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導彈 核動力潛艇 彈道導彈 體育 威力 小船人的夢想 2019-09-01
"

在當今世界,各核大國為了提高核威懾力,發展出“三位一體”的戰略進攻核力量。在這其中,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其隱身性能好、機動能力強,突擊威力大等特點,成為核報復和第二次核打擊最重要的力量。如美國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後續型號)能裝備24枚“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導彈,而“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導彈是當今世界上性能優良的一種潛射戰略導彈,其戰鬥部裝有12枚再入式分導彈頭,每枚彈頭的爆炸威力為30萬噸至47.5萬噸級TNT當量,加上超一萬公里以上的射程,以及圓概率偏差達到90m,可以精準攻擊世界上任何一個目標。因此,只要有一艘倖存,就能對敵境內上百個城市開展核報復,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承受的,核威懾力可想而知。當然,在感受到潛射彈道導彈強大威力的同時,相信大家也好奇:它是如何在水下發射的。而筆者此文的目的,也就是以自己所學的知識,帶大家搞清楚戰略大殺器到底是如何破水而出的。

"

在當今世界,各核大國為了提高核威懾力,發展出“三位一體”的戰略進攻核力量。在這其中,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其隱身性能好、機動能力強,突擊威力大等特點,成為核報復和第二次核打擊最重要的力量。如美國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後續型號)能裝備24枚“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導彈,而“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導彈是當今世界上性能優良的一種潛射戰略導彈,其戰鬥部裝有12枚再入式分導彈頭,每枚彈頭的爆炸威力為30萬噸至47.5萬噸級TNT當量,加上超一萬公里以上的射程,以及圓概率偏差達到90m,可以精準攻擊世界上任何一個目標。因此,只要有一艘倖存,就能對敵境內上百個城市開展核報復,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承受的,核威懾力可想而知。當然,在感受到潛射彈道導彈強大威力的同時,相信大家也好奇:它是如何在水下發射的。而筆者此文的目的,也就是以自己所學的知識,帶大家搞清楚戰略大殺器到底是如何破水而出的。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

彈道導彈發射裝置平時用來保存導彈,以避免導彈遭到意外的撞擊和防止海水侵蝕,保證其良好性能,同時也為導彈的檢修和維護提供空間。發射導彈時,發射裝置將導彈垂直髮射出去,並給予初速使導彈穿過水層進入大氣層。 彈道導彈發射裝置,按發射裝置的發射能源不同可分為:空氣動力、火藥動力和燃氣蒸汽動力發射裝置。當然,也有的彈道導彈發射裝置沒有發射能源,而是靠導彈自帶助推器將導彈推出發射裝量。這種發射裝置在發射導彈時只起一個垂直導向作用。

"

在當今世界,各核大國為了提高核威懾力,發展出“三位一體”的戰略進攻核力量。在這其中,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其隱身性能好、機動能力強,突擊威力大等特點,成為核報復和第二次核打擊最重要的力量。如美國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後續型號)能裝備24枚“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導彈,而“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導彈是當今世界上性能優良的一種潛射戰略導彈,其戰鬥部裝有12枚再入式分導彈頭,每枚彈頭的爆炸威力為30萬噸至47.5萬噸級TNT當量,加上超一萬公里以上的射程,以及圓概率偏差達到90m,可以精準攻擊世界上任何一個目標。因此,只要有一艘倖存,就能對敵境內上百個城市開展核報復,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承受的,核威懾力可想而知。當然,在感受到潛射彈道導彈強大威力的同時,相信大家也好奇:它是如何在水下發射的。而筆者此文的目的,也就是以自己所學的知識,帶大家搞清楚戰略大殺器到底是如何破水而出的。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

彈道導彈發射裝置平時用來保存導彈,以避免導彈遭到意外的撞擊和防止海水侵蝕,保證其良好性能,同時也為導彈的檢修和維護提供空間。發射導彈時,發射裝置將導彈垂直髮射出去,並給予初速使導彈穿過水層進入大氣層。 彈道導彈發射裝置,按發射裝置的發射能源不同可分為:空氣動力、火藥動力和燃氣蒸汽動力發射裝置。當然,也有的彈道導彈發射裝置沒有發射能源,而是靠導彈自帶助推器將導彈推出發射裝量。這種發射裝置在發射導彈時只起一個垂直導向作用。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彈道導彈在潛艇發射裝置內部

總的來說,潛艇發射彈道導彈與陸地上從井中發射導彈的原理相似,只是因為潛射導彈首先要克服艇內外的壓力差,再突破水層,到空中點火,因此,對於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的設計要求會更高一些。一般來說,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由外筒、內筒、防水薄膜、減震泡沫塑料、適配器、U型密封環、支撐環、液壓減震器、制導系統檢測孔等組成。發射筒的內、外筒之間充有填充物以起到減震的作用。彈道導彈裝在筒內,在發射筒筒蓋的下方有一個半圓球型的水密隔膜裝置,用以防止海水進入發射筒,並使發射筒內部保持一定壓力。

"

在當今世界,各核大國為了提高核威懾力,發展出“三位一體”的戰略進攻核力量。在這其中,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其隱身性能好、機動能力強,突擊威力大等特點,成為核報復和第二次核打擊最重要的力量。如美國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後續型號)能裝備24枚“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導彈,而“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導彈是當今世界上性能優良的一種潛射戰略導彈,其戰鬥部裝有12枚再入式分導彈頭,每枚彈頭的爆炸威力為30萬噸至47.5萬噸級TNT當量,加上超一萬公里以上的射程,以及圓概率偏差達到90m,可以精準攻擊世界上任何一個目標。因此,只要有一艘倖存,就能對敵境內上百個城市開展核報復,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承受的,核威懾力可想而知。當然,在感受到潛射彈道導彈強大威力的同時,相信大家也好奇:它是如何在水下發射的。而筆者此文的目的,也就是以自己所學的知識,帶大家搞清楚戰略大殺器到底是如何破水而出的。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

彈道導彈發射裝置平時用來保存導彈,以避免導彈遭到意外的撞擊和防止海水侵蝕,保證其良好性能,同時也為導彈的檢修和維護提供空間。發射導彈時,發射裝置將導彈垂直髮射出去,並給予初速使導彈穿過水層進入大氣層。 彈道導彈發射裝置,按發射裝置的發射能源不同可分為:空氣動力、火藥動力和燃氣蒸汽動力發射裝置。當然,也有的彈道導彈發射裝置沒有發射能源,而是靠導彈自帶助推器將導彈推出發射裝量。這種發射裝置在發射導彈時只起一個垂直導向作用。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彈道導彈在潛艇發射裝置內部

總的來說,潛艇發射彈道導彈與陸地上從井中發射導彈的原理相似,只是因為潛射導彈首先要克服艇內外的壓力差,再突破水層,到空中點火,因此,對於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的設計要求會更高一些。一般來說,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由外筒、內筒、防水薄膜、減震泡沫塑料、適配器、U型密封環、支撐環、液壓減震器、制導系統檢測孔等組成。發射筒的內、外筒之間充有填充物以起到減震的作用。彈道導彈裝在筒內,在發射筒筒蓋的下方有一個半圓球型的水密隔膜裝置,用以防止海水進入發射筒,並使發射筒內部保持一定壓力。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的佈置

因為彈道導彈追求遠射程和大威力,所以其燃料載量和彈頭攜帶量大,造成導彈尺寸和質量較大。因此,對於潛艇來說,其佈置難度較大。一般來說,為了保持發射導彈時潛艇的姿態,以及發射後潛艇的縱傾平衡,都把彈道導彈發射裝置佈置在潛艇舯部。同時,為了保證導彈的出水姿態,彈道導彈發射裝置一般為垂直佈置。而這樣設計的結果就是,當潛艇直徑不夠大時,發射裝置會突出來,形成龜背,這也就是為何我們會在一些戰略核潛艇的舯部位置看到拱起的龜背。

"

在當今世界,各核大國為了提高核威懾力,發展出“三位一體”的戰略進攻核力量。在這其中,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其隱身性能好、機動能力強,突擊威力大等特點,成為核報復和第二次核打擊最重要的力量。如美國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後續型號)能裝備24枚“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導彈,而“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導彈是當今世界上性能優良的一種潛射戰略導彈,其戰鬥部裝有12枚再入式分導彈頭,每枚彈頭的爆炸威力為30萬噸至47.5萬噸級TNT當量,加上超一萬公里以上的射程,以及圓概率偏差達到90m,可以精準攻擊世界上任何一個目標。因此,只要有一艘倖存,就能對敵境內上百個城市開展核報復,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承受的,核威懾力可想而知。當然,在感受到潛射彈道導彈強大威力的同時,相信大家也好奇:它是如何在水下發射的。而筆者此文的目的,也就是以自己所學的知識,帶大家搞清楚戰略大殺器到底是如何破水而出的。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

彈道導彈發射裝置平時用來保存導彈,以避免導彈遭到意外的撞擊和防止海水侵蝕,保證其良好性能,同時也為導彈的檢修和維護提供空間。發射導彈時,發射裝置將導彈垂直髮射出去,並給予初速使導彈穿過水層進入大氣層。 彈道導彈發射裝置,按發射裝置的發射能源不同可分為:空氣動力、火藥動力和燃氣蒸汽動力發射裝置。當然,也有的彈道導彈發射裝置沒有發射能源,而是靠導彈自帶助推器將導彈推出發射裝量。這種發射裝置在發射導彈時只起一個垂直導向作用。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彈道導彈在潛艇發射裝置內部

總的來說,潛艇發射彈道導彈與陸地上從井中發射導彈的原理相似,只是因為潛射導彈首先要克服艇內外的壓力差,再突破水層,到空中點火,因此,對於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的設計要求會更高一些。一般來說,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由外筒、內筒、防水薄膜、減震泡沫塑料、適配器、U型密封環、支撐環、液壓減震器、制導系統檢測孔等組成。發射筒的內、外筒之間充有填充物以起到減震的作用。彈道導彈裝在筒內,在發射筒筒蓋的下方有一個半圓球型的水密隔膜裝置,用以防止海水進入發射筒,並使發射筒內部保持一定壓力。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的佈置

因為彈道導彈追求遠射程和大威力,所以其燃料載量和彈頭攜帶量大,造成導彈尺寸和質量較大。因此,對於潛艇來說,其佈置難度較大。一般來說,為了保持發射導彈時潛艇的姿態,以及發射後潛艇的縱傾平衡,都把彈道導彈發射裝置佈置在潛艇舯部。同時,為了保證導彈的出水姿態,彈道導彈發射裝置一般為垂直佈置。而這樣設計的結果就是,當潛艇直徑不夠大時,發射裝置會突出來,形成龜背,這也就是為何我們會在一些戰略核潛艇的舯部位置看到拱起的龜背。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出龜背在潛艇舯部位置

某型發射裝置的工作原理

當戰略核潛艇需要發射彈道導彈時,首先它要到達一定水深,因為並不是所有水深都能發射。一般來說發射深度在20~30米左右。同時,導彈發射裝置也在做著發射準備工作:首先進行均壓,使導彈發彈裝置的內筒充氣、筒蓋內注水,當薄膜的上下壓力一致時,打開筒蓋,因為內外壓力平衡,因此海水並不會灌入筒內。接著操作人員給發射裝置安裝電爆管,而後按命令發射。

"

在當今世界,各核大國為了提高核威懾力,發展出“三位一體”的戰略進攻核力量。在這其中,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其隱身性能好、機動能力強,突擊威力大等特點,成為核報復和第二次核打擊最重要的力量。如美國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後續型號)能裝備24枚“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導彈,而“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導彈是當今世界上性能優良的一種潛射戰略導彈,其戰鬥部裝有12枚再入式分導彈頭,每枚彈頭的爆炸威力為30萬噸至47.5萬噸級TNT當量,加上超一萬公里以上的射程,以及圓概率偏差達到90m,可以精準攻擊世界上任何一個目標。因此,只要有一艘倖存,就能對敵境內上百個城市開展核報復,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承受的,核威懾力可想而知。當然,在感受到潛射彈道導彈強大威力的同時,相信大家也好奇:它是如何在水下發射的。而筆者此文的目的,也就是以自己所學的知識,帶大家搞清楚戰略大殺器到底是如何破水而出的。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

彈道導彈發射裝置平時用來保存導彈,以避免導彈遭到意外的撞擊和防止海水侵蝕,保證其良好性能,同時也為導彈的檢修和維護提供空間。發射導彈時,發射裝置將導彈垂直髮射出去,並給予初速使導彈穿過水層進入大氣層。 彈道導彈發射裝置,按發射裝置的發射能源不同可分為:空氣動力、火藥動力和燃氣蒸汽動力發射裝置。當然,也有的彈道導彈發射裝置沒有發射能源,而是靠導彈自帶助推器將導彈推出發射裝量。這種發射裝置在發射導彈時只起一個垂直導向作用。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彈道導彈在潛艇發射裝置內部

總的來說,潛艇發射彈道導彈與陸地上從井中發射導彈的原理相似,只是因為潛射導彈首先要克服艇內外的壓力差,再突破水層,到空中點火,因此,對於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的設計要求會更高一些。一般來說,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由外筒、內筒、防水薄膜、減震泡沫塑料、適配器、U型密封環、支撐環、液壓減震器、制導系統檢測孔等組成。發射筒的內、外筒之間充有填充物以起到減震的作用。彈道導彈裝在筒內,在發射筒筒蓋的下方有一個半圓球型的水密隔膜裝置,用以防止海水進入發射筒,並使發射筒內部保持一定壓力。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的佈置

因為彈道導彈追求遠射程和大威力,所以其燃料載量和彈頭攜帶量大,造成導彈尺寸和質量較大。因此,對於潛艇來說,其佈置難度較大。一般來說,為了保持發射導彈時潛艇的姿態,以及發射後潛艇的縱傾平衡,都把彈道導彈發射裝置佈置在潛艇舯部。同時,為了保證導彈的出水姿態,彈道導彈發射裝置一般為垂直佈置。而這樣設計的結果就是,當潛艇直徑不夠大時,發射裝置會突出來,形成龜背,這也就是為何我們會在一些戰略核潛艇的舯部位置看到拱起的龜背。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出龜背在潛艇舯部位置

某型發射裝置的工作原理

當戰略核潛艇需要發射彈道導彈時,首先它要到達一定水深,因為並不是所有水深都能發射。一般來說發射深度在20~30米左右。同時,導彈發射裝置也在做著發射準備工作:首先進行均壓,使導彈發彈裝置的內筒充氣、筒蓋內注水,當薄膜的上下壓力一致時,打開筒蓋,因為內外壓力平衡,因此海水並不會灌入筒內。接著操作人員給發射裝置安裝電爆管,而後按命令發射。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潛射導彈示意

發射時,射擊指揮系統控制設備使電爆管起爆,點燃燃氣發生器的火藥柱。火藥柱燃燒產生高溫高壓燃氣流向冷卻器,將冷卻器中的水加熱產生高壓蒸汽,高壓蒸汽經進氣彎管到氣室膨脹做功。作用在導彈底部的高壓氣將彈道導彈彈射出去。導彈衝破防水薄膜,穿過30m水層進入大氣中,在離開水面一定高度時,導彈主發動機立即點火工作推動導彈飛行。

"

在當今世界,各核大國為了提高核威懾力,發展出“三位一體”的戰略進攻核力量。在這其中,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其隱身性能好、機動能力強,突擊威力大等特點,成為核報復和第二次核打擊最重要的力量。如美國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後續型號)能裝備24枚“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導彈,而“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導彈是當今世界上性能優良的一種潛射戰略導彈,其戰鬥部裝有12枚再入式分導彈頭,每枚彈頭的爆炸威力為30萬噸至47.5萬噸級TNT當量,加上超一萬公里以上的射程,以及圓概率偏差達到90m,可以精準攻擊世界上任何一個目標。因此,只要有一艘倖存,就能對敵境內上百個城市開展核報復,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承受的,核威懾力可想而知。當然,在感受到潛射彈道導彈強大威力的同時,相信大家也好奇:它是如何在水下發射的。而筆者此文的目的,也就是以自己所學的知識,帶大家搞清楚戰略大殺器到底是如何破水而出的。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

彈道導彈發射裝置平時用來保存導彈,以避免導彈遭到意外的撞擊和防止海水侵蝕,保證其良好性能,同時也為導彈的檢修和維護提供空間。發射導彈時,發射裝置將導彈垂直髮射出去,並給予初速使導彈穿過水層進入大氣層。 彈道導彈發射裝置,按發射裝置的發射能源不同可分為:空氣動力、火藥動力和燃氣蒸汽動力發射裝置。當然,也有的彈道導彈發射裝置沒有發射能源,而是靠導彈自帶助推器將導彈推出發射裝量。這種發射裝置在發射導彈時只起一個垂直導向作用。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彈道導彈在潛艇發射裝置內部

總的來說,潛艇發射彈道導彈與陸地上從井中發射導彈的原理相似,只是因為潛射導彈首先要克服艇內外的壓力差,再突破水層,到空中點火,因此,對於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的設計要求會更高一些。一般來說,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由外筒、內筒、防水薄膜、減震泡沫塑料、適配器、U型密封環、支撐環、液壓減震器、制導系統檢測孔等組成。發射筒的內、外筒之間充有填充物以起到減震的作用。彈道導彈裝在筒內,在發射筒筒蓋的下方有一個半圓球型的水密隔膜裝置,用以防止海水進入發射筒,並使發射筒內部保持一定壓力。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的佈置

因為彈道導彈追求遠射程和大威力,所以其燃料載量和彈頭攜帶量大,造成導彈尺寸和質量較大。因此,對於潛艇來說,其佈置難度較大。一般來說,為了保持發射導彈時潛艇的姿態,以及發射後潛艇的縱傾平衡,都把彈道導彈發射裝置佈置在潛艇舯部。同時,為了保證導彈的出水姿態,彈道導彈發射裝置一般為垂直佈置。而這樣設計的結果就是,當潛艇直徑不夠大時,發射裝置會突出來,形成龜背,這也就是為何我們會在一些戰略核潛艇的舯部位置看到拱起的龜背。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出龜背在潛艇舯部位置

某型發射裝置的工作原理

當戰略核潛艇需要發射彈道導彈時,首先它要到達一定水深,因為並不是所有水深都能發射。一般來說發射深度在20~30米左右。同時,導彈發射裝置也在做著發射準備工作:首先進行均壓,使導彈發彈裝置的內筒充氣、筒蓋內注水,當薄膜的上下壓力一致時,打開筒蓋,因為內外壓力平衡,因此海水並不會灌入筒內。接著操作人員給發射裝置安裝電爆管,而後按命令發射。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潛射導彈示意

發射時,射擊指揮系統控制設備使電爆管起爆,點燃燃氣發生器的火藥柱。火藥柱燃燒產生高溫高壓燃氣流向冷卻器,將冷卻器中的水加熱產生高壓蒸汽,高壓蒸汽經進氣彎管到氣室膨脹做功。作用在導彈底部的高壓氣將彈道導彈彈射出去。導彈衝破防水薄膜,穿過30m水層進入大氣中,在離開水面一定高度時,導彈主發動機立即點火工作推動導彈飛行。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導彈被彈出水面

在發射過程中,發射裝置底部的U形密封環和支承環用以保持內外筒同心性,並支承內簡,且保證氣室的高壓氣不會進入內外簡之間。適配器用來保證導彈軸線與發射裝置軸線重合,並起氣密環的作用。發射時,它隨導彈一起向上運動。導彈出筒後,它自行脫落。

"

在當今世界,各核大國為了提高核威懾力,發展出“三位一體”的戰略進攻核力量。在這其中,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其隱身性能好、機動能力強,突擊威力大等特點,成為核報復和第二次核打擊最重要的力量。如美國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後續型號)能裝備24枚“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導彈,而“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導彈是當今世界上性能優良的一種潛射戰略導彈,其戰鬥部裝有12枚再入式分導彈頭,每枚彈頭的爆炸威力為30萬噸至47.5萬噸級TNT當量,加上超一萬公里以上的射程,以及圓概率偏差達到90m,可以精準攻擊世界上任何一個目標。因此,只要有一艘倖存,就能對敵境內上百個城市開展核報復,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承受的,核威懾力可想而知。當然,在感受到潛射彈道導彈強大威力的同時,相信大家也好奇:它是如何在水下發射的。而筆者此文的目的,也就是以自己所學的知識,帶大家搞清楚戰略大殺器到底是如何破水而出的。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

彈道導彈發射裝置平時用來保存導彈,以避免導彈遭到意外的撞擊和防止海水侵蝕,保證其良好性能,同時也為導彈的檢修和維護提供空間。發射導彈時,發射裝置將導彈垂直髮射出去,並給予初速使導彈穿過水層進入大氣層。 彈道導彈發射裝置,按發射裝置的發射能源不同可分為:空氣動力、火藥動力和燃氣蒸汽動力發射裝置。當然,也有的彈道導彈發射裝置沒有發射能源,而是靠導彈自帶助推器將導彈推出發射裝量。這種發射裝置在發射導彈時只起一個垂直導向作用。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彈道導彈在潛艇發射裝置內部

總的來說,潛艇發射彈道導彈與陸地上從井中發射導彈的原理相似,只是因為潛射導彈首先要克服艇內外的壓力差,再突破水層,到空中點火,因此,對於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的設計要求會更高一些。一般來說,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由外筒、內筒、防水薄膜、減震泡沫塑料、適配器、U型密封環、支撐環、液壓減震器、制導系統檢測孔等組成。發射筒的內、外筒之間充有填充物以起到減震的作用。彈道導彈裝在筒內,在發射筒筒蓋的下方有一個半圓球型的水密隔膜裝置,用以防止海水進入發射筒,並使發射筒內部保持一定壓力。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的佈置

因為彈道導彈追求遠射程和大威力,所以其燃料載量和彈頭攜帶量大,造成導彈尺寸和質量較大。因此,對於潛艇來說,其佈置難度較大。一般來說,為了保持發射導彈時潛艇的姿態,以及發射後潛艇的縱傾平衡,都把彈道導彈發射裝置佈置在潛艇舯部。同時,為了保證導彈的出水姿態,彈道導彈發射裝置一般為垂直佈置。而這樣設計的結果就是,當潛艇直徑不夠大時,發射裝置會突出來,形成龜背,這也就是為何我們會在一些戰略核潛艇的舯部位置看到拱起的龜背。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出龜背在潛艇舯部位置

某型發射裝置的工作原理

當戰略核潛艇需要發射彈道導彈時,首先它要到達一定水深,因為並不是所有水深都能發射。一般來說發射深度在20~30米左右。同時,導彈發射裝置也在做著發射準備工作:首先進行均壓,使導彈發彈裝置的內筒充氣、筒蓋內注水,當薄膜的上下壓力一致時,打開筒蓋,因為內外壓力平衡,因此海水並不會灌入筒內。接著操作人員給發射裝置安裝電爆管,而後按命令發射。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潛射導彈示意

發射時,射擊指揮系統控制設備使電爆管起爆,點燃燃氣發生器的火藥柱。火藥柱燃燒產生高溫高壓燃氣流向冷卻器,將冷卻器中的水加熱產生高壓蒸汽,高壓蒸汽經進氣彎管到氣室膨脹做功。作用在導彈底部的高壓氣將彈道導彈彈射出去。導彈衝破防水薄膜,穿過30m水層進入大氣中,在離開水面一定高度時,導彈主發動機立即點火工作推動導彈飛行。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導彈被彈出水面

在發射過程中,發射裝置底部的U形密封環和支承環用以保持內外筒同心性,並支承內簡,且保證氣室的高壓氣不會進入內外簡之間。適配器用來保證導彈軸線與發射裝置軸線重合,並起氣密環的作用。發射時,它隨導彈一起向上運動。導彈出筒後,它自行脫落。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導彈成功點火

關於發射後灌入筒內海水的處理

筆者在網上一些相關的科普文章上看到,說導彈發射後,灌入發射筒內的海水會被馬上排出,事實上,這是錯誤的認知。實際真實的做法是:導彈出筒後,大量海水進入筒內。然後關閉筒蓋,利用疏水系統將部分海水排至專用水艙,使發射裝置內剩餘的海水與發射出去的導彈質量相等。注藥系統將藥粉注入發射裝置內的海水中,以防海生物生長。排入專用水艙內的海水再排出艇外。當潛艇完成戰鬥任務返回基地後,排出導彈發射裝置內的海水,再用淡水沖洗和內壁塗防鏽油,為再次裝彈做好準備。從實際的做法可以看出,筒內的海水是返回基地後再排出的,至於為何是要這樣,是因為,導彈發射後,潛艇的重量變輕了,而排水量不變,這樣潛艇在水下的平衡被打破,使潛艇姿態發生變化,造成潛艇上浮,使其意外暴露。而湧入筒內的海水,只要控制得當,剛好補充導彈發射後缺失的重量,保證了潛艇的姿態穩定。

"

在當今世界,各核大國為了提高核威懾力,發展出“三位一體”的戰略進攻核力量。在這其中,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其隱身性能好、機動能力強,突擊威力大等特點,成為核報復和第二次核打擊最重要的力量。如美國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後續型號)能裝備24枚“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導彈,而“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導彈是當今世界上性能優良的一種潛射戰略導彈,其戰鬥部裝有12枚再入式分導彈頭,每枚彈頭的爆炸威力為30萬噸至47.5萬噸級TNT當量,加上超一萬公里以上的射程,以及圓概率偏差達到90m,可以精準攻擊世界上任何一個目標。因此,只要有一艘倖存,就能對敵境內上百個城市開展核報復,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承受的,核威懾力可想而知。當然,在感受到潛射彈道導彈強大威力的同時,相信大家也好奇:它是如何在水下發射的。而筆者此文的目的,也就是以自己所學的知識,帶大家搞清楚戰略大殺器到底是如何破水而出的。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

彈道導彈發射裝置平時用來保存導彈,以避免導彈遭到意外的撞擊和防止海水侵蝕,保證其良好性能,同時也為導彈的檢修和維護提供空間。發射導彈時,發射裝置將導彈垂直髮射出去,並給予初速使導彈穿過水層進入大氣層。 彈道導彈發射裝置,按發射裝置的發射能源不同可分為:空氣動力、火藥動力和燃氣蒸汽動力發射裝置。當然,也有的彈道導彈發射裝置沒有發射能源,而是靠導彈自帶助推器將導彈推出發射裝量。這種發射裝置在發射導彈時只起一個垂直導向作用。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彈道導彈在潛艇發射裝置內部

總的來說,潛艇發射彈道導彈與陸地上從井中發射導彈的原理相似,只是因為潛射導彈首先要克服艇內外的壓力差,再突破水層,到空中點火,因此,對於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的設計要求會更高一些。一般來說,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由外筒、內筒、防水薄膜、減震泡沫塑料、適配器、U型密封環、支撐環、液壓減震器、制導系統檢測孔等組成。發射筒的內、外筒之間充有填充物以起到減震的作用。彈道導彈裝在筒內,在發射筒筒蓋的下方有一個半圓球型的水密隔膜裝置,用以防止海水進入發射筒,並使發射筒內部保持一定壓力。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

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的佈置

因為彈道導彈追求遠射程和大威力,所以其燃料載量和彈頭攜帶量大,造成導彈尺寸和質量較大。因此,對於潛艇來說,其佈置難度較大。一般來說,為了保持發射導彈時潛艇的姿態,以及發射後潛艇的縱傾平衡,都把彈道導彈發射裝置佈置在潛艇舯部。同時,為了保證導彈的出水姿態,彈道導彈發射裝置一般為垂直佈置。而這樣設計的結果就是,當潛艇直徑不夠大時,發射裝置會突出來,形成龜背,這也就是為何我們會在一些戰略核潛艇的舯部位置看到拱起的龜背。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出龜背在潛艇舯部位置

某型發射裝置的工作原理

當戰略核潛艇需要發射彈道導彈時,首先它要到達一定水深,因為並不是所有水深都能發射。一般來說發射深度在20~30米左右。同時,導彈發射裝置也在做著發射準備工作:首先進行均壓,使導彈發彈裝置的內筒充氣、筒蓋內注水,當薄膜的上下壓力一致時,打開筒蓋,因為內外壓力平衡,因此海水並不會灌入筒內。接著操作人員給發射裝置安裝電爆管,而後按命令發射。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潛射導彈示意

發射時,射擊指揮系統控制設備使電爆管起爆,點燃燃氣發生器的火藥柱。火藥柱燃燒產生高溫高壓燃氣流向冷卻器,將冷卻器中的水加熱產生高壓蒸汽,高壓蒸汽經進氣彎管到氣室膨脹做功。作用在導彈底部的高壓氣將彈道導彈彈射出去。導彈衝破防水薄膜,穿過30m水層進入大氣中,在離開水面一定高度時,導彈主發動機立即點火工作推動導彈飛行。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導彈被彈出水面

在發射過程中,發射裝置底部的U形密封環和支承環用以保持內外筒同心性,並支承內簡,且保證氣室的高壓氣不會進入內外簡之間。適配器用來保證導彈軸線與發射裝置軸線重合,並起氣密環的作用。發射時,它隨導彈一起向上運動。導彈出筒後,它自行脫落。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導彈成功點火

關於發射後灌入筒內海水的處理

筆者在網上一些相關的科普文章上看到,說導彈發射後,灌入發射筒內的海水會被馬上排出,事實上,這是錯誤的認知。實際真實的做法是:導彈出筒後,大量海水進入筒內。然後關閉筒蓋,利用疏水系統將部分海水排至專用水艙,使發射裝置內剩餘的海水與發射出去的導彈質量相等。注藥系統將藥粉注入發射裝置內的海水中,以防海生物生長。排入專用水艙內的海水再排出艇外。當潛艇完成戰鬥任務返回基地後,排出導彈發射裝置內的海水,再用淡水沖洗和內壁塗防鏽油,為再次裝彈做好準備。從實際的做法可以看出,筒內的海水是返回基地後再排出的,至於為何是要這樣,是因為,導彈發射後,潛艇的重量變輕了,而排水量不變,這樣潛艇在水下的平衡被打破,使潛艇姿態發生變化,造成潛艇上浮,使其意外暴露。而湧入筒內的海水,只要控制得當,剛好補充導彈發射後缺失的重量,保證了潛艇的姿態穩定。

在水下發射導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補重對於維持潛艇水下姿態具有重要的意義

結語

從上述我們可以看出,此種潛射方法的核心是均壓和彈出。通過均壓和彈出解決潛艇水下發射難題,看似不難,實則會的國家沒有幾個。筆者覺得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局面,並不是因為潛射技術有多難,而是因為戰略核潛艇和潛射彈道導彈的技術過於複雜,門檻太高。有幸的是,我國是全球少數幾個掌握全套技術的國家。在這裡小船人由衷的為我國科技工作者點贊。

申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者:小船人的夢想 2019年8月24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