕畫面並不是在拍全家福,而是爸爸媽媽二人的本科畢業照。近日,“人大畢業生帶娃來拍本科畢業照”的照片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照片的男女主人公是人大今年即將畢業的本科生,而和其他同學不一樣,他們的畢業照片裡還多了一個一歲的兒子。

照片裡的女主角廖思琦是個重慶妹子,別看她現在做的事不走尋常路,但她小時候卻是家長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喝著嘉陵江的水、吃著麻辣的火鍋長大的她,少見重慶妹子的火辣,卻多了一份江南女子的婉約,說起話來斯斯文文,臉上總掛著溫婉的笑容。

小小年紀的廖思琦一直有個主持夢,她從3歲開始學習播音主持,那時候和比她大許多的孩子一起學習發聲、朗誦等,個子小小的她主持起來的專業範兒卻並不比其他孩子差。從小學到初中,她參加了重慶市大大小小的朗誦比賽,證書獲得一大堆,當然,學校的各種活動,總能在臺上見著她主持的身影。

在高中的時候,她覺得自己文化成績不錯,要是多一門藝術的優勢,或許有更多上名校學播音主持的機會。於是,她每天早上6點起來練聲,練到早自習前5分鐘,就飛奔衝去教室上課。

每週日上午,都是廖思琦上藝術課的時間,但是高三的時候,每週的學校的模擬高考也安排在同樣的時間,文化課與藝術課如何兼顧?廖思琦主動找到老師商量,每週日上午上完藝術課,她再回到學校考試。考試時間原本是8點到12點,她上完藝術課就匆匆趕回學校,從10點開始考到下午2點。那段時間,大家都考完去吃飯了,她還一個人在教師辦公室安安靜靜地做題。答完試卷,又到了上課的時間,她就啃兩口隨身帶的小麵包又開始認真聽課。

儘管那段時間很苦很累,可對廖思琦來說,因為心中有夢想,一切都不算什麼,“回過頭來看,那是我人生中一段寶貴的經歷。”

功夫不服有心人,這個從小就是大人口中“別人家的小孩”的女孩以主持特長生專業課全國第一名的成績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錄取,學習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

挺大肚讀哥倫比亞大學 一輛房車從紐約開到洛杉磯

百姓故事:帶娃畢業的人大“學霸”

在大學的廖思琦依舊活躍在校園的各個角落,由她導演的關於創業者的紀錄片《操盤手》獲得大學生西部電影節紀錄片大賽紀實類一等獎。也曾和央視劉建宏一起主持中國人民大學首屆體育文化節。而在參加學校活動期間,她也和男友相識相戀。

2014年11月,在廖思琦即將迎來21歲生日的時候,她發現自己懷孕了。“同學老師會怎麼看自己?”“一直把自己按照淑女來培養的父母會不會接受?”那段時間,廖思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慮當中,她的精神壓力很大,再加上嚴重的早孕反應,情緒變得很壞。幾乎每天晚上都在眼淚中度過,這樣的煎熬持續了一個星期。

有一天,廖思琦還是忐忑地撥通了媽媽的電話,告訴了媽媽自己的決定。本以為自己的一番解釋會換來電話那頭的責罵,但是讓她意外的是,母親告訴她自己選擇的路自己走,“人生是你自己的,你自己決定。”

最後,她還是和孩子爸爸決定,把孩子生下來。“省下我們出去吃吃喝喝玩玩樂樂的時間,我們也要更加努力,我相信,我們依舊可以有個美好的未來。”

這時候,一個機遇也出現在了廖思琦面前,她趕上了申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系交流項目的末班車。

既然選擇與常人不一樣的路,廖思琦明白,她就將付出比其他孕婦或同學更多的努力。初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而哥大的學業也十分繁重。那時候,儘管懷孕身體難受,但廖思琦還是堅持去閱讀很多的英文文獻,一有空就跑到紐約圖書館,成天成天地看微縮膠片上的舊報紙。不僅如此,在課業之餘,她幾乎逛遍了紐約所有的博物館。

為了讓自己身體和寶寶更健康,在聽取了醫生的建議後,她還是依舊堅持著每天慢跑3000米。“一個人在紐約的生活,繁忙但十分充實。”直到現在,提起在紐約的學習經歷,廖思琦都覺得充滿幹勁兒。

課程結束後,廖思琦告別了哥大,和孩子爸爸租了一輛房車,一路從東到西,從紐約開到洛杉磯,開始了一場奇妙的旅程。

在這段讓人難忘的旅程中,他們在伊利湖邊,帶著收養的貓咪一起燒烤;兩人穿行在落基山脈的山谷,感受大自然的雄偉;越過荒蕪的“西部世界”,體驗一人一世界……

因為這一路旅行,廖思琦去了很多城市做產檢,見了不同種族的醫生,她抓住一切機會和他們去交流關於母嬰、育兒的一切。後來,到了洛杉磯,一切安定下來,她的寶寶也順利出生。

邊上課邊做“背奶媽媽” 開發APP探尋適合年輕人的養育方案

百姓故事:帶娃畢業的人大“學霸”

當這個小生命就如此鮮活地呈現在廖思琦面前時,儘管她自認為已經做足了心理準備,但卻越發意識到,自己需要肩負的,遠比想象的還要多很多。“在一開始,許多朋友也並不看好我倆能帶好寶寶,因為我們這對新手爸媽毫無經驗。”

但正因為是“一張白紙”,她和已成為自己丈夫的孩子爸爸一開始就抱定了一種學習+實證的態度。廖思琦抓住一切機會,問醫院的醫生,問母嬰商城的店員,旁聽美國的早教課,下載一大堆母嬰相關的APP,更拿出了搞學術時的勁兒,開始啃一大堆國內外的學術論文。

在廖思琦大四那一年,臨近畢業,別的同學都開始忙工作忙論文,她卻還要忙著給孩子餵奶。為了不影響孩子的母乳餵養,她和男友不得不把各自選課的時間錯開,男友上課時她在家帶孩子,她上課時,男友來學校把她擠好的奶“快遞”回家給兒子。

隨著寶寶的漸漸成長,和畢業的臨近,一種新的焦慮也向廖思琦襲來。她看到很多進入職場,並已成為年輕爸媽的師兄師姐,都在抱怨著孩子剝奪自己的人生,打亂了職場的規劃。“我明白,小朋友對我來說十分重要,但作為他的媽媽,當我處在人生和事業剛剛開端的時候,我的發展,決定了我能夠帶給他的視野有多寬廣,給他的體驗有多豐富,也就決定了,他的生活會有多幸福。”

在這種焦慮中,廖思琦突然發現,既然自己和許許多多的年輕爸媽一樣,都面臨著這個“痛點”,為什麼不去針對這個“痛點”創業,把自身的成長,與養育孩子相結合起來呢?

於是,在學信息科學的丈夫幫助下,她開始組建自己創業團隊,開發一款早教APP,還開了一個公眾號,“我希望,能通過我的創業項目,探尋出適合年輕人的養育方案,讓養育變得更‘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