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在丹霞山舉行

丹霞山 航拍 旅遊產業 時政 新華網 2017-06-11

新華網廣州6月10日電(劉羽佳 陳浩麟)10日,廣東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分會場活動在丹霞山舉行,旨在展示丹霞山“文化和世界自然遺產”傳承、保護和利用取得的成果,加大對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宣傳力度,提升群眾對自然遺產的認知度和保護意識。

廣東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在丹霞山舉行

航拍丹霞山壯麗風景。新華網發(陳浩麟攝)

廣東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在丹霞山舉行

航拍丹霞山壯麗風景。新華網發(陳浩麟攝)

廣東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在丹霞山舉行

航拍丹霞山壯麗風景。新華社記者 劉羽佳攝

活動現場展示了仁化縣“裝故事”、月姐歌、扶溪舞獅等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通過展演和傳承人的現場技藝表演,詮釋了世界自然遺產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啟動儀式上,韶關市副市長許志新在致辭中表示,要以此次活動為新的起點,進一步做好丹霞山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為全市乃至全省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傳承、保護和利用做出貢獻。

廣東省住建廳黨組書記、副廳長楊細平在講話中指出,保護世界自然遺產地是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莊嚴承諾,也是造福子孫後代和全人類的使命,要進一步對標國際先進理念與工作水準,著力打造專業化、規範化的管理機構和技術隊伍。建立健全優質高效的工作制度與措施,提高決策和執法水平。要進一步做好宣傳教育和科普工作,提高對世界自然遺產地保護與管理水平。

廣東省8家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代表作為廣東省文化和自然遺產地的守護者,共同發表“保護人類遺產,愛護地球家園”公益宣言,承諾將盡一己之力使遺產地的保護與管理工作更臻完善,讓遺產地永續發展,造福於子孫後代,造福於全人類。(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