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25所高校用項目比拼激發志願服務活力

大學 西南大學 英語 創業 中國新聞網 2017-06-12
重慶25所高校用項目比拼激發志願服務活力

圖為項目站臺展示著學生們利用課餘時間完成的志願服務成果。 鍾旖 攝

中新網重慶6月10日電 (記者 鍾旖)利用暑假去貧困山區支教、利用所學知識倡導無償獻血、利用週末為兒童及創業者培訓外語……青年學生的大學4年該如何度過?重慶高校學生用豐富多彩的志願服務活動給出答案。

10日,首屆重慶高校志願服務項目大賽決賽拉開帷幕,來自當地25所高校的50個優秀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參與選拔,優勝項目將獲得相應的資金支持。

項目大賽現場,個性十足的展臺,展示著學生們利用課餘時間完成的志願服務成果,也承載著他們的“付出”與“夢想”。

重慶25所高校用項目比拼激發志願服務活力

圖為高校學生現場演示志願服務項目內容。 鍾旖 攝

大學生是當代參與志願服務最具活力的群體,以重慶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為例,該組織下轄著校內60餘個院級青協組織和志願服務類社團組織,集中了包括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在內的3萬餘名校內精英。

“愛心社”是重慶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旗下最大的志願服務社團,成立於1995年,每屆有會員200餘人。“作為愛心社裡涉及面最廣、體系最完善的志願服務活動,‘億微夢’之綠葉成長計劃是我們組織的暑期支教活動。倡導同學們用行動助力山區兒童,幫助他們開闊視野。”重慶大學大二學生劉運強告訴記者,“億微夢”之綠葉成長計劃在校內已施行8年,同學們利用暑假深入貧困山區,為留守兒童們上英語、音樂、美術等課程,得到的不僅是心靈的震撼,也是自我的成長。

劉運強透露,經過摸索積累,“億微夢”之綠葉成長計劃已開始注重支教的延展性,“在具有長期支教合作的小學成立微笑圖書室,幫助孩子積累知識”。下一步,“如何把項目做精、創新是我們亟待思考的問題。”

將大學課堂知識轉化為志願服務,使得大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被充分激發。記者在現場看到,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的學生們通過製作藥材書籤、花草茶、教孩童辨認藥材等不同形式傳播著中醫特色。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學生則是利用課餘時間開設英語特色班,為社區小朋友、創業青年者們志願培訓英語。

重慶醫科大學大一的醫學新生楊欣告訴記者,她入校後便參與了“重慶醫科大學急救志願者服務隊”,為社區、友校、敬老院等地開展急救知識宣講。“通過參與志願活動,我不僅學會了奉獻,也把課堂的知識掌握得更加紮實。”

“高校學生們參與志願活動,很多都是一次性的。我們期待通過舉辦項目大賽,引導學生團體將零散、單一的志願活動轉變為具有品牌力的志願服務項目。推進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化運作、社會化動員、常態化發展。”重慶市青年志願者協會執行祕書長孫德全告訴記者,大學生是青年志願服務的主力軍,通過此次大賽,可搭建起高校間分享、互動的交流平臺,利於提高高校志願者們的服務專業性,讓他們更好地服務社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