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鄉村不足千人,241人考上大學,其中碩士博士34名'

"


"


河南一鄉村不足千人,241人考上大學,其中碩士博士34名


九月在即,全國高校陸續迎來開學季。

漯河陶橋村,5名大學生即將啟程,歡欣喜悅洋溢在每一名父老鄉親的臉龐。是的,他們有理由驕傲:全村991人有241個大學生,家家“金榜題名”。每年此時,都是這個村的豐收季、歡樂季。

高校開學季,河南學子都有著哪些別樣的故事?

“別看我們村很小,但平均下來,基本上4個人出一個大學生,40個人出一個碩士,70個人出一個博士。”8月25日,在漯河市源匯區問十鄉陶橋村,村黨支部書記陶文博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該村“大學生群湧”的罕見盛況,讓“陶橋”這個“雞鳴三縣”的偏僻村聲名鵲起。

源匯區陶橋村三面環水,西與漯河市舞陽縣隔河相鄰,南距駐馬店市西平縣僅2公里,有村民戲稱早些年是個“三不管”的地方,是源匯區距離漯河市區最遠的村莊。“全村共231戶991口人,自從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已經走出了241個大學生,其中包括13名博士生和21名碩士生。今年,又有5人考上大學。”喜形於色的陶文博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說。

高考恢復第一年,考上兩個大學生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陶橋村看到,村民們大多衣著樸素整潔,兩層以上的樓房也不多見。“1977年,是高考制度恢復第一年,村裡就走出倆大學生,這在當時可是件稀罕事兒。這倆人一考上學,村裡其他人也看到了希望。”黨支部書記陶文博向記者介紹道。

1977年,陶橋村有兩人考上大學“魚躍龍門”後,陶橋村的“大學閘口”一洩而不可收:從1977年到2019年,陶橋村已經走出了241個大學生;僅1998年一年,該村就有11人考上大學;目前該村在讀和已經畢業的碩士、博士生,已達34人,而且立志“要考博士”者越來越多。

不久前,陶橋村剛滿20歲的陶勝傑,收到南陽師範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他成了從陶橋村考上的第239名大學生。“我選擇的是物理專業,本科畢業後一定要繼續考碩士、博士。”

“將來當個老師,我要通過教書育人,讓更多的人用知識改變命運。”陶勝傑告訴記者。

不比轎車比希望,不比排場比教養

“多年以來,村裡一直盛行著這樣的‘攀比風’:不比樓房比學生,不比轎車比希望,不比排場比教養!家長和孩子們都比誰的學習好、誰考上的大學好、誰大學畢業後工作好……”今年68歲的陶永謙是一位退休教師,他有2個兒子1個女兒,3個孩子1個博士,1個碩士,1個本科。如今,大兒子陶光輝在中科院研究所工作,曾參與神舟六號、神舟七號及航母的研製工作。

“大兒子勤學習,肯吃苦,有韌勁,有一年被派到湛江海軍基地工作待了8個月。去的時候穿著短袖,回來穿了一身厚棉衣。”提起大兒子,陶永謙滿臉的驕傲。

“我教育孩子就四個字:興趣、習慣。孩子有了興趣,才會想學習,學習的時候養成好習慣,會讓他們受益一生。”陶永謙告訴記者,自己的三個孩子從小就被要求不寫完作業不睡覺,家裡的燈經常亮到深夜。

此外,陶永謙還讓孩子們從上小學就開始讀《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名著,令他欣慰的是三個孩子都很爭氣,養成了勤學苦讀的習慣,這個習慣一直伴隨著他們讀本科、讀博士和工作上,報效國家的願望都很強烈。

砸鍋賣鐵攢學費,幾個春節不吃肉

“咱房子可以不蓋,東西可以不買,但孩子的書不能不念。”在陶橋村,供子女上大學的家庭,幾乎家家都有“春節捨不得買肉”的辛酸淚,每位成才學子的背後,都有父母“累彎脊樑攢學費”的苦支撐。

“一到該過寒暑假的時候,我的心就開始揪成一團,放假意味著又該交學費了。過了報到時間,孩子沒法上學可咋弄?”為供養三個孩子上學,陶永謙想盡了一切辦法,找親戚朋友、銀行貸款……最困難的時候,親戚朋友借了個遍,還欠下三十多萬元。但不管生活如何困難,陶永謙從來沒動過讓孩子輟學的念頭,想的仍然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上學”。

在村裡,不只陶永謙,陶俊國也面臨著同樣的難題。陶俊國共培養了2個博士1個碩士,為了供孩子們上學,夫妻倆在街頭擺攤賣饃夾菜,家裡的房子至今都沒翻修。三個孩子都是穿親戚的舊衣服長大的。孩子上中學時有一雙十幾元的運動鞋,破了就拿去補補再穿,最後連修鞋的都說實在沒法補了,才不得不扔掉。

“我們掙的每一分錢都供孩子讀書了,有好幾個春節都沒吃過肉。”陶俊國回憶說,好在那段艱苦的日子熬過來了,而貧窮和苦難對孩子們來說也是一筆財富。“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陶橋村人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句話。

反哺>>走出去的那些人,致富不忘拉鄉鄰

“每年一到寒暑假,村裡就開始熱鬧起來。大學生們開始言傳身教,在敬賢堂為村裡小學生講學習的好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陶文博告訴記者,這些年走出去的大學生都很關心家鄉的變化,利用假期回來的時間為村裡出謀劃策,積極為村裡想辦法。

為了挖掘該村大學生人才的優勢,陶橋村專門建立了敬賢堂(亦稱“鄉賢館”),把歷年考上大學的大學生和在外成功人士分別做成英才榜和鄉賢榜,每個人配上照片和簡短事蹟陳列在敬賢堂,供村民學習參觀。

“敬賢堂開館之際,申進賢為村裡無償捐贈了小楷唐詩三百首百米長卷,牡丹長卷等作品,價值百萬餘元。”陶文博說。在政治生活館開館之際,陶秋陽也為村裡捐獻了蘇東坡上下赤壁賦拓片、篆書留餘等非常寶貴的書畫作品。

“陶橋村多年來的經濟發展,也得益於走出去的這些人‘反哺’。”據介紹,早在1998年,村民陶新社就出資十萬元為陶橋村鋪設了村裡的第一條柏油路。而以陶文鵬為例的一批成功的自主創業者,也紛紛招募村民到其在外地所辦企業就業。

“崇文重教”久傳承,民風一直很淳樸

“早在1941年的時候,村裡就辦起新式私塾學校。在當時,全縣也沒幾家像樣的辦學機構。”陶文博說,一直以來,陶橋村都推崇‘孔孟之道’,特別是對儒家思想中“崇文重教”尤為看重併力行之。

“之前在一些村莊,‘讀書無用論’很盛行,‘輟學-打工-結婚-生育-打工’好像是農家子弟的宿命。但在陶橋村,從來沒有學生中途輟學。”陶永謙說:父母千方百計供孩子們讀書,孩子們也渴望通過知識來改變命運,在這種風氣的影響下,陶橋村的學生在校沒有違紀現象,反而在學習上時刻“比學趕幫超”。

“‘重教啟智,耕讀傳家’的傳統,在陶橋村已經沿襲了一二百年,這也是陶橋村走出這麼多大學生的根源。”分析起村裡出人才的原因,陶永謙說,陶橋村歷史上就重視教育,很多農戶都是詩書世家,這也為後人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陶橋村的民風一直很淳樸,從來沒出現過罵街鬥毆的事兒,也從沒發生過一起刑事案件。”村民們告訴記者,在這種生長環境的薰陶下,陶橋村逐漸形成了“攀比學生”的風氣,聲名遠揚的“大學生村”遂水到渠成。

來源:大河報

作者:劉廣超 於溪溪

原標題:漯河陶橋村991人,241人考上大學,其中碩士博士34名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關注“搜狐教育”獲取更多教育信息,微信ID:sohujiaoyu。)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