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自然地質景觀和道教文化的奇異之地--即墨馬山

承載自然地質景觀和道教文化的奇異之地--即墨馬山

馬山位於即墨城西4公里處,總面積7.74平方公里,海拔最高處211米,由四個相連的山包組成,形如馬鞍故稱“馬鞍山”, 是一個世界罕見的集多種地質現象綜合性“地質寶庫”,它集科學地質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風民俗文化於一體,充分體現了馬山文化豐富的內涵,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初被青島市政府列為青島市級風景名勝區。

承載自然地質景觀和道教文化的奇異之地--即墨馬山

馬山具有豐富的人文景觀。明朝末年,道教“泥丸大師”李常明等幾代掌門道人,在山上創建玉皇殿、天成殿等十五處殿宇,明清道教最為興盛時期,馬山道教日臻興旺,規模日臻擴大,聲名日臻遠播。

承載自然地質景觀和道教文化的奇異之地--即墨馬山

據不完全記載,僅馬山山陰之馬山廟就佔地100餘畝,殿堂十幾幢,藏經1500餘卷,道士140多人,並轄不其山德百神福庵,大沽河岸的天宮院、流浩河邊的長直院、天井山的龍王廟、四舍山的仙姑庵、丈二山的通明宮、興隆山的玉皇廟、城內的真武廟、城隍廟、東關的高真宮等20多處廟頭成為清代即墨境內道教當然的大叢林。

承載自然地質景觀和道教文化的奇異之地--即墨馬山

馬山成為道教龍門派的“第二祖庭”(第一祖庭是北京的白雲觀);還有為明朝光宗皇帝賜號“慧覺禪師”劉仙姑而建的白雲庵,四百年來香火未從間斷。

承載自然地質景觀和道教文化的奇異之地--即墨馬山

此外,民間流傳如紅點狐仙、濟公仙井、將軍橋等許多神祕而美妙的傳說,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華。現已修復的玉皇殿、白雲庵等殿宇,均有神職人員主持,成為青島地區道教活動的第二場所,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六日、三月二十八日和六月二十八日舉行大型山會活動。同時,還新建了千佛洞、狐仙居、即墨大夫等景點,供旅遊者參觀。

承載自然地質景觀和道教文化的奇異之地--即墨馬山

近年來,馬山腳下,當地政府探索新型人文旅遊資源開發,推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理念,又投資新建了馬山地質公園,環山步道蜿蜒悠長,林間小徑曲徑通幽,文化與自然融為一體,已經成為墨城人休閒,健身的首選之地。

馬山不僅是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一處風景優美的旅遊勝地,一年四季遊客絡繹不絕。

承載自然地質景觀和道教文化的奇異之地--即墨馬山

承載自然地質景觀和道教文化的奇異之地--即墨馬山

承載自然地質景觀和道教文化的奇異之地--即墨馬山

承載自然地質景觀和道教文化的奇異之地--即墨馬山

承載自然地質景觀和道教文化的奇異之地--即墨馬山

承載自然地質景觀和道教文化的奇異之地--即墨馬山

承載自然地質景觀和道教文化的奇異之地--即墨馬山

承載自然地質景觀和道教文化的奇異之地--即墨馬山

馬山盛產安山玢岩,多為灰綠、灰褐色,為1億年前岩漿湧出地表冷凝而成。馬山不僅人文景觀豐富而優美,而且還是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面積最小的一個,但區內含有柱狀節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積構造、接觸變質帶等豐富的地質遺址,被地質界成為“袖珍式地質博物館”。區內地質資源不僅豐富,而且十分獨特,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承載自然地質景觀和道教文化的奇異之地--即墨馬山

承載自然地質景觀和道教文化的奇異之地--即墨馬山

承載自然地質景觀和道教文化的奇異之地--即墨馬山

馬山之西南的淺粗麵火山岩柱狀節理石柱群是世界“三大石柱群”之一,高26米,寬150米,單株獨立,筆直挺拔,排列緊密,恰似一片密林,蔚為壯觀,名為“馬山石林”,可與英國的“巨人堤”美國的“魔鬼塔”相媲美;硅化木,馬山現已經發現並保存完好的有26處,做大的一株長13米,平均直徑0.8米,硅化完整、年輪清晰實屬罕見;惟妙惟肖的沉積岩卷層理和交錯理勝似一幅幅山水畫;妖嬈多姿的接觸變形巖,展現了火山爆發時地質改變的情形,是人留戀忘返,感嘆不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