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重慶人都不知道的山城軼事:佛圖關為何得名,復興關如今何在?

大巴山脈 長江 李商隱 縉雲山 文化 重慶遊品 2018-11-29
老重慶人都不知道的山城軼事:佛圖關為何得名,復興關如今何在?


擁長江、嘉陵二水環繞的重慶城三面臨江,中有山崖逶迤、峭壁險峻,成半島狀,唯有西南一線與陸路相同,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正是因為地勢險要,風光旖旎,舊時的重慶成為文人墨客筆下的巴山奇景,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應該是: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老重慶人都不知道的山城軼事:佛圖關為何得名,復興關如今何在?

你問我什麼時候回家,我不能給你明確的答案,我所知道的就是現在正值巴山的雨季,秋雨落在池塘裡,池子裡的水都積滿了。看著窗外這淅淅瀝瀝的雨,我也只能獨自坐在這裡思念你。

老重慶人都不知道的山城軼事:佛圖關為何得名,復興關如今何在?

李商隱不愧是風格穠麗的晚唐詩人,一句簡單的巴山夜雨就把自己流落在外的悲慼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然而,有好問的人就提出李商隱詩中的“巴山夜雨”究竟是指哪裡呢?有人說是川陝交界處的大巴山,其具體位置一說在四川通江縣境,也有人說是重慶市北碚區的縉雲山。還有一種說法是這裡的巴山其實是指重慶渝中區的佛圖關一帶。

佛圖關和巴山夜雨有沒有關係不清楚,不過在巴渝十二景當中也確實有佛圖夜雨的大名。

佛圖夜雨來,夜半雲霧開。

老重慶人都不知道的山城軼事:佛圖關為何得名,復興關如今何在?

一直覺得重慶的許多地名取的都挺奇葩的,像什麼雞公嘴、螞蟥樑、岔路口、道明寺(北碚天府)等。但是“佛圖關”名字一說出來,第一感覺就是脫俗得和那些妖豔名字不在一個檔次,滿滿的禪意。

老重慶人都不知道的山城軼事:佛圖關為何得名,復興關如今何在?

佛圖一名來源於岩石之上的石刻佛像。佛圖關是渝中區的最高點,海拔為389米,因地處重慶的咽喉部位,歷來就是商旅遊客通往川蜀古道的必經之路。因為年代久遠,佛圖關的建造日期已經無處可考,有史可查的是三國蜀將李嚴在此處設立高三丈、寬一丈五的城垣。古語有:水路要衝,東下夔荊,西窺成都,南走滇黔,北通漢中,不獨為全蜀鎖輪,(佛圖關)亦為全國重心”。

老重慶人都不知道的山城軼事:佛圖關為何得名,復興關如今何在?

在老重慶人口中的俚語中有“佛圖關訓糊塗官!”其實這句話還透露了佛圖關的一段特殊歷史。佛圖關原來還有一個名字叫“復興關”。1937年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後,一些重要的軍政機關當時就被設在了佛圖關,蔣經國在此處設立了個“青幹班”。自然,能在這個班裡的學員都十分得意。每當有人問起:先生,您在哪裡公幹?他們都會啪一聲行個軍禮,然後大聲說到:佛圖關!

老重慶人都不知道的山城軼事:佛圖關為何得名,復興關如今何在?

佛圖關在普通話說自然是沒什麼問題,但是如果用重慶方言就與“糊塗官”的音相近,重慶本地人倒是懂,可換成外地人就免不了心裡偷偷嘲笑起來。後來一句“佛圖關裡的糊塗官”就成了不少人的笑談。蔣介石知道後大為光火,索性將“佛圖關”改為“復興關”,取“抗日救亡,民族復興”的意思。

據說就在佛圖關的崖壁上還曾有“復興關”這幾個字,不過後來在解放後的50年代初被剷掉了,隨後就恢復了“佛圖關”一名。

老重慶人都不知道的山城軼事:佛圖關為何得名,復興關如今何在?

佛圖關除了這段如今少有人知的更名史,還有就是關上歷代的題刻,從清朝到民國間的石刻仍然依稀可見。現在人們提及佛圖關想到的更多可能是電影中的江畔小築,其實在佛圖關就像是重慶主城區的後花園,沿著古道隨意散步,不經意間就與舊時光裡的重慶撞個滿懷。


更多精彩,重慶遊品(CQGAC023)等你!

重慶遊品原創,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