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日本忍術口訣源起道教經典《抱朴子》

神祕日本忍術口訣,源起中國

編輯/中國道家研究院

神祕日本忍術口訣源起道教經典《抱朴子》

看過日本動漫《火影忍者》的人一定對“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這句“咒語”有所印象,片中忍者通過默唸這9個字,外加快速變換的手勢,便釋放出驚人力量。

神祕日本忍術口訣源起道教經典《抱朴子》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口訣源自《抱朴子》

其實,這“九字真言”出自我國東晉時期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內篇•登涉》,書中是這樣敘述的:“祝曰,‘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闢。要道不煩,此之謂也。”意思是說,常默唸這9個字,就可以闢除一切邪惡。這是道家進入山林時的護身辟邪之術。傳入日本後,這句話被誤抄為“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並發展成了一種忍術口訣。


神祕日本忍術口訣源起道教經典《抱朴子》


忍術口訣分解版

抱朴於內 仙逸其外

葛洪是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自號抱朴子。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縱觀他的一生,也頗具神祕色彩。


神祕日本忍術口訣源起道教經典《抱朴子》


葛洪其人:抱朴於內 仙逸其外

首先他有個可以瞻仰的叔祖父——葛玄。這位道教祖師級人物,常年隱居在南京江寧方山,傳說晚年身穿道袍,手拿“仙草”,白鬚垂拂胸前,行蹤飄忽,來去叢林間,當地百姓稱他為“葛仙”。作為侄孫,葛洪拜了他的徒弟鄭隱為師,學習煉丹術。後來,葛洪也曾到方山,用葛玄親建的洗藥池、煉丹井等物繼續煉丹修道。

《抱朴子》這部代表作,葛洪是於東晉建武元年(317)在建康(今南京)完稿的。這部書名用的是葛洪給自己取的號。“抱朴”二字最早出於《老子》,指內心淳樸,不為外物所誘惑。關於自號“抱朴子”的原因,葛洪是這樣解釋的:“洪期於守常,不隨世變,言則率實,杜絕嘲戲,不得其人,終日默然。故邦人鹹稱之為抱朴之士,是以洪著書,因以自號焉。”

“抱朴”一詞也貫穿了整本書。《抱朴子》一書記載神仙理論、仙道方術和法術的同時,也詳細記載了他與“天命”抗爭的研究成果——長生修煉術和養生術。因為集魏晉煉丹術之大成,葛洪的這部書也被視為“中國為世界科技史貢獻的一顆璀璨明珠”。

道家修煉 人事臧否

《抱朴子》東晉葛洪所撰,分為內、外篇。今存“內篇”20篇,論述神仙、煉丹、符籙等事,“外篇”50篇,論述“時政得失,人事臧否”,總結了戰國以來神仙家的理論,確立了道教神仙理論體系,並繼承了魏伯陽的煉丹理論,集魏晉煉丹術之大成。《抱朴子》在道教經典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研究我國晉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寶貴材料。


神祕日本忍術口訣源起道教經典《抱朴子》


《抱朴子》其書:道家修煉 人事臧否

他在《抱朴子外篇》中,專論人間得失,世事臧否。他主張治亂世應用重刑,提倡嚴刑峻法,匡時佐世,對儒、墨、名、法諸家兼收幷蓄,尊君為天。不滿於魏、晉清談,主張文章、德行並重,立言當有助於教化。

而在《抱朴子內篇》中,葛洪的論述則更側重於道家修煉。《抱朴子內篇》主要講述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災卻病。通過論證神仙的確實存在、論述金丹和仙藥的製作方法及應用、討論各種方術的學習應用、論述道經的各種書目,說明世人修煉的廣泛性。

煉丹術的可靠史料

葛洪一生著作宏富,可惜大部分亡佚,幸虧《抱朴子》留存下來了。書中關於古代煉丹實驗及成就,主要集中在《金丹卷》和《黃白卷》中。


神祕日本忍術口訣源起道教經典《抱朴子》


《抱朴子內篇》記述了古代煉丹實驗及成就

據南京文史專家楊永泉介紹,其中《金丹卷》所涉及的藥物有銅青、丹砂、水銀、礬石、牡蠣、雄黃、雌黃、滑石、赤石脂、胡粉、赤鹽、慈石、曾青、石硫黃、太乙、餘糧、珊瑚、雲母、黃銅、鉛丹、丹陽銅、淳苦海等22種。同時,不僅提及了《太清丹經》、《九鼎丹經》、《金液丹經》外,還具體介紹岷山丹法、務成子丹法、羨門子丹法等。

古代道教的煉丹術是現代化學實驗形成的前提和基礎,《抱朴子內篇》對煉丹術提供的可靠史料,有些記載內容是前人從未提及的。如《黃白卷》中“金樓先生所以青林子受作黃金法”的成分、方法及過程就相當詳密,十分難得。

書中還具體描寫了煉製金銀丹藥等過程中的多方面化學知識,也介紹了許多物質性質和物質變化。他發現了汞的氧化還原反應:“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即指加熱紅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加硫黃又能生成黑色硫化汞,再變為紅色硫化汞,這個試驗的描述說明古人已發現了化學反應的可逆性。又如“以曾青塗鐵,鐵赤色如銅”,就描述了鐵置換出銅的反應。

強調預防的重要性

道教的核心是追求長生不死和成仙,故此修煉過程中積累了大量有關醫藥養生、祛病延年、保健強身的知識與方法。作為道教學者,葛洪同時也是東晉時期有名的醫生,是預防醫學的先驅。

在《抱朴子》中,葛洪對東晉以前神仙家養生之法進行了總結。他強調“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之於既逝之後”。這可是十分超前地強調了預防疾病的重要性呢,為後世中醫學“防重於治,以防為主”的思想雛形。

在《抱朴子》的《極言卷》中:葛洪從細節入手,列出日常生活注意事項,作為起居座右銘:“養生之方:唾不及遠,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久視。坐不至久,臥不及疲。先寒而衣,先熱而解。不欲極飢而食,食不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不欲甚勞甚逸。冬不欲極溫,夏不欲窮涼;大寒,大熱,大風,大霧,皆不欲冒之。五味入口,不欲偏多。臥起有四時之早晚,興居有至和之常制……”四字為句,朗朗上口,所述觀念和現在社會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不謀而合。

《抱朴子》的《仙藥卷》中還詳細記載了大量中草藥名和單方,包括許多草木藥的形態特徵、生長習性、主要產地,以及入藥分量和醫治作用等,成為中國古代醫藥學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