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觀雲識天,讀懂雲的語言

大氣科學 小雪 社會 山西經濟日報 2017-03-26

“雲向東,有雨變成風,雲向南,水漣漣,雲向西,下地披衣”,平時在生活中,許多市民都有看雲識天氣的本領,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世界氣象日的紀念主題就是“觀雲識天”。

漲知識|觀雲識天,讀懂雲的語言

日前,記者來到太原市陽曲氣象站,參觀瞭解基層氣象臺站業務工作後,氣象專家現場科普了“觀雲識天”的觀測知識。

觀雲識天的第一步,就是要認識雲。“按照雲的底部距離地面的高度,將雲分為低、中、高三族,然後根據雲的宏觀特徵、物理結構和成因劃分為十屬二十九類雲狀。”太原市氣象局副局長蘇曉燕告訴記者。

“低雲有積層雲、積雲、積雨雲、雨層雲、層雲,中雲有高層雲和高積雲,高雲有捲雲、卷層雲、卷積雲。若看到從地面到600米高空的雲體均勻成層,且呈灰色或灰白色,像霧但不接地,往往就是層雲,這預示著將會產生毛毛雨或小雪。”蘇曉燕說。

那麼,“觀雲識天”真的靠譜嗎?省氣象學會高級工程師蔣雲盛說:“雲的生成、外形特徵、量的多少、在天空中的分佈和演變,顯示出當時大氣運動、穩定程度和水汽分佈狀況,也是未來天氣演變的主要徵兆之一。”

而至於什麼樣的雲會帶來什麼樣的天氣,遠沒有“觀雲識天”那麼簡單。

“‘觀雲識天’需要我們觀測雲狀、雲量、雲高,而預報天氣變化趨勢,則需要我們藉助現代化的氣象觀測手段如雷達、衛星雲圖、探空觀測等來綜合分析,並對雲的變化、微觀特徵等進行數值模擬研究,進而進行預報。”陽曲縣氣象臺臺長馬秀蘭告訴記者。

作者:王佳

責編:小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